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机体对之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或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首先引起过敏的食物是常规的食物,没有被污染,没有腐败,没有毒物,多数人食用后没有反应。少数有特殊体质的人使用后会出现免疫反应。如何应对儿童食物过敏?宝宝食物过敏的原因?一起来看下。
目录宝宝食物过敏的原因宝宝食物过敏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食物过敏如何预防宝宝食物过敏如何应对儿童食物过敏
1宝宝食物过敏的原因
肠道屏障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人的肠道每时每刻都要接触大量细菌、病毒及食物中的各种大分子物质,作为抗原的大分子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正常情况下,肠道黏膜屏障可有效阻断有害大分子物质进入机体,但与其他器官、系统一样,肠道黏膜屏障从出生到成人阶段有一个发育成熟过程。研究证实,年龄越小,小肠结构越不成熟、肠黏膜通透性越高,大分子物质越容易被小肠吸收,从而导致过敏。此外,新生儿胃酸分泌少,2岁以前肠道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未达到成人水平。这些因素都使食物抗原易于通过肠道黏膜,进入人体而导致过敏。
胃肠道局部免疫水平较低。胃肠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在胃肠道发挥免疫作用。现已证实,SlgA通过与肠腔中的抗原形成复合物而抑制抗原的吸收与转运。新生儿肠道中SlgA含量相对较低,可造成大分子物质转运增加,这也是小婴儿易发生食物过敏的原因。
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导致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小儿的生长发育,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会增加,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是益生菌,可通过免疫排斥、免疫清除、免疫调节而发挥抗感染、抗过敏作用。喂养方式等诸多因素可影响婴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和构成,而肠道菌群组成成分及数量的改变,可使婴儿对通常无害的食物蛋白抗原缺乏耐受而发生过敏反应。
2宝宝食物过敏家长容易犯的错误
一、把过敏原检测结果作为孩子食谱选择的唯一依据
不少家长太过信奉过敏原检测的“白纸黑字”,进而陷入困扰。其实,这样做非常不科学。根据发生机制的不同,过敏可分为IgE(血清免疫球蛋白E)介导、非IgE介导和IgE-非IgE联合介导三种类型。我们平常提及的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测,这两种检测手段都是只针对IgE介导的过敏而言的,而很多种类的过敏比如特异性皮炎(湿疹)、胃肠病是IgE-非IgE联合介导的类型,单纯的依赖这两种手段不一定能查出过敏的“元凶”。
这两种检测方法也不是百分百可靠。皮肤点刺试验是将过敏原试剂刺入宝宝的表皮内,以观察反应情况。如果测试前服用过抗过敏药物比如开瑞坦、仙特明等,将干扰测试的结果。血清IgE测定虽然是直接抽血查抗体,不受药物的影响。但是,只有IgE在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可被检测到。因此,往往是过敏症状在前,IgE检测阳性结果在后。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或或过敏症状短于6个月的婴幼儿,不建议家长们为其进行过敏原检测(意义十分有限)。
当怀疑宝宝存在某一食物过敏时,应及时去除该食物,若症状明显见好,再有意识地接触被怀疑的食物,若过敏症状再次出现,即可确定过敏。这也叫做“食物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金标准。但考虑到过敏的临床表现可能一次重于一次,在家独自进行“食物回避+激发”还是相当有风险。建议家长来医院请教医生,让医生指导你进行排查。
二、宝宝吃奶粉后出现肠道不适,频繁更换不同品牌奶粉
很多家长在看到宝宝吃奶粉后出现一些肠道不适,第一个是自责自己,觉得给宝宝选的奶粉不行。的确,由于各种配方奶粉的研究背景不同,各种营养素含量、种类及配比也略有不同,宝宝吃某一品牌的奶粉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肠道不适,尝试换一个品牌奶粉来吃是可取的。但是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尝试了数个品牌的奶粉后症状丝毫没有缓解,需要警惕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家长们很容易将荨麻疹或湿疹等皮肤表现与过敏联想到一起,但是别忽略了过敏的消化道表现。
要知道宝宝如果对一种食物过敏,“接收”它的胃肠道才是第一个“受害者”,进而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腹泻、便秘、反流、呕吐来提醒你。如果我们继续给孩子吃,吸收到孩子体内,在体内出现反应,就可能出现皮疹,例如湿疹。所以,湿疹实际是晚于消化道表现的。如果您认识到宝宝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更换不同品牌的普通配方不能解决问题,“洋奶粉”也不能预防和治疗过敏。咨询医生,选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进行治疗。
三、宝宝吃母乳也过敏,过早放弃母乳
有的家长问有没有孩子对母乳过敏?的确有母乳过敏的现象,但是发生率极低、原因尚不明确。但是对于“母乳过敏”的诊断要慎重!
