首页 > 分享 > 陈老湿送你一个详细的雨燕雏鸟救助全攻略

陈老湿送你一个详细的雨燕雏鸟救助全攻略

陈老湿认为,一个救助中心应该能救助自己的logo才好赖算靠点谱,一个救助中心不应该只有一个已经滚蛋的老湿能救活自己中心的logo。欢迎打脸。

最近有不少爱好者在尝试救助雨燕,我看土皮他们也救的特别成功,陈老湿特别欣慰,虽然现在不做救助了,但觉得还是会有很多人能坚持追剧,所以今天发一篇友人翻译的雨燕救助文章,谢谢友人的工作,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和雨燕。

看到这篇文章,也惊人的发现大概是我运气好,这篇内容感觉和我自己曾经的工作如出一辙,大概好故事也都会有那么一些相似吧。还有最近别人的精彩救助故事挺多,陈老湿一个一个来。

另外,雨燕救助困难非常大,不要轻易尝试,但当人工喂养已是能提供的最好的福利的情况下,也需要有人勇敢承担。

原文自http://www.commonswift.org/Hand_rearing_Swifts.html

Hilde Matthes 曾是法兰克福普通楼燕救护中心的一名志愿者,该中心由German Society for the Common Swift提供支持。多年来,她在那里饲养了上百只年轻的雨燕。现在她私下工作,每年七月到八月她都会帮助70余只雨燕幼鸟长成健壮的鸟儿并将其放飞。

人工饲养普通楼燕

普通楼燕是一种及其特殊地、非常难以成功饲养的鸟类,这并非业余爱好者可以轻易实现的,如果你可以找到专业人士,你最好还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倘若不行,那下面的指南可以告诉你成功饲养雨燕需要做哪些事。

在哪里放置雨燕幼鸟

千万不要把雨燕放到鸟笼中,因为它们会恐慌、挣扎并且损坏羽毛。如果飞羽损坏,它将无法飞行。雨燕最好被放置在一个至少30厘米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的半开放的塑料箱中。让雨燕有一个干净的环境锻炼它的翅膀是至关重要的事。应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羽毛被粪便污染。所以你需要放一些厨房用纸在箱子底部,你可以用一些卫生纸盖住粪便,但是箱子每天都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我用木头或者软木塞做成的一个巢托放在箱子阴暗的角落里,如果没有,一个玻璃碗也可以,但是需要用纺织品把它包裹起来,这样雨燕就不至于失温。

雨燕最好被放置在一个至少30厘米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的半开放的塑料箱中Photo: Meierjürgen

一只单独的雨燕幼鸟通常会安静的落在巢托上,但是如果有两只以上的幼鸟在巢托上,它们会互相理羽,而且可以听到它们相互交流时发出轻柔的咕噜声。喂食之后,这种叫声有时会暂停,但是当它们再次感到饥饿时,又会开始发出叫声,先是比较轻柔,之后会增强。当它们快要出飞时,它们会停止发出这种独特的幼鸟叫声。

普通楼燕落在巢托上经常互相理羽,特别是头部和喉部,这是一种放松的状态。当人工喂养时,我试着模仿这种行为,轻柔的触摸可以使焦虑的雨燕平静下来,还可以建立雨燕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

模仿它们互相理羽的动作,轻轻抚摸雨燕下颌使之平静下来Photo: G. Kaiser

食物

普通楼燕是纯食虫鸟,亲鸟一天多次将它们从空中捕捉的不同的虫子压制成食丸喂给幼鸟。我试着尽可能地去接近这种大自然中的情况,每天七次用各种相匹配的虫子做成的饲料饲喂幼鸟。食物的质量取决于幼鸟的发育程度和具体情况。一只14-18天以上的健康雨燕幼鸟每天大约需要15-18g的食物。

以下是我一个混合食物的配方(适用于3-6周的雨燕):

—2到3只蟋蟀(1-2厘米)

—3到4只雄蜂

—1/2 蜡螟幼虫

—少量蝇类幼虫

—一些苍蝇

—1/8茶匙干燥昆虫饲料(非植物油制作)

—1粒beo-pearl 维生素(德国品牌Vitakraft)

这个产品在英国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有售,如果买不到,也可以不添加。

每日补充一次维生素和钙

一定不要用面包、谷物、粉虫和蚯蚓饲喂雨燕。这些食物都不适合雨燕,甚至可以造成死亡,或者引起羽毛畸形,导致雨燕不能正常飞行。

你可以从一些特殊的宠物商店或网络上购买到蟋蟀和蜡螟幼虫,雄蜂可以从养蜂人那里购买。苍蝇幼虫可以从从渔具商店买到,它们随时有可能孵化成苍蝇,所以一定要罐装冷藏,并且时刻保持充足的储备。

食物准备

首先用消毒产品彻底清洁双手。

每餐必须新鲜现做,每一粒BEO-pearl需要浸水30-60分钟。

干燥昆虫饲料必须仔细的挑拣干净:挑出并丢弃有害物质,比如石子和细枝。将干净的干虫料和冷冻食物一起放进温水,当达到室温时,把它放到筛子里沥干,然后把食物放到碟子中,食物必须闻起来没有异味,比如,蟋蟀闻起来很臭,那就说明已经变质,需要丢弃掉。喂食蟋蟀之前去掉有刚毛的腿足,捣碎蛆虫,利用它的黏着性把其他比较干的食物混合到一起。

