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嘟宠物圈,一家专注11年的宠物媒体
有资源、有态度!
猫的异食癖
猫咪异食癖是猫咪吞食或舔舐食物以外的一些异物的病态表现,在病理上也算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病。这种异常的病态行为是指猫咪对于某些不应食用的东西产生了特别的癖好。
吸吮羊毛织品、纺织品:
这是一种形式的吮食癖好,最初认为这种情况仅会在暹罗猫和缅甸猫这两个品种身上发生。
展开剩余86%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其它品种的猫咪也会发生相同的问题,暹逻猫约占55%,缅甸猫约占28%,其它的东方品种也会偶尔发生,而混血猫的占比相对更少,约11%。
开始发作的年龄约为2-8月龄时,一般认为是遗传引起的。但在甲状腺功能不足时也可能会引发,也有人认为是一种转移性的幼年吸乳行为,猫咪会将前爪放在纺织品上做出按摩的动作并且加以吸吮,这时它的表情显得相当舒服且满足,当然有些猫会仅保留按摩纺织品的动作而已。
吮食主人或其它动物肌肤:
吮食对新生仔猫而言是一种正常的反射性行为,直到23日龄后才会逐渐消失,而成年之后仍然保留吮食反射的猫咪大部分为孤儿猫、营养缺乏或过早离乳,以胃管喂食孤儿新生仔猫虽然较为方便且节省时间,但可能会造成这一类的异常行为,因此最好还是用奶瓶喂食。
母猫一般而言会在仔猫8-10周龄期间开始断奶,但是人类常常狠心地强迫仔猫于6周龄或更早的时候断奶,很有可能导致代偿性吸吮行为的发生,例如主人的皮肤、同伴的耳朵、乳头或阴茎,而这种行为多半也都会伴随发生前爪的按摩动作。
啃咬植物:
猫咪吃食植物的行为可能是因为想获得某些纤维质、矿物质或维生素,一般而言,应该算是一种正常的摄食行为,除非是过量,或者针对某些具有毒性或昂贵的植物时才会引起主人的抱怨。
大部分的肉食缺乏降解纤维素B进而转化成葡萄糖的酵素( 葡萄糖才能被消化道所吸收),因此这些植物在消化道内几乎保持原状而被排泄出来,指的是少量时;
大部分的肉食缺乏降解纤维素B进而转化成葡萄糖的酵素( 葡萄糖才能被消化道所吸收),因此这些植物在消化道内几乎保持原状而被排泄出来,指的是少量时;
如果大量食入会刺激胃部而引发呕吐,这就是为什么猫咪发生毛球症时会想去吃食植物的原因。
如果大量食入会刺激胃部而引发呕吐,这就是为什么猫咪发生毛球症时会想去吃食植物的原因。
患有猫咪异食癖的表现
猫咪异食癖常常表现在吞食木片、石子、碎布、泥沙、被毛、青草、粪便等异物,根据吞食异物的性状、及消化道内滞留与否、滞留的部位则会有锐利的异物损伤到口腔,可引起流涎和口腔出血,严重者可造成食管、胃、肠内异物梗阻或者穿孔。
猫咪异食癖常常表现在吞食木片、石子、碎布、泥沙、被毛、青草、粪便等异物,根据吞食异物的性状、及消化道内滞留与否、滞留的部位则会有锐利的异物损伤到口腔,可引起流涎和口腔出血,严重者可造成食管、胃、肠内异物梗阻或者穿孔。
有些则因动物舔食被毛而在胃内形成毛团的情况并不少见。消化道内有异物时,猫咪往往有厌食或者绝食、呕吐等症状。
有些则因动物舔食被毛而在胃内形成毛团的情况并不少见。消化道内有异物时,猫咪往往有厌食或者绝食、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法:
大部分的吮食行为都发生于依赖心较重的猫咪,它们保留了幼年时期的依赖心理(正常的猫咪是相当独立的),因此针对这种过度依赖的心理治疗会有助于异常吮食行为的改善。
增加猫咪游戏的刺激性,增加在家里的活动,给予一些新的事物来刺激它的好奇心。可能的话,应让它多与外界接触,多带它出去散步。
增加猫咪游戏的刺激性,增加在家里的活动,给予一些新的事物来刺激它的好奇心。可能的话,应让它多与外界接触,多带它出去散步。
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食物营养结构,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如:在猫咪的食物里加入多种维生素片、钙片、鱼肝油等是比较理想的。
做到定期驱虫;在食物中添加纤维素物质也可以改善吮食植物的习惯,如米糠等。
对于猫咪吮食纺织品的行为,可用一些气味强烈的阻隔剂喷在这些纺织品上,如尤加利树油、薄荷油等,也可以在衣服底下放置一些机关来吓阻猫咪的靠近。
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食物营养结构,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如:在猫咪的食物里加入多种维生素片、钙片、鱼肝油等是比较理想的。
做到定期驱虫;在食物中添加纤维素物质也可以改善吮食植物的习惯,如米糠等。
对于猫咪吮食纺织品的行为,可用一些气味强烈的阻隔剂喷在这些纺织品上,如尤加利树油、薄荷油等,也可以在衣服底下放置一些机关来吓阻猫咪的靠近。
温馨提示:猫咪出现异食行为后要及时制止。
1.每当猫咪有异食行为时,可以向它喷水,如此反复,逐渐去掉异食癖。(做到吓退就可以了,不要恶意喷水);
2.对于电线、木头等固定物品,可用猫咪敏感的气味物(如除臭剂、香水等)涂在上面,猫咪会由于厌恶气味而不去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