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动物福利组织之一;其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减少对动物的商业剥削和野生动物贸易,保护动物栖息地及救助陷于危机和苦难中的动物,来提高野生动物与伴侣动物的福利,并积极推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动物福利和保护政策。
IFAW于1994年起开始关注亚洲黑熊在中国遭受残酷活熊取胆以其胆汁入药的境况。此后,IFAW在中国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在全中国范围内致力于野生和家养动物以及伴侣动物(即猫和狗)的福利与保护问题。
1)保护濒危物种藏羚羊
发展历史(3)藏羚羊是人类对动物进行大规模商业剥削的典型牺牲品。虽然藏羚羊是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中的保护动物,同时亦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一级重点保护,但每年这种珍稀的动物仍数以千计地遭到猎杀。人们用其绒毛织成精美、柔软的沙图什披肩从事非法贸易。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对中国西部高原上这种珍贵特有动物的保护包括:支持藏羚栖息地保护和反盗猎巡逻;发起沙图什贸易市场调查;组织面向消费者的教育活动;支持各有关国家濒危物种管理机构在藏羚羊绒非法贸易源头、流通渠道和消费市场各个环节中的执法行动。
在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栖息地及周边地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当地自然保护区和反盗猎组织密切合作,向他们提供通讯器材、野外装备和资金,印制宣传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组织巡逻,对周围群众进行教育,有效地支持了反盗猎巡护工作。2001年5月,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国家森林公安局在南京联合举办了藏羚羊保护与执法研讨培训班,来自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的三十名森林公安干警到会,大家交流经验分享信息,对藏羚羊保护三省联防机制的建立达成共识。
2001年6月27日,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印度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北京、新德里和伦敦三地同时举行《终止罪恶的贸易 – 拯救濒危藏羚羊的国际行动》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国际藏羚羊绒非法贸易现状的最新调查结果,呼吁国际社会的联合努力,包括:针对时装界开展的终止市场对沙图什披肩需求的公众意识宣传,为加工地印度的织工寻求替代产业,在栖息地青藏高原坚决、持续地开展反盗猎行动和公众意识教育活动。
藏羚羊的数量从二十世纪初的几百万只减少到目前的不到7万5千只,且每年继续以两万只的数量被捕杀。如果不采取强有力措施终止这一国际范围的非法贸易,珍贵的特有物种 -- 藏羚羊会在五年内灭绝。
2001年春节联欢会上, IFAW思茅项目办组织村民参加环保知识竞赛。
2)解决人、象冲突,保护亚洲象栖息地
大约有250头亚洲象生活在中国云南的热带雨林中。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人类的活动,诸如森林采伐和农业生产使野象在云南的栖息地大面积减少,从而造成当地农民与野象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引发矛盾。位于云南西南的思茅地区在历史上是亚洲象出没的地方,仅存的5~20头野象也面临着日益升级的人象冲突的威胁。
为解决思茅地区的人象冲突问题,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于2000年7月与云南省林业厅、思茅市政府合作启动了“中国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这个项目没有采取以往被动地、仅仅通过提供资金来对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进行补偿的赔偿机制,而是资助当地发展农村社区经济来缓解大象活动给农民带来的压力。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通过给当地社区提供“互助基金”小额扶贫贷款来鼓励村民种植替代农作物,减少在森林中的农业活动,并响应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以保护亚洲象的栖息地。该项目还为村民提供农业技术、安全教育、动物保护和栖息地保护方面的知识培训。通过项目的科研活动确认了大象的食物结构,根据大象对盐的需求在森林中建立人工硝塘,吸引大象远离农田和村庄。同时,基金会还在当地社区村寨和中小学校开展了“种明白林”、“绿旗人家”评选等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这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新尝试致力于在保护亚洲象的同时,提高群众自身对野生动物所造成损失的抵御能力,从而实现人象和谐共处的目标。
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和当地林业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努力下,思茅市政府于2001年在全市范围内颁布了一项新的5年禁猎的通告,有效地推动了该地区对亚洲象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正在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乡镇农村社区和科研机构为规划和建立新的亚洲象保护区和保护区间的生态走廊带而一道努力工作。
