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和你一起读《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三山语文“一起阅读有关《论语》内容的解读,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感悟经典魅力,收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快乐。
【一起阅读】
【喜悦分享】
今年江苏卷名句默写,课外名句考查的一句就来自《论语》,就是“三山语文”4月22日推送的文章,这是考试当天,一位读者朋友和我的聊天记录。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本章为《论语》:为政篇
【原文】
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谥号。
③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御:驾车,赶车。
【翻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他主张,属于家庭伦理范畴的孝道不能越出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礼”的规定。可见,孝不是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制,依礼而行才是孝。
立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孔子自述他的立德过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立德”的长期过程中,大约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一个阶段是从自然美到修饰美,儿童的本性是纯真的,这可以说是自然美,但有了自然美还应该加以修饰,子夏曾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意思是说有了自然美,为什么还要打扮呢?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很理解老师的意思,他以为人有了自然美,还应该用礼仪加以修饰,来培养他的德性,这就是从自然美到修饰美的过程。另一个阶段是从外在的规范到内心的愉悦。礼仪总是带有某种约束性、制约性,人们不免感到礼仪对思想和行为的束缚力量,可是习惯成自然,慢慢地人们会安于礼仪,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所以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能从规范中得到心理上的愉悦。不再感到规范的束缚,并且无往而非仁。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智者认为仁有利,才提倡仁道;仁者是为了仁而仁,并不考虑它有利还是无利,这也是因为他可以从仁中得到心理的愉悦。到此地步,可以说他已进入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起阅读‖《论语》:孟懿子问孝
宠物情缘(黎帆沈懿)小说在线阅读
懿飞狗狗学校欢迎您
中国人养宠史
一头猛虎决定免费投靠你,还孝敬你一件虎年春节新棉袄!
懿飞乖狗狗训练营2020第五期
懿飞*华数打造原创宠物内容IP
宋孟河:长白山下的“护鸟人”
对话懿飞宠物教育
寄园寄所寄卷七·獭祭寄在线免费阅读
网址: 一起阅读‖《论语》:孟懿子问孝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0166.html
上一篇: 将宠物阉割是爱宠物的表现还是伪善 |
下一篇: 魔兽世界里面怎么改宠物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