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鸟类大全】鹤形 鹤科

【鸟类大全】鹤形 鹤科

赤颈鹤(学名:Grus antigone,英文名:Sarus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

赤颈鹤

赤颈鹤(Sarus Crane)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成鸟颈部裸露红色的皮肤。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白色而修长的内侧飞羽垂直的覆盖着尾部。嘴灰绿而脚粉红。赤颈鹤栖息于多草的田坝、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赤顶鹤  赤颈鹤是鹤类中体形最大的,体长为160~170厘米,体重12千克左右。头部和颈部裸露,颜色为鲜红色,嘴的基部有一个灰白色的羽斑。眼先有少许黑色的刚毛,颈的基部有时有一个白色的颈环紧邻裸露的上颈部。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淡灰色的尾羽上,其余体羽均为灰色。虹膜橙色,嘴灰色或绿角色,脚肉红色或红色。

相似鸟种区别:

与澳洲鹤相比,赤颈鹤体略大,脑下无肉垂

地理分布

赤颈鹤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南部亚种,分布于云南盈江和西双版纳等地。

黑颈鹤(学名:Grus nigricollis,英文名:Black-necked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

黑颈鹤

黑颈鹤别称高原鹤、藏鹤、雁鹅等,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1876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第一次在中国青海湖发现黑颈鹤,这是全球发现得最晚的一种鹤类,使世界鹤类总数达到15种。黑颈鹤名列中国98种特有鸟类中的第26号,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国际鸟类红皮书把黑颈鹤定为全球急需拯救的鸟类。

外形特征

体高(150厘米)的偏灰色鹤。头、喉及整个颈黑色,仅眼下、眼后具白色块斑,裸露的眼先及头顶红色,尾、初级飞羽及形长的三级飞羽黑色。

在中国乌蒙山区一带,根据黑颈鹤的栖息地不同,灰白色覆盖的程度也不同,贵州草海四周有众多小型铅锌矿、冶炼厂,空气污染严重,黑色粉尘多,故当地黑颈鹤体羽偏黑色。昭通大山包海拔高,空气清新,有两个较大的水库,沼泽面积大,黑颈鹤经常洗澡,故体羽偏白。而会泽县长海子水库四周的山坡坡度大,形成的沼泽地少,黑颈鹤洗澡不方便,红土地的灰尘就给黑颈鹤羽毛添上一些土黄色。 

相似鸟种区别:

(1)与灰鹤区别:黑颈鹤体型略大于灰鹤,灰鹤脑部有一条灰色羽带,黑颈鹤脑部全黑,仅眼周略为灰色;

(2)与丹顶鹤区别:丹顶鹤略大于黑颈鹤,丹顶鹤羽毛白色,头部有一条白带,头部红色皮肤明显;黑颈鹤羽毛灰白色,脑部全黑,仅眼周略为灰色,头部红色皮肤也不如丹顶鹤醒目。

地理分布

黑颈鹤分布区域狭窄,除中国外,仅有极少数在不丹栖息,原来在印度和越南曾有过少量黑颈鹤,但现已绝迹。在中国,黑颈鹤也只生存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包括青海、西藏、新疆、四川、甘肃、云南和贵州7个省区。

黑颈鹤分布范围北起新疆的阿尔金山,延伸到甘肃的祁连山,南至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北坡和云南的横断山,西起喀喇昆仑山,东至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其中,云南昭通市大山包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50厘米。颈、脚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丹顶鹤

外形特征

体高(150厘米)而优雅的白色鹤。裸出的头顶红色,眼先、脸颊、喉及颈侧黑色。自耳羽有宽白色带延伸至颈背,体羽余部白色,仅次级飞羽及长而下悬的三级飞羽黑色。

丹顶鹤

丹顶鹤

虹膜—褐色;—绿灰色;—黑色。

 地理分布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的三江平原的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历史上丹顶鹤的分布区比现在要大得多,越冬地更为往南,可至中国福建、海南岛、台湾等地。由于这种鸟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地方志书中一直有着详细的记载,为研究它的古代分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灰鹤(学名:Grus grus,英文名:Common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别名千岁鹤、玄鹤,中文俗称番薯鹤,英文名意为普通鹤。大型涉禽。全身的羽毛大部分为灰色,体长120厘米,体重3000~5500克。顶冠中心红色,自眼后有一道宽的白色条纹伸至颈背。灰鹤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灰鹤

外形特征

体型中等(120厘米)的灰色鹤。前顶冠黑色,中心红色,头及颈深青灰色。自眼后有一道宽的白色条纹伸至颈背。体羽余部灰色,背部及长而密的三级飞羽略沾褐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都是黑褐色。

虹膜-褐色;嘴-污绿色,嘴端偏黄;脚-黑色。

叫声:配偶的二重唱为清亮持久的Kaw-Kaw-Kaw号角声。迁徙时成大群,发出的号角声如krraw。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古北界。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的东北及西北。冬季南移至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喜湿地、沼泽地及浅湖。越来越稀少。

