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为了飞行,鸟儿究竟付出了多少?

为了飞行,鸟儿究竟付出了多少?

鸟类不是唯一会飞行的脊椎动物,但将飞行能力发挥到了极致的一定是它们。为了适应天空,鸟类的身体机构和机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为了飞行,鸟儿究竟付出了多少?

羽毛,不仅是好看

保温,防水,求偶,筑巢……鸟的一生中,都少不了羽毛的帮助。

鸟类的羽毛可以分为很多种,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最常见也最艳丽的羽毛是正羽,它们分布于体表、双翼和尾,根据着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被覆体外的廓羽、在翅和尾部着生的飞羽和尾羽等。

紧密排列的飞羽和尾羽对于鸟类飞行至关重要,飞羽帮助鸟类在飞行中产生升力和推力,尾羽则能帮助鸟类平衡身体、调整飞行的速度和方向、控制升降。

对于同一种鸟,飞羽和尾羽的数目是恒定的。

图片来源网络

正羽从羽轴向两侧分出羽枝,各羽枝又向两侧分出羽小枝,鸟梳理羽毛时会将羽小枝上的钩槽重新钩连成羽片,让蓬乱的毛变整齐。

羽绒服中所填充的则是绒羽。它们密生在正羽下面,羽支细长成丝状,着生于羽根的顶端。绒羽的羽小枝短,顶部簇生细丝状羽枝,羽小枝上无钩,不能连成羽片,因此羽支蓬松成绒形。

图片来源网络

水禽绒羽比较发达。雏鸟破壳后体表所覆的绒羽叫雏绒羽,在早成雏中发达,而晚成雏中稀疏,甚至全无。雏绒羽完全不具羽小钩。

鸿雁雏鸟雏绒羽发达

除此之外,还有半绒羽、纤羽、粉䎃(rǎn)等等。这些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羽毛构成了我们所看见的身披彩衣的鸟类。

大多数鸟类会在春季更换为夏羽,秋季更换为冬羽。换羽不但可以使羽毛长年保持完好,还可以在繁殖期前形成艳丽的装扮,用以向异性求偶。

形态各异的翅膀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鸟类的翅膀相当于人类的手臂,其上附着长度、宽度不等的飞羽,构成流线型结构,以支撑鸟类飞行。

不同鸟类的翅膀形态也存在很大差异,不仅在于体型造成的大小区别,还因适应不同生存环境,在骨骼结构、羽毛形态等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

根据形态的不同,鸟类的翅膀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椭圆翼

Elliptical wing

椭圆翼一般出现在习惯于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活动的鸟类上,如雉类、啄木鸟等。

我们身边常见的麻雀,

它们的翅膀就属于椭圆翼

与体长相比,这种翼形总体骨骼长度较短,指腕、尺桡、肱骨比例相当,初级飞羽较短,次级飞羽较长,翅形短而圆润。

图片来源网络

此类翅膀加速度大,机动性强,起飞后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高的速度,但滞空时间较短,飞行时需要持续拍打翅膀,适于短距离飞行。

2.高速翼

High-speed wing

高速翼多见于小型水鸟、需要长途飞行的鸣禽和攀禽。

需要迁徙的雁鸭类多是高速翼

与椭圆翼相比,此类翅膀的指腕部分骨骼拉长,尺桡、肱骨比例不变;初级飞羽非常长,次级飞羽较短,三级飞羽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类翅膀可通过持续的拍翅维持长时间高速飞行。

图片来源网络

3.主动滑翔翼

Active soaring wing

主动滑翔翼多见于一些大型海鸟。

图片来源网络

此类翅膀指腕部较短,尺桡骨、肱骨极长,翼上着生大量的次级飞羽和较多的三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短而整齐,翅形长而窄。

图片来源网络

该翅形适于在海面上长途飞行,其主要缺点是起飞困难、加速慢、拍翅费力。

4.被动滑翔翼

Passive soaring wing

被动滑翔翼主要出现在大中型陆栖鸟类,尤其是猛禽。

此种翼形指腕、尺桡、肱骨比例相当,初级飞羽等长,翼尖形状宽阔,整体翅形宽且长,翼展面积较大,飞行省力,非常适合在空中长时间滞空,但起飞困难,飞行被动化。

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身体构造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

体重越轻,飞行时的负担越少,鸟类为了减轻体重可算是费尽了心思。

鸟骨是优良的“轻质材料”,骨骼中空,由蜂窝状结构支撑。同时,鸟的头骨愈合,没有牙齿;骨盆和脊柱愈合为宗荐骨,尾椎骨愈合为尾综骨;肋骨通过钩状突起互相钩接形成强固的胸廓。

图片来源网络

骨骼的一系列变化减轻了鸟的体重,提高了骨骼强度,胸前的龙骨凸能附着更粗壮的胸肌,有利于提高拍翅力度。据分析,鸟骨只占鸟体重的5%~6%;而人类骨头占体重的18%。

鸟类的消化系统也非常适应减轻自重的需要。它们的直肠较短,括约肌通常比较退化,导致鸟儿们随时可能进行排便,以减少身体重量。

鸟类还有独特的“双重呼吸”,增加气体交换效率。

图片来源网络

鸟类的肺呈实心海绵状,还连有9个薄壁的气囊。飞行时,鸟类吸入的气体一半进入后气囊,另一半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排入前气囊;呼气时,后气囊的气体经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随前气囊的废气一并排出。

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提高了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保证了机体高能耗条件下的能量代谢需要。

通过漫长的进化,现存鸟类将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进化到了最适合飞行的状态,如高度发达的胸肌,高效高速的消化系统,高度整合的泄殖腔,既能飞行也能保温的羽毛等身体结构等。这些改变都趋向于减轻体重,使鸟儿们更适应展翅高飞的生活。

图文:马冬卉

编辑:马冬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训练宠物鸟儿做飞行表演
训练宠物鸟儿成为良好的飞行伴侣
如何训练你的宠物鸟儿进行简单的飞行训练
原创 鸟类强大的飞行能力背后,做了哪些牺牲?一文了解飞行的秘密
东昌府区付楼幼儿园开展爱鸟护鸟主题活动
了解鸟儿行为,减少相关悲剧的发生
狗狗究竟需要多少运动量?
宠物美容师:从热爱到专业,我付出了...
法斗总是叼着自己的孩子乱跑这次付出了血的代价
【致鸟】 “宅家”鹦鹉需要多少运动量?家养宠物鹦鹉需要哪些锻炼?

网址: 为了飞行,鸟儿究竟付出了多少?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6294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长隆飞鸟乐园攻略
下一篇: 早鸟6折|百老汇互动亲子科学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