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这种世界上最重的鹦鹉不会飞行,科学家正努力拯救它们

这种世界上最重的鹦鹉不会飞行,科学家正努力拯救它们

全文2129字,阅读约需7分钟,帮我划重点

01新西兰鸮鹦鹉(Kākāpō)是世界上最重的鹦鹉,但不会飞行,面临白鼬、野猫等天敌的威胁。

0220世纪90年代起,新西兰生物保护部门采取繁殖计划、兽医治疗和食物补充等措施,使鸮鹦鹉数量从不到60只增长到如今的200多只。

03为了保护鸮鹦鹉,研究人员对其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遗传变异对幼鸟发育的影响。

04此外,鸮鹦鹉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动物,自2023年7月起,10只雄鹦鹉已搬入占地8400亩的芒格陶塔伊山生态保护区。

05然而,鸮鹦鹉的生存仍取决于“2050天敌净灭”项目的成功,该项目旨在到2050年消灭所有对新西兰本土野生动物危害最大的外来掠食动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DNA 测序、GPS 追踪以及定制饮食正慢慢恢复濒危鸮鹦鹉(kākāpō)的数量。

图片

作者 Rina Diane Caballar

翻译 阿金

编辑 魏潇

鸮鹦鹉(Kākāpō)是狂热的徒步爱好者,凭借强有力的双腿一口气能走上数英里,爬上高山,寻找配偶。它们还热衷于爬树,用自己的大爪子爬上近 20 米高的新西兰陆均松(Rimu trees),在布满针叶的树枝上觅食红色浆果。

注:Kākāpō为毛利语,Kākā-是鹦鹉的意思,而pō的意思是夜晚,即夜晚出没的鹦鹉。

然而,这种世界上最重的鹦鹉有一件事做不到:飞行。它们体格庞大,雄性鹦鹉的体重能达到 4 千克,走路时步态蹒跚,因此很难逃脱白鼬、野猫等天敌的追捕。生命一旦受到威胁,这种夜行鹦鹉会僵住不动,依靠自身苔绿色的羽毛来伪装。

图片

新西兰这片土地上曾栖息着不会飞行的鸟类,例如已经灭绝的恐鸟(moa),因为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捕猎的陆地哺乳动物。然而,到了 13 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毛利人带着鼠和家犬来此定居。19 世纪,欧洲殖民者再次带来更多的鼠、猫、还有黄鼠狼、白鼬和雪貂等鼬科动物。这些动物“猎手”对新西兰两大主要岛屿与较小近海岛屿上约 300 种本土物种的生存造成了重要威胁,像鸮鹦鹉这类不会飞行的鸟类,受到的侵害尤为严重。

如今,鸮鹦鹉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动物,20 世纪 00 年代中期,由于人类捕猎、动物天敌和土地开垦,鸮鹦鹉一度濒临灭绝。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动物保护工作的重心集中在了管理新西兰近海岛屿上剩余的鸮鹦鹉,在那里人们已经系统性地消灭了它们的天敌。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包括繁殖计划、兽医治疗和食物补充,鹦鹉数量从 1995 年的不到 60 只增长到如今的 200 多只。

图片

这样的成功,再加上近海岛屿空间的缺乏,促使新西兰生物保护部门和鸮鹦鹉的传统守护者毛利纳塔胡部落(Ngāi Tahu)开始为鹦鹉寻找新的栖息地。自 2023 年 7 月起,人们开始将鹦鹉往占地 8400 亩的芒格陶塔伊山生态保护区(Sanctuary Mountain Maungatautari)迁移,那里没有它们的天敌,周围还环绕着世界上最长的防害围栏。

到目前为止,10 只雄鹦鹉已搬入保护区,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物种首次返回内陆生活。研究人员追踪它们的位置,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评估这些鸟儿能否在那里繁衍生息。

新西兰生物保护部门的鸮鹦鹉项目科学顾问,保护生物学家安德鲁·狄格比(Andrew Digby)表示,如果雄性鹦鹉开始在山脊上漫步,发出低沉的“隆隆声”和高亢的“叮叮声”以吸引雌性鸮鹦鹉,那说明它们可能进入了繁殖状态。“我们可以开始考虑引入雌性鸮鹦鹉了。”

