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最好的“行李”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档日本的宠物综艺节目,叫《宠物当家》,第一次听到“旅犬”这个名词。那是一只叫雅夫的拉布拉多,节目记录了它跟着主人松本秀树旅行全日本的故事,后来这只狗还去到台湾旅行。当一代的旅犬去世后,它的儿子大介又被选为第二代旅犬。旅行所到之地甚至卖起了它们的周边,各种各样印着它们头像的物品被民众疯抢。那个场面我至今印象深刻。在这之前,我对动物的印象还停留在最原始也最真实的《动物世界》,那是动物和人类平行的世界,两者几乎没有交集,即便有,也是隐性的。
随着时光的推移,人类和动物的交集越来越广泛。据统计,中国的宠物数量已经从1999年的不足4000万只迅速增加到约1.5亿只宠物犬、1亿只宠物猫。随之而来的是宠物情感经济的萌芽,宠物用品、医疗、美容……当然,还有旅行。去年4月刊时,我们的封面故事讲述了“人类与动物园”,那是一种“千山万水去看你”的旅行,而这次,我们想讲述的是“我们一起在路上”的旅行。
在中国,虽然很多人养宠物,但带宠物出远门依旧是许多主人不敢想像的事,可能你带宠物旅行的距离只限于你家和街心公园之间。这与宠物旅行的接受程度、旅行环节的服务观念都不无关系。以前去美国旅行,那里的人对待宠物的态度很让我动容:宠物不但可以搭乘地铁公交、连银行也欢迎宠物入内,甚至会准备了骨头形状的饼干;再小的公园也有专门圈出的宠物沙地;露天餐厅几乎都允许宠物上桌……另一方面,这种体贴也是双向的,主人们都懂得在公共场合管好自己的毛孩子,景区里会随身带着纸和袋子当铲屎官,公共交通上的宠物会被妥善安置在旅行包里,一旦放出来它们的嘴巴也会被戴上口罩。
我们采访了许多带宠物在路上的人,原来带宠物旅行,也和带父母、带孩子旅行一样,可以被归为出发前期待万分,做准备时焦头烂额,旅行中状况不断,并且发誓“再也不带他们出来了”,回来后却会边翻照片边傻笑着筹划下一次旅程的那种状态。更重要的是,在旅行途中,看到他国人对动物的态度,或许也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讨论,真正的共融才会慢慢产生。
宠物旅行 正当时
年初,陆续有中国的航空公司推出新政:川航开始出售“宠物机票”,海南航空允许小型宠物和主人一同搭乘客舱……这些信号,都透露出近年来带宠物出行的升温。社会的脚步越来越匆忙,却也越来越疏远,小动物的或萌或暖,或调皮无疑是一种精神的按摩与支持。主人们也希望可以突破房屋的“结界”,带它们去见识更有趣和广阔的世界!当宠物成为旅行拍档,究竟是一项超值选择,还是烦恼重重?在过去几年间,交通、酒店、景区这些强硬的“拦路虎”是否有所改善?在陌生的异乡, “毛孩子们”是让主人成为人气中心,还是造成哭笑不得的尴尬?网上超人气的带宠旅行者,又如何脑洞大开……本期《旅行家》,让我们跟着“毛孩子”们,上山下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