宣传图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多年来一直为处于危难之中的动物提供救援和帮助。在中国,逐渐开始以能够给动物提供最快、最有效帮助的组织而为人们所熟悉。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拯救黑熊,支持熊胆代用品的研究
中国约有7000余只黑熊被关在熊场里以供取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市场上对熊胆制品的盲目推崇,特别是非必需性熊胆制品充斥市场,致使中国乃至世界野生熊类受到严重威胁,也有损传统中医药的声誉。基金会在中国进行的多次民意调查和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人反对残酷对待动物的行为,并且愿意使用环保型草药代用品来代替那些通过残酷手段从动物身上获取的制品。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通过与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努力,关闭了条件最为恶劣的几家熊场,并在广东番禺为被解救的黑熊建立了黑熊养护场。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专门成立了中医专家组,并资助中医药科研人员进行熊胆历替代品的研究工作。他们还邀请大陆知名的中医药教授和熟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的专家赴伦敦参加第三届国际传统中医药大会,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濒危物种动物药管理的角度讲述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基金会在“保护濒危物种,宏扬传统中医药”方面的工作已得到国内外众多组织和专家的认可。
反对活熊取胆的行动得到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英国等地中医药协会的支持。中医师们表示采用一些非濒危草药治疗肝热炽盛等症可达到与熊胆完全相同的疗效。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通过与中医药主管部门及从业人员合作,帮助推广非经残酷手段获取的中医药品,使中医这一古老文化遗产在无需残酷对待动物的情况下发扬光大。
这只红隼正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受康复治疗。
2)救助猛禽
中国的野生动物救助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急需要吸收国外的成熟理念和救助经验。为了提高中国野生动物的救助水平,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于2001年底资助建立了“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作为北京市林业局认可的“定点猛禽救助中心”,“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以国际先进的动物福利理念为指导,采用科学专业的救助方法,为受伤、生病与迷途的猛禽提供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并在适合的野外栖息地及时放归已康复的猛禽。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通过其国际救助网络,有效地加强国际、国内猛禽救助的交流。在国际爱护动基金会的资助和组织下,国际资深鸟类救助专家和专业兽医多次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同时,北京林业局、北京猛禽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与兽医师亦有机会赴美考察当地的猛禽中心,通过培训获颁猛禽救助的资格证书。
为了使猛禽保护工作得到广大公众的支持与关心,中心还对公众进行包括法律、生态、救护方法等知识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公众爱护野生鸟类的意识,并使他们真正参与到爱鸟、护鸟的实际工作中。例如:2009年3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救助了一只市民送来的稀有猛禽,经专家鉴定,它竟然是鸟类中以冲刺速度闻名的游隼。[1]
3)、援助猫狗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伴侣动物救助项目资助收容伴侣动物组织,提供兽医服务与绝育手术费用,提倡更加人道的伴侣动物政策。自1993年起,基金会的宠物救助捐款在中国帮助了多个宠物救助组织和中心,亦积极通过杂志等媒体协助推广宠物领养活动。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资助中国首家民间非赢利的高水准伴侣动物救助中心“北京人与动物环境教育中心”,并为其提供各种设施、食品、兽医及培训支持。通过支持这所“模范宠物救助中心”,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希望展示国际高水准的动物福利,救助动物生命,并促进中国的动物福利法立法工作。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向中国兽医提供出国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他们对国际动物福利标准的理解。基金会鼓励兽医与救助组织密切合作,进行宠物救助、宠物防疫以及宠物绝育。基金会还通过宠物医院、救助中心和社区向广大宠物主人免费分发《宠物主人手册》,宣传基本的宠物照顾知识,提倡做一个负责任的宠物主人。
