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假设,主角是经常被认为有语言能力的鹦鹉,假设它们真的拥有语言这项技能,鹦鹉社会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行?它们会不会将生存的技能代代相传,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又会不会像人类那样将历史的细节汇聚,记录下祖先故事,发展出独特的文明?以目前所知及想象所及,这个假设中的景象在人类有生之年不太容易看到。
与“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结论相比,要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难得多。一方面,语言演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不愿或者禁止讨论的问题,早在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法国、英国等国家都发布过相关禁令,即便是到了20世纪,以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为代表的很多语言学家,也认为这个问题是无法讨论和得出答案的。另一方面,动物学家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学家们,总能举出观察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实例进行反驳。
我们拿灵长类动物来举例,起初人们认为只有人类会使用“手势”进行表达,但事实证明,大猩猩、黑猩猩等都可以娴熟地使用“手势语”。暂且不说那些经过人类有目的的培训,而具备了沟通能力的灵长类们,比如一共学会了200多组手势对应关系的黑猩猩华秀(Washoe),掌握了“耶基斯语”的倭黑猩猩坎兹(Kanzi),熟练使用近千个单词的大猩猩科科(Koko),以及不仅学会了手语,还进了大学校园的红毛猩猩夏特克(Chantek)。即使是在野外,利用手势语也是灵长类动物的基本技能。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的迈克尔·托马塞洛教授(Michael Tomasello)就发现,灵长类动物做手势完全是为了沟通,它们只会在同伴注意到自己时才会做出手势,如果对方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它们便会重复这种手势进行再次表达,直到对方理解。黑猩猩甚至会发出声响或像人类一样拍打对方的身体后,再做动作,这表明在灵长类动物中,手势是为了表达而非无意义的行为。
但是,科学家们也同时发现,未跟人类接触过的灵长类动物,根本无法理解人类的手势,而那些与研究人员有接触的灵长类的动物,也只能理解长期与它们在一起的研究人员的手势。所以,灵长类动物能否利用人类的手势语与人进行交流,重点不在于其生理上的差异,而是它们是否“耳濡目染”,是否接受过人类的训练,是否习得了人类文化。
所以,虽然我们每次提到“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这个问题时,首先会想到的是人类在咽喉构造和脑部发育方面有独特之处,具体来说,我们的喉头和声带都更靠下,在它们的上方有会厌,可以控制空气的走向,当人类讲话时会厌向上,气流便能在咽喉腔内保持通畅,经由喉头带动声带发声;另外,人类大脑中的“布罗卡斯区”和“韦尼克区”,直接与语言能力相关。但是,要说人类语言最与众不同之处,其实是演化过程中,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套由语音、语义、语法组成的复杂符号系统,三个关键的要素缺一不可,遗憾的是目前科学家们还尚未准确地识别出任何一种动物具备使用它的能力。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关于鹦鹉的假设,鹦鹉之所以能够学舌,是因为它在生理上有类似人类喉部和声带的鸣管,但是它们“学舌”所学的是人类的语言,而并非进行表达。
相关阅读:《人类的语言是如何演化的?动物的呼叫声能算语言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题目]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 相同的是( )A.宠物狗算算术B.鹦鹉学舌C.聋哑人打手势D.杯弓蛇影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鹦鹉学舌(招式)
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 相同的是( )A.聋哑人打手势B.鹦鹉学舌C.宠物狗算算术D.膝跳反射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自以为是独立思考,却不过是鹦鹉学舌
所有的布偶猫都有遗传病吗
原创 给宠物狗猫做绝育,是人类的伪善吗?
【动物语言】人工智能要多久才能理解动物语言?
语言的秘密:动物之间是如何交流的?
鹦鹉为什么会学人类说话?
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
网址: 原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吗?如果是,那“鹦鹉学舌”算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17568.html
上一篇: 鹦鹉为什么会说人话?鹦鹉学舌大揭 |
下一篇: 鹦鹉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了解鹦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