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大众电影》 学霸、学渣、才子、矫情、文艺、鸡汤……因33个睡前故事成名以后,张嘉佳收获了很多标签,他的故事也被王家卫、陈国富相中要拍成电影。这个“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说自己只是一个具备写作技巧的普通80后,他的梦想很简单,也很难,“用最简单、单纯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改变这个世界,哪怕是一点点。”
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遇见王家卫
张嘉佳最近很忙,6月,他在北京举办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畅销200万册庆功酒会”;7月,他临时顶替宁财神参加了《非诚勿扰》的录制,加入了中国作协,推出了新书《让我留在你身边》,在北京接受了无数家媒体的专访;接下来,他要回到南京进入《摆渡人》的剧组工作,这部电影改编自他《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篇故事,导演是王家卫。在去拍摄现场的车上,他顺手又给几本书签了名,记者问他还记不记得《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签了多少本,他想了想,说最厉害一次现场签售,一天签了一万多本。
这是张嘉佳第二次参与电影的制作,第一次是4年前导演乌尔善的成名作《刀见笑》,他任编剧。《刀见笑》的原始情节是乌尔善从《故事会》上看到的,影片的制片人是张嘉佳的大学同学,他们找了一大圈找到张嘉佳做编剧,影片在第48届金马奖上获得了包括最佳改编剧本的3项提名,但张嘉佳没能凭借《刀见笑》得奖,“很多人安慰我说,张嘉佳明年这个奖就是你的,其实那个时候我完全不需要安慰,我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打算研究小龙虾了”,回忆起第一次参与电影制作,张嘉佳笑道。
更多的人认识张嘉佳,是2007年流传于网络的一篇热帖《小夫妻天天恶战》,当时张嘉佳还在电视台工作,手里有4档节目,同时写着《刀见笑》的剧本,那段时间是他最忙的时候,每天只睡4、5个小时。张嘉佳说这部成名作,其实只是练手,网络上用的ID都是同事的。“他开会,我的会议先结束,我在电脑上玩,看各种帖子,他说,有本事你也写一个。我说,写个东西要火还不容易吗?就瞎写了《小夫妻天天恶战》”,张嘉佳回忆,“写的时候,知道大家肯定喜欢看这种东西。到3万多字的时候,有人骂我,说张嘉佳你写这个不就为了出书炒作吗?—我就不写了。”他还记得这篇热帖网络版权背后的故事:“一个网上小说网站的老板专门跑到南京来找我,当天就喝大了,第二天发现合同签了,那两年《小夫妻天天恶战》的网络点击率很吓人,连续两年第一,短信下载也是第一。过了蛮长时间,我在想,我的钱呢?一看合同,那个合同我签的是无收益。合同从头到尾都是我把版权给你,但没说任何的费用。”
接到王家卫的电话是在2013年,那会儿《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没出版,经圈中人推荐,王家卫看了这些故事,两人很快约在上海见面,从剧本聊到生活,连着两三天都“喝大了”。王家卫把电影里可能用到的台词,全部在书里标好并打印出来,后来夹着各种各样彩色标签的这本书被他翻烂了。张嘉佳特别喜欢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第一稿的《摆渡人》剧本也像是都市爱情版的《东邪西毒》,但王家卫却说,“你不能这样,你需要你自己的东西”,“就像钱其实都在你的口袋里,这个口袋5块,那个口袋10块,他帮你把它们通通掏出来,你会发现这些钱都是你自己的”。《摆渡人》最终版剧本出来,不过用了半个月时间,两个巨蟹座在创作上一拍即合。
变成名人之前,张嘉佳刚刚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婚姻,头发突然白了的他在外旅行了整整一年后开始想“写个大长篇,把这十几年的经历写出来”,然而他很快“发现用第一人称写特别痛苦,后来就想了办法,拆成了很多小故事,里面有许多男女老少,自己就变成旁观者,用其他人写这些经历时候,还觉得挺兴高采烈的”,这就是2013年张嘉佳在微博上发布的30多篇“睡前故事”,故事里痴情的管春、骆驼、毛毛、胡言……打动了太多人,这一系列微博转发量高达200万次,阅读量超过4亿,后来结集成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说自己的写作一直是想写才写,“那时候正好开始研究电影,我想小说和电影怎么样可以打通,这样我可以省很多力气,后来证明我是做得到的。书出来后,最早震撼的其实是影视圈,蛮多制片人和导演嗅觉很灵敏,他们觉得这是电影啊,在书出版之前,电影版权就已经卖出去几个了。”王家卫拿下了《摆渡人》,陈国富则买下了《老情书》的电影改编版权。