“医生狗” 宠物疗法项目
在数以百万计来自国内外动物爱护者的支持下,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998年和1999年在中国的2个城市成功地说 服了政府取消“禁狗”和“打狗”的命令。通过整理汇编国外、港台地区动物福利法和养犬法规,与国内相关的 法律和流行病专家合作,组织国内外的签名活动,在中国提倡动高标准的动物福利,他们继续鼓励和游说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起草一个使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伴侣动物管理政策。
在现代社会,动物园是大多数人认识自然、了解动物的窗口。由于保护动物法律的不健全和动物福利观念的不普及,中国的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整体状况还不容乐观,有些甚至充斥着活体喂食、活体打靶甚至敌对动物混养等血腥场面,更有个别游客做出了向动物园动物泼硫酸的恶性事件。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谴责对圈养动物造成痛苦的行为,并呼吁通过加强立法、文明管理和普及公众教育来完善动物保护工作。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办公室及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密切合作,致力于唤起公众对濒危物种贸易的警觉。濒危野生动植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国办公室与基金会联合印制宣传教育材料,分别张贴在中国各机场的国际出境大厅,用以提高公众,特别是国际旅行者对中国特有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 识。基金会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合作,资助出版了《跨越国境的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与《常见鱼鳖类识别手册》,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公约执法机关对公约物种贸易的鉴别、管理工作,并有利于加强相关部门的高效执法。
为了从基本上解决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现象,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资助中国野生动物协会制作“不食野生动物,树立文明饮食观”的电视教育片,在中央和各省市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还直接开展传播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理念的公众教育。1999年,基金会成功地将“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活动引入中国。每年十月份,“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开展活动。在2001年10月组织的活动中,全国180多所学校超过十二万名学生观看了题为“科学救助动物“的录像、 进行了“一棵树周围的野生动物”问卷调查、并参与了收集签名反对所谓的“科学捕鲸”及动物明信片设计大赛等多种活动。
为了培养少年儿童对小动物的关心和对自然的热爱,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组织中外小学生参加家园”环保主题绘画活动。孩子们在北京人与动物环保教育中心的狗舍和猫舍的墙壁上,绘制了30幅表现动物与环境的彩色图画,以体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理念。
作为一个致力于动物福利和保护的国际非盈利性组织,IFAW深知,不论是机构还是每个员工,不论是办公室还是在公共场合,开展的工作都对周围的环境以及IFAW每天致力保护的动物和牠们的栖息地产生直接的影响。
虽然核心工作本质上来说并不污染环境,但IFAW认识到,任何一个在15个国家拥有超过200名员工的组织,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因此,国际总部实证了对绿色环保的高标准要求——IFAW总部办公楼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认证(LEED)的金级认证。
在所有办公室运作中,IFAW定期检查并努力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减少物品使用量,回收再利用使用过的物品;减少垃圾排放并支持使用环保可再生的产品。鼓励员工通勤时乘坐公交,骑自行车,拼车或使用低能耗车辆。通过电话和网络会议等形式减少员工整体的差旅需求。在采购时更加鼓励绿色,不会对动物造成影响(例如没有对动物的商业利用和剥削)的产品。在IFAW的活动中实行符合使命的用餐制度。
IFAW富有责任感的自主行动保证了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愿景:一个尊重和保护动物的世界。
使命:IFAW救助和保护世界各地的动物。
承诺:对支持者和决策者承诺,用智慧与激情制定完整的、有效的动物保护方案。
信仰:IFAW相信动物存在的内在价值,有责任保护牠们免受痛苦及商业剥削。
工作:救助和照顾每个动物个体,并为长期保护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提供有效的方案。致力于通过影响政策、制定法律和改变社会的认识来改善动物福利。
团队:团队包括救援人员、兽医、政法专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教育工作者以及优秀的工作人员,都决心帮助处于危难中的动物。
