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文对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培养与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糖尿病专科护士队伍提供参考。
编者按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人数居全球第一,患病总人数高达 1 亿以上。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到 2030 年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的战略目标。由于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大,需要接受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内容多、管理时间长,且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不佳 ;糖尿病相关循证意见不断更新,从事糖尿病管理相关工作的护士糖尿病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等原因,需要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不断接受科学培训及考核管理,以对糖尿病患者用同质化、专业化的方法进行持续管理。本期特别策划对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现状及发展、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的临床实践、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血糖管理模式、糖尿病个案管理护理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及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报道,以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同时探索适合我国的糖尿病护理模式,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全球第一,约有 1.164 亿人,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为此《“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到 2030 年基本实现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的战略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准入条件、专业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本文就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培养与工作现状进行阐述,为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糖尿病护理领域多数学者将糖尿病专科护士定义为:在糖尿病领域经过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备相应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能力,能熟练掌握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运动专业护理技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经考核合格获得糖尿病专科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也有学者将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定位为糖尿病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
目前,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未细化、分层,造成了一些概念的混淆。此外,由于我国护理领域高学历人才不足,目前尚缺少糖尿病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应借鉴国外模式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角色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与职能范围进行界定,以促进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与国际对标、接轨。
2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
(1)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现状调查显示,全国 23 个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设有 36 个糖尿病专科护士理论培训基地和 119 个实践培训基地,3 918 名受调查者中,来自一、二、三级医院的比例依次为 6.5%、26.6%、66.9%,74.0% 的受调查者来自内分泌科及合并科室,26.0% 来自非内分泌科,可见目前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主体为三级医院内分泌科,同时,基层、非内分泌科对糖尿病护理专科人才的需求增加、重视度有所提高;受调查者中本科学历占 82.8%、硕士占1.6%,主管护师职称占 47.5%、副主任护师及以上占 9.0%。
可见,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学历、职称层次有所提高,但与国外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学历构成相比,硕士及以上的学历的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各基地教学师资参差不齐,学员准入标准、培训期限、课程安排不统一,不利于规模化、同质化的培养。综上可知,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期。
(2)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处于初步构建阶段
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于 2019 年组织专家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初级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包括专业知识、相关知识水平、沟通与健康教育能力、专业技能、临床判断力、专业发展能力 6 项核心能力。为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及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也为今后建立多层次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体系框架奠定了基础。
一项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调研显示,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后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健康教育能力较强,但科研能力较差,这不利于自身专业发展及带动学科发展,今后须围绕核心能力框架进行课程设置,着重加强专业发展能力培养。
(3)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体系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体系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①培训体系不统一,糖尿病专科护士准入条件,培训期限、大纲、教材、教师资格、基地评审及考核方式均无统一标准,导致培养出来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人才能力参差不齐。
②资格认证及再认证制度不完善,许可范围存在地域差异,阻碍了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业化发展;缺少定期考核与再认证,不利于保持专业能力的先进性。
③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无层级划分,还处于普及型通才培养阶段,高级糖尿病专科护理人才发展落后,未与国际接轨。
综上可知,我国亟待建立规范化的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体系。
3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实践现状
(1)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模式与内容多元化,专业价值得以凸显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围绕如何充分发挥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多种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模式,开展多个工作项目,如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主导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组织全院糖尿病护理会诊等。
一些糖尿病护理专科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始实施多种延续性护理模式,如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糖尿病共同照护门诊模式、互联网 +居家护理模式等。
我国自 2019 年逐步推行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 的医保支付改革,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将不再局限于专科,工作模式将兼具独立性与多学科合作性,可见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专业价值开始凸显。
(2)参与糖尿病专科护理科研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糖尿病专科护士运用专业所长,推动科研转化与最佳实践,促进学科发展。通过开展多中心糖尿病专科护理相关研究,为推动糖尿病同质化护理发展提供有力证据。编写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及相关规范,为糖尿病专科实践提供指导。
担当健康科普主力军,开展标准化糖尿病科普活动,提高居民糖尿病防治意识。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糖尿病专科护士岗位设置与岗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职业发展受制约
调查显示,我国全职从事专科护理工作的专科护士仅占 21.5%,56.4% 为非全职,因岗位职责不明确,糖尿病专科护士承担了很多非专科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专科工作。
全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情况调查显示,仅3.4% 的糖尿病专科护士专职从事糖尿病教育门诊出诊工作,而 49% 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大部分时间从事糖尿病相关工作,多数护士培训后工作岗位未变化,说明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发展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价值。
此外,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晋升路径,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前景受到制约。
4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糖尿病管理的重心从三级医院下沉至社区,未来糖尿病专科护士将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上下转诊中起到衔接作用,通过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团队的紧密合作,建立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的糖尿病分级、延续性护理模式,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医院 - 社区 - 家庭全程管理,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随着 DRGs 付费制度的实施,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全院血糖管理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通过糖尿病专科护士协调多学科团队协作,推动医护协议血糖监测处方的临床应用,促进内分泌科与非内分泌科高血糖患者的同质化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成本,为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双重获益。
此外,随着护士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为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独立执业提供支持,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将为糖尿病教育付费提供机会,真正体现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糖尿病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移动管理平台可对患者居家自我血糖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线上管理团队进行协同远程管理,未来糖尿病专科护士将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现附上全文照片,以飨读者:
文章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2021年第8期特别策划: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关于举办糖尿病教育管理基层培训班的通知
护士心理弹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大样本研究
宠物饲养的发展趋势宠物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宠物用药市场发展研讨会:告诉您客观真实的宠物用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护士进修的老年护理与长期护理(10页)
一份关于宠物医院发展方向的调查问卷
看看国外是怎么管理糖尿病的,中国可以借鉴哪些
【科室简介】内分泌代谢科 糖尿病治疗中心简介
我国宠物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创业加盟正当时!
中国宠物寄存处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网址: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6737.html
上一篇: 【学术会议】江浙沪鲁皖糖尿病护理 |
下一篇: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