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是一种全新的酷酷的宠物。别以为只是一个小家族,宠物蜥蜴的品种还不少呢!
豹纹守宫宮
科 名:壁虎科(守宫科)
中文名:豹纹守宫宮
英文名:Leopard gecko
学 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属 名:Eublepharis
食 性:以昆虫或蜘蛛为食。
分 布:伊朗东部、阿富汗西南部、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
形态特征:全长18-25公分。依产地不同,彼此体色互有差异
生活习性:栖息于平地至山地间,凡多岩荒地或草原区等均考见其踪迹。地栖型,以一只雄性守宫为中心,采多妻制的生活形态。在繁殖期间,雄性会为争夺配偶而展开激烈的争斗。白昼多藏身于岩缝间,至入夜后才外出觅食。一季可产卵1-5次,每胎可产1-2颗卵,40-60天即可孵化。
蛙眼守宫
简介:新疆沙虎,壁虎科,沙虎属,又名蛙眼守宫(Teratoscincus roborowski)
分布:分布在新疆干燥的戈壁、沙漠地带,近两年才在沿海地区的宠物市场出现,而且很受爬虫爱好者,和工作繁忙而又想养些小动物解闷的人们的欢迎。
习性:新疆沙虎体长7—10cm,最长可达15cm以上。四肢、躯体及尾部都覆有大型鳞片,耐干旱。白天潜伏在洞穴内,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性情温顺,不怕人,对感到好奇的东西,会用舌头舔一下,生气的时候会摇动尾巴,以示警告!
饲养箱: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垫材:最好是厚20-30cm的干燥沙砾,也可用泥土,幼沙(例如:爬虫沙,钙沙),树皮(例如:树皮,碎椰壳)
温度:23—26°C
食物:面包虫、蚂蚱、蟋蟀,这些在花鸟市场都有出售(如果你眼明手快的话,可以抓蟑螂喂它)。要准备一个小的水容器供其饮用,水深不宜超过它身体。
繁殖:每次产卵2枚,经75-95天后即可孵化出幼体,体长约6cm
蛤蚧
学名:大守宫(Gekko gecko)
英文名::Tokay gecko
又名:托凯壁虎、蛤蚧
分类: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壁虎科。
分布:蛤蚧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以广西产量为最大。国外在印度、东南亚也有分布。
体型特征:成年蛤蚧体长达25~35cm,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背部颜色有紫灰、黑褐、绿色、灰褐等,腹部灰白色。体表鳞片分布明显,散布有灰白色小点和淡红色或棕黄色圆形斑点,呈不规则状。体背有大果粒状的疣突及细鳞片的分布,头呈大三角形,于晚间会发出连续的叫声,来敌靠近时会张开嘴巴发出大叫声。下眼睑覆盖有透明状的鳞在眼球前面。下颌咀嚼能力发达,能紧紧咬住人的手指。在头部和身体背部还有黑褐色或深灰色的横宽条纹。尾部暗灰色,具有6~7个灰白色环带状斑纹。尾巴很容易折断,但很快便能再长得和原来一样长。四肢短小,只能爬行不能跳跃。脚有5个趾,脚趾瓣上的一条条深纹,增加了趾足与光滑面之间的摩擦,使之形成了活塞般的吸附能力,而四趾间发达的吸盘,更是守官科中最具代表性的。蛤蚧有爬檐走壁的本领,就全靠这些吸盘。
生活习性:野生的蛤蚧喜欢生活于山石峭壁的岩石缝隙或树洞中,有时也发现它在住宅的墙壁砖缝中居住。昼伏夜出捕食昆虫,偶尔也吃蜥蜴、小蛇、小蛙等。由于蛤蚧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它会躲藏到石缝或树洞深处冬眠。
