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繁殖母犬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犬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犬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变化比较大,其行为特点也随生理状况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繁殖母犬的饲养管理也要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

本章将从空怀期母犬、妊娠期母犬、哺乳期母犬三个方面介绍繁殖母犬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空怀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空怀期是指从仔犬断奶至发情、交配的时期。包括了断奶恢复期、发情期和交配期。持续时间一般在二到四个月左右。处在空怀期的母犬生理状况变化比较大,主要体现在生殖系统。此阶段生殖系统主要特点是卵巢从静止状态到卵泡逐渐发育成熟直至排卵,繁殖行为从对公犬不应期到允许交配状态等。随着生殖系统的变化,犬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体质等都产生相应的规律性变化。空怀期母犬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这些生理特点的变化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

一、空怀期母犬的生理特点

为叙述方便,我们把母犬空怀期分为两阶段:从仔犬断乳至发情称为恢复阶段;把从发情开始至交配结束称为发情交配阶段。

(一)恢复阶段的主要生理特点

在经历了妊娠、分娩和泌乳的生理过程后,母犬的生殖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其主要生理活动也暂时摆脱了具体的繁殖过程,开始为下一次繁殖周期的到来做各种储备。因泌乳是母犬最大的应激,动用了体内大量的贮存,导致犬的体质普遍较弱。断奶后由于消耗减少,摄食量会有一个逐渐减少到逐渐恢复的过程,这主要是泌乳的中断、环境改变和体质恢复所至,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被毛也随之逐渐恢复到柔软有光泽的状态。在行为反应上,随着断奶时间的延伸,母性行为逐渐消失,恢复为平常行为特点。生殖系统和生活习性均恢复正常。

(二)发情交配阶段的主要生理特点

1、发情阶段的特点 母犬的发情阶段一般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和发情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是不同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本书第一篇第四章已有详细阐述,为便于理解,在此作简要介绍。

发情前期 在这一阶段中,母犬的生殖系统表现出一系列的变化。卵巢上有新卵泡开始发育,生殖道为适应交配和妊娠而产生相应的变化。阴部开始有血样分泌物排出。从行为上看,母犬会表现出尿频量少,食欲下降,喜欢挑逗公犬但拒绝爬跨,兴奋性明显增高而服从性下降,有时情绪烦躁。

发情期 这一时期是母犬集中表现发情征状的阶段。卵巢中的卵泡发育成熟而破裂排卵,子宫颈和子宫角因充血而呈现间质水肿,子宫颈口松驰,阴部血色分泌物颜色逐渐变淡,为交配作好准备。从行为上看,母犬表现出强烈的交配欲望,主动接近并挑逗公犬,配合公犬的交配。此时,部分母犬食欲较低,个别甚至有拒食表现。

发情后期 此时的母犬已不接受公犬爬跨配种,性欲开始减退,雌激素的分泌量逐渐降低。子宫内膜开始增生,为妊娠做准备。如果配种成功,母犬已妊娠,发情也就结束而转入妊娠期。如果未受孕,则直接进入休情期。

2、交配阶段的生理特点 犬的交配有犬科动物所特有的“锁结”过程,其持续时间一般在5-30分钟。大部分犬能自行完成交配过程,少数公犬需要人的辅助才能完成交配,不良的饲养管理易引起公母犬的交配困难,在实践工作中应注意此问题。

二、空怀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由于母犬在空怀期中存在有休产期和发情交配期二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其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因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必须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使空怀期母犬饲养管理更科学。

(一)休产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1、休产期母犬的饲养

处于休产期的母犬在饲养上主要把握的原则是:提供营养全价饲料,并根据母犬的体况适时增加营养。通常来说哺乳后的母犬,其体况会有所下降,呈现消瘦状态(这同哺乳期的营养供给和哺乳仔犬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体况偏差,应选择营养较为全面的饲料进行饲喂,同时适当增加日粮量。当犬的体况恢复之后,再用正常量进行饲喂。如果在哺乳期间提供的营养过剩,使母犬在哺乳结束后体况处于偏胖状态,则应考虑逐渐减少饲料量的供给,使母犬的状况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繁殖周期。如果在哺乳期结束之后母犬的体况较为正常,则可以按正常量进行饲喂,以保持其个体维持的需要。需要特别注意与繁殖性能关系密切的营养因子的供给量,如:蛋白质、脂肪、钙和磷、硒、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一般来说,此阶段的母犬对饲料的类型并不挑剔,只要适口性好就可以了。每日的饲喂次数可掌握在2-3次,如遇到特殊情况可灵活处理。

