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第39届“爱鸟周”到来之际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蛇岛老铁山保护区为
4种明星鸟类制作了宣传海报
开启“云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报背后的故事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金雕
海报上的这只金雕与保护区有着深厚的感情。2016年10月末,这只金雕受伤,得到了保护区和志愿者们的精心照料及治疗,治疗后期金雕每天能吃两斤半生牛肉和一只鸡,从刚获救时体重4公斤多,长到了近6公斤,很快便康复。放飞那天,金雕身背GPS定位设备,向着蓝天展翅翱翔。300余名自然保护工作者、爱鸟护鸟志愿者和旅顺口区小学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这只金雕成为了保护区的首个鸟类明星。
装在金雕背部的轻便GPS定位设备,重量仅22克,并且2年后会风化脱落,不会影响金雕的正常活动。在两年内提供迁飞时的位置坐标、飞行速度、高度、温度等基础数据信息。根据回传数据得知,这只金雕从旅顺放飞,冬天在辽宁越冬,4月底北上,直接进入俄罗斯境内,秋季再次回到中国境内。
金雕俗称洁白雕,属于鹰科雕属,因其威武的外表和高贵的名字,被作为“猛禽之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鸟类中的地位犹如“东北虎”。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是保护区多年未见踪迹的珍稀鸟种。
2016年至今,保护区内监测到12只金雕活动。从2014年开始,保护区为金雕、普通鵟、大鵟、乌雕、灰脸鵟鹰、白尾海雕、苍鹰、雀鹰等25只猛禽安装了卫星定位设备,研究其迁徙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全社会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为爱鸟护鸟出一份力,让爱鸟成为一种新风尚。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
海报上的2只丹顶鹤是“俄罗斯籍”。
进入冬季,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开展越冬水鸟调查,常常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全域范围的监测。今年1月11日,科研人员在其中一处观测地发现了两只丹顶鹤,当时激动不已,立刻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珍贵画面。这可是大连近20年来首次发现丹顶鹤。
从此科研人员每天都到2只丹顶鹤的栖息地远远地望一眼,确保其安全,持续了近2个月,2只丹顶鹤于3月4日离开,北迁至繁殖地。
明显看出其中一只丹顶鹤腿上分别带有GPS定位设备和脚环。后来从同行处了解到这是俄罗斯鸟类研究人员安装的,这两只丹顶鹤是在俄罗斯出生的。通常丹顶鹤在我国的越冬地为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繁殖地为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2只丹顶鹤在大连越冬实属罕见,推测与今年暖冬有一定关系。
丹顶鹤是大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堪比大熊猫的“鸟界国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以其优雅、圣洁的形象而获得“仙鹤”之称,地位仅次于凤凰。古代官员的朝服以丹顶鹤的装饰为尊。
鸟类监测是保护区的一项科研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通过多年的数据可以了解鸟类的种群变化及活动规律。保护区从2003年至今,共发现保护区内新记录鸟类37种,其中5种为东北地区新记录。到目前为止保护区共记录鸟类34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1种。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
海报上的这两只黄嘴白鹭拍摄于蛇岛,蛇岛上不仅有世界上独特的物种——蛇岛蝮蛇,而且成为了黄嘴白鹭的繁殖地。黄嘴白鹭每年繁殖3到4只幼崽,从孵蛋到幼崽离巢,历时80余天。这期间黄嘴白鹭夫妇轮换捕食,轮换孵化,幼崽出壳后便更加忙碌,轮流捕食喂雏,到对岸的滩涂捕食小鱼小虾等食物,根据GPS跟踪数据可知,大鸟每天平均往返2次50余公里。在烈日炎炎的时段,经常能看见大鸟撑开翅膀,充当“遮阳伞”,并且随着太阳转动,让雏鸟始终在阴影范围内,一遮就是几个小时。
看到这,我们也许会不自觉地说一句:父母真伟大。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黄嘴白鹭选择在蛇岛繁殖,从2007年最初发现的3对到如今600多只,种群数量不断壮大。繁殖季的黄嘴白鹭一身蓑羽,仙气十足。
蛇岛也是黑尾鸥的理想繁殖地,每年有10000多只在此繁殖,群鸥翔集,甚是壮观。保护区每年开展海鸟繁殖期间的专项执法行动,阻止不法分子偷捡海鸟蛋,时刻保护海鸟的安全,从海鸟筑巢下蛋到幼鸟离巢全程看护,堪称海鸟的“金牌月嫂”。4月20日,保护区开启海鸟保护专项执法活动。
银喉长尾山雀
海报上的这只小精灵让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次鸟类环志时,科研人员从环志网取下一只长得还挺好看的小鸟,羽毛蓬松干净利落,短而粗的小嘴配上黑圆的眼睛,萌态可掬。科研人员正在仔细辨认是什么种类时,发现头上一群小鸟绕着飞,科研人员带着小鸟回到环志屋,对照鸟类图谱查询原来是银喉长尾山雀。环志时,先前在头上绕着飞的那群小鸟又围着窗前飞,直到环志完成放飞后,那群小鸟才飞离。后来知道银喉长尾山雀有首领行为,它们的首领在哪,鸟群就跟着去哪。环志的这只小鸟也许是它们的首领。
知识点:
1、环志
鸟类环志即用刻有统一编号的金属环,戴在鸟类的跗跖(鸟腿)上,数据记录在专用环志卡上,然后放飞。鸟类环志是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始于1899年丹麦。我国使用的鸟环是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统一制作的。
2、老铁山鸟栈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有上千万只候鸟途经此地迁徙。老铁山鸟类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0%,占东北鸟类种数的50%。其中猛禽39种,占全国猛禽82种的47.56%,在中、日候鸟保护协定所列的227种鸟类中,老铁山就有167种,占全国种数70.9%,因而被誉为“老铁山鸟栈”,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护野生鸟类倡议书
大连地区鸟类资源丰富,这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我们在体会自然生命美丽神奇的同时,也要承担起保护鸟类资源的重任。
我们真诚地希望,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既是一个保护鸟类的承诺,也是一个关心野生动物保护、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行动。为此,我们倡议:
一、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二、与野鸟保持距离,不干扰野鸟的生活、不破坏野鸟的栖息地。
三、自觉规范观鸟和野鸟摄影行为,充分地尊重野鸟生活的自然规律,做到绿色出行、文明观鸟、生态摄影。
四、不随意放生野鸟,特别是不要捕捉或到市场上购买野鸟放生。
五、不将野鸟当宠物饲养,要观鸟,不要关鸟。
六、发现受伤、病弱、饥饿、受困的野鸟,要及时报告当地野生动物救护部门,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野鸟。
七、发现有捕捉、投毒、猎杀野鸟,破坏野鸟栖息地等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图文来自:蛇岛老铁山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