工作方法:是由各国当地专家和领导团队构成的国际组织。通过强有力的国际协作,使区域性活动和项目能够具有全球影响力。
对野生动物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其自然栖息地的丧失。动物栖息地在人口激增、城市化、工业、贸易全球化及与其它优先用地的竞争中遭受到极大威胁。动物被迫离开原来的栖息地,迁徙路线被扰乱,繁殖地遭到破坏,日益恶化的环境将更多的物种推向灭绝的边缘。野生动物同人类一样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繁育发展。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通过采取直接有效的行动为野生动物争取尽可能多的生存空间和安全保障。为了在亚洲营造一个对动物更理解、更认可的环境,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991年8月在香港发起“医生狗”活动。经过严格的身体检查和性情检查的医生狗在主人的带领下,定期到学校、医院、老人院、幼儿园、孤儿院、康复中心进行探访活动,宣扬爱护动物信息。现在,“医生狗”已拓展至大陆、台湾、菲律宾等地。从1998年10月起,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了“医生狗”活动。医生狗和它们的主人定期探访学校、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社区服务机构。“医生狗” 项目在医疗和教育领域为人和狗的交流和理解创造了机会。“医生狗”探访不仅是向儿童、残疾、年迈人士献关怀和爱心,同时也希望通过动物与人的交流活动,提高人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树立人和人、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还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开展对医生狗项目的科学研究,研究对象主要为学龄期残障儿童。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紧急救援活动:救助19,000只遭受油污的企鹅、拯救陷于灾难中的动物、营救搁浅的鲸和海豚、支持救助孤幼动物的避难所;
2.鲸和捕鲸活动:制止捕鲸、更多了解IWC(国际捕鲸委员会)、建立新的鲸保护区、参观旗帜之舰鲸之歌科考船、拯救全球濒危的鲸;
3.大象和象牙运动:制止象牙从业者、从盗猎者手中保护大象、重建整个公园以保护所有物种、 必要时营救和重新安置大象;
4.野生动物贸易:拯救大猩猩及其它濒危物种、终止丛林动物肉类贸易、拯救藏羚羊、天赋野性 制止将野生动物作为伴侣动物的贸易;
5.拯救琴海豹活动:制止残酷的猎杀、获得免费参观海豹之旅、终止资助和支持猎杀、 改革加拿大渔业政策;
6.在各国和地区的努力:推广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获得禁止用猎犬打猎的胜利、拯救灰熊、 拯救“大嘴巴”、姥鲨、以及拯救全球各地更多的动物。
7. IFAW伴侣动物的救助项目,资助多家中国境内的动物救助机构,并对公众开展教育,提倡“作负责的伴侣动物主人”的理念,倡导人道对待伴侣动物的政策。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在1994年成立中国办公室,一直致力于同本地政府、民间组织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支持资金、设备、技术和理念来帮助中国进行野生动物和伴侣动物的保护工作,推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动物福利和保护政策,推动爱护动物理念的传播。
从拯救被残酷“活熊取胆”的黑熊到推动为防止虐待动物立法;从协助青藏高原上反盗猎队伍加强藏羚羊巡护到帮助亚洲象栖息地周边村民缓解人象冲突;从救助和康复被非法买卖的野生猛禽并使牠们回归蓝天到鼓励公众拒绝野生动物制品的消费;从为灾区提供紧急救援使人与动物平安抗灾到推动国家形成动物疫病防御机制以防患于未然。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以科学来指导动物救助行动;有效的行动来示范和引导改善人与动物关系的决策;发动公众提高保护、爱护动物的责任;开展教育培养尊重自然、善待生命的社会责任感和文明道德观。
IFAW在中国开展的主要项目包括:保护野生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缓解人象冲突,寻求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解决方案,提倡终止象牙贸易;拯救亚洲黑熊,鼓励弃用熊胆制品;救助猛禽,帮助猛禽重返蓝天,树立野生动物救助标准;支持多家国内的伴侣动物救助组织提高管理能力和动物救护水平,使其可持续救助动物,并对公众开展教育,提倡“作负责的伴侣动物主人”的理念,倡导人道对待伴侣动物的政策;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商业剥削和贸易,教育消费者不使用野生动物制品;紧急救助受到自然及人为灾害影响的动物;制止残酷虐待动物的行为,提倡加强动物保护立法;提高公众意识,推广爱护动物的理念。
相关知识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飓风之后的动物救援日记
第五届国际宠物文化节大赛将举行
如何创办宠物慈善基金会
亮相2024年龙岗文明实践活动,瑞鹏公益基金会携手新瑞鹏集团开展义诊
宠物店主状告救狗者
庙会套活兔被指虐待动物 商家否认称按时喂养
人间有情 新北市为宠物举办超渡法会
中国成狂犬病流行国 港媒:八成宠物狗未接种疫苗——人民政协网
BRO生态项目——明杰老师带你玩转宠物链
网址: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0945.html
上一篇: 号称“上海最大宠物救助组织” 暗 |
下一篇: 上海宠物救助领养中心爆料只号召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