2、休产期母犬的管理

休产期母犬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调整饮食习惯,加强体质锻炼,注意犬病防治,恢复和提高其原有的品质和作业能力。

(1)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

母犬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母犬这一特殊生理状态的营养需要,通常是一日多餐,以提高母犬采食量。恢复阶段,由于采食量的降低,需要重新调整采食习惯,大部分犬都能自动完成调整过程,个别犬需要人为调整。调整这种进入定型化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的具体方法是:如果犬不能表现旺盛的食欲而进食的话,则将食物撤除而代之以清洁饮用水,一般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调整,母犬就能表现旺盛的食欲而及时进食。

一般来说,母犬要养成良性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建立稳定的生活环境;定时、定量、定温、定点、定质饲喂;饮食器具专用,做好定时消毒;保证充足饮水。

(2)作好卫生管理工作

犬的卫生管理包含了犬体卫生和环境卫生两部分。

犬体卫生的管理要点是每天要随时梳刷犬被毛,保持清洁卫生,特别要注意犬自身护理不到的部位,如臀部、腹部、尾部等。条件允许时,每周要给犬洗澡一次,洗澡时要注意犬的头部,避免水进入犬内耳,否则犬极易患中耳炎,洗浴用品的泡沫要防止进入犬的眼睛;每月进行一次药浴,防止寄生虫和皮肤病对犬的危害。

犬的环境卫生管理主要包括犬舍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犬舍的卫生管理:要注意保持犬舍清洁卫生,随时清理犬的粪尿污物,定期用水冲刷;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犬舍内空气的清新。犬舍切忌潮湿,犬床要保持干燥;定期消毒,一般每月消毒一次,犬群密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传染病流行期应随时消毒。

周围环境的卫生管理:犬区内要注意卫生死角的清理和消毒工作;犬活动场所一定要注意随时清理异物,如腐败食品、砖头瓦块等,防止犬随地捡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加强体质锻炼

休产期母犬管理的首要工作是恢复体质,因此必须加强母犬的体质锻炼。主要的锻炼方式是散放运动和训练。常见的方式有自由活动、跑步、随车跑动、障碍训练、抛物衔取等。有条件的可以让犬在跑步器材上运动,并根据犬的体能掌握跑步的速度和时间。进行障碍训练一方面能够恢复犬的肢体平衡感官的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恢复和提高犬的肺活量和四肢的运动力量。这些措施的实施,加上营养的供给保障,犬的体质就能够在较短时期内有望得到恢复和提高,为下一次的发情、配种、妊娠、分娩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4)犬病防治

母犬在哺乳过程中采食量大,并长期舔食仔犬的粪便,有可能引起母犬的消化道疾病和产生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因此,休产期必须注意犬病的防治。一般来说,在进入休产期一周之后就必须对母犬进行驱虫,并根据母犬的排便状况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那些因哺乳而使乳头、乳房外表受到损伤的犬,发现炎症予以相应的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的方式主要是用干净的毛巾每日对犬的乳头、乳房进行3-5次的擦洗热敷。药物治疗要根据其抓伤程度来决定,轻微抓伤的可以用碘酒涂沫,抓伤严重或已感染的则要用抗菌素治疗。另外,还应做好驱虫和免疫工作。

要对繁殖母犬进行驱虫和免疫工作,驱虫和免疫所用药物会影响犬的排卵和妊娠过程,所以,这些工作应在这一阶段完成。

(5)勤于观察

平时要注意随时观察犬的精神状态和体表特征,观察犬进食和饮水时的状态,运动时要注意观察犬的运动平衡及步伐状态,在清理卫生时要注意观察犬的排泄物是否正常,有无腹泻、血便、寄生虫体等。如发现异常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6)恢复和提高原有品质和作业能力

经过妊娠和哺乳的母犬,其原有的科目和作业能力经过长时间之后,会有相当程度的降低或消退,休产期则是恢复和提高这种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要坚持日常训练,对其不规范的动作加以严格纠正,在恢复的基础上再进行提高。这种训练实际上还起到了调节犬的神经活动的作用。许多犬能够通过这种恢复性训练而改善其神经类型,特别是一些胆量相对较小的犬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训练效果的保持、巩固和提高,对后代品质影响很大,可以通过行为影响仔幼犬的模仿而起到改善和提高下一周期繁育的后代品质的作用。

