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雅安疾控中心)
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中,都会有不同的情绪,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这四种情绪好像四座不稳定的火山,交替释放,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的人可以将情绪控制得很好,有的人却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实际上,情绪由我们的大脑产生,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大脑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当情绪开始严重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影响到自己健康的时候,那就一定要重视起来了。一般的非理性不良情绪有四种:
1、过分烦躁,比如感到特别紧张、焦虑、担惊受怕,像有的人要去工作面试的时候就会极度的紧张;或者看到自己特别反感的人,心理就会特别烦躁。当一个人有这些情绪的时候,说明自己的情绪正受制于他人或者受制于那件事儿,换句话说,就是你面试这件事、或者你讨厌的那个人已经开始严重的影响到你的情绪了,那在这种氛围下就很难有更好的沟通或者发挥。
2、过分生气,比如气的发疯,或者感觉到极度的挫败感。有的可能 是因为来自于他人对于自己过低的评价:教育孩子方式的不对;或者是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你感觉他非常不懂事、非常气愤。
3、过分抑郁,整天无精打采、一蹶不振。比如,有的人失恋了,或者失业了,受到打击后就什么事儿也干不了了,就让这些事儿控制了自己。
4、过分内疚。有的人会过分的承担责任、过分悔恨、过分自责,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自责是因为觉得自己表现不好,而让自己无地自容。承担责任是健康的,而过分自责就是在毁灭自己。比如有的人离婚了,就过度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
这四类不良情绪,实际上对人的健康是非常巨大的,有医疗机构曾做过统计,发现绝大多数恶性疾病的患者,在他人生的某一个阶段,都曾经有过极度抑郁苦闷的经历。曾有个新闻节目,有个母亲因为孩子发生意外,悲伤过度,一夜间满头黑发竟全部白了。这也说明了,强烈的情绪和精神的反应,会给身体造成巨大的影响。
那么,人的极端不良情绪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来说,就是别人惹了自己,或者发生了某件事情,刺激了自己。心理学家认为,导致不良情绪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你自己应对刺激时的思维方式,这种模式在心理学上又称为“ ABC”模式:即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al tendency,行为倾向)、C(cognition,认知)。
A就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或遇到的人。就是这些人、事,能刺激到我们。比如在单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孩子不好好学习,或者是你充满热情的创业,却总有人消极的人打击自己,还有的人是家庭遭遇重大变故,这些都是 A。
B是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在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心情肯定会感到烦躁;小孩成绩不好,有的家长也会焦虑,为小孩的未来感到担忧;你去创业,别人打击你,可能也会引起你的自我怀疑。这些就是 B,是我们对发生事情的看法。
C就是我们的情绪、表现和行为。比如你对不喜欢的人所产生的厌恶、抵触和反感的情绪;对小孩缺乏耐心、烦躁等。
一般来说,C由 A直接导致。比如你正要去坐火车,前面发生了车祸,有的人会非常焦虑、焦躁不安,尤其是真的没有赶上火车,有的人可能会抱怨这一天也给毁了,好像是因为堵车,导致我们一整天的心情不好。表面上看似如此,但真相却不然。其实真相,是你对堵车这件事的反应,导致了你的情绪和反应。可能有的人不会对堵车这件事有太大反应,反而会趁这个时间翻两本书,抑或是让自己大脑放空一下,而不会让堵车这件事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所以说,你的情绪不是由 A直接导致的,而是 B,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导致的。当你对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时,你对这件事的反应、最终的感受和行为,也会完全不一样。
总的来说,我们的不良情绪,不是由发生的事、或者人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如何看待发生的事、人这种思考方式来决定的。
产生极端情绪的错误的思维模式有以下几种:
1、恐怖化的思维模式。就是恐怖化,总喜欢把一件事想象得非常严重、恐怖,或者遇到事情总是容易往坏的方面去想,总是很担心、很害怕,习惯性的认为,事情会往糟糕的方面去发展。就像在婚姻中,容易产生恐怖化的思维方式,比如,你和爱人最近的关系比较紧张,一说话就容易吵架,那么,这时你可能会开始恐怖化的思考问题:“他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我没有吸引力了?”“他是不是开始烦我了?”这样一个恐怖化的思维带来的严重影响,就是你会过分担心,从而变得敏感,失去了对一件事情的理性判断,在交流表达的时候,也容易变得情绪化、焦虑化。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互相影响。当自己的情绪无法稳定的时候,也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所以恐怖化看待问题的方式,会影响我们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结果肯定会和预期产生偏差,甚至事情会朝我们所担心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树立一个更大的愿景,对未来报以期待。
