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动作分析——肢体运动情况及运动所涉及的肌肉;
生理学分析——运动所需的能量代谢系统,爆发力-力量-耐力需要不同的供能系统维持运动;
伤病分析——运动项目常见的关节、肌肉损伤类型、损伤发生的机理;
此外还要注意性别差异,女运动员比男性损伤的几率更高。
举例说明:冰球和网球的不同。上肢运动方式——冰球是下手,网球上手运动为主;
下肢运动情况——根据不同场地(冰面和草、土场),滑行和奔跑移动;
运动时间长度——冰球可能要持续几分钟甚至更长,网球每回合持续约6秒钟;
伤病发生部位——冰球膝、踝损伤为主,网球以肩、肘损伤居多。
2、运动员当前运动能力评估训练历史——通过训练史分析,可以评估运动员进行力量练习的技巧;
包括进行力量训练的年限、训练种类、训练长度、训练强度和练习的技巧(负重练习动作准确性、技巧性)。
身体测试——评价运动员力量现状、薄弱环节。
身体测试的项目包括:绝对力量(Strength) 1RM
柔韧性(Flexibility) 关节活动度
爆发力(Power) 短时间最大力量
速度(Speed) 移动速度
身体成份(Body composition) 身体脂肪含量
肌肉耐力(Muscle endurance) 重复完成负重练习的能力
心血管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
上述测试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运动场上进行。相比较而言,在运动场上进行的测试比在实验室里进行更有效,也更为教练所欢迎。3、力量练习的种类核心练习(Core exercises) ――包含大肌肉群的多关节力量练习,这种练习一定是多关节运动,如卧推、蹬腿、下拉、划船器练习等;
辅助性练习(Assistance exercises)――小肌肉群、单关节练习单关节运动,如屈肘、伸膝练习等;
结构性练习(Structural exercises)――最重要的练习类型,所有的运动都需要进行结构性练习,结构性练习包含两个特征:
①负荷作用于脊柱(站立姿势) ②快速发力,发展爆发力4、练习方式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练习经验/经历
练习器材
用于力量训练的时间
针对性(专项性),尽量与专项动作结构接近
举例,负重下蹲分四种:半蹲,大腿与地面成45度角
平行下蹲1,股二头肌与地面平行
平行下蹲2 ,股四头肌与地面平行
全蹲 ,最大限度下蹲
选择何种负重下蹲取决于专项特点。5、练习顺序爆发力练习
核心力量练习、结构性练习
辅助练习
三、常规练习程序举例推、拉练习交替进行,如上推/下拉;
(这种练习方式可以使涉及的肌肉得到休息)
上、下肢交替进行――更多的休息时间
超级组——结合两种练习,分别刺激同一关节对抗肌群(不同关节练习交替进行,无间歇)如伸/屈。
两种练习刺激同一块肌肉(高水平运动员适用)无间歇,如卧推/十字下拉;
发展爆发力 1-2 次/周
发展力量 3-4 次/周
肌肉肥大4-6 次/周
发展耐力5-7 次/周
在一个训练周期中,这四种频率按从小到大的强度顺序进行:耐力-肥大-力量-爆发力,原则上赛前两周安排爆发力训练,两周时间作为运动员恢复期,以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进行比赛。假设以月为周期,比赛时间为目标:赛前 18-14 周 耐力 5-7 次/周
赛前 14-10 周 肌肉肥大 4-6 次/周
赛前 10-6 周 力量训练 3-4 次/周
赛前 6-2 周 爆发力训练 1-2 次/周
周期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排训练频率时要考虑:尽可能多的恢复时间
所处的阶段――比如球类项目的联赛,赛季内只练爆发力,赛季外四种素质都要练
负荷强度等级――二者之间负相关
训练年限――高水平最大 5-7 次/周,低水平 2-3 次/周
第三步:训练的负荷强度力量训练所要完成的负荷重量。强度是训练计划的核心。训练强度用占最大力量(1RM)的百分比来表示。1RM 表示人体仅能完成一次的负荷重量。最大力量是在第一步需求分析中的测试中得到的,不完成前面所提到的测试,就不可能知道最大力量,也就无法制定合理的负荷安排。准确测试最大力量仅用于优秀运动员,一般运动员不进行最大力量测试,可用 5RM 左右力量推算 1RM 重量。制定负荷以占最大力量(1RM)的百分比表示,不同的训练目标有不同的负荷:爆发力训练 85-95%
力量训练 75-85%
肌肉肥大训练 60-80%
肌肉耐力训练 <60%
举例:负荷安排,以一个四月周期,每月四周,每月进行一种 En-Hy-St-Power,每月递增负荷(参照上面的百分比,最后一周降至第二周水平进行恢复)训练的频率与负荷强度呈负相关:频率增加,负荷降低;频率降低,负荷增加。第四步:训练量训练量包括练习的次数和组数。训练量与负荷强度呈负相关。根据训练目标:爆发力训练 1-2 组,1-4 次
最大力量训练 3-4 组,4-8 次
肌肉肥大训练 4-6 组,8-12 次
肌肉耐力训练 5-7 组,12-15 次
第五步:间歇时间间歇指各组之间的间歇时间。间歇时间主要取决于力量训练的目标:(括号内为训练时间与间歇时间比例,与绝对时间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应用)爆发力训练 4-6 分钟(1:5)
力量训练 2-3 分钟(1:3)
肌肉肥大训练 30-90 秒(1:2)
肌肉耐力训练 < 30 秒(1:1)
调整和递增计划中的调整为恢复提供了时间。在制定计划时安排调整阶段,就形成了一个训练周期调整——大负荷后安排较小的负荷。当运动员完成计划的负荷,增加负荷或运动量。完成组数和次数不是目标,超负荷原则才是目的,当能够完成计划负荷的次数和组数时,说明运动员对负荷已经适应,应提高负荷强度。最好的训练计划应该是:运动员完成计划有一点困难,总是稍稍低于计划要求的次数。-END-
关于体能网
始于2012年,体能网(www.tinengwang.com)是国内体能训练的先驱倡导者,致力于分享大众健身资讯和体能训练知识。我们沉淀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提出新颖同时又有充足立论的大众体能健身视角下的观点,一起构筑体能健身专业内容的坚固知识城堡。(小编微信:zzmfit)
相关知识
如何根据个人目标定制体能训练计...@肚皮健身房的动态
体能计划制定的四个原则
体能训练师是是做什么的?怎么拿证?
如何制定训练计划
如何制定科学的狗狗减肥计划?(大公开!宠物爱好者必看的减肥技巧和小妙招)
森林防火不懈怠 体能训练不松懈
为宠物狗狗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营养均衡,健康成长)宠物屋
宠物狗营养需求:如何制定健康饮食计划
制定学生运动员田径训练计划需遵循的原则
少儿体能馆如何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网址: 如何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6071.html
上一篇: 兽医实训总结范文 |
下一篇: 养宠物心得(优秀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