(二)发情交配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发情期母犬的饲养管理,除要采取以上措施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食欲变化。母犬在发情期,其食欲一般都会有变化,呈现食欲下降的趋势,一次的摄食量会相对减少。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可根据其摄食量的变化,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以保证机体的维持需要。

2、犬舍卫生。母犬在发情过程中,其生殖系统的抗病能力相对减弱,极易受到感染。因此,应注意犬舍的清洁干净,同时尽可能保持犬舍处于相对干燥的状态。

3、注意观察掌握母犬的发情状况。在母犬发情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母犬的发情变化,记录整个发情状况,以便把握准确的交配时间。对发情异常的母犬应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诊治。

4、杜绝和公犬随意接触,防止与非计划交配公犬意外发生交配。

5、交配时的管理措施。在犬交配时,主人一定要在现场看护,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做好交配记录,合理使用人工辅助交配手段。

第二节 妊娠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妊娠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俗称“怀孕”。它包括卵子受精到胎儿发育成熟并与其附属物共同排出母体前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妊娠期是指卵子受精到分娩之间新生命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阶段。妊娠期的计算一般从第一次交配或输精之日开始算起到分娩为止。母犬的妊娠期因品种、环境条件、遗传基础、个体的体况、胎儿数量和体重、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大部分犬的妊娠期为58-63天,平均为60天。

一、妊娠期母犬的生理特点

母犬在妊娠期间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其内分泌系统、母体形态和生殖器官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行为特点也有所不同。本书第一篇第七章已有详细阐述,在此只作简要介绍。

(一)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母犬在妊娠期间为了维持妊娠,为胎儿创造有利的生长发育环境,其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各种激素会保持协调平衡,否则妊娠就会中止。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黄体不退化,形成妊娠黄体,产生大量的孕酮以维持妊娠,而雌激素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状态。

(二)母体形态和生殖器官的变化

在怀孕期间,子宫颈会分泌一种称为“子宫颈栓”的粘液形成粘液栓而封闭子宫颈通道,从而有利于防止病菌的侵入和胎儿流产。在怀孕初期,犬的外生殖器官会从发情配种期间的水肿状态逐渐转为阴唇收缩、阴门裂紧闭的状态。随着妊娠期的延续,胎儿的发育生长,子宫的体积和内溶物都逐渐增加,卵巢会因胎儿体积的增大而随着妊娠子宫逐渐沉入腹腔,母犬腹部不断地增大。阴唇又会逐渐水肿。到了怀孕末期,阴唇和阴道的水肿程度会不断增加并变得柔软,以便为分娩做好准备。到临产前,由于胎儿预备进入产道,因而母体腹部下垂明显。

(三)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的变化

母犬在怀孕后,因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的新陈代谢会日益旺盛,食欲明显增加,消化能力也不断提高,行动谨慎。但在胚胎附植初期(一般在第10-25天),部分犬的食欲会有一个逐渐降低和恢复的过程。在怀孕初期,母犬的排便次数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随着妊娠的延续,子宫的不断增大,犬的大小便排泄次数就会明显增加,有时尿液中还会出现蛋白质。由于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母犬的膘情会逐渐转好,被毛显得光亮。在妊娠后期,胎儿体重显著增大,如营养的供给不足或胎儿数量过多的关系,有的母犬膘情会有所减退,被毛也会随之粗糙干枯。在临产前1-3天,母犬的食欲又会逐渐下降,如果母犬停止进食,则在12小时内将进入分娩阶段。有些犬在临近分娩期仍保持正常食欲的状况。胎儿数量比较多的母犬,日常运动的频率和运动量会明显下降,呼吸的频率则会有所上升,有时会表现为明显的胸式呼吸,心跳也会加快。孕犬在自由活动时,探求反射会明显减弱,具备作业能力的犬在作业时其专注力会明显下降,有的甚至表现不愿作业。

二、妊娠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犬的饲养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犬的分娩过程。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流产、难产等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对妊娠母犬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确保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母犬顺利分娩。

(一)妊娠母犬的饲养

妊娠母犬的饲养必须根据妊娠母犬的生理和行为特点进行。

1、居住条件

妊娠母犬最好居住在干燥宽敞光亮的犬舍,保持通风换气,保证有充足新鲜的空气。因为妊娠犬的新陈代谢旺盛,需要供给胎儿足够的氧气。如果居住条件不好,空气浑浊,则对孕犬本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非常不利。犬舍要保持干燥,要给犬设置犬床,以免地面潮湿而影响犬的妊娠。

