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物育种学

动物育种学

1、家畜育种学 畜禽主要性状的遗传1掌握畜禽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目的畜禽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质量性状的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阈性状的遗传2掌握性状的遗传特性和规律,是家畜遗传改 良、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等育种工作的前提遗传学为育种学 提供理论和规律大部分性状 都稳定遗传育种学 = 应用遗传学遗传学 = 育种生理学相辅相成掌握畜禽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目的3掌握各类性状遗传规律的目的v只有掌握了各类重要生产性状的遗传规律,才 能在育种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性状进行相应的操作v即: 根据性状的遗传规律 选择具有优良目标 性状的个体做种用 采用适宜的交配方法 使这 些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到下一代 4掌握畜禽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目的畜禽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质量性状的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阈性状的遗传5DNAtranscriptionRNAtranslationPROTEIN基 因染色体上一段有 功能的DNA片段表型性状6P= G + E表型 = 遗传 + 环境改变畜群的基因构成 改进畜群的目标性状家畜育种的目的7畜禽主要性状1、质量性状2、数量性状3、阈 性 状8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阈性状遗传 基础由单个或少数几个 基因决定,不受或

2、受环境影响较小由多基因控制 受遗传和环境的 共同影响同数量性状表型 分布分类连续分布不连续分布举例毛色、血型体重、产奶量抗病性白毛、黑毛、 红毛健康、死亡100kg、101kg 、102kg.9掌握畜禽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目的畜禽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质量性状的遗传数量性状的遗传阈性状的遗传10毛色角型血型血液蛋白型遗传缺陷等等畜禽主要质量性状质量性状:是指在个体间没有明显 的量的区别而表现为质的中断,呈 现或有或无、或正或负的关系。如 白毛或红毛,有角或无角,阳性或 阴性等。质量性状一般由效应较大 的为数不多的基因控制,一个基因 的差别可导致性状的明显差异11毛色的遗传毛色对产肉率、产蛋率等无直接影响毛色是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品种外貌的重要标志是最引人注目的品种特征对毛皮用家畜极为重要部分毛色还与致死基因或其他有害基因有关12不同畜种、不同品种的毛色变化多端 是因为畜禽的毛发和皮肤里含有色素的种类 、 数量、颗粒的形状及分布方式不同导致毛色的遗传民猪八眉猪梅山猪蓝塘猪荣昌猪临高猪13毛色的遗传色素黑色素叶黄素真黑色素褐黑色素形成黑色或棕色为圆形红色颗粒 形成黑色、棕色 、褐色或黄色畜禽机体内

3、不合成,直接 从饲料中摄取得来,摄取 后储存在皮肤及体脂里14毛色的遗传黑色素存在于黑素细胞 胞质中的黑素体中。黑 素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 中由神经胚转移到身体 的其他部位,从而在这 些部位出现色素沉着。 黑素体在被毛生长过程 中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 转移到被毛中,从而出 现色素的沉着。黑色素 贮积在皮肤的真皮层, 毛纤维的皮质层15毛色的遗传以鼠为模式 动物研究发 现,哺乳动 物至少有A、 B、C、D、E 和S等主要基 因影响不同 毛色的形成A基因:鼠灰色基因,也称刺鼠 毛基因。为毛色的野生型,即常见 的野兔毛型,其表型称agouti,表 现为动物背部的毛被每根毛有三个 色带,毛基部是污黑色、近端部是 黄褐色、顶端是黑色,见下图:Black hairAgouti hair16野 兔17毛色的遗传A基因:共有5个复等位基因, 显性等级为 Ay Aw A at aAy 黄色,纯合时致死 Aw 背部刺鼠毛,腹部黄白色 A 刺鼠毛 at 背部毛为褐色或黑色,腹部毛为淡黄色 a纯合时为非刺鼠毛,呈全褐色或全黑色18B基因:褐色基因,有2个主要的 等位基因B和b, B为黑色, b为棕色毛色的遗传C基

4、因:白化型基因,控制不同性质的 色素氧化酶的形成,共有5个复等位基 因,显性等级为 C cch cm ch cC为野生型,允许色素表达,一般为黑色 cch 青紫蓝 cm 黑貂毛色,基本色黑色,体侧及大腿部毛色很淡 ch 喜马拉雅型,为热敏感型,表型为全身大部分白 毛,只有在温度较低的体端如耳朵、鼻尖为黑毛 c 白化型albinos,阻止色素表达,cc缺乏色素,即白 化19毛色的遗传Himalayan mouseHimalayan rabbitsSiamese catC基因:喜 马拉雅基 因型ch ch,含此基 因型的动 物多作为 宠物出售20C基因:白 化基因隐 性纯合cc白化响尾蛇白化企鹅白化猩猩、白化虎、白化牛 、白化猪等 21 白化个体常伴有视觉差、 耳聋等症状 不易存活 被淘汰白化的畜禽为何少见?22毛色的遗传D基因:淡化 基因,包括D 和d两个等位 基因,基因型 DD不淡化其 他毛色、Dd 有一定程度的 淡化,dd则很 大程度地淡化 其他毛色,见 图示栗色DD栗色Dd 栗色dd基因型表 型栗色淡褐色奶酪色23毛色的遗传S基因:斑点基因 ,控制斑点的有 或无。主要包括S 和s两