如果母乳喂养期间,孩子出现过敏表现,家长首先应该排除孩子经口摄入的其他食物或药物,比如鱼肝油、钙粉、益生菌中往往含有牛奶蛋白。还有,妈妈要回顾一下自己近期的饮食。试着从自己的饮食中先去除鸡蛋、带壳的海鲜、牛奶及其制品、牛羊肉,如果有效,再一种一种添加回去, 观察宝宝的症状有无再现。用这种排除筛查的方法确定宝宝可能对你吃的何种食物有着过敏反应。
通过给宝宝停掉含有牛奶基质的添加剂和乳母自身的饮食限制,大部分宝宝可顺利度过母乳喂养阶段。
四、对水解配方奶的使用不能坚持到底
不少家长会发现宝宝吃了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后大便发黑、味道臭臭的,就停止使用。其实这些是不需要担心的问题。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但大便颜色都会再逐渐变黄的。
千万不要因为大便的颜色和气味就停止特殊配方,要知道治疗过敏才是最为关键的。确诊牛奶过敏的婴儿,需选用特殊配方粉至少连续食用3-6个月,再评估。
五、将腹泻奶粉和水解奶粉相混淆
腹泻奶粉是一种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粉,主要针对乳糖不耐受的患儿。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蛋白过敏不同,多属于继发问题,比如细菌、病毒、抗生素等药品损伤了小肠粘膜,乳糖酶分泌进而减少。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原本吃配方奶的宝宝在一次急性腹泻后先使用腹泻奶粉过渡2-3周,以减轻肠道的负担,让肠子“休息”一下。
但是,牛奶蛋白过敏在于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出了故障,对牛奶蛋白产生过度的反应,因此需使用水解蛋白奶粉。记住,目前市面上腹泻配方不能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它们均是以牛奶为基质。
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食物不适应、食物敏感及食物中毒是有所区分的,不应把它们混为一谈:
食物过敏:是指身体免疫系统对食物中无害的大分子物质(通常为蛋白质)过度敏感,会引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正常或不正确的反应。食物过敏的反应可分为“过敏性抗体反应”(即免疫球蛋白E,IgE)和“非过敏抗体反应”(即非免疫球蛋白E),但也有可能两者同时发生。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蛋白、花生、坚果类、鱼、有壳海鲜等。
食物不适应:是指对于吃下去的食物,身体的酵素无法正常予以处理、消化、分解,因而产生某些症状。例如:有些人只要喝到牛奶和牛奶制品,就会引起腹胀、腹痛、腹泻,主要是因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只要牛奶喝的量少,就不会发生。
食物敏感:是指对某些特定食物敏感以至于身体出现问题。例如:一些患有偏头痛的人,发现喝红酒、吃起司、巧克力后,就会开始头痛。
食物中毒:当食物被细菌或病毒污染后,吃下去会造成呕吐、腹泻、腹部疼痛。
诊断方法
皮肤试验、验血、食物日志可确诊,但2岁以下不易诊断出来
食物过敏的诊断,首先要详细询问病人有无家族过敏史、过敏食物的种类,从食物中将此食物去除后是否就不会有不良反应,和加入过敏物后是否过敏反应会再发生。若怀疑食物过敏是由“过敏性抗体IgE反应”所引起,可以针对过敏原实行皮肤针刺试验(Skin prick test)、血中特异性IgE抗体(RAST)和食物引起的“症状日志”来确认。
然而在1岁以前的小孩,由于特异性IgE抗体并不容易侦测到,当抽血检测或皮肤针刺试验都没有反应时,不见得就一定没有过敏;2岁以前的小孩,也可能只有弱的阳性反应。因此当皮肤试验和特异性IgE抗体为阴性反应,只能说可能没有“过敏性抗体IgE反应”。
“双盲食物试验”是最佳方法
目前认为“双盲对照控制食物摄取试验”(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oral-challenge test)是诊断食物过敏最正确的方法。即受试者和医师都不知道吃下去是什么东西,故称为“双盲试验”。再依产生的症状来评估是否会引起过敏。一旦确定某一种食物为过敏原,最好的方式是避免食入该过敏物。
4如何预防宝宝食物过敏
如何预防将来怀胎的宝宝不会过敏,或如何减少宝宝的过敏症状呢?
