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家兔饲养管理要点

家兔饲养管理要点

摘要:实验兔的生产目的与各种经济兔的生产目的不同。前者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敏感性强、适应性差,并且要求背景资料齐全。所以在繁育生产和试验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按着兔群的微生物学控制的等级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还必须按照家兔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的程序化管理。

实验兔的生产目的与各种经济兔的生产目的不同。前者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敏感性强、适应性差,并且要求背景资料齐全。所以在繁育生产和试验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按着兔群的微生物学控制的等级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还必须按照家兔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的程序化管理。

(一)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1.所采用的饲料应符合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应充分利用颗粒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优点,特别应注意的是在家兔的配合饲料中应保证足够量的纤维素的供应。

2.饲料的喂给采用定时定量、少喂勤添的方法  这样既可养成家兔良好的进食习惯,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便于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也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家兔采食频繁,一般每天30~40次,但每次采食的时间短所吃饲料也少,约2~8g,在午夜至天亮之前,兔采食的饲料占采食量的70%。

3.掌握适宜的喂量  一般种公兔每天的饲料供应量为130~150g,种母兔的供应量为160~250g,可视家兔的健康情况及生产情况而定。对于幼兔要严格掌握给料量,因其贪食且消化功能尚不完善,极易因过量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国内外也有实行自由采食,一般每只兔日采食量为150~200g,虽有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管理费用的优点,但饲料的浪费较高。

4.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水是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一年四季均应保证有充足的水供应,并应注意水的质量应符合相应微生物控制级别的要求。普通级家兔的饮用水要符合城市生活用水标准,清洁级家兔的饮用水要经灭菌或用酸化水(用盐酸将水的pH值调至2.5~2.8)。

5.保持安静,防止骚扰  家兔胆小易于受惊,因此在管理中应注意饲养操作尽可能轻、稳、静,保持安静的环境,还要防止其他动物对其造成骚扰。

(二)不同类型家兔的饲养和管理

1.种公兔的管理  种公兔是整个兔群的关键,要求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性欲旺盛,不能过瘦或过肥。饲养管理技术要点:①要注意营养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在种公兔的饲养期间,应保证在饲料中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②掌握适宜的饲料饲喂量,若采用全价营养颗粒饲料,每天给料量不宜超过150g;③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精液品质检查:④保证有充足的运动空间,种公兔应单独饲养于一个活动空间较大的地方,并且为了避免异性刺激应远离母兔;⑤在交配次数方面,青年公兔每天最多一次,成年公兔每天最多两次,每交配两天休息一天。

2.种母兔的管理  种母兔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种母兔的生理状态,在怀孕、分娩、哺乳以及休养期间,各阶段均不相同。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应根据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1)空怀期(休养期)母兔:空怀期的母兔处于营养蓄积阶段,为了有利于下次妊娠,应保持一般的营养水平,过肥或过瘦都可能造成不孕。过肥时,主要是卵巢周围蓄积脂肪过多阻碍了卵细胞的发育;过瘦或营养不良,会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分泌激素减弱,同样使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因此,对此期的母兔应随时注意根据其体况调整饲料的喂量,使母兔保持良好的繁殖状况。

(2)妊娠期母兔:由于胎儿的营养全靠母体供给,怀孕期母兔的管理将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妊娠期又可分为前期(受孕后的前20日)和后期(受孕后21日至分娩)。有资料报道,在前期胎儿的发育缓慢,从21日起,胎儿的体重增长量约等于初生重的90%。妊娠前期营养水平稍高于空怀期即可。在妊娠后期,胎儿增长迅速,营养物质需要量大,母兔的营养水平和喂量均应相应提高。但在临产前1~2日,应适当控制饲料的喂量,以防止母兔产后乳汁分泌过快过多而引起的乳房炎。