5、个等位基因 ,基因型S-无斑 点、ss出现斑点。 除白化外,S基因 可与其他所有毛 色同时出现,如 黑白斑、红白斑 等,举例斑点狗:黑白花斑荷斯坦奶牛:黑白花斑西门塔尔牛:黄白花斑 、 淡红白 花斑24兔的毛色遗传兔的毛色基因主要包括鼠灰 基因A、白化基因C和扩散基 因E等,详见课本P5925绵羊的毛色遗传绵羊的毛色基因主要有 11个:包括鼠灰色基因 A、褐色基因B、白化基 因C等。详见课本P57绵羊的毛纤维按组织 构造不同分为刺毛( 覆毛)、有髓毛、无 髓毛及两型毛四种。 其中刺毛没有纺织价 值,后三种有纺织价 值。不同品种绵羊的 这两类毛有不同颜色我国黄河以南地区的绵 羊大多为白色毛,西北 地区的绵羊除白色毛外 还有褐色和黑色毛,如 滩羊26绵羊的毛色遗传绵羊的灰色毛,由黑毛和褐毛与白毛混生形成 ,如卡拉库尔羊。共有两种灰色:一种是沙毛,羔羊出生时是全黑和全褐,随着 年龄增大,逐渐增生白毛,到一岁时可显出灰 色。这种沙毛由“变白”的显性基因控制另一种灰色毛,由显性致死基因G决定,羔羊 出生时就是灰色。一般GG个体很少能成活到成 年,但Gg个体生活力正常。灰色羔羊裘皮在国 际市场上价

6、格斐然,比黑色或褐色高出许多27马的毛色遗传马的毛色一般不作为品种特征主要用于登记,作为个体识别之用控制马毛色的基因数目较多,难以固定中国古籍书里马的毛色有20余种基础毛色主要有五种:黑毛、骝毛、栗毛、沙毛和白毛28马的毛色遗传毛色黑毛骝毛栗毛沙毛白毛特征被毛、 长毛( 鬃和尾 毛等) 及四肢 下端毛 为全黑 色,毛 尖略带 铁锈色长毛及四 肢下端毛 为全黑色 ,被毛常 常含有褐 色、黄色 或红色的 色带,例 似刺鼠毛被毛为 黄色或 红褐色 ,长毛 及四肢 下端毛 与被毛 同色, 只是稍 淡白毛散生 在黑毛、 骝毛或栗 毛中。有 两种沙毛 ,一种沙 毛终身不 变,另一 种随年龄 增加,白 毛逐增, 也称青毛有两种 ,一种 是白化 ,毛和 皮肤均 无色素 ,为隐 性。另 一种是 显性白 色,存 在色素29马的毛色遗传马的毛色基因较多,主要包括鼠灰色基因A、褐 色基因B、淡化基因D、扩散基因E等不同毛色基因互作,形成多姿多彩的毛色,例如:白毛A_bbddee,黑毛aaBBDDEE,黄栗毛aabbDDeeA使毛纤维有两个色带,呈刺鼠毛型 aa是非刺鼠毛型,呈全褐色或全黑色 AB是骝毛B是黑毛

7、、bb是褐色毛 aabb为栗毛D不完全显性,dd淡化其它毛色ED是显性黑,促使黑色素扩散30牛的毛色基因主要包括鼠灰色基因A、褐色基因B、白 化基因C、白斑基因S、褐斑基因M、白色基因W等牛的毛色遗传乳用牛、肉用牛、乳肉兼用或肉乳兼用牛多 带有不同程度的白斑,例如:荷斯坦奶牛:黑白花,花斑由ss决定,花斑 大小受修饰基因影响海福特牛:毛色大部分为暗红,下肢及腹部 等白毛由SG决定,白面白头由SH控制牛的毛色基本上可以分为红色、黑色、褐色、灰色、 白斑等类型31西门塔尔牛红白花32牛的毛色遗传最常见的还有黑色、红色、灰色牛(图示) :A为鼠灰色,B为黑色,bb为红色,bb对A有 上位作用。A_B_为灰色。例如:莫累灰牛、婆罗门牛A_bb为红色。例如:秦川牛33猪的毛色遗传猪的毛色主要分为白色、黑色、褐色、红色、花斑等白色是因为只含有色素原基因而不含有显色基因导致 ,常用抑制基因I表示I基因是显性白色,对任何毛色都呈显性。如美 国的约克夏(Yorkshire,亦称大白猪)、丹麦的 长白猪(Landrance)隐性白化猪cc较少见,中国四川的容昌猪报道发 现少数白化猪个体汉普夏的白肩带为显性

