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

1、2007-3-1第三章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 2007-3-1第一节 犬的习性和生物学特点1狗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家犬。 2狗属于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动物,这与狼 的生存环境和进化条件密切相关。犬喜欢啃咬肉、骨 头,喜吃肉类及内脏,狗消化植物纤维的能力较差, 咀嚼食物不充分,进食时”狼吞虎咽”,容易呕吐。狗的 消化过程,以及狗在毒理方面的反应和人比较接近, 是研究人类相关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由于长期家养 驯化,犬也可杂食或素食。3狗的嗅觉器官和嗅神经极为发达。能够嗅出稀 释一千万分之一的有机酸,特别是对动物性脂肪酸更 为敏感,嗅觉能力超过人的1200倍。2007-3-14狗的听觉也很灵敏,比人灵敏16倍,可听到5.0 5.5赫兹(HZ)的声音.但视觉不如人,每只眼睛的视野均 不超过25度,对正面近距离的静止物体看不到.但对于移动 的物体比较敏感.狗视网膜上没有黄斑,即没有最清楚的 视觉点,视力仅2030米左右。狗是红绿色盲,故不能以红绿色作为条件刺激来进行 条件反射实验。5喜近人,易于驯养,有服从人的意志的天性,并能 领会人的简单意图,经过短期训练可以形成牢固的条件 反射。狗对于

2、一些事件也可以建立长期的记忆。6狗的神经类型:神经类型不同导致性格不同,用途 也不一样。一般将狗分成四种神经类型,即强、均衡的 灵活型(活泼型);强、均衡的迟钝型(安静型);强 、不均衡型(不可抑制型)和弱型(衰弱型)。2007-3-17狗的运动量大,故要求饲养场地有一定的活动场地 。为使狗正常繁殖生长及达到正常生化指标,饮料中需要 有一定的动物蛋白质与脂肪。8成年雄狗爱打架,并有合群欺弱的特点。归家性很 强,能从很远处自行归家。冬天喜晒太阳,夏天爱洗澡。 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狗虽然家养的时间很长,但若不合理 的饲养及粗暴对待,亦可使之恢复野性。2007-3-19正常的狗鼻尖呈油状滋润,人以手背触之有凉 感,它能灵敏地反映动物全身的健康情况,如发现鼻 尖干燥、粗裂,以手背触之不凉或有热感,则狗即将 得病或已经得病。10狗的汗腺很不发达,散热主要靠加速呼吸频率 ,舌头伸出口外喘式呼吸,才能加速散热。11狗为每年秋季发情动物。发情后12天排卵 ,但卵的第一极体(First polar body)在排卵时未曾 排出,卵在排出时处于尚未成熟的状态,这与其他动 物不同,需要经过数日待卵子的极体脱去

3、后,才能受 精,这也是选择发情后24天交配的原因。性周期 180(126240)天,妊娠期60(5863)天,哺乳 期60天,双子宫型,每胎产仔28只,寿命1020年 。2007-3-112狗的正常生理指标 体温39(38.539.5), 心率80120次/分, 呼吸频率18(1530)次/分, 耗氧量580mm3/g活体重,72ml/分(10Kg), 收缩血压149(108189)mmHg,舒张压100(75122 )mmHg, 总血量为体重的7.7(5.68.3)%, 红细胞数680(550850)万/mm3,血红蛋白14.8(11 18)g/100ml,白细胞11.5(6.017.0)千/mm3,全血比重 1.0541.062,红细胞比重1.090, 正常尿液的pH值为6.1。 2007-3-1第二节 猫的习性和生物学特点一、猫的生物学地位哺乳纲 食肉目 猫科 猫属的家猫。二、猫的感觉与行为特点 1、听觉:十分灵敏。(和狗相似,狗是人类听力的16倍) 2、嗅觉:非常发达。 3、味觉:对甜不敏感,对苦、酸、咸可以感觉出来。 4、视觉:暗视力十分发达,视野比狗发达。猫也是色盲,不能辨