灰鹤有两个亚种:其中一个亚种分布在欧洲东部和北部,东至苏联的伯朝拉河和乌斯特乌萨;另外一个亚种分布在中亚至阿萨姆以东的部分地区。

灰鹤在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的北部,越冬于非洲北部、伊朗、印度、缅甸和中南半岛北部等地,在中国繁殖于新疆天山和东北西北部和东部。迁徙期间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等地,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西至云南、贵州、四川、南至广东、广西和海南岛。有时北可达河南、山西、山东、甘肃和河北,春季于3月中下旬开始往繁殖地迁徙,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往越冬地。

主要分布省份:

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西、山东、河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

升金湖、武夷山(福建)、黑河流域、大苏干湖、小苏干湖、豫北黄河故道湿地、巴音布鲁克、草海、东寨港红树林洪河、兴凯湖、东洞庭湖、目平湖、莫莫格、向海、鄱阳湖、双台河口、霸王河、乌梁素海湿地鸟类、白芨滩、青海湖鸟岛、荣成天鹅湖、庞泉沟、河津灰鹤、历山、攀枝花苏铁、金佛山、甘家湖梭梭林 珠江源头、纳帕海、碧塔海、白马雪山(云南)、高黎贡山、铜壁关、黄河三峡湿地、衡水湖湿地和鸟类 赛罕乌拉、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黄河三角洲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青海湖、赛里木湖、兴凯湖、北部天山山地、伊犁谷地、尤尔都斯盆地、南部天山山地、塔河上游平原、东昆仑阿尔金山山地、巴音布鲁克、哈巴河、阿尔泰

白鹤(学名:Grus leucogeranus,英文名:Siberian Crane)属鹤科鹤属。别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大型涉禽。全长约130厘米。体羽除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外,为纯白色。头和脸部裸出部分为鲜红色。嘴赭红色。脚浅肉红色。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以水生植物根、茎为食,也兼食少量蚌、鱼、螺等。5-6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约30天。幼鹤85天后具飞翔能力。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沿海以及新疆。于鄱阳湖以水位下降后露出的植物球茎及嫩根为食。白鹤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Siberian Crane

白鹤

外形特征

体大(135厘米)的白色鹤。嘴橘黄,脸上裸皮猩红,腿粉红。飞行时黑色的初级飞羽明显。幼鸟金棕色。

虹膜-黄色;嘴-橘黄;脚-粉红。

叫声:飞行时发出欢快、轻柔、悦耳的koonk koonk声。 

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自嘴基、额至头顶以及两颊皮肤裸露,呈砖红色,并生有稀疏的短毛,此特征为其他鹤类所不具有。体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白色。三级飞羽延长,覆盖于尾上,通常在站立时遮住黑色的初级飞羽,故外观全体为白色,但飞翔时可以看见黑色的初级飞羽。

幼鸟:秋季南迁幼鸟的额和面部无裸露部分,有稠密的锈黄色羽毛;头、颈及上背棕黄色,翅上也有棕黄色但初级飞羽黑色。从秋天到第二年春天,头、颈、体和尾覆羽白色羽毛逐渐增加,越冬后的亚成体除颈、肩尚留有黄色羽毛之外,其余部分的羽毛已换成白色,与成体相似。虹膜黄白色,嘴和脚肉红色。

幼鸟虹膜土黄色,嘴和脚暗灰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

与肉垂鹤区别:白鹤无肉垂,主羽白色。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俄罗斯的东南部及西伯利亚,越冬在伊朗、印度西北部及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Collar et al., 1994)。迁徙经由中国东北,冬季有2000多只聚于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

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迁徙时见于河北(滦河口、北戴河),内蒙古(赤峰、达赉湖、兴安盟、哲里木盟),辽宁(双台河口、大连),吉林(莫莫格、向海),黑龙江(扎龙、林甸),安徽(升金湖、莱子湖),山东(黄河三角洲),河南(黄河故道、黑港口)等,越冬地主要在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越冬期间零星个体见于辽宁瓦房店、江苏盐城和东台、浙江余姚、山东青岛沿海以及新疆霍城等。 在内蒙古、黑龙江繁殖;长江中下游越冬。中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近年来已发现来这里的白鹤有2896只之多,占全球白鹤总数的98%以上。鄱阳湖成了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

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

白鹤虽然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种群,但它是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白枕鹤(学名:Grus vipio,英文名:White-naped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

白枕鹤

白枕鹤,又名红面鹤、白顶鹤,主要繁殖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白枕鹤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禽。白枕鹤体形与丹顶鹤相似,略小于丹顶鹤,而大于白头鹤。

白枕鹤

白枕鹤

外形特征

白枕鹤是大型涉禽,体型略小于丹顶鹤。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皮肤裸露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颏、喉及后颈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宽度向下变窄,呈“V”字形。 

颈侧和前颈下部及下体暗石板灰色;上体石板灰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暗石板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宽的黑色横斑;翅初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干纹;次级飞羽亦为褐色,基部白色。

三级飞羽淡灰白色,延长成弓状;翅上覆羽灰白色,初级覆羽黑色,末端白色。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黄绿色,脚红色。

叫声:声如号角。

地理分布

白枕鹤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蒙古北部及中国北部,在中国华中及华南、朝鲜、日本越冬

