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呈氏吸蜜鹦鹉(学名: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羽色鲜艳,鸟体为绿色,头顶和颈部橄榄棕色,并带有暗黄色的条纹;鸟喙和眼睛之间为黑绿色;脸颊带有浅绿色的条纹。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马呈氏吸蜜鹦鹉身长依照不同亚种为23到25厘米,体重43-55克。鸟体为绿色,头顶和颈部橄榄棕色,并带有暗黄色的条纹;鸟喙和眼睛之间为黑绿色;脸颊带有浅绿色的条纹。喉咙、胸部、腹部、翅膀下覆羽和内侧飞行羽的宽广带状为红色;尾羽上方绿色,尖端黄色,尾羽外测底色为红色,内侧橙黄色;鸟喙浅黄,虹膜桔红。幼鸟体色较深,胸部和腹部的红色零星分布些许绿色羽毛。 [1]
马呈氏吸蜜鹦鹉主要栖息于山区森林、森林边缘、部分开垦过的区域、高大的次生植被区、介于1200米到2800米之间小面积孤立的森林地区或是耕种区;主要的活动范围介于1600米到2500米之间。随时空晴间多云,通常发现在1400至2500米之间,也可以下降到1100米,有时可达3000米高空。这些鸟是很常见于木麻黄和桉树的种植园。已经适应人类的存在及其活动。 [1]
平时大多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50只左右的数量于花朵盛开的树上觅食;有时候也会和其他种类的吸蜜鹦鹉一起集结,例如巴布亚吸蜜鹦鹉(Charmosyna papou),在比较高的纬度则会和同属中的翠绿吸蜜鹦鹉(Neopsittacus pullicauda)一起群聚活动;有时候马呈氏吸蜜鹦鹉会到地面杂草觅食,大部分都是在树木的中间层活动;在林间非常活跃,时常用鸟喙辅助灵活的于枝叶间攀爬觅食;飞行的速度相当快,会伴随尖锐的鸣叫声,相当刺耳和易见。
马呈氏吸蜜鹦鹉主要以花朵、花蜜、花粉、浆果、软性种子、较小的硬种子、昆虫以及幼虫为食。 [1]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伊里安查亚西部和佛吉克普半岛。从雪山山脉东部到休恩半岛和欧文斯坦利范围。
马呈氏吸蜜鹦鹉在野外的繁殖期从9月到1月,视情况而定,也发生在6月和8月。雌性通常每窝产2枚卵,巢建在一个高大的树木上,距地面有相当的高度。其他信息不详。
人工豢养的马呈氏吸蜜鹦鹉资料相当有限,它们一次会产下2枚卵,孵化期为25-27天,幼鸟羽毛长成约需7到8周。如果惊扰亲鸟育雏,亲鸟很可能会咬死幼鸟或是拔去幼鸟的毛。 [1]
马呈氏吸蜜鹦鹉(3亚种)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马呈氏吸蜜鹦鹉南部亚种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ajor
2.
马呈氏吸蜜鹦鹉西部亚种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edius
3.
马呈氏吸蜜鹦鹉指名亚种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usschenbroekii
[2]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3]
相关知识
虹彩吸蜜鹦鹉简介 虹彩吸蜜鹦鹉寿命 虹彩吸蜜鹦鹉可以养吗
虹彩吸蜜鹦鹉族
4种带标识的鹦鹉:费氏牡丹、小太阳、和尚、紫腹吸蜜,品种介绍
达扎丕虹彩吸蜜鹦鹉
超市门口有人卖鹦鹉,报价15元人民币,吸蜜鹦鹉该不该买?
吸蜜鹦鹉饲养技术及自然繁育技术
最漂亮的虹彩吸蜜鹦鹉
【致鸟】 从野生吸蜜鹦鹉食谱看宠物吸蜜鹦鹉应该吃什么?(节选自《鹦鹉科学饲育指南》)
探秘吸蜜鹦鹉的奇妙世界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鹦鹉科(所有种)
网址: 马呈氏吸蜜鹦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4626.html
上一篇: 云南一动物园鹦鹉骂脏话,它为何能 |
下一篇: 斑文鸟和白腰文鸟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