4、别红绿 等色。 5、行为:猫是以食肉为主的杂食动物,对食物要求比较高。喜欢孤独自 由生活,对陌生人具有很高的警觉性,尤其是母猫在产仔、哺乳期间, 当受到陌生人干扰时,母猫会衔仔搬迁,另觅住所,甚至会产生咬死幼 崽的行为。基本上无固定主人和永久栖息地。保护住地不受侵犯。善爬 高,喜夜游,活动隐蔽。爱清洁,讲卫生。2007-3-1三、猫的繁殖与寿命 性成熟:68月龄 发情周期:1428天 发情季节:春秋两季多次发情 平均寿命:810年 产子数:16只。平均34只。 妊娠期:5871天猫正常体温38.7(38.039.5),心率120140次/分,呼吸频率26(20 30)次/分,耗气量710mm3/g活体重,食量113227g/只/天,饮水量100 200ml/只/天,排便量56.7227g/天,排尿量2030ml/kg体重/天,收缩 压120150mmHg,舒张压75100mmHg,红细胞8.0(6.59.5)百万/mm3,血 红蛋白11.2(715.5)g/100ml,白细胞16(924)千/mm3,血小板25万 /mm3,血量占体重的5%,全血容量55.5(47.365.7)ml/k

5、g体重,血沉3mm(1 小时),循环血量571.9ml/kg体重。 2007-3-1第三节 鱼的生物习性鱼类属于水生动物,其生活环境离不开水体。而地球上的水体分为两 大类型:淡水和咸水。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淡水 鱼可以分为热带品种、温带品种以及冷水鱼类,热带鱼类中有许多可以 作为观赏品种;咸水(海水)鱼类的观赏品种主要是热带海域珊瑚礁环 境中的鱼类。冷水鱼当中很少有作为观赏鱼养殖的品种。1、鱼的食性淡水鱼中既有肉食性、草食性品种也有杂食性品种,海水观赏鱼大多数 属于肉食性品种。对于肉食性品种,鲜活饵料的采集、购买比较困难, 饲养成本比较高,饲养的难度大,完全采用配合饲料的饲养效果也不好 ;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品种的饲养相对比较容易,可以采用配合饲料养 殖,饲养成本相对较低。2、水体环境总体要求:清洁卫生、容氧量高,符合饲养品种的需要。咸水品种必须 有配置合理的人工盐或者新鲜海水,水体盐份浓度符合需要。2007-3-13、温度鱼类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水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鱼对 水温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的摄食、生长 和繁殖。由于大多数观

6、赏鱼品种都来自于热带,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除了金 鱼、锦鲤等原产于温带的品种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外,绝大多数的热带观赏 鱼和珊瑚礁鱼多需要配置加温设施,才能保证其安全越冬。 热带鱼一般在1517已经减少进食,5就有被冻死的危险。金鱼和锦鲤 可以耐受-3-5左右的低温,除了个别品种而外,华南地区饲养金鱼和锦 鲤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加温防冻措施。 4、饵料的投放观赏鱼大多为多相进食的类型。早晚的食欲比较旺盛,为了减少残饵对 水体的污染,保持水体清洁卫生,饵料的投放一般采取少喂多餐的形式, 以鱼能够在10分钟左右全部进食的量为标准,每天饲喂24次。鲜活饵料 一般在上午或者白天饲喂,使鱼能有充足的时间进食。冬季气温较低时, 一天投喂一次即可。2007-3-15、观赏鱼的单养和混养在同一个水体内配置不同种类或者品种的鱼类,对于提高观赏性无疑是有利 的。但是,由于人工水体相对较小,鱼混养的前提是:类型、食性相近,个体 体型差异不大,避免相互蚕食。对于体型大的类型,一般以单养为好。海水鱼养殖 视频2007-3-1第四节 鸟的习性一、画眉 脊椎动物,鸟纲,鹟科,画眉亚科。为最常见的鸣禽。鸟的鸣声洪亮,婉 转动

7、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甚至会学人语,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 音。性机敏好斗 。 画眉体长约24厘米。体重5075克。上体橄榄褐色,头和上背具褐色轴纹 ;眼圈白、眼上方有清晰的白色眉纹, 向后延伸呈蛾眉状的眉纹;画眉的 名称由此而来。下体棕黄色,腹中夹灰色。 画眉留生活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山林地区,喜在灌丛中穿飞和栖息,常在林 下的草丛中觅食,不善作远距离飞翔 。 47月繁殖,营巢于地面草丛中、茂密树林和小树上。巢呈杯状或碟状, 由树叶、竹叶、草、卷须等构成,内铺以细草、松针、须根之类。每年产 卵2巢,每巢35枚卵。卵一般为椭圆形,呈宝石蓝绿色或玉蓝色,带有 光泽,卵的平均大小为毫米。2007-3-12007-3-1二、八哥八哥原本分布于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半岛,是典型的东洋界鸟类。但非 法鸟类贸易使八哥迅速扩散,现在在菲律宾及婆罗洲有引入种群,而在 淮河以北的中国北方地区八哥也逐渐成为常见的留鸟。 广泛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台湾、海南岛等地区。 野生八哥生活在山林、平原、村落,有时在城市也可见到。除繁殖季节 外,多成群活动,常栖息在大树上,或成行站立在屋顶上。于清晨聚集 高处,喧噪一番后便分散