8、,其宽窄受修饰基因控制34白毛猪大白猪35猪的毛色遗传黑色英国大黑猪、汉普夏猪、我国多数黑猪的 黑色对褐色和红色显性巴克夏猪、波中猪的黑色对褐色和红色为 不完全显性褐色成年野猪的毛色为暗灰褐色,5月龄以前的 小猪毛色较红,且体躯上有淡奶黄色的纵 向条纹。野猪毛色对多数有色毛呈显性, 对显性白呈隐性36红毛猪杜 洛 克37鸡的羽色遗传 鸡的羽色种类繁多,遗传比较复杂, 通常分为有色羽和白羽两类 有色羽从淡黄至深黑都有。其中黑 色是色素元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红 、黄、蓝等则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各种羽色如同哺乳动物一样是由于 性质不同的黑色素颗粒的大小、分布 不同而形成38黑羽 黑羽鸡品种较多,如黑来航、澳洲黑、狼 山鸡等 黑羽鸡同时有产生色素基因C和色素扩散 基因E两种基因存在,多数黑羽鸡还具有对 黑色呈隐性的基因 基因E使黑色素扩散全身,e则限制黑色 在某几个部位。 ee型为哥伦比亚羽色,即 鸡的颈部、主翼羽、副翼羽和尾羽为黑色 ,其余部分呈除了黑色以外的其它单一羽 色 鸡的羽色遗传39银色羽、金色羽 银色基因S及其等位基因s(ss为金色基因型)存在 于几乎所有的鸡种中 白羽鸡一般含有S。

9、黄色鸡都含有ss。黑色、白色 、红色鸡中也含有S或s,但银色和金色被其它色泽掩 盖 S和s为性连锁基因,可自别雌雄,见下图: 银色母鸡 ZSW银色公雏 ZSZs金色公鸡 ZsZs金色母雏 ZsW鸡的羽色遗传40芦花羽 即横斑羽,就是在有色 底上有白色带。由性连锁 基因B控制,呈不完全显 性,有加性作用。公鸡为 BB,故其白带宽度比母鸡 大,因此公鸡的羽色比母 鸡淡。B还使胫及喙部色 泽变淡,因此公鸡的胫及 喙部比母鸡淡 纯种芦花鸡可自别雌雄鸡的羽色遗传41白羽 白羽鸡品种较多,如白来航、白科尼什、 白洛克、白温多德等 白来航、白科尼什由显性白基因I控制, I对黑色和浅黄色为完全显性,对红色和黄 色为不完全显性。纯种白来航鸡是纯合体 II,羽毛全部白色。白科尼什还存在杂合 体Ii,公鸡在肩背部、母鸡在胸部还有黄 色或红色斑块出现 白温多德为隐性白羽,基因型为iicc 鸡的羽色遗传42主要毛色基因小结 鼠灰色基因A 褐色基因B 白化基因C 白斑基因S 白色基因W、I43毛色角型血型血液蛋白型遗传缺陷等等畜禽主要质量性状44角的遗传牛、绵羊、山羊都属牛科或 洞牛科,它们在角的构造上 有类似的组织解剖特性,在 遗传上也有相似的形式45角的遗传牛角 在牛系统发育中,角是作为防御性器官而被保 存下来的 角的有无及其形状是牛品种特征的外部表现 有角、无角对产奶、产肉性能没有直接相关性 ,现代牛育种中之所以选育无角品系,主要是因 为无角牛便于管理 牛角受常染色体上1个基因座位的两个等位基 因的控制,其中无角等位基因对有角等位基因呈 不完全显性46狮牛图47角的遗传牛角野牛都有角,家牛中有无角的变异,无角对有角为不 完全显性,受性激素影响。举例:无角普通牛有角瘤牛F1代母牛无角公牛长有短小的角样组织48角的遗传绵羊角v 由H基因控制,共有三个复等位基因:H、H 和hv 显性等级:H(雌雄均无角)H (雌雄有角 ) h(雌无角、雄有角)雌雄均无角:雪洛普羊(

《动物育种学-第三章-畜禽主要性状的遗传》由会员wm****3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育种学-第三章-畜禽主要性状的遗传》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系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
《猫遗传育种学》第四版 育猫人要避开的那些坑“遗传缺陷”
什么是动物基因学
宠物抗病育种
动物科学(伴侣动物)专业
宠物繁殖与育种 第二版
大数据分析指导宠物育种决策.pptx资源

网址: 动物育种学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782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自然种群中动物行为多样性的遗传基
下一篇: 实验动物遗传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