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著名的关于狗的反应理论是什么

著名的关于狗的反应理论是什么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分泌唾液的狗
  巴甫洛夫仅仅是一位实验生理学家,他专注于自己对消化系统的研究,直到19世纪末的一天,在研究胃反射的时候,巴甫洛夫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喂食的时候,狗也会分泌胃液和唾液。比如,在正式喂食前,如果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来解释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现象。一个最为明显的解释就是:狗“意识到”进餐时间快到了,正是这个念头刺激狗分泌唾液。从1902年开始,他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而他的整个后半生也就用来研究这个现象。

  巴甫洛夫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喂食之前先出现中性刺激——铃声,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但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件刺激”;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开始溢出这种简单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纯生理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将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物——食物称为“非条件刺激”。

  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们变换了各种形式来验证“条件反射”的存在。他们变换了中性刺激,在喂食前使灯光闪动,或者在狗可以看见的地方转动一个物体,或者某个可以碰触到狗的物体,或者拉动狗圈上的某个部位,总之,各种可以被狗感受到的中性刺激都试过了;他们甚至还尝试了改变中性刺激与喂食之间的间隔时间,结果都证明条件反射的确是存在的。

  巴甫洛夫发现,并不是所有中性刺激都能引起反射行为。中性刺激能否引起条件反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刺激呈现的顺序。只有中性刺激先于非条件刺激出现,中性刺激才能引起条件反射。也就是说,铃声必须在喂食以前就出现,如果先喂食,再给铃声,训练多少次也是没有用的——铃声仍然是中性刺激,不会使狗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

  2.中性刺激必须和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如果只给铃声不喂食,那么,铃声永远都无法使狗分泌唾液;另外,即使经过训练,铃声已经成为了条件刺激,能够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应了,如果这时候连续多次,狗就会“明白”这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就再也不会“相信”了,因而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3.注意刺激之间的区别。巴甫洛夫发现,如果想要让狗能够“识别”某种特定的刺激,只对这一特定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就要注意区分这一刺激和其他刺激的区别。如果不加强化,狗会不加“辨别”的对所有类似刺激都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如果狗已经形成了对灯光(功率为60W)的条件反射,那么,只要出现灯光,狗就会分泌唾液,但唾液分泌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接近60W功率的灯泡(比如40W)发出的灯光,狗分泌的唾液较多;而那些与60W功率相差太远的灯泡(如15W,200W)发出的灯光,则分泌的唾液较少。这时候,如果进行强化训练,打开60W的灯泡时给喂食,而打开其他功率的灯泡则不给喂食,狗就会逐渐“明白”:原来灯光也是有区别的,并不是所有的灯光都“意味着”喂食。经过多次训练,狗就会区分这些不同刺激了,它们只对60W功率的灯泡发出的灯光分泌唾液,而对15W,200W的灯泡发出的光不再理睬。当然,狗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那些比较接近的刺激(如40W的灯泡发出的光),还是会引起条件反射,使它分泌唾液

相关知识

关于养狗的书籍推荐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分泌唾液是( )。
关于宠物的网站(国内外较著名的宠物网站大全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B.无
鸳鸯是什么动物,为鸭科鸳鸯属著名观赏鸟类
巴甫洛夫的狗
【心理小贴士】巴甫洛夫的狗实验
巴普诺夫的狗说明了什么
民法典关于养狗的规定是什么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网址: 著名的关于狗的反应理论是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866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图文详情——科普中国资源服务
下一篇: 日拱一卒丨巴甫洛夫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