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正确认识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强化物”

正确认识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强化物”

会导致行为更多出现的后果被称为"强化物”。强化物是ABA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记住:使行为增加的后果就叫作“强化物”。反过来说,没有使行为增加的后果就不叫"强化物”了。这个道理看着很简单,但却是家长屡屡出错的环节。

例如,幼儿园老师正在塑造亮亮(孤独症患儿)上课举手的行为。当亮亮听老师讲故事的时侯,老师故意问了一个亮亮能回答的问题,亮亮身后的姐姐辅助亮亮举起了手,老师立即喊亮亮回答,结果亮亮大慢慢吞香地站起来了,然后声音像蚊子一样回答了一个“是”。因为这个问题是亮亮举手之后回答的,所以老师很高兴,表扬了亮亮,并且奖给他一个小贴画。这个小贴画可是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宝贝,老师只有在小朋友表现好的时候才会把小贴画奖给他们的。所以哪个小朋友得到小贴画其他小朋友都会很羨慕。果然,小朋友们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亮亮,而亮亮却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老师把小贴画贴在亮亮衣服上,他都不曾去看一眼。一会儿工夫,当姐姐想利用小贴画带亮亮回顾一下刚才举手发言的事情的时候,却发现亮亮衣服上小贴画早已不知去向了,连问了几次亮亮,他都是一副茫然的样子,那种恍恍惚惚的感觉好像是小贴画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细心的姐姐发现,虽然亮亮经常因为举手(辅助之下)得到小贴画,可是他主动举手的行为并没有增加。

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老师犯了一个家长们常犯的错误一误把小贴画当成强化物了。小贴画是不是强化物?答案:那要看对什么人而言了。对幼儿园其他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对大部分正常孩子来说,应该是。但对亮亮来说,目前还不是。所以把一个不是强化物的东西当作强化物来奖励给亮亮,当然很难期望他举手的行为会被强化而更多地出现了。

因此,理解行为强化的原理就需要清晰地理解强化物的概念。

强化物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非条件强化物,一种是条件强化物。

这里一定要弄清楚一个概念,不是“非"的东西都是不好的东西。在心理学中,非条件”的东西是指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不需要任何训练天生就有强化效应的东西,这些东西一般都是和人类生存和繁衍相关联的。比如,食物、水、性刺激等。这些东西就是非条件强化物,因为它们具有生物学的价值。非条件强化物有时候也被称作“基础强化物”。

另ー种是条件强化物。条件强化物也叫作”次级强化物”。它是指通过与一个非条件强化物或者一个确定的条件强化物配对出现,变成确定的强化物的中性刺激。所谓中性刺激是指目前并不具备强化功能的刺激物,中性刺激只有在与强化物配对之后,才变成强化物。

这可以解释一个令孤独症家长挠头的问题:“每次我的孩子在出现期望行为之后我都会给他表扬,这应该就是强化他了。那么他的期望行为为什么没有越来越多地出现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正确认识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强化物”
西安天佑康复中心报名
幼儿自闭症如何治疗
宝宝自闭症怎么治疗
特殊儿童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使用指导
2024重庆自闭症康复机构全新排名推荐
自闭症康复实操
小宝宝自闭症怎么治疗
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

网址: 正确认识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强化物”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24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下一篇: 设某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