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源] 首次发现黄腹角雉

[河源] 首次发现黄腹角雉

  近日,据广东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消息称,布设于该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活动的珍贵影像。据悉,这是首次在河源市发现该物种。

  去年开始,广东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下称黄牛石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和红外相机监测工作,将保护区划分为44个网格,每个网格均布设有红外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并每隔半年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近日,在整理今年上半年的视频画面和照片时,科研监测团队惊喜地发现,位于保护区核心区的第11号相机,于5月20日15时58分许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的影像。视频中,一只羽色鲜彩艳丽的雄性黄腹角雉从镜头前走过,神态悠然自得。

图片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寿鸡,体长约50—60厘米。雄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垂及翠蓝色肉角,在繁殖期向雌雉展示。其翠蓝色与鲜红色交织的图案,如同一条五彩斑斓的绶带。因此,古人把黄腹角雉称为“吐绶鸟”,并将其视为“吉祥鸟”。

  资料显示,黄腹角雉主要生活在海拔800~1400 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混交林内。其身子粗笨,不善飞翔,反应迟钝,如果有人逼近它,而它来不及逃跑时,就会把头埋进草丛里,但大半个身体露在外边,以为这样就能将自己“隐藏”起来,非常“蠢萌”,故又被人称作“呆鸡”。

图片

  黄腹角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其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全球仅存4000余只,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据黄牛石保护区科研监测团队负责人介绍,此次拍摄到黄腹角雉,在河源属于首次,这也是去年开展野外红外相机监测以来的一个重大发现。这表明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提升和改善,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除黄腹角雉外,此次监测活动还记录到豹猫、仙八色鸫、白鹇、黑冠鳽、蛇雕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保护区将在核心区域布设更多红外相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并同步做好野生动植物的宣传、科普工作,让更多人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营造全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关知识

“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频频“打卡”黄牛石保护区
仙气飘飘!“鸟中熊猫”黄腹角雉雌鸟惊现福建永安
1980年,浙江一林场意外发现黄腹角雉,该鸟类曾一度消失了几十年
丛林中的“黄金战神”——黄腹角雉
南岭高山里见到了这只珍贵的黄腹角雉
赞!河源5处野生动物栖息地入选国家级名单
珍稀鸟类黄腹角雉,消失21年后...@生命奇趣谈的动态
灰腹角雉
矛纹草鹛、白腹毛脚燕、栗颈凤鹛、灰腹绣眼鸟首次现身泉州
桂林5处栖息地入选《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网址: [河源] 首次发现黄腹角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309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
下一篇: 黄腹角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