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动物保护协会援引世界**保护协会自己发布的《无声的痛苦——全球球蟒贸易的动物福利影响》“研究报告”,并称以球蟒为代表的爬行动物在全球异宠贸易中被大规模交易的真相和背后存在的严重动物伤害及人畜共患病的隐患。指出公众对于爬行动物存在感知和需要专业护理缺乏正确认知,是支撑野生动物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该协会还认为,应该推动球蟒贸易进出口国的贸易禁令,并提高公众认知。
又来了。还是它:异域宠物的造词者,三番五次的造谣者,攻击爬行动物的不懈者:*界*物保护协会。其实这次我都不想写了,没什么意思,他们也不回应,造起的水花也越来越小了。不过这次在举证上还是有进步的!除了老三样主打:交易的真相!严重动物伤害!人畜共患疾病!还加入了一个新的槽点:人类认为爬行动物没有感知。
它这次选择的切入物种是:球蟒。这是一种在国外人工繁育相当成熟,但国内完全灰色的物种,虽然近些年有商家尝试引进与繁殖,但这一切不能说是徒劳,也基本没起到太大的积极作用:不是说发展球蟒的繁育不行,主要是我国对附录物种的态度就是一刀切,连不在附录中的爬宠都没能获得法律上的承认,更何况于附录二中的球蟒?
评论区面对疫情的来袭,爬宠市场看似愈发正规、迈向合法的道路再次被堵塞。现在面临欧美国家的指责,面对特朗普挥起的道德大棒,我们国家的野生动物繁育行业不得不背锅。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到现在疫情来源仍不清不楚,国内的动物繁育事业就遭受如此批驳?
归根结底,不还是疫情之初那些抢发论文的专家和急于表现的**们吗?他们抢着给自己多得些功劳,快拿些科研成果,抱着瞎猫碰死耗子的决心,把锅背在了蛇、龟、穿山甲的身上,甩在了全国数以万计的养殖者、宠物从业者的身上,不知是否曾想到会让祖国蒙羞。而如今,这些国外的动保组织纷纷跳了出来,在旁边敲锣打鼓,危言耸听。那么有的朋友就想问问这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保护协会频繁发声,是不是受到美英的指示?究竟是何居心呢?
本期,就着这篇报告的四个方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交易的真相
在它的文章中,提到了球蟒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中的物种。但却没提球蟒在IUCN红色名录的保育级别是“无危”。球蟒位列附录二,主要原因是CITES将整个蟒科都列入了附录二,附录二的含义是:所有那些虽未濒临灭绝,但如对其贸易不严加管理,以防止不利其生存的利用,就可能变成有灭绝危险的物种。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限制贸易,进行的贸易应是合理利用。那么,用来繁育合理不合理呢?发展选育合不合理呢?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可控、可持续化的开放对某一物种的人工繁育和贸易,这对于该物种的存续和保护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当然,做人工繁育的商家都有个不难理解的秘密,那就是一定要通过在原产地获取新的个体或不同商家之间进行种源互换,以此来补充新的种源,但即便是捕获新个体,这个量也不会太大,因为多了也没什么必要,只是补充而已。
如果这个捕获量已经超过了附录二所承载的负荷,去年CITES就该把球蟒改成附录一了吧,要知道,去年因此加入附录中的两爬动物并不少,如近些年风靡爬圈的一些新秀Ctenosaura(刺尾鬣蜥属)、Tokay gecko(大壁虎)、Goniurosaurus(睑虎属),而球蟒作为这么多年的老牌爬宠明星,自身就能证明了这些问题。
对于球蟒这个国内不能合法养的物种,你想获取关于它的知识,也是非常容易的。虽然不敢说比例有多少,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球蟒几乎都是人工繁殖个体,少部分原色个体也是非洲人工孵育个体,每年大约在3到5万条左右。
根据该保护组织的数据,全球99%的球蟒出口来自非洲三国,过去45年共计出口300多万条,平均每年6万左右,而在实际在宠物市场中,原色的支持者确实很多,但这个数据无疑是忽视了人工繁育起到的作用,片面的认为球蟒的贸易全部都是来自野外捕获。
如此大的贸易输出量只能说明球蟒在原产地种群状况非常好,市场需求量也很大,毕竟能持续保持贸易输出的动物在近四十年间并不常见,这难道不能说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物种贸易吗?文章中还提到,贸易量最大的国家为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其次是欧洲(德国、英国和法国)和亚洲(中国和日本),中国已经排的这么靠前了吗?也太拿我们参照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对球蟒进行的管理保护不当回事了吧?