图片

安德鲁·狄格比研究了鸮鹦鹉近十年,尽管如此,他表示自己仍然惊异于鹦鹉独特的个性。照片来源:Lydia Uddstro 为新西兰生物保护部门(DOC)拍摄

鸮鹦鹉的生育力比其他鹦鹉弱很多。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只有不到一半数量的鸟蛋能成功孵化,科学家认为部分原因是近亲繁殖。如果放任其自行繁衍,那它们只会在松树枝繁叶茂盛产果实的时候繁衍后代。每隔两到四年,雌性鹦鹉产下一至四枚鸟蛋。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基因组数据能对鸮鹦鹉的生存做出何种贡献。这类研究有助于野生动物管理者增强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恢复能力,美国圣迭戈动物园野生动物联盟(San Diego Zoo Wildlife Alliance)的演化生物学家辛西娅·施泰纳(Cynthia Steiner)解释道。

在 2023 年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169 只鹦鹉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研究开始于 2018 年,当时几乎所有接受测序的鹦鹉都还活着。研究结果提供了意义重要的见解,包括影响鸮鹦鹉幼鸟发育各个方面的遗传变异,例如身高和生长速度。新西兰但尼丁(Dunedin)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e)奥特亚瓦罗基因组学项目的基因组学家约瑟夫·古林(Joseph Guhlin)表示,这将有助于科学家预测幼鸟的成长速度有多快,出现偏差时方便兽医启动干预措施。

科学家还发现一些鸮鹦鹉对一种真菌感染呼吸道疾病——曲霉病(aspergillosis)有遗传抵抗力。2019 年,该疾病的暴发感染了 21 只鹦鹉,9 只死亡。如果再暴发一次的话,那些抵抗力弱的鹦鹉便能及早隔离开并进行治疗,古林补充道。

截至 2023 年 10 月,保护区内所有的鹦鹉都安顿下来,只不过最早安家的四只鹦鹉掉了一点儿体重。得益于每只鸟佩戴的 GPS 跟踪设备,“我们能看到它们在保护区内活蹦乱跳。”狄格比说。但是,在围栏保护区之外,鸮鹦鹉的生存得取决于“2050 天敌净灭”(Predator Free 2050)项目的成功,该项目雄心勃勃,致力于到 2050 年消灭光所有对新西兰本土野生动物危害最大的外来掠食动物。

“灭天敌是高成本、更风险、高回报的策略。”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Te Herenga Waka-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的生态学家斯蒂芬·哈特利(Stephen Hartley)说道。他认为将负鼠消灭殆尽是可能实现的,因为它们繁殖速度慢,很容易被发现,但像大鼠和鼬科动物几乎不太可能全部消灭,除非采用某种遗传或生物形式的控制手段,例如基因编辑,或者引入寄生虫让它们无法繁殖后代。

如果一切按部就班,顺利实施,也许将来有一天新西兰人能在自家后院听到、看到鸮鹦鹉。现在,人们可以在鸮鹦鹉称之为家园的森林保护区内漫步。“将它们迁移到芒格陶塔伊山生态保护区算是踏出了正确的第一步。”狄格比说,“鸮鹦鹉回到了人类视线之内。”

https://knowablemagazine.org/article/living-world/2023/saving-endangered-flightless-birds-of-new-zealand

相关知识

全球仅剩200只的鸮鹦鹉:鸟中傻狍子,当地专门划分几个岛给它住
世界上最稀少的鹦鹉
基因组测序拯救濒危鹦鹉:卡卡波鹦鹉(鸮鹦鹉)的未来
科学家教会鹦鹉打视频电话聊天,这下它们彻底玩嗨了!
这种鹦鹉在全球仅剩124只,不会飞还粘人,被誉为鸟界中的傻狍子
世界上最小的宠物猪
“灭绝”22年后,八只小蓝金刚鹦鹉重归野外
鸟类中的”建筑大师“它们制作的鸟巢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女科学家把世界上最小的鸟儿当宠物,超美还聪明,开饭晚点就抗议
全世界数百种濒危动物依靠狗狗来拯救,你知道“保育犬”吗?

网址: 这种世界上最重的鹦鹉不会飞行,科学家正努力拯救它们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700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这粘人程度绝对是狗皮膏药的劲敌
下一篇: 出院前给它洗个澡,这颜值还是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