2、营养供给

妊娠犬的营养需求量远远高于休产期的需求量,因为犬即要维持自身需要,又要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还要为泌乳过程做好营养储备。对于初产母犬,由于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水平应逐步提高;对于体瘦的经产母犬,营养水平应抓两头顾中间,前期提高营养水平,有利于母犬体况的恢复,后期应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一般母犬在妊娠中期开始逐渐提高营养水平,提高的幅度应视母犬的体况和胎儿数量而定。较普遍的做法是在妊娠中期,营养供给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三分之一。到妊娠后期,营养供给增加近一倍。妊娠犬的日粮必须全价,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齐全,同时保证清洁的饮水。妊娠母犬所需营养的具体要求参阅本书第三篇第三章。

3、喂养次数

处于妊娠期的母犬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不同,即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当部分的母犬的妊娠反应会越来越大,而后逐渐减弱消失,形成一个妊娠反应抛物线,而母犬一次的摄食量会与之形成一个反向抛物线。这一生理特点就决定了妊娠期母犬每日的喂养次数必须随着妊娠期的延续而相应增加。通常在妊娠早期每日的饲喂次数为二次即可,中期可增加为三次,到了后期则以每日四次为宜,这是因为在妊娠后期,犬的营养需求量显著增加,如果每日喂养次数过少,使得母犬一次的摄食量过大,将会使得胃部扩张过大而挤压胎儿,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总之饲喂次数的变化,总的原则是应根据妊娠母犬所怀胎儿的数量多少,每次摄食量的多少以及饲料的营养水平而灵活掌握,以便较好地控制母犬体况和胎儿出生时的体重,避免因胎儿过大而引起母犬难产而发生意外。

(二)妊娠母犬的管理

妊娠母犬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保胎,在散放运动、犬体犬舍卫生和犬病防治三个方面要特别加强管理。

1、散放运动

妊娠母犬主要以自由散放运动为主,禁止剧烈运动。在妊娠期间一般不对母犬进行科目训练,特别是受精卵着床期间更应避免剧烈的散放运动。对兴奋型的母犬还必须适当控制其活动方式,同时尽可能避免外界的干扰,以防母犬在犬舍内过分剧烈的跑动、跳跃而引起流产。散放的次数应根据需要而灵活掌握。在妊娠后期应以牵引的方式进行散步活动。

2、犬体犬舍卫生

妊娠犬的犬体犬舍卫生管理同其它生理状态犬的管理基本相同,原则是确保卫生干净。通常要做的工作就是梳刷犬体被毛,必要时用湿润毛巾擦洗犬身。通常情况不给犬洗澡,以防犬感冒。犬舍要及时清理粪便和尿迹,同时要保持犬舍地面干燥,注意开启和关闭门窗进行通风换气。在妊娠后期特别是临产前,要注意擦洗乳房,为临产做准备。

3、犬病防治

妊娠犬的犬病防治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主要防止犬伤风感冒和肠道疾病,注意防寒保暖,春夏要注意防潮和防暑降温。肠道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不要给犬吃生冷食物,犬每餐吃剩的食物要及时清除。犬的食具要经常消毒,每餐不要让犬吃得过饱,要注意观察犬的体况反应,注意粪便尿液的排泄状况。如果有不正常的反应,可以通过减少食量和适当用药等办法来进行防治。如遇较为严重的疾病,要请兽医指导,及时诊治,科学用药,以求尽快恢复犬的健康,使母犬能够继续妊娠。

4、做好妊娠期的保健护理工作

除对母犬精心饲养管理之外,还要做好胎儿的保健护理工作。有经验的人在母犬妊娠25-30天可以用手触法判断胎儿的数量,在分娩前可以判断胎儿的胎位。如果条件允许,在母犬妊娠40天后,可用B-超检测,每周检测一次。在临近分娩的1-3天要随时检测,特别是在有异常胎儿(畸形胎、死胎、超大胎等)的情况下,要准确把握胎儿状态,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第三节 哺乳期母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的哺乳期从分娩完毕开始至仔犬断奶之日止,一般 45日左右。个别母犬可能因仔犬数量过多或体况差等原因,在35-40日龄之间泌乳过程结束。这一时期母犬的生理特点与其它时期有显著不同,因而其饲养管理的内容和措施也有所不同。

