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皮肤病发生的原因
①感染:寄生虫、霉菌、细菌等。
②过敏性:食物性、接触性、吸入性等。
③内分泌性:副肾上腺皮质功能症等。
④营养不良:缺乏某些营养物质。
⑤免疫功能异常。
⑥心因性过度舔毛。
猫粉刺
患病原因
猫粉刺通常发生于成年猫或老年猫,幼猫较少发生,于下巴部位会有黑色分泌物堆积,就像人类的黑头粉刺一样,如果有合并感染,就会形成毛囊炎或疖病( furunculosis),此时就可能会使得下巴肿大。粉刺的确切成因不明,大多与猫咪本身毛发清理工作不良有关,当然也可能继发于毛囊虫、皮霉菌病或马拉色氏霉菌属( Malassezia)感染。换个角度而言,原发性的粉刺问题也可能会继发细菌、霉菌或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感染。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猫粉刺与使用塑料食盆有相关性,因此可以使用其他材质的食盆,降低粉刺发生率。
易发部位:下巴
症状特点
猫粉刺,在猫咪下巴会有很多黑色小颗粒的堆积
如猫咪的下巴总是脏脏的,且若有继发感染时,就可能会出现下巴肿胀、结节、红疹、痂皮。
治疗方法
大部分粉刺无须加以治疗,仅是美观上的问题而已,若是有继发感染或猫奴坚持时才需要医疗的介入,且只能对症处理,无法根除。
①初步治疗时,局部的剃毛会有助于局部药物的涂敷,可以涂敷局部抗生素软膏,每日1~2次。在涂抹抗生素软膏之前,可以先用棉花或是卸妆棉沾温水,覆盖在下巴上30~60秒,让毛孔打开,使药物更容易渗透进去。
②下巴也可以视状况定期清洗,约每周1~2次,清洗前先热敷几分钟,让毛细孔扩张,再以药用洗毛剂局部轻柔按摩清洗,但有些猫咪可能会产生皮肤刺激作用,可以改用其他温和的洗剂。
③如果局部的治疗效果不佳或施行不易,或许可以考虑其他口服药物治疗,但必须考量这些药物的副作用。
种马尾
患病原因
猫尾巴根部的背侧面富含皮脂腺,会分泌油脂来作为气味标识之用,而种马尾指的是这些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使得尾根部及臀部背侧有大量的油脂堆积,会让这些区域的毛发黏附成一束一束的。大部分猫咪并不会因为种马尾而不适,但如果有继发二次性的细菌、霉菌、或皮屑芽孢菌感染,就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痒觉及其他可能的病灶。种马尾好发于未节育的公猫,但不**猫或母猫,不论节育或未节育都可能发生,好发的品种为喜马拉雅猫、波斯猫、暹罗猫及雷克斯猫(Rex)。后躯背部皮脂漏若有继发感染可能会出现毛囊炎、黑头粉刺及疖。
易发部位:猫尾巴
症状特点
临床症状为靠近**的尾巴背面会肿胀脱毛,因为发炎引起的疼痛及瘙痒感,使得猫咪会一直去舔舐和咬尾巴,造成病变部位扩大。
治疗方法
公猫尾主要是在靠近肛门的尾根部的毛会油油的
①剃毛:可以让局部洗剂有更佳效果。
②药用洗毛精:定期采用皮脂漏专用洗毛精清洗患部,轻轻按摩患部,一周洗2~3次。
③节育手术:有些公猫的确会因为节育而改善,但并非所有病例都有效。
④继发感染:针对继发感染的病原给予药物。
霉菌
患病原因
