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是俄国心里学家,早期是生理学家后转向心理学,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研究获得过诺贝尔奖。条件发射是他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即唾液分泌时意外发现的。 反射,是一种对特定刺激自动发生的反应,不需要任何学习。反射分为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前者是先天的和自动的,无需学习,并且对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而言都大体相同。后者是通过经验学习获得的,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成员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狗在吃食物时唾液分泌增加,这是无条件反射。除此之外,存在其他刺激(比如饲养员的脚步声)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便是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imulus, UCS) 引起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sponse, CR)的形成是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imulus, CS)。 既然条件反射不是先天性的,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第一步: ucs ==》 ucr,无条件刺激引发无条件反射 第二步:ns + ucs ==》 ucr,中性刺激伴随着无条件刺激出现 第三部:多次重复第二步 第四不:cs==>cr,中性刺激进化未条件刺激,引发条件反射 2. 华生:情绪是习得的,而不是先天的 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行动的动力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和童年期压抑的内心冲突。华生用小阿尔伯特实验推翻了此观点,证明了情绪反应是我们在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即,人的情绪是习得的。 华生在1913年的革命性观点: Give me a dozen healthy infants, well-formed, and my own specified world to bring them up in and I'll guarantee to take any one at random and train him to become any type of specialist I might select – doctor, lawyer, artist, merchant-chief and, yes, even beggar-man and thief, regardless of his talents, penchants, tendencies, abilities, vocations, and race of his ancestors. I am going beyond my facts and I admit it, but so have the advocates of the contrary and they have been doing it for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小阿尔伯特实验: 小阿尔伯特,9月大的孤儿,生理/心理都健康。 起初小阿尔伯特不害怕白鼠,猴子,狗,并对它们感兴趣(此时这些动物对他来说都是中性刺激)。 条件反射:阿尔伯特害怕巨大的声音,其条件反射是受到惊吓并且哭泣。 实验过程:每次小阿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时,在其背后突然敲响铁棒,发出突入起来的响声(当然,他没看到) 重复n次后,小阿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这种恐惧还会泛化到其他动物。 条件反射可以重建,但当初没来得及对小阿尔伯特进行矫正实验就被领养走了,所以这个实验虽然成功,但其在道德伦理上遭受了很多质疑。 3. 斯金纳:所有心里现象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行为的 迷信的鸽子 行为主义之父,激进行为主义者。其理论简言之便是:在任一特定情况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会伴随某些后果,比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者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这些后果使得你的行为在类似的情况下,很可能得到重复;这些后果被称为“强化物”。如果你的行为伴随着另一种后果,比如疼痛或尴尬,那么今后在相似的情况下,你将很少会再重复这一行为,这些后果被称为“惩罚”。 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分别被成为“强化”和“惩罚”,这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两个 最基本的心里过程: |==》强化=学习 情境=》行为=》结果 |==》惩罚=不学习 通过这一概念就能解释习得的行为是怎样消退或彻底消失的。比如训练狗坐下,当他坐下了就奖励一块美食。一段时间后,当你让狗坐下,即便没有给予食物奖励,它也会坐下。 如果你想要宠物不再做某种动作,你要做的就是把强化物挪走。例如,蹲在餐桌旁乞讨食物的狗,如果你想使这种行为彻底小时,你就必须完全停止强化,不在吃饭的时候喂它。如果在小腿期间一个家庭成员偶尔偷偷地给乞食的狗一些食物,消退将永远不会实现(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恶习难以根除,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杜绝,而不是大部分时间杜绝+偶尔的再犯)。 迷信:人们迷信的原因在于他们相信或揣测在迷信行为行为和某些强化行的结果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虽然两者并不相关。斯金纳说: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些人类特有的行为,那么我将给你一直迷信的鸽子。 实验: 将鸽子放入斯金纳箱,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落下食物,--不管当时鸽子在做什么。可以看到这便产生了非强化关系:鸽子当时的动作和食物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但是连续试验几天后,发现鸽子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只鸽子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一直反复将头伸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一只埋着头,还有量子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钟摆似的动作(跳舞的鸽子)。。。它们表现得好像那种行为会产生食物。 最后是消除鸽子的这种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子中的强化不再继续。这是,迷信行为逐渐消退,知道完全消失。然而,这只“跳舞”的鸽子完全小腿前的这种反应次数超过了一万次(期望值好高)。 4. 班杜拉:攻击行为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的。
64人阅读
相关知识
第73页 学习和条件反射
认知心理学:学习与条件反射
狗训练使用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操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在营销中的应用及其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与条件抑制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各10个例子有哪些?
条件反射和习惯的起源
犬条件反射
网址: 第73页 学习和条件反射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186.html
上一篇: QQ自由幻想中宠物中性跟什么培育 |
下一篇: 阿道夫洗发水能给猫用吗,宠物猫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