(3)哺乳期母兔:在哺乳期,母兔每天泌乳量平均为60~250g,且兔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母兔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分泌乳汁,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和钙、磷,这些营养物质只能从饲料中得到补充。所以,必须保证供给其充足的营养,否则必然影响泌乳能力,造成仔兔缺奶,使仔兔发育受阻,死亡率增加。此外,还要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影响乳汁质量造成仔兔消化不良。在母兔的产前产后必须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避免由于母兔口渴吃食仔兔。在保证母兔健康并能够分泌充足的乳汁的同时,应注意母兔乳头的清洁,防止仔兔因哺乳不洁造成的消化系统疾病。

3.仔兔的管理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称为仔兔。这一时期是家兔各器官系统进一步发育、生理功能发生激烈变化的阶段。仔兔具有生长发育快(从出生到30日龄体重可增加10倍)的特点,且由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全,适应外界环境的调节功能很差,因而,表现出生命力脆弱的生理特点,主要反映在体温调节能力差、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

根据仔兔生长发育的特点,可分为睡眠期和开眼期两个阶段。

(1)睡眠期(初生~12日龄):此期的管理应注意:在仔兔出生后6~10小时内应使其吃到初乳,可帮助仔兔排出胎粪。仔兔出生后3~5日周身无毛,无调节体温的能力,要做好保温工作。为保证仔兔的哺乳及母兔的休息,可采用早晚各一次的哺乳方法。

(2)开眼期(12日龄~断奶):此期仔兔生长发育增快,需要的营养物质量增加,但母兔的泌乳量在18~21日龄达到高峰后会逐渐降低,应尽早为仔兔补充易消化饲料。仔兔在20日龄后已逐渐开始吃料,若仔兔与母兔同笼饲养,应适当增加喂料量。

4.幼兔  幼兔指断奶至3月龄的小兔,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功能和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抗病力差等特点。在管理中应注意幼兔抵抗力较差,易发消化系统疾病且死亡率较高这一特点。有人认为,离乳对幼兔会造成“应激”现象,为了避免这种“应激”,可采用“离乳不离笼”的方法,即将母兔从笼中移去,而仔兔仍在原笼中饲养。实验证明,此方法可明显降低幼兔的死亡率。

5.育成兔  育成兔指从3月龄到初配的家兔。此期家兔具有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采食量大等特点。在管理上要注意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控制能量供给,防止过肥。雌雄应分笼饲养,防止过早交配。

(三)日常管理

1.工作人员每天应检查水、电、取暖、换气等设施的运转情况,并在登记表上记录室温、湿度等。

2.检查所分管的兔群。如有开门跑兔应立即捉拿,对号放回原笼并做记录备查。

3.喂料、添水(如系自动饮水要同时检查水嘴有无堵塞或漏水)。

4.按工作日程表进行仔兔测重、离乳打号;按繁殖登记表、仔兔登记表和环境控制记录表所记载的内容进行整理资料、编写工作日程,处理日常工作。

(四)饲养设施的卫生管理

1.食盒、水具应定期清洗、消毒灭菌。

2.饲养室和全部用具每周要进行气溶胶消毒1次。

3.清洗消毒过的食具和用具应与用过的食具和用具分别存放。

(五)家兔的分群和运输

家兔在饲养室内转群,或请领、购买试验用兔,必须注意到安全运输合理分群,避免造成意外的伤害。

1.应按所运家兔的微生物控制级别采用相应的专用笼具,运输笼具在用前、用后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

2.按家兔的级别和性别等分别装笼,成年雄兔应防止打斗咬伤。

3.笼具要处理好,避免造成家兔外逃或外伤。

4.长时间运输后应控制饮食,避免饥饿后暴饮、暴食,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胃肠疾病。

相关知识

家兔的饲养管理
家兔的生活习性
宠物幼犬的饲养管理与调教
宠物猫的饲养管理要点
另类宠物饲养宠物兔的日常护理宠物兔的饲养管理.ppt
鹦鹉幼崽怎么喂养?附幼鸟的饲养管理要点
家兔饲料如何补充钙和磷 ?
宠物鹦鹉饲养八大要点
豚鼠饲养管理要点
金丝雀的繁殖和饲养要点有哪些

网址: 家兔饲养管理要点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6676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兔(Rabbit)麻醉剂量表
下一篇: 宠物携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