一、哺乳期母犬的生理特点

这一时期母犬最显著的生理特点有两个:一是产后恢复,二是母性行为表现的变化(即哺乳和护理仔犬)。

(一)分娩阶段的生理特点

母犬产后恢复期从胎儿娩出到身体恢复正常的阶段。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母犬整个机体经历了剧烈的生理变化过程。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参与其中。生殖系统中的产道变得松弛;子宫肌、腹肌、隔肌等收缩力增强;前列腺素、雌激素等激素分泌量增加。整个分娩过程持续时间约3-5小时。还可能由于胎儿、胎位、产道、产力等原因出现难产现象,则既耗时至十几小时,又消耗母犬体力。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内容物有的随胎儿一起排出,有的则要过一阶段才排出。分娩过程完成后,母犬表现的很虚弱,又表现出母性行为,通常表现为把仔犬搂在怀里,趴卧不动,极易发生挤压仔犬的现象。有时子宫内容物排出不净,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引起生殖道炎症。在饮食上通常表现为只饮水不进食或只少量进食流质性食物,随产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正常。

(二)产后恢复阶段的生理特点

分娩之后的母犬,其生殖器官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把产后母体的生殖器官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时间过程称为产后期,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子宫的恢复。子宫的恢复分为二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其妊娠期的子宫粘膜表层会发生变性脱落,然后发生再生现象。这种子宫粘膜的再生变化,表现为由子宫经阴道不断排出一些分泌物,这种分泌物通常称为恶露。其颜色开始为红褐色或暗褐色,以后逐渐转变为淡红色,最后变为无色透明之后结束。这一阶段一般所需时间为三天到二周不等。之后,子宫的恢复进入第二阶段即子宫复原阶段。分娩后的子宫会因收缩而使子宫壁变厚,然后肌纤维变细,结缔组织退化变性而部分被吸收,同时血管也变细并部分被吸收,最后子宫壁又变厚而复原。

2、卵巢机能的恢复。卵巢机能的恢复主要表现为黄体和卵泡的变化。黄体在妊娠末期出现变性,到分娩后完全退化。卵泡的变化表现为新的卵泡开始发育并向成熟发展。

3、其他生殖器官的恢复。哺乳期母犬的阴道和阴户、骨盆和韧带自分娩之后即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二周左右的时间。从外表来看,外生殖器逐渐收缩,后肢行走逐渐有力。

(三)母犬行为表现

1、哺乳

母犬在临产前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乳腺组织的分泌细胞已经发育完毕,从血液中摄取营养物质而生成乳后,进入腺泡腔内。当仔犬出生后,即开始哺乳。由于犬个体差异和其它多方面的原因,少数犬在临产前3-5天中,即可以从乳房中挤出乳汁,大部分犬则在产后1-2小时才开始排乳。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母犬在分娩后最初3-5天所产的乳称为初乳。初乳内的各种成分含量与常乳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初乳中会有高浓度的抗体,对于提高仔犬的被动免疫能力十分重要,是初生仔犬不可代替的食物,同时初乳具有一定的轻泻作用,有利于仔犬排便防止便秘。因此要求在仔犬出生后尽快地吃到初乳。

母犬在泌乳和哺乳期间其生理活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呼吸、心跳加快,血压、体温等会有所升高。如果用于触摸犬的耳朵,会有较明显的温感,而呼吸频率用肉眼就可以看出。

2、护理仔犬

仔犬出生后母犬本能地撕破并吞食胎衣、咬断脐带。同时会不停地舔仔犬身体,特别是头部和肛门,以使仔犬尽快的呼吸畅通和排出胎粪,并将仔犬的粪便吃掉。这一生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来判断母犬母性的优劣程度。母性好的犬能够把仔犬护理得非常细致。如当仔犬爬出窝后,会将其衔回,并归拢在身边,以保证仔犬能够及时吸乳,同时让仔犬在怀中安全成长。如果犬的母性较差,则对仔犬置之不理,可直接导致仔犬因呼吸或排泄障碍而死亡。因此,对母性差的犬必须加强人工监护,以保持仔犬的正常生长。在仔犬逐步发育的过程中,母犬会主动和仔犬戏耍,教授其各种生存本领。仔犬的后天品质如何,和这一阶段的学习行为关系密切。

二、哺乳母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的哺乳期可根据母犬的生理特点和仔犬的生长发育分为产后、哺乳和断奶三个不同的阶段。哺乳母犬的饲养管理可根据这三个不同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一)产后阶段的饲养管理

母犬在产后阶段一般是指分娩后1-7天,其主要生理活动是泌乳、哺乳、护仔和恢复,个别犬在1-2周内会不断地排泄“恶露”,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注意通风换气、防寒降温工作。要根据每天的气候状况开闭窗户,既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又要防止贼风侵袭母犬和仔犬,以免母犬和仔犬发生感冒,保持犬舍内温度恒定。

