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诊断法:看便便识疾病
便便的正常与否,是判断猫猫狗狗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粪便的形状、颜色、含水量、气味与小家伙的饮食情况和身体状况都是息息相关的哦~
通常情况下,不论是猫咪还是狗狗,便便组成大致一样,含有食物中没有消化的纤维素、结缔组织、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胆色素、粘蛋白、消化液)、消化道黏膜脱落的残片,以及消化道的上皮细胞和细菌。如果食物中蔬菜、谷物比例较大,肉类偏少,会使便便呈现淡黄色,而且会比较湿润哦;当食肉过多,食物量过大时,则会使便便成深褐色,气味浓重呢~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检查小家伙的便便呢?
1. 粘稠度
正常情况下便便是成型的“香蕉便”,稍软,铲屎官清洁时稍微有点粘地,并且不容易裂开。随着含水量增多会越来越粘,出现软便、稀便、水样便,当水分含量超过九成,便便就会呈水状,这可能与肠道炎症(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肠道异物,胰腺炎,肝脏疾病等内科疾病)以及消化不良有关;如果便便过硬,容易裂开,就要注意小家伙是否有便秘的情况啦~ 另外说一句,不管什么样子的便便只要裹着黏液,都可能是肠道有炎症哦~
2. 形状
正常时应为“香蕉便”,有光泽。如果变粗,呈球状,就说明便便在大肠内停留太久,是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可能是便秘哦;如果不成形,稀软,水状喷射样,很可能就是肠道发炎或是消化不良哦~
3. 颜色
健康便便的颜色在新鲜时应该是黄色或者褐色。如果出现均匀的暗红或者黑色,可能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食糜和血液充分混匀后经大肠消化后排出,最终成为暗红和黑色;如果带有鲜艳的红色,可能是下消化道疾病引起,比如结肠远端或直肠的出血;墨绿色,表示食物没有完全消化;灰白色,如果是稀软便则通常提示肝功能异常,如果是干结的大便通常和吃了过多骨头有关~
4. 气味
出现腥臭味,可能是严重的肠道感染伴有出血哦;如果是浓重的臭味,很可能是食物量过大,消化不良,小家伙吃肉太多,蛋白质的摄入过高所致~
5. 寄生虫
如果小家伙到家后十分消瘦,并且胃口也不怎么好,各位家长们就要注意粪便中是否有寄生虫啦。一般在粪便中最常见到的就是绦虫、蛔虫啦,下面图片中的就是绦虫,这一种细细的扁扁的白色虫体,它的身体是节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