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科临床诊疗中,常有多种躯体不适主诉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未能发现可解释其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全科医师经过分析评估考虑其可能存在心理疾病时,一般会使用到心理测量工具有90项症状清单、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1
90项症状清单(SCL-90
又称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编制于1975年。含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适用范围:
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
在综合性医院中,常以SCL-90了解躯体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
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
量表组成:
包括90个条目,10个因子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睡眠和饮食方面)
量表施测:
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
·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
·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
·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
·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
评定时间为“现在”或“最近1周”
计分:
总分:·总均分
·阳性项目数(有症状的项目数)
△单项≥2的项目数(最高分为5分)
△阳性症状分
·阴性项目数(无症状的项目)
△单项分=1的项目数
△阴性症状均分
因子分
结果解释:
总分分析:
·1~5分评级:
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个,或任一因子分≥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0~4分评级:
总分超过7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个,或任一因子分≥1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筛选阳性只能说明可能患心理疾病,而不是一定患心理疾病
因子和廓图分析:
反映具体病人的症状群特点
反映靶症状群的治疗效果
中国正常人测试结果:
男女间总体而言并无显著差异,仅发现强迫和精神病性两因子,男略高于女,恐怖因子女略高于男,但差别甚微,在实际工作中可忽略性别因素;
年龄因素的影响较性别大,主要是青年组(18~29岁)各因子除躯体化项外,均较其他年龄组高。
2
抑郁自评量表(SDS)
W.K.Zung编制于1965年,有20个反应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
精神性-情感症状:抑郁心境和哭泣2个条目
躯体性障碍:情绪的日夜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共8个条目
精神运动性障碍:能力减退和不安2个条目
抑郁的心理障碍:思考困难、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生活空虚感、无价值感和兴趣丧失共8个条目
适用范围:
评定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患者均可使用;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患者,评定有困难。
量表施测:
采用四级评分
·没有或很少时间(偶尔)
·少部分时间(有时)
·相当多时间(经常)
·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持续)
评定时间为“最近1周”
计分:
粗分:
正向评分为1/2/3/4(10个项目)
反向评分为4/3/2/1(10个项目)
标准分=int(粗分*1.25)
结果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
低于53属于正常群体
53~62为轻度抑郁
63~72为中度抑郁
72以上为重度抑郁
3
焦虑自评量表(SAS)
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
适用范围:
用于评定焦虑严重程度、疗效,对象为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不能用于诊断;
可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SAS在各类神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
量表施测:
采用四级评分:
·没有或很少时间(偶尔)
·少部分时间(有时)
·相当多时间(经常)
·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持续)
评定时间为“最近1周”
计分:
粗分:
正向评分为1/2/3/4(15个项目)
反向评分为4/3/2/1(5个项目)
标准分=int(粗分*1.25)
结果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
低于50属正常群体
50~59为轻度焦虑
60~69为中度焦虑
69以上为重度焦虑
整理:浙二国际保健中心/全科医学科 张青青
编辑:袁豪杰
审核:童钰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常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工具介绍
汉密顿抑郁量表与其他心理评估工具的比较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心理评估
心理所研究比较儿童虐待评估工具ACE
自闭症评估工具
如何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
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有哪些?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及使用方法?
常用的几个性格测评工具
什么是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
网址: 常用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工具介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67545.html
上一篇: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指南(草案)| |
下一篇: 多位两会代表委员重点关注——青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