2、母犬分娩之后,应经常用温水清洗母犬的外阴部、尾、乳房等处并及时擦干。同时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垫草和犬床,及时清理母犬排泄的“恶露”。

3、要根据母犬分娩时子宫收缩、胎盘排出和产后恶露的排泄情况适时用药,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加速母犬体况的恢复。

4、在母犬分娩过程中及分娩之后,要保证足够的清洁饮水。一般情况下母犬分娩之后6小时内不进食只饮水。但也有个别分娩后立即进食的犬,要做好供应饲料的准备,及时给犬进食。

5、在产后最初几天,一般要供应有催乳作用的饲料,如鲫鱼、猪蹄等,以利于乳的分泌。

6、母犬在产后一周内,由于体力的消耗和母性本能的支配,常常躺卧不动,并在窝内偎抱仔犬,个别犬因体质和母性不好等极易挤压仔犬,因此要求主人在分娩后3天内现场看护,更不能将母犬强行带出散放,应让母犬在产房内自由活动。

(二)哺乳阶段的饲养管理

哺乳阶段一般是指分娩后的7-45天,对母犬的饲养管理除了应注意上述问题之外,主要是加强对仔犬的护理。具体内容有:

1、加强对仔犬的看护,防止母犬压死和踩伤仔犬,同时防止仔犬远离母体而受冻挨饿。对体况瘦弱的仔犬,要人工辅助其吸食靠后乳汁较多的乳头。

2、除了给母犬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促使母犬分泌足够的乳汁之外,还应根据母犬分泌乳汁的多少和仔犬的数量,适时给仔犬补饲,以使仔犬能够正常发育生长。如果仔犬数量较多,母乳将不能满足仔犬的需要,在15-25日龄,需要给仔犬开食,人工哺乳。主要以牛奶、肉汤和稀粥等流食为主,到30天左右就应在流食中加入绞碎的熟肉、蔬菜和蛋花等食物,以保证仔犬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需要掌握的是每日补饲的次数和量应做到逐渐增加,逐步过渡到仔犬自行断奶吃食。关于妊娠犬、仔幼犬营养需要的具体标准参见第三篇第三章有关内容。

3、母犬的排乳是间断性的,母犬乳腺没有腺乳池,所以哺乳也是间断性的,为了提高母犬的排乳次数,在饲喂次数上应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一般每日饲喂3-5次为宜,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减少体内贮存的动用。同时必须保证足够的清洁饮水。

4、随着仔犬的不断生长,仔犬排泄粪便的次数会越来越少,而一次排泄的粪便量会越来越多,如果全部由母犬舔食掉的话,很容易引起母犬的消化道疾病。因此要尽可能人工清理仔犬粪便。

5、母犬产后10天左右就应考虑让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一是让母犬在户外排泄大小便,以保持产舍卫生干燥;二是通过户外自由活动使各系统的机能加速恢复,保证母犬的健康体况;三是让仔犬随母犬自由活动,锻炼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从母体学习生存技能。

(三)断奶阶段的饲养管理

断奶阶段的饲养管理除了注意掌握一般饲养管理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断奶时间。一般来讲犬的泌乳时间为60天左右,但是和犬的体质及仔犬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具体断奶时间要因犬而定。如果母体状况不好或泌乳量不足,则有可能在25-35日龄之间断奶。如果母体状况好,则有可能延续,大部分犬的断奶时间在45日龄左右。

2、断奶方式。断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断奶,二是人工断奶。自然断奶就是随着母犬泌乳量和哺乳次数的减少而逐渐断奶,人工断奶是人为地将仔犬和母犬隔开饲养。断奶方式的采用也要因犬和其它具体情况而定。

3、在断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母犬的行为。随着母犬泌乳量的减少,特别是仔犬的牙床和牙齿的发育导致仔犬吸乳时容易撕咬乳头,引起母犬疼痛。这时母犬会开始躲避仔犬的接近,不让仔犬吸乳,有的母犬甚至会对吸乳的仔犬进行威胁或撕咬,很容易造成仔犬伤亡。因此当母犬出现不愿仔犬接近吸乳的行为时,应立即采取人工断奶措施进行断奶。