缺少一到两种原料并不要紧,只要有蟋蟀、苍蝇和干虫料,外加一些补充剂也可行。如果干虫料浸水充分,那么饲料中不用额外加水。

(图)用卫生纸包裹住幼鸟,防止羽毛被污染。Photo: Meierjürgen

喂食技巧

喂食之前,我轻轻地用纸巾包裹住幼鸟,用左手轻轻地握住它,必须特别小心不要让溢出的食物污染到它的羽毛。接下来我用右手指甲轻轻撬开它的喙,然后左手食指平稳地插入嘴角,保持嘴部张开(见下图),这一些列动作必须非常轻柔,保证它脆弱的喙部不弯折不损坏,雨燕的喙是非常脆弱的。

(图)用干净的指甲轻轻撬开雨燕的喙Photo: Meierjürgen

接下来用钝圆形的镊子夹取小块的饲料小心的伸入雨燕喉部(药房或是宠物医院可以买到)。如果你不将食物伸入喉咙,雨燕有可能把食物吐出来,或者它会甩头从而把食物甩出来。

(图)轻轻地用手指保持雨燕嘴部张开,然后用钝圆形的镊子夹取小块的饲料小心的伸入雨燕喉部. Photo:Meierjürgen

当幼鸟十分饥饿时,我会给它额外增加食物。

当幼鸟不主动或者没有力气时,你需要非常缓慢的喂食,你先用一到两种单一的食物(比如一只苍蝇或蜜蜂)饲喂,大约一小时之后,你重复这一过程,如果需要,夜间也要如此。

然后缓慢的增加雨燕的食物供应,直到它可以像前文所述那样正常进食。在一些困难的案例中,我会在每餐中加入一剂量混合液体(1/2Amynin和1/2水),使用去掉针头的医用注射器。

如果小鸟吸吮你的手指,不要拒绝它,这实际上会促进进食,对填喂食物也有帮助,对它吞咽也有促进。

除非必要,我不会为雨燕驱虫,我会尽量为它们维持自然状态。

幼鸟体重的监控

我每天记录幼鸟体重,这份记录给了我评估它出飞的进度以及鸟的总体健康所需的数据。

当它发育正常并且准备出飞时之前的几天,幼鸟的体重会达到50g甚至更多,当它准备离开时,它会开始拒绝食物并且体重下降,直到降至40-45g。

(图)每日必须称重,用来记录幼鸟的成长Photo: Meierjürgen

放归

当雨燕飞羽的羽管全部脱落时,这时飞羽应该大约16厘米长,延长出尾羽至少3.5厘米。雨燕完全不用进行飞行练习,一旦它们启动,就可以飞,它们会在空中飞翔直到两年之后着陆参与繁殖。幼鸟通过做向下压翅膀,并抬高身体这样的“俯卧撑”动作来强化它们的飞行肌肉。

我会选择一个大小适合的草坪,或是一个刚修剪过的牧场来放飞我的雨燕,那时,如果放飞不顺利,雨燕也有一个柔软的着陆环境,而且也可以很容易被人看到和发现。起飞之前,雨燕需要足够的空间和一定的高度,你可以站在一个小梯子上,给它足够的高度,我永远不会忘记检查一下鹰隼,如果有猛禽在附近,我会等它们离开再放飞雨燕。

我站在梯子上,雨燕站在我的手心,我会给它一些适应时间,在大多数案例中,它会排泄粪便,几分钟之后,它就会安全和强劲的飞走了。当你亲眼或通过望远镜看着它飞向天空,你会非常满足。如果它紧紧抓住你的手不放,或者往后退,那就说明现在放飞还太早。你应该把它带回去,继续照顾它几天。永远不要把它抛向空中。

(图)年轻的雨燕准备起飞,羽毛都已长好,没有残留的绒毛

应该在旱季放飞雨燕,如果可能(在电视上查看卫星云图),最好远到法国中部到庇里牛斯山都处于旱季,因为雨燕很可能会径直飞向非洲。

普通楼燕从开始可以飞行起,就不再受它父母的照顾了,之后的一切行为都靠自己独立完成。

一次成功的回收

雨燕飞走之后,通常不会再有消息,环志的回收率非常低,所以当我2004年饲养过的一只雨燕在陶努斯山的克朗伯格被记录的时候,我非常高兴。所有人工饲养的雨燕都会被戴上具有编号的脚环,这只雨燕被一个研究巢址的鸟类学者发现,脚环上的编号证实它的确是我养过的雨燕之一。

(图)幼鸟四周看了看,调整了一下姿态,随即伸开翅膀飞走了。

这笔回收记录表明这个人工喂养技术和饮食操作是完全可行的。这非常重要,因为就像上面所说,雨燕是非常难以饲养的动物,如果饮食中稍有不充分的地方,它们的羽毛就会有可能变形,甚至掉落。这个回收案例证实了这种混合食物十分合理,可以满怀信心地加以应用。

今天陈老湿什么也没干不需要打赏

野生青年陈老师的咸盐和碎雨

订阅号id:yeshengqingnian

陈老湿微信:chenyuelong823

新浪微博@野生青年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暴雨天,落鸟季,碰到雏鸟怎么办?|雏鸟救助指南
我遇见一只受伤的动物,怎么办?史上最全的紧急救助攻略!
【搬运】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教你如何正确救助幼鸟
“宠物救助群”内叫卖鹰隼:可邮寄或代运,多为野外捕获雏鸟
鹦鹉幼鸟饲养全攻略 雏鸟喂养及注意事项【陕西鸟吧】
小雏鸟怎么喂养?
鸟救助
如何哺育野生雏鸟
【乱象】以小鸟交流、救助为名建微信群QQ群,暗访网上买卖雏鸟乱象
人工如何哺育雏鸟?人工饲养雏鸟的4个注意事项!

网址: 陈老湿送你一个详细的雨燕雏鸟救助全攻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3179.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CPB中国宠物鸟论坛 (www.
下一篇: 为什么要给鹦鹉剪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