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鸟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鸟类

一、名词解释

(1)鸟类三重调节:鸟类的眼睛内可通过调节睫状肌收缩,改变晶体屈度;通过调节角膜调节肌,改变角膜屈度;通过调节环肌,改变晶体与视网膜间的距离。

(2)体液调节:通过内分泌腺分泌出的活性物质---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作用于鸟类效应器官来支配和调节鸟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3)双重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是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4)次级飞羽:着生于尺骨上的羽毛

小翼羽:着生于第2指骨上的羽毛

初级飞羽:着生于掌、指骨上的羽毛

(5)物种:构成自然界多样性的基本生物种类,它们表示个体层次以上的真正不连续性的最低层次

亚种:生物匪类学上种一下的分类单位,是钟内的一些群体,但彼此在某些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基因频率、染色体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且有不同的地理分布,不同亚种间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具有能力的后代

品种:品种则指同一物种的分类,有时类似于亚种解释(当特指小分类时)。

(6)梯度变异:选择压力的空间变化导致不同地点中不同基因型或表型种群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空间分布梯度。

(7)年生活史:一种昆虫一年内的发育史,更准确的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称为年生活史。

(8)巢寄生:亲鸟将卵产在其他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生物学现象。

(9)早成鸟:身体已发育,羽毛已长出,眼睁开,能直立行走,随亲鸟觅食。 晚成鸟:身体未完全发育,羽毛未长出,眼闭合,不能直立行走,由亲鸟喂养。

(10)对趾足:鸟足类型的一种。第1与第4两趾向后,第2与第3两趾向前,故又称等趾足。例如啄木鸟、猫头鹰、杜鹃、鹦鹉以及部分的雨燕。 蹼足:鸟足类型的一种。前3趾间具有较完整的蹼相连,这类鸟足称为蹼足。如雁、鸭、天鹅等游禽的足。

异趾足:鸟足类型的一种。在4趾中,第1、2两趾向后,第3、4两趾向前。具有此型足的鸟,适于攀援树木,通常称为攀禽。

①常态足(亦称不等趾足):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如鸡;

②对趾足:第一、四趾向后,二、三趾向前,如啄木乌;

③异趾足;第一、二趾向后,三、四趾向前,如咬鹃;

④并趾足:向前的三趾基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愈合,如翠鸟:

⑤前趾足:四趾均向前,如雨燕。

①蹼足:前三趾间有全蹼相连,如雁、鸭;

②凹蹼足:蹼的中部凹入,如鸥;

⑦全蹼足:四趾间均具蹼,如鸬鹚;

第1页下一页

 

④半蹼足:趾间微具蹼膜,如鹭;

⑤瓣蹼足:趾的两侧有叶状瓣膜.

二、画图(鸟头、鸟喙、羽毛、身体)

三、分类系统

古鸟亚纲

今鸟亚纲

古颚总目

四、写出鸟类下列目(科)的区别特征,并举出一种鸟

1.鹱形目与鸥形目:

鹱形目鸟类鼻孔呈管状,雏鸟为晚成鸟,例信天翁;

鸥形目鸟类翅形尖,雏鸟为晚成鸟,例彩鹬

2.雁形目与鸻形目:

雁形目:鸟类的喙角质化,嘴宽扁,例中华秋沙鸭;

鸻形目:眼先被羽,早成鸟,例水雉

3.隼形目与鸮形目:

隼形目:白天活动,索腭形,嘴爪强大弯曲,蜡膜裸出,,例燕隼;

鸮形目:晚上活动,裂腭形,脸圆盘形或者心形,例草鸮,红角鸮

4.鹱科与信天鹟科:鹱科信天翁科有白颚,鼻孔呈管状。

鹱科:鼻孔左右并列;白额鹱;

信天鹟科:鼻孔左右两侧;黑脚信天翁

5.鹈鹕科与鸬鹚科:

鹈鹕科:喉囊大,体型较大,长长的喙,例白鹈鹕,斑嘴鹈鹕

鸬鹚科:喉囊小,喙端具钩,足部4趾相连全蹼足,例黑脸鸬鹚

6.鹬科与鸻科:

鹬科:颈长,喙长,形多异,翅长,尾短,eg:红腰杓鹬

鸻科:颈短,喙短直,眼大,翅尖短而尖,尾短,eg:凤头麦鸡、全眶鸻、剑鸻、铁嘴沙鸻

7.雉科与鸠鸽科:

雉科:雄鸟的跗蹠有距,例白颈长尾雉;

鸠鸽科:头大身体小,例山斑鸠

上一页第2页下一页

 

8.鸠鸽科与沙鸡科:

鸠鸽科:跗蹠裸出,后肢正常。嗦囊发达,分泌“鸽乳”,晚成鸟。eg:原鸽、火斑鸠

沙鸡科:跗蹠被羽,后趾退化或缺,羽色为沙土色。早成鸟。沙鸡科腿上有毛,eg:毛腿沙鸠

9.鹭科与鹳科:

鹭科:喙直而尖,飞行呈s行,中趾爪的内侧具节缘。例苍鹭;