2、绝对性的思维方式,就是应该化。比如,你总在想“这件事情应该要怎样”,你觉得你创业,你的朋友就应该无条件的支持你,可你忽略了每个人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你觉得自己的老公或者是老婆应该努力上进,应该不断的成长,可实际上,我们自己成长,就足以带动身边的人一同成长。如果你认为别人应该怎样,有时候可能会很无奈,而且给别人的感觉你在要求他。人都不喜欢被要求,被迫改变,但是,大部分的人善于被影响。如果我们带着应该的心态,很多地方会有挫败感。
3、合理化思维,就是应该化思维的另一个极端,即把事情当成合情合理的。“反正就这样”“谁会在乎呢?”“我本来就是这个样的”,这种看似合情合理的思维,实际上是面对问题时内心的软弱,逃避真正的问题。
这三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导致我们的人生出现各种各样的痛苦。
让我们陷入错误思维方式的错误人生信条:
1、在乎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当一个人有了这种想法以后,他就是把别人的看法恐怖化了。因为即使有些人对自己有些看法、有些评论,但他也许也是不经意间的随口一说,并不把这当一回事。如果你太在乎别人认为你是谁,就说明,你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倘若你一生中所做过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存有争议的,那也只能说明你是按照别人的统一的版本去生活的,如果你一辈子所做的事情,都是那些满足现状的人所拥护的,他们不反对的,那也是你这辈子最大的失败。学会接受批评的声音,那意味着,你还是做了一些事情,并且,是与众不同的事情。
2、无法忍受在重要的事情中失败,比如考大学失败、有的人在重要的关系中失败、一个重大项目的失败,有的人会难以承受,这些都是应该化的思维。人们觉得自己应该成功,但实际上每件事情在付出努力后,并不是由我们的个人意愿所决定。比如谈恋爱,这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你可以要求自己,但无法要求别人。而且,所谓的失败,它只代表一件事情,它并不代表你的生活本身。因为从长远来看,正是由于一次次的失败,甚至是重大的失败,才给了我们生活的智慧,从而获得成功。
3、人和事,都应该朝着我要的方向发展。
4、如果发生了糟糕的事情,我一定要追究到某个人的责任,然后再批评、责任、教育对方一番。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遇到事情,就把成功归功于自己;遇到失败,就把错误归咎于别人,实际上,从潜意识里,这就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5、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总是抱着深深的忧虑。这种人,通过面部的表情就能看出,总是对未来充满着担忧,总是对未来充满了消极的表达。
6、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法,我必须立即找到这些方法。这一类人,是在家等着所有路灯变绿了才出门的人,他总是试图找到最完美、最正确的方法和方案,然后才开始行动,所以他永远也不会行动。因为这类人,总在寻求完美的解决方案,不愿停留于一个方案。
7、合理化思维,总是在逃避困难和责任。这看似比正视问题容易得多,好像是自己也轻松了。但这种人不会努力的去完成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成就了,一辈子都在稀里糊涂中度过。
8、如果自己事事都不用特别投入,只需要保持若即若离的关注,你就会比较开心,这也是典型的合理化思维,是一种逃避的、消极的态度。
9、因为我过去、小时候,和最近发生的事情,造成我现在的样子,我努力也改变不了,也就是定型心态。
10、坏人坏事,不应该存在,当它们真的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时候,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正是由于这些错误的人生信条,才把我们的情绪带入一种糟糕的境况。
怎样改掉错误的思维模式:
1、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不良情绪出现。 从现在的情绪、状况,来问自己,最近的感受、最近的行为,有多过分,是否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导致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受到影响,或者是出现失眠,想一下这种情绪对自己的伤害。
2、从三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角度、对方的角度和当下关系的角度。 问自己,你是怎么想的,以致于把自己弄得这么不开心。
3、想一下自己如何对抗不良情绪, 反思一下,如何减轻、缓解不良情绪?
4、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选择一种方式,来代替自己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的思维方式。
当你积极努力之后,事情也并不如自己所愿,我们也要尝试去接受现实。
来源:雅四医心理援助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情绪管理:认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压力与情绪管理
女性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整
情绪与压力管理
压力调整与情绪管理[参考].ppt
女性的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整探讨.ppt
2012压力管理与情绪调控大纲.doc
玩转职场的情绪压力管理训练
情绪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课件
情绪管理:如何处理压力和焦虑
网址: 情绪管理:认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5927.html
上一篇: 宁波推出“双减”下关心关爱教师新 |
下一篇: 福懋宠物医院:猫咪身体好不好?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