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4日讯 中国科学院正在酝酿建设行为遗传学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在6月23日召开的“脑、心理与行为的遗传学基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行为遗传学已经成为当代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前沿热点学科”,陈竺介绍说,最直接的表现是近年Nature、Science、Cekk、PNAS等学术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行为遗传学领域的文章逐年增加,比如昼夜节律、睡眠、摄食、性行为、学习和记忆、情绪、动机等行为与基因的关系,还有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症、药物成瘾、失眠及其它神经和精神病理机制与基因的关系等。
行为遗传学成为生命科学的焦点,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历史上,在孟德尔遗传学体系建立之后,对于遗传与环境在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相互作用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过去上百年的人类行为遗传学研究主流,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孪生子来计算遗传对智力、人格及各种疾病的影响,采用家系分析法来探讨特定疾病(如色盲、高血压)的遗传特性。这些研究为行为遗传学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最近几年,遗传学及基因资源研究范围的飞速拓展,给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所以,行为遗传学的真正加速发展才刚刚开始。
陈竺认为,中国在行为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而现实的情况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和人类变态行为,如自杀、性犯罪和药物成瘾的高发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遗传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和药理学家的紧密合作。因此,行为遗传学研究正是这样一个既符合中国战略需求,又充满科学创新契机的领域。
此次研讨会的承办单位——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杨玉芳坦言,目前国内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国家级的研究基地和技术平台尚未正式建立。心理所副所长隋南研究员则明确表示,这次研讨会就是为建设行为遗传学研究平台所做的准备。隋南透露,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吸引一些优秀人才,为平台建设做人才上的准备。同时,隋南希望利用此次研讨会整合海内外华裔生命科学家在“心理与行为的遗传机制”方面的思路,迅速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与国际一流科学家展开对话和合作。据介绍,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的11位国外专家中有9位是华裔科学家,全是在美国任教并从事相关研究的副教授或助理教授。
陈竺表示,中国科学院拟建设行为遗传学研究平台,正是希望通过集神经生物学家、心理学家、遗传学家、生物化学家、生理学家和药理学家百余年的理论和技术优势,最终对意识与思维的本质以及对神经系统疾病机理进行最深入及全面的揭示。
陈竺表示,已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被正式写入中国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这对中科院来说也是跨越式发展的最佳契机。
此次研讨会的主办者是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对研讨会给予了支持。
相关知识
动物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什么是行为遗传学行为遗传学的意义
生物信息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生物信息技术的动物行为遗传学研究.docx
行为遗传学
2024年应用心理学硕士复习: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第七版)
体温预测寿命?中科院研究证实:低体温最高可延长寿命40%
动物行为学中的行为遗传学
动物行为遗传学研究进展
动物行为遗传学
网址: 中科院拟建行为遗传学研究平台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815.html
上一篇: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 |
下一篇: 动物遗传学复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