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白腰文鸟指名亚种

白腰文鸟指名亚种

白腰文鸟指名亚种(学名:Lonchura striata striata)是白腰文鸟的亚种之一。体长10-12厘米。上体红褐色或暗沙褐色、具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额、嘴基、眼先、颏、喉黑褐色,颈侧和上胸栗色具浅黄色羽干纹和羽缘,下胸和腹近白色,各羽具“U”形纹。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或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主要以稻谷、谷粒、草子、种子、果实、叶、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前部、眼先、眼周、颊和嘴基均为黑褐色,头顶后部至背和两肩暗沙褐色或灰褐色、具白色或皮黄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和红褐色羽端。尾黑色,先端尖,呈楔状。两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外表羽色同背,但较背深,亦具棕白色羽干纹。耳覆羽和颈侧淡褐色或红褐色、具细的白色条纹或斑点。颏、喉黑褐色,上胸栗色,各羽具浅黄色羽干纹和淡棕色羽缘,下胸、腹和两胁白色或灰白色,各羽具不明显的淡褐“U”形斑或鳞状斑;肛周、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栗褐色,具棕白色细纹或斑点。虹膜红褐或淡红褐色,上嘴黑色,下嘴蓝灰色,跗蹠蓝褐或深灰色。 [1]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尤以溪流、苇塘、农田耕地和村落附近较常见,常见于低海拔的林缘、次生灌丛、农田及花园,高可至海拔1600米。很少到中高山地区和茂密的森林中活动。 [1]

性好结群,除繁殖期间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常成数只或10多只在一起,秋冬季节亦见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群的结合较为紧密,无论是飞翔或是停息时,常常挤成一团。常在矮树丛、灌丛、竹丛和草丛中,也常在庭院、田间地头和地上活动,晚上成群栖息在树上或竹上。夏秋季节常与麻雀一起站在稻穗和麦穗头上啄食种子,有时还成群飞往粮食仓库盗食,故有 ‘偷仓’之称。冬季群居在旧巢中,一般10只或10余只同居一旧巢,故又有‘十姐妹’之,称。常站在树枝、竹枝等高处鸣叫,也常边飞边鸣,鸣声单调低弱,但很清晰。以植物种子为主食,特别喜欢稻谷。在夏季也吃一些昆虫和未熟的谷穗、草穗。 [1]

分布于印度半岛西部和东北部、斯里兰卡。 [2]

繁殖期3-9月,营巢在田地边和村庄附近的树上或竹丛中,也在山边、溪旁和庭院中树上或灌丛与竹丛中营巢。巢主要用杂草、竹叶、稻穗、麦穗等材料构成,随地区而稍有不同,通常就地取材,内垫以细草。巢呈曲颈瓶状、椭圆状或圆球形。每窝产卵3-6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卵为椭圆形或尖卵圆形,孵卵期14天左右。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轮流哺育,19天左右幼鸟即可离巢出飞。 [1]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3]

相关知识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的特征 白腰文鸟形态特征
白腰文鸟价格
白腰文鸟和白文鸟区别
白腰文鸟繁殖 怎样繁殖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形态特征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白腰文鸟,白腰文鸟价格、白腰文鸟多少钱一只、白腰文鸟好养吗
白腰文鸟的人工繁殖
白腰文鸟怎么训练?怎样驯养
葵花凤头鹦鹉指名亚种

网址: 白腰文鸟指名亚种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4574.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马拉巴鹦鹉
下一篇: 风吹荷叶鸟儿飞,青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