捕捉方法:一般在4~9月捕捉蛤蚧。常用的捕捉方法有:
蛤蚧有咬住东西不放的习性。可用长约一米的细竹竿,顶端扎一团乱发,在蛤蚧面前抖动。蛤蚧误以为是昆虫或敌害,就一口咬住乱发不放,这时即可把蛤蚧拖处捕获。用一根长约一米的铁线,一端制成钩状,钩住蛤蚧的眼窝或下颌慢慢拉出捕捉。夜间用电筒照射,蛤蚧见光不动,即可用手捕捉。
药用价值:蛤蚧是重要的药用动物,有补肺气、益精血、助阳道、定喘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虚痨喘咳、咯血、肺结核、神经衰弱、阳痿早泄、老人气虚等疾病。用蛤蚧为主炮制的各类型蛤蚧酒,畅销国内外;蛤蚧系列的中成药,如蛤蚧大补丸、蛤蚧定喘丸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近年国内外市场对蛤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蛤蚧价格也不断上涨。由于野生蛤蚧长期捕捉,资源已日益减少,现在已逐渐转为人工养殖。
饲养管理:
饲养箱:饲养箱大小根据饲养蛤蚧个体的大小而定,建议50*30*50cm以上。蛤蚧攀爬能力很强,要加盖子防止逃逸。饲养箱内放置水碟,有条件的应布置大型绿色植物。夏季要保证空气流通,冬季要适当保暖。注意清洁卫生:蛤蚧喜欢干净的场所,应经常打扫,及时除去腐死的昆虫和粪便,保持清洁。夏天要保持通风,防霉防臭,防止病菌侵入。要经常换饮用水,保持洁净。大/小蛤蚧不要混养在一起。大蛤蚧可能会将小蛤蚧咬伤甚至吞食。蛤蚧活动的时间多为每天清晨5~7时,晚上18~23时,且以晚上为主。
食物:蛤蚧是肉食性动物,以吃活昆虫为主,不吃死虫。据研究,野生蛤蚧的食物中,以鞘翅目的金龟子类为最多,其次是直翅目的蝗虫、螽斯,半翅目的椿象,膜翅目的蜂、蚁等昆虫。此外,还吃一些蜘蛛、小型蜗牛等。蟑螂也是蛤蚧爱吃的食物。家庭饲养最好是白天在室内用不透光的黑布等遮盖,或者在饲养箱内放置大块树皮等用做藏身处。傍晚至凌晨放在窗外,用铁丝网(网孔大小0.8×0.8cm较为适宜)将饲养箱盖住,旁边用灭蚊灯中的黑光灯诱捕昆虫,蛤蚧会自己捕食。也可以用面包虫,蟋蟀,蝗虫,蚕蛹等喂养。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供应是否充足只影响蛤蚧的生长速度。
人工辅助食物:蛤蚧喜欢吃活的昆虫,但是也可以训练它吃人工饲料。用玉米粉、面粉、南瓜或红薯等,加入适量的鱼粉、骨粉,调煮成稠糊状,涂在蛤蚧平时活动觅食的铁丝网或墙壁上,在上面撒上面包虫,让蛤蚧自由舔食。如果这种训练能够成功,其好处是不仅能够补充食物,而且能够在饲料中添加蛤蚧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各种药物。不过应注意的是仍要以昆虫类为主食,人工饲料为辅。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和繁殖。
气温和湿度:蛤蚧在15℃以上才开始活动,17℃以上开始摄食,22~30℃时最活跃,冬季寒冷低温时,是蛤蚧成活的一个大关,此时应把饲养箱放在温暖的室内,饲养箱中放置棉布,木屑等保温,也可用灯泡,爬虫加热垫等来增温。温度应保持在8℃以上,小蛤蚧和瘦弱蛤蚧需保持在10℃以上,以保证蛤蚧顺利过冬。夏季室温如超过32℃则应泼水降温,并增加饮用水。同时也要防止积水,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
繁殖技术:
雌雄鉴别:从外形上区别蛤蚧并不难。一般来说,雄性体大而粗壮,头较大,颈和伪较细;雌性则相反。雄性股部腹面有“∧”形排列的股孔;雌性没有。生殖时期,雌性体后部膨大,更易鉴别。另外,雄性尾基部腹面紧靠泄殖腔处有两个椭圆形隆起,叫半阴茎囊,内有两个半茎(交接器),各有一个开口。用拇指和食指向泄殖腔方向挤压,可见半阴茎翻出体外。雌性部具上述特征。
繁殖习性:蛤蚧繁殖能力较差,3~4龄发育成熟。4~5月是蛤蚧求偶交配的高潮期,蛤蚧都在晚上交配。5~9月使蛤蚧产卵期,其中高峰期是6~7月,10月份偶尔也有个别产卵。一般每年产卵1次,每次产卵2枚,少数先产卵1枚,相隔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甚至几天后才产第二枚卵。偶尔也有一年产卵2次的。蛤蚧产完卵后即离开,没有护卵习性。蛤蚧喜欢将卵产在阴暗的角落。刚产出的卵壳质软,外壳富有粘性,呈白色,产出后即固着在墙壁上,约1小时后卵壳完全变硬。变硬后的卵通常无法取下。
繁殖期管理:在4~5月是蛤蚧求偶交配的高潮时期,此时如有多只雄性蛤蚧应分开饲养,以防止雄蛤蚧为求偶而互相咬斗导致伤残。人工饲养条件下,蛤蚧有啃吃卵的恶习,这点必须十分注意,要尽量设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较好的办法是在蛤蚧喜欢产卵的地方贴上一层纸,让其产卵在纸上,然后连同纸张撕下集中存放。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蛤蚧吃卵,也可避免蛤蚧活动时将卵弄破。
孵化:在自然条件下,卵的自然孵化期较长,卵内胚胎发育历时90~250天。一般7月以前产的卵才能当年孵化。孵化期100天左右;7月以后产的卵,一般要到第二年才孵出。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保持恒温35℃,相对湿度80%,孵化期可以缩短到75天左右。幼蛤蚧在孵化出的当年生活时间越长,入冬的死亡率就越低。也可将产出期晚的卵降低温度,延迟到次年天暖时孵化。同样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
常见病的防治:蛤蚧抗病能力很强,一般很少疾病。但在人工饲养密度大的情况下,如清洁卫生注意得不够,有时也会发生一些疾病。
口腔和口角炎:此病为感染铜绿色假单胞菌所致。初发时症状为厌食,口腔红肿发炎,逐渐化脓。严重时口腔溃烂,张口困难,眼球浑浊,甚至失明,导致采食困难,消瘦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口腔、体表浸泡消毒,每5天1次,共3~5次。并用磺胺软膏涂抹患处,每天1次,连续7天,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眼病:眼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症状为眼球较突出且眼膜红肿,走动不规则,乱碰乱撞,身体逐渐消瘦,严重的可因衰弱而死亡。
防治方法:平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A、B,或加喂一些鱼肝油。对患病个体眼部滴氯霉素眼药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疲软症:此病与五口虫感染有关,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倦怠,全身软弱无力,很少活动,经常连续几天伏在一处不动,身体逐渐消瘦,慢慢因身体极度虚弱而死亡。
预防方法:蛤蚧喜食蟑螂,而蟑螂是五口虫重要的中间宿主,不喂人工饲养的蟑螂,可切断五口虫感染的主要途径,降低发病率。此外,平时可在人工配制的饲料中加一些钙片或含钙多的物质,如贝壳粉或鸡蛋壳炒黑后磨成的粉,可增强体质。