怀孕妈咪减少暴露于过敏原的机会:准妈妈可以从怀孕的第二期开始尽量减少暴露于过敏原中的机会,例如尘?、猫狗的皮屑及二手烟,和减少高过敏食物的食入。
哺喂母奶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于具有强烈过敏家族史的幼童,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哺喂母奶,可预防或减少过敏现象发生。但须注意母体摄取食物的抗原会分泌于乳汁中,故母亲也必须注意避免摄取高过敏的食物。若无法亲自哺喂母奶,则建议以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来代替。
副食品延后添加:对于严重过敏的婴儿,则尽量将副食品延至9个月再开始添加。至于容易引起过敏的鱼和鸡蛋白,建议1岁2个月以后再试吃。
摇篮提示:食物过敏最好的治疗,是找出食物过敏的种类和避免摄取过敏食物。但是要完全避免食入过敏物,确实有困难,因此唯有保持高度警觉、细心观察、配合医师的治疗与建议、找出可能的过敏原,如此才能远离食物过敏!
5如何应对儿童食物过敏
不管是自制的食物还是罐装食品,给婴儿吃的食品一定要简单。你的宝宝并不希望食物品种繁多,他不是“美食家”,他喜欢那些配料不多的简单食品。
没有任何药物可以预防食物过敏,我们所说的治疗,只是在治疗由于食物过敏引起的那些过敏反应。最好的治疗原则就是避免让宝宝食用那些会引起过敏的食物。
因此,一旦宝宝被确定某些食物不能食用,妈妈们也要开始注意了,宝宝不能吃这些食物外,也不能吃这一类相关的食物。
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过敏症,婴儿得过敏症的可能性是35%~40%;如果父母亲都患过敏症,婴儿患过敏症的危险就大大增加了;如果父母双方的过敏源相同,那么婴儿患病的几率将高达70%。
儿科教授彼德·鲍韦尔医生是一位过敏症专家,他建议那些有显著过敏倾向的婴儿,应该尽可能长地采取母乳喂养。这是他能得到的最佳保护。因为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仅为妈’妈省去了许多麻烦,更重要的是,母乳可以保护婴儿免遭过敏症的困扰。母乳中不仅过敏原含量很低,还含有能预防过敏反应的物质。这是可以预防过敏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
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忌食某些含过敏原的食物,也就是那些经常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妈妈应该知道他对什么食物过敏,如果不清楚,可以通过食物过敏原检测了解。对有明显过敏倾向的婴儿不能喂食普通配方的配方奶,因为牛乳蛋白能引发过敏反应。
如果婴儿已经对配方奶有了过敏反应,那么这些食品也要停止使用。有专门为有过敏症状的婴儿特别配制的配方奶。这些配方奶的包装上通常标有“低变应性”,即配方奶中的过敏诱发物质含量较低,这种特制食物中含有裂解过的高质量牛乳蛋白,婴儿不会把这些蛋白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大大减小了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
女口果有不能确定的食品,最好向医生咨询,他们知道你的孩子应该吃什么。
喂宝宝时一定要格外小心,病从口入,假如连食物都不对,更容易让宝宝处在危险之中。别忘了:孩子的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相关知识
如何应对儿童食物过敏
猫食物过敏无法诊断?过敏表现及应对方法
狗狗的食物过敏:了解、识别和应对
Cell/JAMA:食物过敏?到底是为何?
那些让你防不胜防的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
认识儿童过敏
儿童皮肤过敏的时候不能吃什么食物
狗狗过敏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父母必知】如何应对宠物过敏?
网址: 如何应对儿童食物过敏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2934.html
上一篇: 科学饲养宠物,有效防治哮喘 |
下一篇: 狗狗可以喝人奶(母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