“学霸”和“学渣”之间“螺旋式上升”
1980年,张嘉佳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的姜灶乡,母亲是教师,父亲是公务员,整个家庭可以算得上书香门第,而张嘉佳则是小镇神童,3岁时候就通过识字卡片认齐了基本汉字,“开读《神雕侠侣》”了。小学之前,张嘉佳就把小镇上能找到的金庸小说都读完了,“不记得看不看得懂,反正都看了,据我妈说我那会儿经常看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张嘉佳笑着回忆。虽然母亲是数学老师,但张嘉佳的数学却很少及格,母亲甚至有时帮他做作业。四年级时,学校举办书法、围棋、作文等各种各样的比赛,张嘉佳说:“第二天升旗仪式,所有比赛(我)都是第一名,在小镇出名了。”
稻田、河流、村庄的炊烟、金灿灿的油菜花;抓知了、摸田螺、偷鸭子,率领300条草狗在马路上冲锋……小镇是张嘉佳心中的童话世界,日后在自己的小说里反复出现。而张嘉佳在小镇上的人生,他特别喜欢自己改编的《中国青年报》对他的描述“‘学霸’和‘学渣’之间‘螺旋式上升’”,初一、初二时,张嘉佳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来踢足球、打街机、赌钱,“初二时我妈受不了了,把我调到我爸任镇长的另外一个小镇去读书,还是不行,初三又调回我妈自己的学校读书,当时她是校长,就把我调在她办公室旁边的班里。英语老师崩溃了,找我妈谈心,说从来没有见过到初三英语26个字母还没认全的学生”,接着,他学了一年,考上了市重点高中,然后“高一、高二又完蛋了,经常考6分,地理、生物什么的。老师安排我去文科,我也兴高采烈,我觉得自己初中语文经常满分的,一定可以称霸文科,结果成绩急速垫底,因为历史和政治一点都背不出来,除了唐诗宋词什么的,又调回理科,数学71分,其他科目很彪悍”,张嘉佳高考那年,正是1998年,世界杯,“我爸妈晚上在饭厅打牌,我看世界杯,一家子玩到一两点钟,大清早去高考,那时成绩还行,可是高考化学答题卡涂错了”,1999年复读重考,张嘉佳考上了南京大学,之所以选择南大,只是因为“特别喜欢民国的东西,李叔同那时是我偶像,也是南大的”。
据说,张嘉佳进了南大一两年以后,学校里流传起了这样一个段子,校长蒋树声在新生入校的时候会说:“进南大有两个人的名字一定会经常听说,一个叫蒋树声,一个叫张嘉佳。”回忆起大学生活,张嘉佳这样描述:“大学时候,就绝望,迷茫嘛!文艺青年一开始全这样嘛,觉得这世界完蛋了!也不知会怎么完,大量号称艺术片的电影永恒的主题就是,这世界完啦!”他还记得和同学一起把学校的放映馆反锁,在里面看《O娘》,组织社团活动;而“学生会组织活动要到我宿舍给我送烟。第一希望你支持,第二希望你不要捣乱”,那是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最早时候性格比较偏激,学校里看谁不顺眼就直接贴大字报,学校还开党员会议讨论怎么处理这个事。现在看谁不顺眼不会理他,讨厌也是需要费力气的。”张嘉佳笑道。
其实不只是学习,张嘉佳的财运和生活也一直是__在顶峰和低谷反复起降,他笔下整宿舍穷到只能去食堂喝免费的汤,有一半也来自自己曾经的真实经历。而那些在酒桌上结识张嘉佳的老友,也都曾替他买过单—在南京开着酒吧的专栏作家“都市放牛”是张嘉佳的好友,他在微博上回忆:“南京资深泡酒吧的都知道。他有钱时候甩喝,没钱的时候就去酒吧耍酒喝。李响入股的唐吉诃德,是张嘉佳感情最低谷的时候买醉的场所,他身上的钱喝完了,不是喊我去买单,就是李响签单。这不是说他的赖皮,是说他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就会有人买单。”不过事实上张嘉佳并不像自己小说里的人物那么穷,大二的时候他就去电视台工作,“每月4800的工资。没有试用期,没有实习期,人家认为你行”,张嘉佳说很多所谓穷苦的日子纯粹是“自己作”,比如一整年不工作。有报纸把张嘉佳写成从电视台跑龙套干起的励志典范,其实他在电视台确实跑过龙套,只不过他是编导,找不到合适演员只好自己上。张嘉佳说合作伙伴看到那些报道都“挺愤怒的,说:‘他那个时候苦个屁啊’”。
不撞南墙不死心
张嘉佳的那些睡前故事,最打动人的都是爱情故事,被王家卫相中的《摆渡人》,曾被网友高度概括为“‘撞过南墙心不死’的痴情女子勇敢地揽下男子备胎及守护神的角色,然后姿态极高地告知众人,‘你有自己的朗读者,我只是你的摆渡人 ’”。也有人问张嘉佳:“为什么你的故事总是有一个哥们儿爱上一个妹子,然后就奋不顾身为她各种牺牲?”这些对张嘉佳故事“矫情”“太理想化”的质疑,也许可以在他自己的感情经历中找到答案。