严重动物伤害
动物福利是动物保护组织最擅长的言辞。这也是他们的道德大棒,所到之处,被打的人类总要站在道德的阶梯之下接受审判。
但若那这个话题来说球蟒,就有点说不通了。球蟒因在蟒类体型中相对较小,性格温顺,相对安静,才逐渐走红于宠物市场的,而也正是这些原因,让它成为了在人工环境下最容易满足动物福利的爬行动物之一。不知道文中提到的“通过对近5000条圈养球蟒的评估发现,北美和欧洲的饲主为它们提供的圈养条件不足最低福利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在野外,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球蟒的自然寿命大多在8~15年间。人工饲养下环境相对优渥,也没有天敌和各种细菌的侵扰,寿命大大延长,体型也更大,饲养得当的话可达20余年。
据悉,球蟒最长寿的纪录来自美国费城动物园饲养的一条活祖宗级“老太太”,自1945年入园到1992年寿终正寝,它共存活了47年零6个月,是已知蛇类中最长寿者(物种日历)。要知道,它并非宠物圈的新秀,人工繁殖的球蟒已经超过20代了,在人工饲养的过程中,所有动物都会随着生活习性的改变和代际的延续逐渐适应人工饲养,看看家禽家畜和猫狗就好了。这个反对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诚然,爬宠圈有很多大佬,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发声平台,这其中肯定是有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进行宣传,但大家更多的目的还是想让大家都能更好的的饲养,给爱好者们提供一些他们想了解的知识,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饲养自己喜爱的物种的方法。
比如我这个公众号,也是想把我知道的,尝试过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把自己搜罗到的新闻和爬宠知识介绍给大家,每个人都在为动物福利努力着。包括很多想养爬宠却不知道方法的萌新们,他们也不是想迫害动物才选择饲养的吧,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可谓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了,只要饲养过,就没有完全的小白,就没有迫害动物的一说。
借用微博上爬圈专业人士 @图腾两爬园艺工作室 的看法:“各种短期交易展会中,透明狭小的周转盒是对动物和人都最安全有利的解决方案,拿这个做黑点的话那首先要把水族市场卖吊袋鱼的都禁止了吧?更别提大量猫狗宠物店都是把猫狗高密度饲养在狭小空间内了。说到遗传病,要不要来聊聊折耳猫?”
人畜共患疾病
该组织去年曾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在目前已知的大约200种人畜共患病中,至少有70种与异域宠物有关”。而在它今年H5的文案年H5的文案又提到:35%的人畜共患疾病来自异宠!这回你猜它怎么写的?