白头鹤(学名:Grus monacha,英文名:Hooded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

白头鹤

白头鹤亦称锅鹤、玄鹤、修女鹤,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是数量较多、较常见的一种鹤。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中国一类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白头鹤 白头鹤

白头鹤白头鹤是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体重可达3.7千克,翼宽1.87米。体羽主要为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两眼前方、额和前顶都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及颈部的三分之二为白色。飞羽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弯曲成弓状,尾羽黑色。嘴黄绿色,脚灰黑色。  

地理分布

白头鹤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及中国东北,在日本南部及中国东部越冬。

中国分布

主要分布省份: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北、贵州、云南。

分布区域:升金湖、豫北黄河故道湿地、草海、会山、北戴河、洪河、凉水、兴凯湖、龙感湖、沉湖湿地、东洞庭湖、查干湖、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兴隆沙、鄱阳湖、凤凰山、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双台河口、达里诺尔鸟类、达赉湖、科尔沁、荣成天鹅湖、南洞庭湖湿地、黄河三角洲、菜子湖、瓦埠湖、万子湖。

 蓑羽鹤(学名:Grus virgo,英文名:Demoiselle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又名闺秀鹤。是世界现存15种鹤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型异常纤瘦,头、颈、胸黑色。颊部两侧各生有一丛白色长羽,蓬松分垂,状若披发,故称蓑羽鹤。蓑羽鹤性羞怯,不善与其他鹤类合群,每多独处。其举止娴雅、稳重端庄,故又名闺秀鹤。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每年会从中国与蒙古边境地区往南迁徙,飞越过喜马拉雅山到印度塔尔沙漠地区过冬。中国繁殖于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迁徙期间见于河北、青海、河南、山西等省;越冬于西藏南部。蓑羽鹤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Demoiselle Crane

蓑羽鹤

外形特征

体型略小(105厘米)而优雅的蓝灰色鹤,是鹤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头顶白色,白色丝状长羽的耳羽簇(蓑羽)与偏黑色的头、颈及修长的胸羽成对比。三级飞羽形长但不浓密,不足覆盖尾部。胸部的黑色羽较灰鹤的更为长垂。

虹膜-雄鸟红色,雌鸟橘黄;嘴-黄绿;脚-黑色

叫声:叫声如号角似灰鹤,但较尖而少起伏。

地理分布

现存数量16万只。中国繁殖于新疆、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迁徙期间见于河北、青海、河南、山西等省;越冬于西藏南部。国外繁殖于欧洲南部和东部,一直到中亚西部、中部、阿尔泰和贝加尔湖西部;越冬于非洲北部、印度、缅甸北部,偶尔到日本。

分布范围:北非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几乎绝种,鸟类学者在摩洛哥的雷茨附近发现大约6只蓑羽鹤在春季繁殖),西古北界的东南部至中亚及中国。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及西北。越冬在西藏南部。为高原、草原、沼泽、半荒漠及寒冷荒漠的鸟种,分布至海拔5000米。

沙丘鹤(学名:Grus canadensis,英文名:Sandhill Crane)是鹤科鹤属的鸟类,也叫棕鹤、加拿大鹤。体长可达120厘米;翼展160~210厘米;体灰色,除了赤裸的红色前冠外,头部和颈部都长满了灰色羽毛。习性栖居于有草苔原带及河流、沼泽及湖泊边的草场。沙丘鹤主要分布于北美、古巴及西伯利亚东北部,在中国偶见,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沙丘鹤古巴亚种(Gruscanadensis nesiotes)和沙丘鹤佛罗里达亚种(Gruscanadensis pulla)均为华盛顿公约附录一保护物种。

沙丘鹤

外形特征

沙丘鹤

体高(104厘米)的灰色鹤。脸偏白,额及顶冠红色,飞行时可见深灰色的飞羽。

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翅膀有覆羽,颈部和背部近端为浅红褐色。

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灰色。

叫声:gar-oo-oo如号角声,甚远可闻。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北美、古巴及西伯利亚东北部,越冬的沙丘鹤大部分集中在美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美国佛罗里达州面积1万公顷的格列湖沼泽,是沙丘鹤典型的集中营巢地,在其它地方则鲜有发现。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别在江苏北部和江西鄱阳湖各发现过1只,很可能是失群的迷鸟。

分布范围:繁殖于北美洲及西伯利亚东部;南方越冬。偶见于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1981年迷鸟有至江苏(射阳),于浙江及江西鄱阳湖也有迷鸟出现。

相关知识

【鸟类大全】鹤形 鹤科
被誉为鸟类超模,独树一帜的长相,鹤科中的独特代表
德宏鸟类名录的4种鹤
哪种鸟类能家养
鸟类大全图鉴 世界鸟类大集合
鸟类分类大全查询
【飞行动物排行榜】鸟类十大排行 鸟类大全 宠物鸟 蝴蝶
鸟类栖息地
鸟类大全
50大世上最美鸟类羽冠!

网址: 【鸟类大全】鹤形 鹤科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55576.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逐渐浮出“水面”的宠物经济
下一篇: 德宏鸟类名录的4种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