猫咪的霉菌最常见的是犬小牙胞菌感染。一般是经由直接接触感染,例如接触到感染的动物或是环境。此外,健康的皮肤是一个保护屏障,如角质层的保护,因此较不容易感染霉菌。当免疫力降低,或是湿气让皮肤的保护力变弱时,就容易感染霉菌。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是给予口服抗霉菌药治疗大约一个月,治疗期间也可以合并抗霉菌的药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药浴时的泡沫最好在猫咪身上停留5~10分钟,一方面是让药浴能更渗入,二来则是让身上的皮屑软化,在冲洗时可以将皮屑及脱落的毛洗干净。擦拭猫咪身体的毛巾,最好选择抛弃式的,以免重复感染,甚至可以使用餐厅纸巾,用过就丢弃。当停口服药后,还是可以持续药浴2~4周,确保霉菌完全好了。疗程结束后,还必须做霉菌培养,确定没有霉菌孢子才能停药。
预防
平日预防最好以吸尘器去除环境中的霉菌孢子,也可用漂白剂和水以1:10~30的稀释液来消毒用品及毛巾。最好也能将感染霉菌的猫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猫咪。而人如果常抱着或是抚摸被霉菌感染的猫咪,也容易因此感染到霉菌,且女性和小孩子较容易感染。皮肤会有圆形变红,会扩大且会有瘙痒感。较常见的都是在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手臂和脖子。如果感染到头部,会有圆形掉发。
疥癣
患病原因
猫咪的疥癣症是由耳螨( Notoedres cati)的疥虫感染所造成的皮肤病,疥虫会躲藏在皮肤组织内,经由直接接触感染疥癣的猫而造成皮肤病。
易发部位:皮肤的病变通常是从耳朵边缘开始,之后是头部、脸部和脚。
症状特点
猫咪因疥癣造成极度搔痒,头有秃毛的现象感染疥癣的猫会极度地瘙痒,甚至造成皮肤出血。受到感染的皮肤会变厚及脱毛,也会出现皮屑。
治疗方法
确诊后可以用外用洗剂治疗4~8周,合并外用除虫滴剂的使用会让治疗效果更好同时也有针剂的洽疗,但对猫咪的副作用较大。
避免猫咪直接接触感染猫咪,并且定期滴体外除虫滴剂,都可以预防疥癣虫的感染。
过敏性皮肤炎
患病原因
过敏的概念是基于免疫系统对物质过度、异常的反应,但这种物质通常不会在体内发现。只有小部分猫是先天性过敏。相反地,接触到异物几周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可能会形成过敏。因此,过敏在小于1岁的猫并不常见。
而猫的过敏途径可分为三种:食物、跳蚤以及吸入。接触性过敏是另一种形式的过敏,在猫较少见。与人类不同,猫咪的过敏性皮肤炎主要且一般的过敏表现是搔抓。呼吸道的症状(打喷嚏、哮喘)并不是猫过敏最常见的症状。
猫食物性过敏性皮肤炎,是猫咪对食物或食物添加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如果反复给予过敏性食物,会加重皮肤的症状。这类过敏性皮肤炎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不过,猫咪的过敏性皮肤炎以跳蚤性的发生频率为最高,其次才是食物性的。
易发部位
猫的食物性过敏性皮肤特征是非季节性瘙痒,对类固醇的治疗反应不好,瘙痒的部位可能局限在头和颈部,但也有可能到躯干和四肢;皮肤可能会出现脱毛、红斑、粟粒状皮肤炎、痂皮、皮屑等,也可能会发生外耳炎。
症状特点
临床症状为第一次进食后会有明显的脸部和颈部瘙痒症状。如果反复给予同样的食物,皮肤的症状会扩展到全身,脱毛的部位和皮屑都会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伤口。
治疗方法
可以显微镜检查,以排除霉菌及寄生虫(如疥癣)和跳蚤所造成的皮肤病,并搭配过敏原检测。
①抗生素治疗:以防止二次性细菌感染造成的脓皮症或是外耳炎。
②给予止痒剂:皮肤的瘙痒可给予止痒剂,以及补充必需脂肪酸(皮肤营养剂)。
③食物简单化:可给予低过敏原的饲料(例如水解蛋白的食物),或是单一配方的饲料(例如单一种肉类、无谷物饲料),以减少接触到过敏原。