农药中毒:养殖场地附近的如有农田、果园喷洒农药时,如果晚上仍然开灯诱虫,蛤蚧不是被诱飞来的中毒而未死的昆虫后,会引起一定程度的中毒,出现昏迷、呕吐等症状,严重者数小时后死亡。所以当附近农田喷药时,晚上应关掉灯光不再诱虫。中毒时,应及时灌服相应的解毒药物。
绿鬣蜥
绿鬣蜥(Iguana iguana)
以鬣蜥作为宠物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了,但是在国内还比较少。
目前在深圳,广州,北京,青岛,上海、南京的宠物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另类宠物——绿鬣蜥。绿鬣蜥(Iguana iguana)是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鬣蜥科的一种蜥蜴。
绿鬣蜥,性情温顺。体长一般在90—150cm.最大体长可达2.2m。主体色为绿色,躯干偶尔会有不规则黄斑,体侧有黑色竖纹直至尾端。眼大。鼓膜裸露体表。背颈部生较多圆椎状鳞。从背部至尾部有一行梳状鬣鳞。喉下有大的喉扇,被刺激时张开。尾长可再生,同时也是它危险时自卫的武器。绿鬣蜥在树上生活,反应敏捷,奔跑速度相当快,在水里也可以游的很好。
绿鬣蜥是素食性为主的蜥蜴,喜好野菜,果实,花,有时也捕食昆虫,报道中称也有捕食小白鼠幼仔的记录。
绿鬣蜥被人们作为蜥蜴类宠物的首选是因为它的一些生物特性:易饲养,无臭味,病害少,体型大,观赏价值高。饲养绿鬣蜥一般采用封闭陆生树栖动物饲养箱两侧用金属纱网封闭以便通风.采用水银射灯加温和取光。因为绿鬣蜥喜欢趴伏于植物上晒阳,所以水银射灯宜置于植物上方。饲养绿鬣蜥宜采用恒温方式,常年控温16℃--32℃之间(24℃--27℃最佳)。饵料可以鲜嫩多汁的白菜,青菜,生菜叶片为主,辅以黄粉虫。日摄食量为体重的 %,幼蜥经一年可长至60cm。绿鬣蜥喜饮用树叶上滚动的水滴,所以饮水器可悬挂于大叶植物上方,让水流滴动于树叶间,为它的生长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由于绿鬣蜥素食为主的食性,饲养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异味,只要定期清理其排泄物就可以了。
在内地出现的绿鬣蜥一般是通过港台地区从东南亚的人工繁殖基地买来的。就是在国外和港台地区宠物市场,绿鬣蜥也一直是大销量的品种。随着国内另类宠物热的升温,绿鬣蜥会走近更多动物爱好者和普通家庭。
台湾草蜥
台湾草蜥 Takydromus formosanus,为台湾特有种。
分布:广泛分布在台湾省各地海拔1500以下的低海拔山区。
体型特征:草蜥的腹鳞是方形,身体极为细长,尾长几乎是体长的两倍。在当地有“蛇舅母”的俗称。台湾草蜥腹鳞有八列,背面为深褐色,腹面为浅褐色,体侧由吻端至尾基有浅灰色的色带。
习性:为日行性蜥蜴,白天常在草丛中或灌木丛中活动觅食。早晨常在地面或石头上晒太阳,晚上则在草叶上睡觉。
时行:食物以小型节肢动物为主。如各种昆虫。
繁殖习性:产卵季节在春末和夏季,每次可产四至六枚卵。白色,埋于土中,很容易在土中发现。
特征鉴别:草蜥在腿基鼠蹊部有鼠蹊孔,这是一种皮胃腺,为其排盐器官。鼠蹊孔的对数可以作为辨认的标准。台湾草蜥有二对鼠蹊孔,也是它的特征之一。
水龙
简介:水龙的性格十分温驯,若能给予适当的照顾,就可以健康的成长。而且它体型适中,如果喜欢饲养温驯和爱游泳的蜥蜴,水龙是理想的选择。
学名:中国水龙(Physignathus cocincinus),又名长鬣蜥。
英文名:Water dragon
