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给猫狗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给猫狗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随着如今宠物数量越来越多,宠物医疗、手术等费用的增长也刺激了宠物主人的保险需求。由于宠物越来越具备陪伴价值,宠物主人也开始更舍得为宠物买单,宠物保健、宠物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尤其是宠物医疗对于养宠人士来说,可谓占据了支出的“大头”部分,动辄数千元的医疗费、检查费等,让不少人感叹“病不起”,为此,宠物保险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宠物主人也开始购买宠物保险服务

根据宠物白皮书相关数据,宠物保险目前覆盖率不到1%,仍在蓬勃发展等阶段。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众安保险、中国太保等大型险企陆续开始涉足宠物保险领域,主要包括宠物医疗险、第三方责任险等。这些保险通过“互联网+”模式,在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各个平台上进行销售,也引来不少消费者买单。但由于我国宠物保险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虽给消费者带来“安心”,却也同时存在销售不合理、理赔困难等诸多问题。近期,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毛孩子”看病贵

宠物保险受热捧

养一个“毛孩子”需要多少钱?从事媒体行业的小程算了一笔,从2018年8月至今,小程养的猫咪刀刀就已经花费了她将近4万元,除去日常消费之外,其中宠物医疗、手术方面的费用就高达2万,“每年的疫苗费用和驱虫费用大约1500元,一次绝育800元,两次因为不慎吞食异物做胃镜和开道,手术费10500元,住院费将近1500元,还有其他因皮肤护理等产生的费用,加起来将近2万元。”

与小程的猫咪相同,安安的猫咪范伟也同样因存在“异食癖”。从2022年7月至今,范伟分别因吃掉游泳耳塞、逗猫棒、快递塑料袋等物品进过医院四次,催吐、内窥镜、喂食益生菌等,范伟一年间就因“吞食异物”花费了小安超过2万块。“感觉自己因为养猫快要养出焦虑了。”小安说。

即便是生活习惯良好、照看得当的“毛孩子”,也依然逃不脱“就医”问题,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品种猫狗越来越多,这些品种猫狗身上往往带有先天性疾病以及遗传性疾病。李玉养了一只布偶猫咕咕,今年只有6岁的咕咕,却因为先天性消化系统问题,曾多次因膀胱炎、先天性多囊性肾病多次前往医院,“每次看病都要千元打底,光是打个肠胃针,可能就得花两千多元。”李玉说。

因为宠物容易生病、生病贵,不少人便开始想着给宠物买个医疗健康保险。而早从2014年期,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便开始陆续推出宠物医疗险,而打开各大宠物保险平台,就可以看到各大宠物医疗险打出“保费低”“保额高”“健康、意外、责任全搞定”“保障疾病全”“定点医院全覆盖”等宣传语。

记者搜索时发现,仅以某平台销售的宠物险为例,在医疗保障计划中,基础版24元/月起,保障期限为一年,医疗报销额为12000元/年,单次事故最高保险金额为1000元;升级版52.5元/月起,医疗报销额为2万元/年,单次事故最高保险金额为2000元。而在固定的保险责任之外,宠物医疗险还有不限次数的宠物医师咨询服务、宠物日常养护以及体外驱虫等赠送服务。

在另一平台上,由大地保险、众安保险等推出等多个宠物险的浏览量更是超过了数十万的,两者的宠物医疗险保费均分为基础版、升级版、尊享版三个等级,并提出保障范围是除先天性、遗传病等之外等全病种保障,报销比例都是定点医院70%、非定点医院40%。

2022年起,小程和安安就通过支付宝平台购买了14.08元/月的基础宠物医疗保险,“我家猫咪已经快6岁,虽然现在几乎不怎么生病,但之前的手术多少让我有点心理阴影。加上宠物超过8岁之后不好购买保险,所以便提前购买保险以防万一。并且一年算下来约168.96元,还赠送一次驱虫服务,而购买一次驱虫服务也需要花费几十元了。”

去年,李玉也给他家的布偶猫购入了33.25元/月的升级版宠物险,且顺利报销了70%的手术费,“我在2022年2月买的为期一年的宠物医疗保险,当时猫咪得了口角炎,价格总计399元/年,保险金额为15000元,想着可以很快就用上。”李玉说:“之后一年都在用,比如猫咪口角炎、皮肤猫癣、尿闭等……因为我去的是定点医院,几乎每次都可以报销,断断续续也省了好几千,感觉很划算。不过可能也是因为用的额度太多,今年我想买保险的时候发现不能再续了。”

申诉时间长、赔偿有难度

宠物保险水有多“深”?

平价而又看似有保障的宠物保险,让不少年轻人选择了购买。但是宠物险到底是“真香”还是“水深”,却颇受争议。尤其是随着宠物险等热销,关于宠物险等投诉也逐渐增多。点开某社交平台,搜索“宠物保险”就会发现不少网友在平台上的吐槽。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宠物保险”“宠物险”,其相关投诉更是多达将近600条。在前不久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某网络投诉平台整理的2022年十大消费乱象中,宠物医疗赫然在列。消费者们对宠物险的投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申诉时间长、赔偿门槛高、赔偿限额少、甚至定点医院随意更换。

今年3月30日,月月就通过给客服打电话,申请了退保:“主要是觉得理赔的门槛太高,保障计划中写的超过200就能理赔,但实际上符合理赔条件的条条框框特别多。”月月养了一只1岁的柯基,3月23日,因为小狗皮肤病,她便决定用上买了3个月的保险,结果最终理赔却让她大失所望:“每个月33.25元,算起来也交了一百多。但是报销时把发票发过去是才知道,必须是兽药字号的用药才能理赔,还要扣除200元的起始赔付价格,最终给小狗洗药浴的200多不能报销,能报销的部分只有215元,最终只能理赔9块。”