鹳科:喙粗厚而侧扁,白鹳,彩鹳

鹮科:喙呈匙状或筒状,飞行笔直,例朱鹮

10.翠鸟科与戴胜科:

翠鸟科:喙粗大而直,并趾足,eg :冠鱼狗、赤翠鸟;

戴胜科:喙细长弯曲,头上羽冠竖起,,eg :戴胜

11.和平鸟科与太平鸟科:和平鸟科尾羽颜色绿色,例澄腹叶鹎;太平鸟科尾羽颜色呈葡萄色,例小太平鸟

12.鹎科与鹡鸰科:鹎科绿背,草绿色,例红耳鹎;鹡鸰科外侧飞羽尾羽白色,胸前心形黑色,例白鹡鸰

13.绣眼鸟科与莺亚科:绣眼鸟科眼周有白圈,例暗绿绣眼鸟;莺亚科有一道黑色的眉,黑眉苇莺

五、常见的科目

六、问答题

1、鸟的命名方法(举一种鸟,例如何命名,为什么)

种名:林奈 “二名制”(双名法)

〖亚种:在种名后面加亚种名:(三名制)〗

属名(n)+ 种名(a)+ 亚种名(a)+ 〖命名人姓氏和发表年份〗

eg:黄腰柳莺(云南亚种)

Phylloscopus proregulus chloronotus

2、确定鸟类物种的依据

鸟类的分类依据------鸟类分类所依据的特征与所有动物分类学研究一样,是以形态学为基础。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所积累的资料对于鸟类类群的认识,特

上一页第3页下一页

 

别是高级分类阶元的特征,有重大贡献。随着生物科学和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微形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学、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也应用于分类特征和亲缘关系、种系发生等方面的分析,这些成果大大深化了对系统分类学的研究。

3、鸟类的飞行方式及其飞行原理

一、滑翔飞行:展翅形成上升的气流(升力)

二、悬空飞行:翅作前后高速的划动(升力)

三、鼓翅飞行:基本飞行方式

翅作上、下挥动(前进动力)

四、翱翔飞行:利用大自然中上升的气流 (如:风筝)

鸟类的飞行原理:

飞行动力学原理

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压力小 下方:流速小,压强大,压力大

★ 冲角 : (过大), 失速(湍流)

★ 升力 F:

1、 15℃, 愈大,升力愈大

2、翅面积 S 与升力成正比【 F= P S 】

3、翅搧动次数与升力成正比

F= F(n1, n2, n3 ……nn)

4、鸟类的气囊与呼吸的关系

鸟的体腔内有许多由薄膜构成的气囊,与肺相通。吸气时,一部分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前气囊中的空气直接呼出,后气囊中的空气经肺呼出,又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在一次呼吸过程中,肺内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因此叫做双重呼吸。

鸟类在静止时,呼吸作用是靠肋骨升降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来完成的,飞翔时,由于胸肌处在紧张状态,不能采取这样的呼吸方式,只有依靠气囊才能完成强烈的呼吸作用。满足飞翔时高能量的消耗。

5、鸟类生殖系统的特点及蛋的生成过程

一个完整的蛋包括胚膜(未受精)或胚盘(受精)、蛋黄、蛋白、蛋壳膜和蛋5 个部分。它们的形成既有阶段性又有重叠性。成熟卵在漏斗部完成受精后, 在膨大部(蛋的分泌部)包上蛋白, 然在峡部形成蛋壳膜, 在子宫形成蛋壳,

最后经

上一页第4页下一页

 

阴道由泄殖腔排出。

七、论证题

1、鸟类的某些结构与生态环境有什么关系,辩证关系的阐述

(一)鸟类身体上有那些特点利于它们的飞翔生活?

1.身体为流线型--减小空气阻力

2.体表背负羽毛--有利于保温和飞行

3.前肢变成翼--扇动空气

4.胸肌发达--有利于完成飞行动作

5.骨骼:①龙骨突发达

②长骨中空--有利于减轻体重

6.食量大,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能量

7.直肠短--粪便及时排除--减轻体重

8.无膀胱,尿液随粪便一起排除--减轻体重

9.心脏分四腔--有利于氧的运输

10.双重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鸟类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1)身体呈流线型、全身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阻力;(2)前肢变成翼;(3)骨骼轻而坚固,骨片薄、长骨中空,直肠退化,可减少身体重量;(4)胸骨有龙骨突,可牵引发达的胸肌,使飞行有动力机构;(5)体内有独特的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能给鸟类飞翔提供更多的氧气.

2、鸟类的光照周期跟鸟类迁徙和繁殖周期的关系

上一页第5页

相关知识

鸟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鸟类的动物行为生态学有吗
家畜行为生态学
中国鸟类的生活史和生态学特征数据集
2022 志愿者招募合集 | 鸟类生态学研究
动物行为生态学的现代理论与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学术讲座:徐基良《鸟类生态学进展与展望》
鸟类从生态学及季节性进行分类可分为哪几种类
《中 国隼形目鸟类生态学》高等院校专业教材
行为生态学

网址: 鸟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2232.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招聘启事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
下一篇: 动物行为研究的新进展(九):亲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