4、在仔犬断奶之后要注意观察母犬的乳房和乳头,最好每日用温开水擦洗几次,以防止发生乳腺炎。如有伤痕应及时涂抹碘酒或紫药水,必要时应进行其它药物治疗。

5、当仔犬断奶后要适时给母犬和仔犬驱虫,同时应按免疫程序给仔犬注射疫苗。

6、仔犬断奶后,母犬的饲喂次数和喂食量应根据母犬的体况和饲料的质量来确定,随着母犬体况的恢复再逐渐过渡到正常的喂养方式。

第四章 种公犬的饲养管理

种公犬的繁殖力的高低,与其日常饲养管理是否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对种公犬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种公犬的繁殖力,才能确保其繁育质量和数量,同时延长种公犬的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更好的效益。因此,科学地饲养和管理好种公犬对于犬的繁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种公犬的饲养管理要求是: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健壮、活泼、性欲旺盛、体力充沛、配种能力强、繁育性能良好。对种公犬的饲养管理可根据种公犬的工作特点分为休养和配种两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节 种公犬的日常饲养管理

种公犬休养期是指不配种时期。饲养管理与工作犬有许多相似点,但又不完全相同。种公犬休养期的饲养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犬的体质健壮,调整犬的神经活动和行为反应,使其保持旺盛的体能和强烈的性欲本能。

一、种公犬的营养需求

种公犬由于其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所以维持其正常生存所需的能量与同体重的母犬或工作犬相比要更多一些。这种能量供给取决于饲料的营养水平、犬个体的吸收消化能力和采食量的多少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营养需求

种公犬的营养需求应特别注意饲料中蛋白质、钙、磷、铁、锌、铜、维生素A和E等的含量上。营养供给不足或营养素不均衡,容易引起射精量和精液品质下降,公犬性成熟推迟和性欲不强。甚至导致公犬睾丸退化,缩短种公犬的使用年限。一般来说,提供全价的颗粒饲料是确保种公犬日常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如果给种公犬提供的是稀湿料的话,则要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满足种公犬的营养需要。关于种公犬营养需要的具体要求,参阅本书第三篇第三章有关内容。

(二)犬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

犬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消化吸收能力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的体质状态和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同样会体现出不同的消化吸收能力。一般来说,判定某一个体犬的消化吸收能力应从犬的食欲、食量、排泄和膘情等多方面来进行考察。如果犬的食欲旺盛,食量正常,排泄正常,膘情适中,应该说该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反之则弱。毫无疑问,当犬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其消化吸收能力自然要下降。此外,当犬发生体内或体表寄生虫时,其消化吸收能力也会下降。因此,一般在犬消化吸收不好的时候,有必要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使犬尽快恢复消化吸收能力。在犬的消化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应当注意掌握犬的日粮量,以确保犬的消化吸收能力不被破坏。

(三)种公犬的日粮量的掌握

由于种公犬的品种、个体的体重、饲料的种类、营养成份以及消化吸收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其日粮量也就不尽相同。以德国牧羊犬和罗威纳犬的标准体重为例:德国牧羊犬种公犬的标准体重约35公斤,罗威纳种公犬的标准体重约45-50公斤,如果采用知名品牌“宝路”成犬颗粒饲料喂养的话,那么德国牧羊犬的日粮量约为0.6公斤,而罗威纳犬的日粮量则约为0.75公斤。

上述列举的日粮量标准不是恒定不变的,由于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犬个体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犬的日粮量标准也应随之做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满足种公犬的营养需要,又不造成浪费的饲养目的。

二、种公犬的管理

(一)喂养。种公犬每日饲喂的次数一般为每天2次,每次的进食量可根据犬个体差异灵活掌握。喂养方式一般采用有规律的定时喂养方式,尽量不采用自由摄食方式。在采用定时喂养方式时因某种原因而不能一次吃完定量食物的话,应及时撤除。并保证供应清洁的饮水。

(二)梳刷和卫生。要经常对犬体进行梳刷,以保持犬体整洁。特别是春秋换毛季节,一定要及时清除犬体更换的被毛。保持犬舍的卫生,应及时清理犬的粪便和尿液,同时注意检查犬舍有无破损。

(三)散放。散放是指让犬在户外进行自由活动的一种运动方式。主要目的是让犬在户外及时自由地排除大小便。同时可以调节神经系统, 体质和胆量。二是通过散放让犬在自由活动中满足其自由反射、姿势反射和探求反射等一些本能反应,从而起到调节犬的神经活动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在散放中,要根据散放场地和环境、犬的服从性和生活习性对犬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防犬随地捡食、咬架、攻击行人和追咬家禽家畜或者是追捕其它动物。每日散放的次数至少2次,每次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如果时间充足也可延至1.5小时,最少不得少于15分钟。