张嘉佳说自己经历过四五段感情,他承认自己感情不顺:“因为我自己那时候性格特别不完善,感情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比方说我喜欢你,但我们之间有许多问题,我一定等到棺材钉上才觉得完蛋了,会做很多努力,超出自己能力范畴之外的。”他曾经为了一段感情北上打拼,结果几件纠葛的事情碰到了一起,让他在北京得了抑郁症:“那时候要靠药物治疗,对方也是个抑郁症女孩,本来觉得人可以坚持,但是等到你彻底崩盘之后,本来觉得你可以再起,结果发现生病了。”整整一年时间,张嘉佳就在东五环外中传媒附近的公寓里待着,“本来有比较好的机会,但大半年没出公寓门,都叫外卖,上一个租客在DVD机里留了一张碟片,一个电视剧,曹颖和陈勋奇演的,讲的是柔道,我就躺在床上、沙发上,反复地看,内容也看不进去,反正就看了大半年。后来王家卫听说了这事,还开玩笑,说必须要介绍陈勋奇给你认识”。当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的时候,张嘉佳花了蛮长的时间来自救,他搞了个小笔记本,里面记下的是正常时许的愿望,比如去毛里求斯、下楼夸一个姑娘漂亮、在沙滩上和朋友喝成狗……到了不高兴时,张嘉佳就打开小本子,“发现这些事情你在正常的时候不会做,因为你正常啊,有后果啊,你心情糟糕的时候做事情不考虑后果”,等这个本子上记录的事情做完,抑郁症也就自然痊愈了。
张嘉佳还有一段仅仅持续了半年的婚姻,他的好友“都市放牛”在微博上回忆,2011年张嘉佳在电视节目上现场向前妻求婚成功的半年后,两人去北京为江苏卫视春晚写台本,“住一个房间,突然有一天我觉得不对劲,他抱着iPad奋力玩游戏,我问他,这么多天,你老婆怎么一个电话都没有?他头都没抬,大呼小叫,不要吵,老子快挂了!……于是我就在剧组放出谣言,说张嘉佳离婚了!他就骂,老牛瞎胡扯。我一开始还不确定,后来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确定,他是真的离婚了。他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第二年,张嘉佳疯狂外出旅行,“最后回南京滞留在李响的酒吧,每天一到两瓶伏特加,从中午喝到第二天凌晨。我深夜去找他,经常看见他躺在酒吧的桌子下面,瘫成一堆烂泥……那半年,一个80后的男人头发几乎全白了,翩翩少年喝成一个邋遢的中年胖子,但是外界依然都不知道他离婚的事。直到他前妻结婚,他才亲口承认已经离婚的事实。一整年守口如瓶他几乎用销毁证据的方式在销毁着自己,为爱过的女人守护着一个秘密,一句关于她的坏话都没说过”。问及这段感情,张嘉佳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只要过去,现在来看,你的往事都是你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双方不再介怀就好了。”在很大程度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是张嘉佳给自己的心灵解脱,他说自己是很愿意回头看自己的人:“这本书不是教大家怎么面对未来,而是怎么面对过去,就是坦然接受。”
现在的张嘉佳,身边有4个助理,工作上他“没有规划,没有榜样”,生活上“随遇而安”,他的新书《让我留在你身边》讲的是自己爱犬梅茜的故事,讲故事的从人变成狗,故事也从花花草草一路讲到了大千世界,但初衷没有变:“这本书里出现的所有狗和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对这个世界抱有善意的。用最简单、单纯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改变这个世界,哪怕是一点点就好了。”
Q&A
Q:你的小说里有很多人物都是从乡村来到大城市的,他们都特别淳朴,你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吗?
A:我写这些人是因为他们特别淳朴,我喜欢简单的人物。但没办法去用城市化的人物来表达这种简单、单纯的人物,但单纯的人物一定会很让人喜欢。身边有朋友会有单纯的迹象,但他不可能是单纯的人,但你创作人物的时候会做到极致。其实很多农村出来的同学,也许经历过穷苦,但他们在了解人心上,比你要通透。我渴望身边有这样的人,年轻时候这样的人少,现在很多十几年相处下来的朋友,一开始可能是个二愣子,经历了很多挫折和颠沛流离,现在又是个二愣子了。
Q:你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吗?