分布:原产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泰国东部,越南,柬埔寨,印度和中国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
生存环境:温暖潮湿的热带森林
生活习性:树栖性,半水栖性
体型特征:成年的中国水龙拥有深至浅绿色,腹部呈现白或浅黄色。雄性头部较为大而宽,背鳍较长。
体长:幼体全长约10-12cm,成年的雄水龙最大可达100cm,成年的雌水龙约可达60cm,其中尾巴就占了全长的70~75%。
寿命:通常为10-20年。在营养及饲养情况正确情况下,可达25年。
购买指导:水龙性情温顺,不会咬人。水龙的外表和绿鬣蜥极为近似,可以由绿鬣蜥的两腮有大型的圆形鳞片,而水龙没有此特征来简易区别。在购买的选择上,须注意四肢、尾巴、吻部是否完整,眼睛是否明亮,体重是否会过轻,活动力是否旺盛。通常市场上的水龙是由原产地野外捕捉而来,很少是由人工繁殖的,所以太大的成年个体野性较强,除非可确定那是自小以人工饲养,否则不建议购买。
饲养箱:水龙是树栖的,半水栖性的蜥蜴,所以饲养的环境必须提供可攀爬的树干,在饲养箱中也同时须提供足够大的水盆供其泡水、游泳。底部最好铺上树皮,碎椰子壳,刨花,枯树叶等。这类的蜥蜴因为动作迅速、活力旺盛且略带神经质,最好能提供较大的饲养空间,否则常会发生鼻头因撞击、磨擦笼壁导致破皮,最后甚至造成感染的情形。一般说来,饲养箱的长度最少应是水龙全长的二倍以上,因此考虑到完全成长后的体型。饲养箱要求有一定的高度。建议使用100*60*100cm以上的木制饲养箱,玻璃部分不要太多,因为对水龙来说是没有玻璃的概念,它经常会跳了撞到玻璃上。
温度:日温28-31℃、加热点可达33℃;夜温20-25℃(白天使用太阳灯,夜间可使用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或陶瓷发热器进行加温)。当温度不够时它会减少活动。长时间低温环境会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疾病。
湿度:水龙需要比较高的湿度,大约60%-90%,通常保持在70%-80%。可在水龙身上和饲养箱内喷水保持湿度,每天1-2次。如果空气干燥会影响它们的健康,后果是皮肤干燥,甚至棘鳞发黑脱落。
光照:水龙和其他日间活动的蜥蜴类一样,需要日光的照射以促进体内的维生素D3形成,帮助钙质的吸收与骨质的合成。日间须保持12-14小时的直接阳光照射,在无法提供日光的饲养环境下,使用人工UVB紫外线光源是必须的。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还要提供聚热灯泡(例如太阳灯),以升高水龙的体温,帮助其消化和提供正常代谢和活动的热能。
食物:水龙为较偏肉食性的杂食动物,幼年的水龙可喂食面包虫、蟋蟀、蚱蜢、蚯蚓、蜗牛等,撒上钙粉及维生素粉。成年水龙可喂食老鼠,麻雀,小鱼等,也可以直接喂小块的猪肉牛肉等。同时可给予少量碎菜叶、蔬果等。
相关知识
宠物蜥蜴,常见宠物蜥蜴
市场上最常见卖的宠物蜥蜴有哪些种类
五种新手入门级宠物蜥蜴介绍
蜥蜴吃什么 宠物蜥蜴的喂养方法
宠物蜥蜴品种大全
小型宠物蜥蜴种类大全
宠物蜥蜴品种及图片 带你了解蜥蜴品种
宠物蜥蜴有哪些品种
养宠物蜥蜴要喂水吗?
宠物蜥蜴喂什么用
网址: 常见宠物蜥蜴的介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2753.html
上一篇: 女孩网购毒蛇当宠物 一个月后身毒 |
下一篇: 蜥蜴宠物箱厂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