(四)运动。运动是指让犬在户外进行一定强度的活动形式。主要目的是增强犬的体能,提高犬的机体免疫力,改善犬的神经活动,促进犬的繁育机能。具体方法有:徒步带犬进行跑步,或采取让犬随自行车、摩托车奔跑,爬山,长途行走,游泳,训练犬抛物衔取或跳越障碍和其它一些基础动作以及进行追踪和扑咬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犬进行剧烈运动前后半小时,不能给犬饲喂食物,运动前不要大量饮水,运动后也不要马上给犬喝水,运动后不要立即让犬卧下休息或放回犬舍,运动强度的提高和恢复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运动中要注意观察犬的反应,如果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查明原因,必要时应找兽医诊治。

第二节 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种公犬在配种期有许多生理特点和行为反应与休养期相比是不同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就必须做一些相应的调整,采取一些更具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方法,以使种公犬的繁殖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延长种公犬的使用年限。

一、种公犬配种期的生理特点和行为反应。

(一)种公犬配种期的生理特点

种公犬在配种期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性反射为中心的一系列连锁行为反应上。

1、公犬的性行为

种公犬的性行为是一种先天本能的,无条件的,维持动物物种延续所必需的行为。它可以通过嗅、视、听、触等感觉器官感受性刺激而进行充分的表现。最常见的就是嗅闻母犬的尿迹,看见发情母犬即对母犬进行追逐,嗅闻和舔母犬的外阴,用前肢挑逗和搂抱母犬等现象。详细内容参阅本书第一篇第三章。

2、种公犬在配种期的其它生理行为反应

由于性反射对其它神经活动的抑制作用,使得种公犬在配种期内的许多行为反应都带有明显的配种期生理特性,其中较为集中地反映在进食、服从和作业等方面。

(1)进食影响。种公犬在配种期间其进食的速度和量都会显著下降,有的甚至出现停止进食的情况,这都是公犬在此期间的一些正常反应。(只有个别犬例外)。随着配种期的结束,即母犬发情期的结束,种公犬的进食速度和进食量才会逐渐恢复正常。

(2)服从影响。种公犬在配种期内的服从性会大大降低,表现出不听指挥、不服从口令的现象,即使下达很强烈的命令,犬也表现出不理不睬的态度。如果犬在舍内,则会表现烦躁不安,在犬舍外则会表现慌张不定。

(3)作业影响。种公犬在配种期内进行科目作业时,可以发现其作业的专注力下降,作业能力也不能正常发挥。其训练和作业的效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种公犬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由于种公犬在配种期的生理特点与休养期有所不同,因此对种公犬的饲养管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具体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一)增加营养和饲喂次数

种公犬因配种所消耗的物质和体能相对较大,所以在配种期内应给予犬充足的营养供给。特别注意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数量。如果其进食速度和量有所下降,则应考虑采取少吃多餐的方法进行喂养,以使犬每日的进食量得到有效保证。

(二)单圈饲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三)配种前后不得剧烈运动。一般种公犬配种的时间可选择在早晨和黄昏犬的性欲最旺盛的时间进行。为了确保犬交配成功,在配种前不得进行剧烈运动,以保证犬有足够的体力和兴奋性进行交配。交配之后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应立即让犬休息,迅速恢复体力。

(四)在散放中应加强对犬的控制,不要轻易让犬自由活动,以免犬的服从性遭到破坏伤及人、畜等。

(五)加强种公犬配种前后的犬病预防。种公犬在配种前应进行健康检查,如果患有不宜配种的疾病,则不得进行配种。

并非不可或缺,但求独一无二

没有引人入胜的标题,没有收割同情心的宠文

没有惊心动魄的文案,没有亦惊亦诧的表情

没有花面逢迎的笔法

当你在养犬的世界中感觉迷茫

我一直在这里

不定时(基本坚持天天)发布关于狗得技术普及文章

更多内容

或者访问网站 http://bbs.xungou.net 里面有大量的丰富养狗帖子,欢迎挖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繁殖母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繁殖性能特点 提高狗狗繁殖能力的方法
如何饲养哺乳期母犬
母犬的生殖生理
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妊娠期的管理(精).ppt
仔犬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养宠小知识】犬妊娠期的管理及饲养
宠物狗的饲养与繁殖
哺乳期的母兔如何饲养管理?

网址: 繁殖母犬的饲养管理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40170.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关爱宠物:狗狗乳头红肿的原因及处
下一篇: 母狗发情特点解析(宠物主人必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