嗜酸性球性肉芽肿复症
嗜酸性球是白细胞的一种,在血液中占极少的分量,它的增多与过敏、免疫反应及寄生虫感染有关;而肉芽肿则是由肉芽组织构成的肿块,当肉芽组织内存在着大量嗜酸性球时,就称为嗜酸性球性肉芽肿;当这样的肉芽肿有很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时,我们就会把它们集合起来统称为嗜酸性球性肉芽肿复征。猫的嗜酸性球性肉芽肿有三种主要的呈现方式:
①嗜酸性球性斑:是一种过敏反应,最常发生于对昆虫叮咬的过敏反应,如跳蚤及蚊子。其他过敏如食物过敏、环境中的过敏原或异位性皮肤炎,则较少见。病灶呈现界线分明的隆起脱毛区或溃疡,通常出现在腹部的腹侧及大腿内侧,病灶会非常痒,所以都会被猫咪舔得湿湿的。
②无痛性溃疡:病灶界线明显,位于上唇,有时单侧发生,有时双侧发生,病灶呈现湿湿的溃疡状,外观看起来像火山口一般。可能与跳蚤过敏或食物性过敏及基因有关,有极少数病例会演进成鳞状上皮细胞癌。
③线状肉芽肿:典型的病灶位于大腿后侧,呈现界线明显、脱毛、细绳状的组织隆起,也可能发生于猫咪脚的肉垫、咽头及舌头上,有些猫咪则会呈现下唇或下巴的肿大外翻,就是俗称的肥下巴。通常也可能会并发周边的淋巴腺病,但引发瘙痒的程度则不一致。
治疗方法
①移除过敏原:详细的问诊及细心的分析或许可以发现某些可能的过敏原,如跳蚤、蚊子或食物,将这些可能的过敏原移除后,或许就可以得到痊愈,或者对治疗的反应上有很大的益处。
②类固醇:最常被用来洽疗嗜酸性球性肉芽肿复征的药物,而且猫咪身体内糖皮质醇的接收器远较狗来得少,所以高剂量下也很少引发副作用。
③免疫调节剂:已被用于处理一些难以控制的病例,可能会有副作用,且效果不定,但干扰素对某些病例的确有控制效果。
④添加脂肪酸:可能成功地消除或减缓某些病例的症状。
虽然可能需要持续、重复地治疗,但对大部分病例而言效果是良好的,如果能将潜在的可能过敏原消除,当然就更为理想。
本文转自网络。
☆
现诚招校园代理、企业代理
☆
快来加入我们吧
如果您还是在校学生或者企业上班,拥有丰富客户资源,有一个热情的生活姿态、有一份充满活力的激情,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一起加入我们的课程推广团队吧,把我们优秀的课程传递给更多的朋友。在这里除了有丰厚的回报,还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丰富的人脉资源,优先拥有公司其他产品业务代理权。
代理工作:张贴海报、单页宣传、朋友圈推广等
代理时间:自由工作
联系方式:18268118038
阅读原文”,进入【医学全在线网站】执业兽医频道,获取更多医学考试信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宠物猫咪的常见皮肤病——预防与治疗(从疾病类型到治疗方案)
犬、猫常见皮肤疾病(下)
猫咪常见的眼睛疾病
春天宠物们最常见的几种皮肤疾病
宠物主应该知道的猫咪常见4类疾病
猫咪最常见的5种疾病
猫咪最常见的五种疾病【鸡西宠物吧】
猫咪中常见的疾病有以下一些
猫咪常见外耳疾病,建议收藏备用~
猫咪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网址: [宠物资讯] 猫咪常见皮肤疾病普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541.html
上一篇: 猫咪问题 |
下一篇: 猫咪火车托运指南:15个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