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选择是一个相似的过程,但人们选择可以持续的特征,而不是“适者生存”。人们喜欢的特征可能对动物有利,也可能不利,但这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是人们选择喂养的动物。例如,人工选择脑袋越来越大的牛头犬,导致许多斗牛犬的幼崽在出生时必须经过剖腹产。这在自然界当中并不是一个有利的特征,但由于有了兽医的帮助,那么就可以选择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
MorgueFile供图
英国斗牛犬“拿破仑”
所有的多样性来自哪里?在俄罗斯的狐狸养殖场进行的一些研究可能会揭示答案。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俄罗斯科学家德米特里·贝尔耶夫开始有选择性地在皮毛农场喂养捕获的银狐,想让它们更驯服、更容易控制。他仔细挑选出那些比其他动物更接受人类的狐狸。喂养了几代之后,银狐开始变得驯服。但是,它们出现了奇怪的皮毛颜色以及其他怪异特征,例如下垂的耳朵和卷曲的尾巴。贝尔耶夫的新狐狸吠叫更多,而雌性狐狸的发情期更频繁并且年龄比祖先更小。实际上,贝尔耶夫的狐狸与我们看到的狗的特征刚好相同,但是狼绝对不是这样。为什么选择更驯服的动物也会出现这些不同的身体特征呢?
汉纳·哈里斯供图
这些德国牧羊犬在拔河游戏中表现出爱玩以及类似幼崽的行为。
理论是,通过选择那些对人类更友好、怀疑更少的狼,你也可以影响进化过程的某些方面。你所喂养的是行为更像幼崽的动物。与导致幼年期延长的基因相关的,是影响皮毛颜色的其他基因。另外,当你延长行为演变所需的时间时,你将破坏其他类型的演变。
根据对狐狸的研究标明,更加驯服的狼群受到的自然选择性压力,可能同时导致具有多种奇怪特征的狼群出现。现在你有了一群比狼更小、更友好的动物,并且颜色各异。如科平杰这样的研究人员所说,人类开始收养狼崽,并且倾向于喜爱某些特性,这正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不同狗种的关键所在。
汉纳·哈里斯供图
原型狗“麦洛”正在查看堆肥
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你仍然可以看到人工选择正在进行。狗生活在社会边缘,吃的是剩饭剩菜。这些流浪狗大小相对一致,但颜色各不相同。它们可能不是从纯种狗衍生而来,因为当地没有把纯种狗当作宠物喂养的历史记录。相反,它们代表着最初的狗的类型,或者称为原型狗。它们从狼进化而来,充分利用了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人们有时会把不寻常的狗作为宠物。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动物繁衍发展,并且继承了这些特征。如果人们始终喜爱某些特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将看到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品种。
如果人工选择的最后过程是相同的,那么对这两种狗的进化理论的区分可能就有些吹毛求疵了。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一些狼因为与人类接触而变成狗。然而,狼群通过自然选择演变成狗,这种新鲜的(甚至是异端的)想法意味着狗不仅仅是被驯养的狼。它们是独特的物种,与郊狼和其他分离出来的犬科动物一样,具有相同的形成过程。也许将狗看成是由人类培育而来的变形的或不标准的狼,我们是从根本上误解并低估了这一独特物种。
狗种的培育
艾伦供图
博德牧羊犬幼崽开始使用眼睛
据科平杰所说,野狼属于掠食动物,其行动遵循七个步骤:
1.定向
2.注视
3.暗中追踪
4.追捕
5.抓住/撕咬
6.杀死/咬住
7.撕开
狼首先发现猎物,随即将注意力集中在猎物身上(有时称为“注目”),进而偷偷靠近以便开始追捕。追捕的高潮要么是抓住/撕咬,要么是杀死/咬住。在最后两个阶段之前,上述顺序可能会颠倒。
狼必须完成这些行为才能生存。对于狗而言,这种模式将被打破。那些流浪狗如果主要是食腐动物的话,就不需要执行这些行动。人们抚养狗时,也打破了这种模式,从而加强其中的某些方面并淡化或消除其他特性,这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目的。
人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增强某些特征,一是喂养具有所需的品质的几对狗,二是允许狗自然繁殖,再把不具有那些特征的幼崽从种群中剔除。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想要的特征基因出现的频率每代都会提高。
放牧犬必须运用“注视”并“暗中追踪”,但从不咬伤羊。猎犬负责“追捕”。寻回犬必须“抓住”猎物但不能撕碎。表现好的狗将被允许进行繁殖,而表现不好的则不能繁殖。经过特别挑选,那些特征经过几代就能固定下来。从某方面来说,这些新的狗可以称为一个“品种”。
放牧山羊的博德牧羊犬就像狼一样暗中追踪猎物。它头朝下,身体紧贴地面,眼睛紧盯猎物。然而,博德牧羊犬使用这种行为来驱赶羊群,而不是猎捕它们。最神奇的地方在于,狗在这种行为中比它们的祖先狼表现得更好,它们只是没有整套行为模式。
对于被当作为一个品种的狗而言,一定存在可回溯数代的繁殖记录。这些动物必须是“纯种”——也就是说,它们必须繁殖同源后代。对于由各组织(例如美国犬业俱乐部)认定的每个品种,都存在不同类型的品种标准。该标准是对该品种理想样本的外形以及它的具体行动的完整说明。该标准可能包括方方面面,从皮毛颜色、长度和毛质到神态、姿势以及眼睛形状。并不是该品种的每只纯种狗的外观或者行动都完全符合标准,但是名犬会跟标准尽可能接近。
下面我们将看一下纯种狗和“设计杂交狗”。
瓶颈效应和奠基者效应通常只有几只原始狗可产生狗的新品种。这就产生奠基者效应。这意味着,在所有狗当中可能有许多基因差异,只有拥有独特基因改型的少数奠基者将形成新系。例如,如果白色的皮毛是人们想要的特征,那么喂养者可能只选择白色的狗作为基础。尽管也有许多其他颜色的狗,但代表这些颜色的基因不会进入到新品种当中。这就减少了该品种的基因多样性。瓶颈效应也可减少基因多样性。有时,繁殖种群中会大量缩减;可能是该品种变得不受欢迎,或者疾病夺去了某一地区许多狗的性命。在这种情况下,当喂养数量减至很少时,基因多样性就降低很多。即使该品种再度流行并且种群数量上升,但原来种群的基因多样性也不会再有。
相关知识
狗进化的多样性
狗的遗传多样性
动物的行为和社会进化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跨物种比较观察和实验研究的多中心合作
动物的行为生态学和进化适应.pptx
流浪动物属于生物多样性吗?尊重包容多样性的思想和观点!
揭秘动物们的性行为:惊人的多样性
动物的进化与适应性分析
同性性行为在哺乳动物中的普遍存在与多样性
动物行为与保护生物多样性.pptx
猫狗之争:从进化角度看猫科比犬科更好
网址: 狗进化的多样性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8163.html
上一篇: 动物饮食探秘,自然奇迹与行为多样 |
下一篇: 社会性动物的适应能力:如何适应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