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黄臀鹎

黄臀鹎

黄臀鹎,又称黄屁屁,是雀形目鹎科鹎属鸟类。 [6

]成鸟额、头顶至枕部黑色,无明显冠羽,眼先和眼周亦为黑色,耳羽灰褐色,上体土褐色,尾暗褐色具不明显横斑,翼暗褐色,飞羽具淡色羽缘;下体颏、喉白色,喉侧具不明显的黑色髭纹,上胸灰褐色,形成宽环带,胁部泛烟褐色,尾下覆羽鲜黄色,其余下体乳白色;虹膜茶褐色,喙和脚黑色,下喙基部两侧各有一小红点。 [7

]

黄臀鹎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周围地区,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西南和东南沿海等地,较为常见,为留鸟,进行季节性垂直迁徙。黄臀鹎栖息于中低山的稀疏林地,除繁殖期外成群活动;主食植物种实,兼食昆虫,幼鸟主要吃昆虫;冬季吃乌桕等种子,夏季吃多种浆果、梨果等果实,以及鳞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繁殖期在4-7月,窝卵数2~5枚,卵灰白至淡红色,表面有褐斑。 [7

]

黄臀鹎是中国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8]黄臀鹎是食昆虫和杂草种子的益鸟。 [9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2]

黄臀鹎的额、头顶、枕、眼先、眼周均为黑色,额和头顶微具光泽,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红色小斑点。耳羽灰褐或棕褐色,背、肩、腰至尾上覆羽土褐或褐色,两翅和尾暗褐色,飞羽具淡色羽缘,尾羽具不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横斑或无此横斑。有的外侧尾羽具窄的白色尖端。颏、喉白色,喉侧具不明显的黑色髭纹。其余下体污白色或乳白色,上胸灰褐色,形成一条宽的灰褐色或褐色环带,两胁灰褐色或烟褐色,尾下覆羽深黄色或金黄色。 [3]

虹膜棕色、茶褐色或黑褐色,嘴、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7-40克,♀27-43克;体长♂171-217毫米,♀173-215毫米;嘴峰♂12-16毫米,♀12-16毫米;翅♂81-96毫米,♀82-92毫米;尾♂85-99毫米,♀81-97毫米;跗蹠♂20-24毫米,♀21-23毫米。(注:♂雄性;♀雌性) [3]

黄臀鹎

白喉红臀鹎

体量

体重♂27-40克,♀27-43克;体长♂171-217毫米,♀173-215毫米

体重♂36-52克,♀28-52克;体长♂188-232毫米,♀180-240毫米

特征

成鸟额、头顶至枕部黑色,无明显冠羽,眼先和眼周亦为黑色,耳羽灰褐色,上体土褐色,尾暗褐色具不明显横斑,翼暗褐色,飞羽具淡色羽缘

头顶、枕、眼周和颊的前部黑色,具金属光泽;颊的后部和耳羽灰白色;后颈、颈侧和上体灰褐色,各羽均具浅色羽缘;腰羽及尾上覆羽灰褐色;颏与嘴角黑色,喉白色,胸和腹部灰白色

图片

黄臀鹎黄臀鹎

白喉红臀鹎

主要栖息于中低山和山脚平坝与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栎林、混交林和林缘地区,尤其喜欢沟谷林、林缘疏林灌丛、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区。也出现于竹林、果园、农田地边与村落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灌木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 [3]

习性

常作季节性的垂直迁移,夏季多沿河谷上到山中部地区,海拔高度随地区而不同,如在云南西部,夏季可出现在海拔2800-3000米的中低山地带,在玉龙山是海拔2400-3100米地带的常见种。冬季则下到山脚平原,在林缘、山坡灌丛和村落附近亦是常见鸟类。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均成群活动,晚上成群、成排地栖息在树枝或竹枝上过夜。通常3-5只一群,亦见有10多只至20只的大群,有时亦见与白喉红臀鹎、红耳鹎混群。善鸣叫,鸣声清脆洪亮。 [3]

食性

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但幼鸟几全以昆虫为食。冬季主要以植物种子,如乌柏种子为食,夏季主要以各种浆果、梨果、火把果、野棠梨、马桑泡、锁莓等果实为食,也吃鞘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据在其他地区的研究,食性也大致相似,主要以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步行虫、金龟子、金花虫、铜绿金龟甲、日本金龟甲、红蜻蜓、蜂类、蝇类、蚂蚁、蛴螬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此外偶尔也吃少量农作物种子,如麦粒、豌豆、油菜子等。 [3]

分布于缅甸东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中国(长江流域、西南和东南沿海省区,北到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西达西藏东南部)。 [2]

黄臀鹎分布图

繁殖期4-7月。2月末3月初开始配对。配对以后雌雄鸟逐渐离开群体,彼此追逐于树枝间,有时彼此上下翻飞,出现求偶交配行为。通常营巢于灌木或竹丛间,也在林下小树上营巢。巢距地高0.6-1.5米,有时亦置巢在距地1.5-2.5米高的树枝权上。巢为碗状,主要由细的枯枝、草茎、草叶、植物纤维等材料构成,内垫细草茎、花穗等柔软物质。巢的大小为外径8×9厘米-13×4厘米,内径6.5×6.5厘米-6×7厘米,高7-8厘米,深4-5厘米,每窝产卵2-5枚。卵淡灰白色或淡红色,被有紫色斑点,卵的大小(25枚)平均为22.5毫米×16.2毫米。 [3]

黄臀鹎华南亚种(学名:Pycnonotus xanthorrhous andersoni)

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河南、长江流域下游以南的华南地区、西至四川、云南以东地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湖北宜昌。 [4]

黄臀鹎指名亚种(学名:Pycnonotus xanthorrhous xanthorrhous)

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 [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2]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0]

相关知识

黄臀鹎
#0897 黄臀鹎
黄臀鹎喂养方法|新手必看!
黄臀鹎的繁殖方式
葡萄架下黄臀鹎,美、实在是美!
黄喉鹎(鹎科鹎属动物)
红耳鹎吃什么更好?
黄喉绿鸫鹎
飞翔的精灵·鸟类摄影作品欣赏系列:(十一)黄腹冠鹎
红臀鸟 #红屁股鸟 #鸟类实拍 #我的手机摄影日记

网址: 黄臀鹎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447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黄胸织布鸟
下一篇: 宠物界人气手玩鸟——白文鸟: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