遭遇“保险太坑”的还有李女士。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于2021年时就已为家中的猫咪购入了一年488元的宠物医疗,按照合同规定,赔付比例是定点医院的60%。李女士购买了一年多,直到今年年初,因为猫咪患上轻微尿闭,来来回回进入医院三次,每次都花了两三千,“报销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对于同一病症或意外伤害,需要进行长时间、多次就诊治疗的,保险客服会认定为属同一事故。所以前两次我们花了两千多,但最后赔付只有几十块;最后一次生病住院花了1300元,理应给的赔付对方就一直找各种理由拖着不给。一开始说的是付款后五天到账,最后准备好宠物照片、诊断书、疫苗本、医生处方、发票等一系列资料,连续打了3次电话,拖了将近两个月,保险公司那边才到账。”虽然最终李女士得到了赔付为474元,但想到这段经历她还是很郁闷,“水太深,也并不划算,谁买谁就是交智商税。”

同样选择了退保的还有吴女士。吴女士拥有的是一只布偶猫,由于存在先天性疾病,这只名叫小夏的2岁布偶猫便患有了尿结晶,“一开始是为了看病才提前买的保险,一年大约298元,可以在定点医院报销60%,并且只有在定点医院,做一些固定项目才能报销。用过一次之后,我们才发现其实不太划算,因为看一次小病很难达到报销金额;后来我们在网络上找了一名有经验的养宠达人,按照她的方法,最终只花了几百块就治好了,所以就退保了。”

完善宠物保险产业链

消费者应理性“买单”

相比起吴女士,小鹅却多少有些后悔自己进入了“过度医疗”的心理陷阱。小鹅家一共有三只猫咪,其中两只分别有6岁,还有一只4岁。为了“公平起见”,她给三只猫咪都购买了保险。两年前,她家的其中一只猫咪检查出肿瘤,计划今年切除,于是便提前给三只猫购买了33.25元/月的保险,相当于每个月在保险上就要花费将近100元。“想着要尽可能‘回本’,趁我家猫咪做手术的时候,我顺便就做了很多检查,把抗体、CT、生化,甚至洗牙也一并做了,最后一共花了4000元。因为报销金额最高一次只能1500,所以我分开两次报销了2000元下来,但后来我自己算了一下,其实如果只做一次这个肿瘤切除手术,也就只花一千多而已。”

而像小鹅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宠物医疗行业的乱象,尤其是“过度医疗”情况是影响整个产业链,包括宠物保险赔付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市面上每家宠物医院的收费标准都不统一,每个项目如何定价、每个疾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等关键还看医院个体。因此宠物保险产生的前提,还是与过度诊治、高收费有关。”一位宠物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尤其是在宠物就医过程中,检查费是整个宠物医疗中最花钱的部分,基本一次基本的检查就上千元,而爱宠心切的主人也会甘愿为之‘买单’。但有经验的养宠人士,就不会在这方面投入无谓的花费,比如一个普通的口角炎或者结膜炎,买个红霉素软膏就可以解决,没必要去医院花那么多钱。”

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消费者的过度医疗以及对规则的不明,也让他们颇为苦恼。“很多养宠人士认为宠物保险设置较高的免赔额,性价比不高。但其实宠物保险之所以设置每次的报销金额上限为1500元也是有原因的。有的主人会因为猫得了口角炎,带去医院看病,各项检查下来花费3187元,虽然因为不是定点医院,最终也可以给他们赔付1194.8元,但实际算下来,一个口角炎是可以20元解决的事情。”养了两只猫的保险业务工作人员陈薏米告诉记者。“并且确实有人会借着宠物保险的漏洞来骗保,比如猫同几只宠物‘共享’一份保险,或者同一个疾病多次去医院进行医治。因为我自己养了两只布偶,也给我家猫购买了两份399元/年的保险,但其实我家两只猫长得很像,我也留意到现在在购买保险时会填写宠物信息以及录用宠物鼻纹,实际上很多操作也还不太规范。”

而随后记者也在某App上尝试购买了多份的宠物保险,发现宠物保险投保非常随意,使用网络图片,甚至没有上传宠物信息也能通过审核,自动生成保单。而根据我国宠物保险条款的规定,检验合格且核发养宠许可证的宠物主才能购买宠物保险,而真正“上了牌”的宠物数量却少之又少(尤其是猫),这也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行业的有序发展。“消费者买宠物险也是为了给宠物买一份保障,也只有未来宠物医疗和宠物保险越来越规范,这个产业才能健康良性发展。”陈薏米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

相关知识

给猫狗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为宠物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宠物保险是不是智商税?
“投保赔付”难!买宠物险像是交“智商税”?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维权
比人吃得还金贵,宠物保健品是“智商税”吗?
宠物保健品,必备的“第四餐”还是难躲的“智商税”?
给猫狗买保险的人,是不是“大冤种”?
买宠物保险能买到什么保障?
宠物保健品软骨素是智商税吗?。并不是智商税,但效
给宠物买保健品,又一种中产“智商税”? 近年宠物保健品市场悄然兴起,成为宠物经济的新热点。宠物保健品似乎已经成为了现代养宠的标准配置,但它到底是宠物健康刚需还是...

网址: 给猫狗买保险, 是保障还是“智商税”?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2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宠物保险对比
下一篇: 宠物保险这么多,该选哪个?宠物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