“作为宠物饲养的野生动物,是向人类传播疾病的媒介之一。报告显示,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圈养爬行动物是病原体的潜在携带者,如寄生虫和病毒,尤其是引发人类疾病的细菌。传播的途径可以追溯至养殖场,以及它们被捕获、塞进麻袋运送到养殖场的途中,到达养殖场后被关进拥挤的封闭空间等。对西非一个球蟒养殖场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收集并分析的20个样本中,有19个样本都至少含有一种可能会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 此外,蛇和其他爬行动物作为人畜共患病的病菌携带者,可以在它们自身健康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感染人类患病。当它们被贩卖为宠物,饲主和任何接触他们宠物的人都有感染沙门氏菌等疾病的风险。在加拿大最近爆发的一次沙门氏菌疫情中,几名患者在生病前曾接触过他们的宠物蛇。”
首先看它的言辞,闪烁其词,巧妙的运用潜在、可能、风险等词汇。而既然提到了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据是什么呢?为什么没在下面一大串引用网页中标注出来呢?它提到的加拿大的沙门氏菌疫情,我也点进去看了,里面确实用了球蟒的配图,但同时还用了啮齿类的图。
它所引用的新闻里也写的很清楚:“许多生病的人在患病之前与蛇、鼠等啮齿类动物有直接或间接接触,但调查仍在进行中,还有可能找到其他来源,目前尚不明确。”就这样一篇类似于新冠肺炎兴起之初告诉我们:新冠肺炎的来源是蛇的可能性论断,被断章取义的当做科研成果作为论据?要知道,除了沙门氏菌外,爬行动物本身不太可能直接传播疾病给人,而这个加拿大的案例也没有直接证实这次疫情就是蛇带来的。
然而我们虽然提到了沙门氏菌,但这个细菌也不只是爬行动物才可能携带,猫狗携带此病菌的可能性更大。沙门氏菌又称为副伤寒,宠物感染此菌后,它们可以通过粪便、尿液等排出病菌,若不注意环境卫生,个人抵抗力又较差,就很容易被感染。更广泛些,通过体外接触,变温动物目前为止没有与人互通的疾病!
不知道贵组织是否知道香港首现疑似新冠肺炎人传狗现象?14.7%猫已感染新冠病毒?今天刚出的新闻,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的老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为什么这时候你选择支持“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猫狗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不是说人畜共患疾病很恐怖吗?怎么你就支持猫狗了呢?
人类认为爬行动物没有感知
爬宠在我国不受待见,各位爬友应该都深有体会。但即便是这样,会有人认为爬行动物没有痛觉?该文中这样描述:“爬行动物是世界上最容易被误解的野生动物之一。公众对球蟒等爬行动物普遍的误解是它们没有知觉,不会感到疼痛。然而“球蟒”这个名字的由来,便是因为这种野生动物在感到压力或恐惧时会蜷成一团。这种误解导致人们往往错误判断它们需要的护理水平,认为仅需要满足它们在空间、营养、环境方面的最低需求,从而产生“容易饲养”的错误结论。而这些都导致了无意识的忽视和动物伤害。”
谁会这样觉得?就算全世界人在这方面都是傻子,你以为初中生物课本里不讲关于神经方面的内容?后面提到了人们往往错误判断它们需要的护理水平,认为仅需要满足它们在空间、营养、环境方面的最低需求,怎么,难道养猪场也要给猪们看电视?养鸡场应该定期给它们做全身按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爬行动物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寿命的延长就是对福利方面最好的诠释。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过,当前一些人工繁育物种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球蟒来说,它们就是这样的物种,据“World of Ball Pythons”统计,截止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的球蟒变异类型达到了6632种,这一数字还会随着新突变基因的出现而成倍增加。
“虽然缺乏死亡率的准确数字,但鉴于这个行业的庞大规模,即便是1%的死亡率也意味着数百万只动物的生命。”但这就是你以偏概全的理由?如果你这么造句的话,我觉得动物爱好者们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说:虽然缺乏饲养率的准确数字,但鉴于这个行业的庞大规模,即便是1%的饲养率,也意味着存在即合理。
你说野生动物不应该成为宠物,我们也可以说野生动物不应该食用,当然,包括鸡鸭鹅猪牛羊,它们也都来自于野生动物,人类吃什么都不对。还是用那些说烂了的话劝您:如果您是个国际大组织,请不要试图扰乱视听,影响我国国民的判断力,毕竟我们都知道没人养非法物种,这次是球蟒,下次又会选哪个动物?如果你与我看法相同,也同为热爱自然、养宠、爱宠人士,烦请转发,为我们发声,为正义发声。
相关知识
发现橙色梦幻球蟒:一种迷人的爬行动物
背景资料:动物福利
白化球蟒价格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额达200亿美元
动物福利的各国立法
Airbnb携手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制定全新动物福利政策
动物福利简介
支持《动物福利全球宣言》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
动物福利事关人类福祉
网址: 某组织:无声的痛苦?全球球蟒贸易的动物福利影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38995.html
上一篇: 宠物冷知识:猫咪的记忆有多久? |
下一篇: 痛苦术宠物自动出击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