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万物皆有灵:为小动物而设计

万物皆有灵:为小动物而设计

除了人类之外,小动物们也是这个地球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的城市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包括昆虫、鸟类或是宠物。然而小动物们的栖息环境也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大而受到了威胁。城市中一个个小广场小公园,可以成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场地,也可以成为小动物们的乐园。这些城市中的空间设计也可以作为人与小动物们的情感载体,人和动物之间的观察、随行、互动、拥抱等等,都可以使人与动物之间更加亲近。今天小编挑选了六个以小动物为主角的设计和大家分享,这些充满爱和童趣的设计分别遍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来看看它们为所在的城市打造的包容度满分的小天地。

01

Wildlife Lives Matter

[城市地区的刺猬辅助设计]

该项目是2021年ASLA荣誉奖获奖作品。项目位于英国的伊普斯威奇。设计重点是城市再野化。通过增强生态系统的复原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它在重新连接人与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由于英国的城市化,刺猬是近年来各种野生动物物种急剧下降的一种。并且它在城市中的栖息地类型非常广泛,与许多野生动物栖息地类型重叠。因此,作者选择刺猬作为重点品种。以刺猬日常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刺猬的体型、感知范围、移动距离,以及它们在城市全生命周期的行为从而分析出三种城市空间类型(阴影空间、暴露空间和通道空间)中威胁刺猬生存的问题。

希望通过城市地区的刺猬辅助设计和城市野化方法,实现野生自然系统与建筑环境的融合。创造一个更健康、可持续的“野生动物友好城市”,创造一个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存的城市生态系统。

1)根据植被冠层的密度,将遮荫空间分为4种类型:茂密的森林草原、稀疏的森林草原、灌木草原和草甸草原。对于茂密的森林草地,增加绿篱种植,放置石笼,让刺猬在其中安全筑巢。对于稀疏的森林草地,增加了干涸的河床,以方便刺猬从冬眠中醒来后寻找水源。对于灌木草地,增加了原生植物的丰富度,并为花坛设计了阶梯式挡土墙,让刺猬可以爬到花坛里面筑巢。对于草甸草地,我们改造地形,在低洼处集水。

2)根据土地覆盖将裸露的空间分为三种类型:裸地、修剪过的草坪和不透水的表面。在裸露的土地上添加了微地形和落叶和结果植物的植物群。对于修剪过的草坪,添加了多层次的植被并设计了雨水花园。在不透水的表面上增加了石笼座椅和水上广场,形成了双重景观。

3)根据线性空间的宽度,将通道空间划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小径和建筑边缘。提高主干道路缘石的高度,阻挡不必要的刺猬穿越,在主干道下开挖涵洞,让刺猬通过。次要道路两侧设置草堑,供刺猬穿越。对于小径,添加了诸如花盆之类的结构,以形成有阴影的落果植物。在建筑边缘,增加了垂直的绿墙,为刺猬带来安全感,并设置种植沟以在下雨天收集雨水。

在社区参与方面,通过举办刺猬主题展览、刺猬筑巢、野外刺猬观察等活动,提高居民对刺猬生存环境的关注。

02

Dogchitecture

[一个挑战传统动物收容所的中心]

这个项目是哥本哈根公司WE Architecture已经完成了一项在莫斯科建立“狗中心”的提案,该提案挑战了传统的动物收容所概念。这座单层展馆坐落在乡村,将依靠一系列庭院,这些庭院被藤架隔开,消失在景观中。

希望为狗提供封闭的户外空间的庭院使该中心“避免了通常与狗收容所相关的‘监狱式’围栏。”为“庇护所的狗以及将在中心参观和工作的不同人创造一个健康和鼓舞人心的环境”。该项目通过用木椽补充钢柱来实现其大气目标。椽子延伸以形成一个外部悬垂,其功能是“夏季的防晒霜和雨天的外罩/走廊”。当游客走近这座建筑时,位于木椽顶上的绿色屋顶旨在作为“第五立面”,可以轻松地与周围树木繁茂的环境融为一体。宽敞的户外座位空间融入绿色植物,邀请人类和动物娱乐。

03

For the Birds

据美国鸟类保护协会估计,每年有 10 亿只鸟死于窗户撞击。作者注意到在大楼西侧发现死鸟的频率很高,在大楼西侧有超过 3,000 平方英尺的高反射玻璃。由于大面积的玻璃外墙、混乱的室内外照明以及吸引它们靠近窗户的树叶,每年全球约有 10 亿只鸟死于与建筑物的碰撞。鸟类因窗户碰撞而死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鸟类无法将玻璃视为固体表面,经常将其误认为是窗户上反射的晴朗天空,或者是透过透明的玻璃板看到的。设计中窗户需要允许鸟类看到,对建筑的干预必须是暂时的,但要持久,因为这座建筑是三个部门之间的共享空间。作者提出了一个由丙烯酸板组成的装置,上面贴有贴花,通过吸盘贴在西墙的窗户上,以证明救生图案不会侵入,也可以增强美感。