A:我清楚自己什么行,什么不行。比如说写东西,我行,上大学时候写散文和杂文,大家觉得好;后来写‘小夫妻’,台词写得行;到了‘全世界’,大家都觉得我情节和结构行。写字的人就是这样,如果你真的有天赋的话,你每一块都会厉害。除非需要应付,你让我写历史,那两眼一抹黑,每天百度8小时也写不出历史小说。不行的地方比如音乐一点都不行,曲和唱跟鬼上身一样。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写东西,一开始一定是表达自己,慢慢地你想表达世界,但最后你会发现当你和世界对话多了之后,其实还是在表达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是你没办法参透的,这个世界在改变你,你身上改变的印记就是这个世界投射在你身上的倒影。写小说和剧本不同,电影一定是奔着商业去的,因为他涉及很多人的心血,是个团队工作,所以写电影时候你会考虑到每一个环节,让这部电影变得好看。写小说那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Q:80后一代出现过很多成名很早的作家,比如韩寒、郭敬明现在都在尝试做电影,张爱玲有句话,“成名要趁早”,你算成名比较晚的了。
A:我不知道成名早会是什么样,如果我成名太早的话,那我这十年过的就不是这十年。其实所有80后作家最早时候写的东西都差不多,因为大家经受的整个文化体系一模一样,日本漫画、港台电影、欧美电影。到30岁时,大家开始分道扬镳,因为这10年,大家经历不同,我经过的这10年,导致我写的东西会是这样。很多人说,大家和天才之类,你会发现他们都是非常偏执、激进的,你作为一个三观端正的人,凭什么变成最火的。很简单,其实因为80后这一代的成长都差不多,我们要求的就是三观端正。黄佟佟问我说你在这一批作家里最特殊的是什么,我说我最特殊的就是我最普通,我是一个具备写作天赋的普通人。我首先讲的是,无论你干什么事,只要不违犯道德、法律,不伤害他人,干什么事都是你自己的意愿。
Q:你经历过一段很短暂的婚姻,回想起来会不会在感情上太冲动?理想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一段感情无论是冲动的,还是深思熟虑的,对我来讲,在我的生命中都是必须存在的,因为它发生了。理想的感情,单纯的,简单的,双方都是简单的。
Q:你相信命运吗?
A:相信,所以我很少规划,对人生的规划最多一年,接下来的一年,把电影拍好就行了,未来不知道,每个行当我都蹿得挺快的。而且我30岁怎么知道我40岁时候喜欢什么?
Q:和王家卫见面的时候他戴墨镜了吗?他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A:第一次见面他就没戴墨镜。第一天我们聊得特别多,都聊自己的故事。聊了他的电影和我的小说,得出共同的结论,他提醒我,你小说里所有的人物,不都是你自己的影射吗?电影也是,所以事情和作品像函数一样,中间经过了一些神秘的数学公式的计算。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挺真诚的人,见到他后发现他才是真正的真诚,他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关心,你能感觉到都是发自内心的。
Q:你眼中电影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A:它的表达,我对文学很多题材都有兴趣,觉得有这个能力,我觉得这个画面和讲述方式,我都可以。只有电影是把它们综合掉的,小说、散文、电影都是一体的,你会的手段你都可以用到里面。
Q:你最喜欢的电影是?你自己希望能做什么样的电影?
A:《东邪西毒》和《喜剧之王》。所以我在想,我能不能尝试以周星驰的方式去讲一个王家卫式的故事。
相关知识
电影表演艺术家:尤嘉
【宠物狗疫苗预防针卫佳】宠物狗疫苗预防针卫佳品牌、价格
【美国辉瑞卫佳5联疫苗】美国辉瑞卫佳5联疫苗品牌、价格
一度宠物网为您推荐专访北宁宠物医院张医生(宠爱健康第二期)
不知道卫佳5和卫佳8的区别?看完这一篇超强疫苗接种攻略你就知道!
42天小狗与卫佳捌(宠物养护新经验)
高光宠爱——张天航个人宠物摄影展②
高光宠爱——张天航个人宠物摄影展①
4000支宠物写真 专访萌宠摄影师张天航
好看的宠物电影全集推荐
网址: 《大众电影》专访张嘉佳:遇见王家卫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1774.html
上一篇: 口袋妖怪绿宝石金手指怎么用 |
下一篇: 如何救活快死的小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