8、活动,至翌日又在原处聚集,这是八哥的一个 典型特殊性。晚上,它常与椋鸟、乌鸦混群共栖。 47月繁殖,每年2巢,巢无定所,常在古庙和古塔墙壁的缝隙、屋檐 下、树洞内,有时就喜鹊或黑领棕鸟的旧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鸟之弃 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浅盂状,由稻草、松叶、苇茎、羽毛、软毛及 其它废屑堆积而成。产卵46枚,卵呈辉亮的玉蓝色。2007-3-1三、鹩哥 鹩哥是驰名中外的大型、鸣叫型笼养观赏鸟。其歌声嘹亮婉转、富 有旋律,并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经过训练还能模仿人语,学唱简 单歌曲。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及海南岛、东南亚、巴 拉望岛及大巽他群岛。分布状况:亚种intermedia为留鸟,见于西藏 东南部、南方包括海南岛的热带低地。地区性常见,但因被捕捉为 笼鸟而数量大为减少。体形特征:体长28.1厘米,嘴峰22毫米,翅 164毫米,尾80毫米,足30毫米。 栖息于多林的平原或山地,尤常见于林缘及林间小面积的开阔地上 ,嗜吃野果。果树上的果实成熟期间,尤其是无花果或类似多果肉 的果实成熟季节,常合其他嗜吃果实的鸟类大群光临。也兼吃昆虫 ,如蚱蜢、白蚁等。 2007-3-120

9、07-3-1四、鹦鹉 鹦形目(Psittaciformes)有鹦鹉科(Psittacidae)与凤头鹦鹉科 (Cacatuidae)两科,种类非常繁多,有82属358种,是鸟类最大的科之 一 。 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 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主要是热带,亚热带森林中 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 。 鹦鹉大多色彩绚丽,音域高亢,那独具特色的钩喙使人们很容易识别 这些美丽的鸟儿。它们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栖息在林中树枝 上,自筑巢或以树洞为巢,食浆果、坚果、种子、花蜜。也有特例: 如深山鹦鹉,这种生活在稀木灌丛中的鸟儿体形大,羽毛丰厚,独具 一付又长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 腐肉。甚至跳到绵羊背上用坚硬的长喙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 ,所以当地的新西兰牧民也称其为啄羊鹦鹉。 2007-3-1啄羊鹦鹉绯胸鹦鹉玄凤鸡尾鹦鹉2007-3-1五、孔雀孔雀是体型最大的雉科鸟类,体重7000-8000克。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 约100厘米。雄鸟体羽翠蓝绿色,下背闪紫铜色光泽。头顶有一簇直立的羽 冠。 尾上覆羽延伸成尾屏,可达1米以上,约有百余枚,并有紫、黄、蓝、绿多种颜 色构成的眼状斑纹,形成孔雀特有的尾屏。开屏时显得异常艳丽、光彩夺目 。 雄鸟尾特长,头部冠羽竖起,颈、上背及胸部具绿色光泽,尾上覆羽特长并具闪 亮眼斑而成尾屏。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无尾屏。 虹膜红褐 ;嘴角质色;脚暗灰。雌鸟无长尾,色彩不及雄鸟艳丽,下体近白色。绿孔雀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 尤其喜欢在疏林草地、河岸或地边丛林,以及林间草地和开阔地带。常单独 、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善于奔走,不善飞行。性情机警,夜晚栖于树上。食 性较杂,主要是川梨、黄泡等植物的果实、嫩叶、芽苞,以及昆虫、蚯蚓、 蜥蜴、蛙类等动物性食物,也到农田附近觅食农作物。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 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以及疏林、竹林、灌丛附近的开阔地。2007-3-1蓝孔雀(Pavo cristatus),也叫印度孔雀,是雉科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由会员xzh****18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相关知识

宠物习性和生理特点 .ppt
宠物的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完整版.ppt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pptx
宠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模式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页)
宠物基础|狗的生理特点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汇总
宠物的生活习性与行为特点解析

网址: 宠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187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狗有哪些生活习性
下一篇: 狗的习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