材料使用了抗紫外线丙烯酸,以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黄,带有螺纹吸盘的中庭窗户将成为我们安装的基础。螺纹吸盘提供了一种坚固、可拆卸的解决方案,不会对玻璃造成损坏,但也能够保持在原位。

04

Glowing Fields

[华盛顿宪法公园萤火虫都市栖息地设计]

萤火虫这种脆弱在小生命到底能建立一种多强烈的情感联系在不同国家的人心中呢。作为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物种,其实是否寄托了我们对孩童时光无限的怀念以及盛夏傍晚无数美好的向往。仿佛这种田园式景观在被都市生活占据的我们生命中越来越不可能是日常。因为萤火虫在场地中确实存在,作者便利用场地已有的优势,稍作改善,让更多的萤火虫来安家。

在合理分析人类活动包括漫步,骑行,休憩,野餐,以及萤火虫的飞行,产卵,冬眠,藏身等需求后,大致总结出场地上八种典型的人与萤火虫共存的状态。有水草茂盛的河岸骑行道,照明系统紧贴地表的森林甬道等。但相比细述个案,更有趣的是通过萤火虫和人的关系总结出两个不同物种资源共享的模式,同时间同空间的主动型共享,或者同时不同空间,同空间不同时的被动共享。这些共享方式,可以是研究一个更加丰富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的出发点。

05

Elephant Museum

大象在泰国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是皇室典礼的一部分,泰国人尊重这种动物,并与其建立起了独特的关系。比起宠物或劳力,他们更愿意把大象视为家庭成员。几个世纪以来,当地社群一直与大象共同生活,从出生至死亡,难以分割。

过去五十年中,由于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场地原本葱郁的森林遭到破坏,致使族人和他们的大象遭受了极端的干旱以及食物和药物的短缺。因此他们投身旅游城镇,以求获得食物和工作。

大象博物馆由当地政府发起,希望帮助族人和大象重回他们的故乡,并确保适合大象的生活环境。这里不仅仅是展出物品的场所,还要倾听和体现居住在此的村民以及200多头大象的声音,包括长久以来家人关系下对残忍动物利用的反对,以及对未来的期冀。

在空旷的基地上,高低各异的弯曲墙面生长而出,如同将建筑打开以迎接大象大小的游客。倾斜的墙面相互交错,形成将游客引入室内的间隙。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庭院面向四间展廊开放。有些庭院中设有小水塘,有些露出红色土地,与周边环境一致。室外路径、有顶空间和开放庭院采用不同尺度,重现了当地的特色元素,从大象、人、人的住宅和浴池,到供大象玩耍的泥塘,不一而足。

06 Panda House

该项目是BIG公司2019年的项目。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大熊猫“毛笋”和“星儿”的家园酷似大熊猫的自然栖息地,为这种世界上最稀有的哺乳动物之一创造了一个和平生活的环境。这两只大熊猫自从从中国成都抵达哥本哈根动物园后就定居在这里。

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动物园之一,熊猫馆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室内外花园,让两只大熊猫自由漫步,并有理想的条件来交配,这是这个脆弱物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熊猫馆是由其居民的孤独性质和其周边环境形成的,包括中心广场、北欧地区、猴屋和大象屋。“毛笋”和“星儿”的圆形家被分为两个独立的区域,以阴阳符号的形式出现,为大熊猫的生活和彼此的关系创造了最自由、最自然的环境。

六个以小动物为主角的案例分享结束,恭喜你又完成了一次有效的“碎片学习”!

相关知识

万物皆有灵,宠物亦如是,你真的懂你的宠物吗?
全新“万物有灵”宠物玩法,这款游戏或将超越“帕鲁”成为年度黑马
天下共栖,万物有灵!天下×网易公益×它基金,全年流浪小动物守护计划启动
万物有灵且美——浅析摄影师刘晋川的宠物摄影
宠物训练。四川省成都市happy baby 灵宠之家幼儿园重
宠物寻找找猫服务找狗宠物侦探寻宠团队专门找猫专门找狗宠物救援
救助受伤狗狗,为救援组织点赞
宠物家具到底为谁而设计?
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是为小动物3D成像设计的磁共振成像MRI系统
福州shou个宠物公园!狗子疯玩一整天。福州也有宠物培训

网址: 万物皆有灵:为小动物而设计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6216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通过花境设计构建宠物活动空间
下一篇: 拾野川 | 秋田犬变身「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