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肩金刚鹦鹉(学名:Diopsittaca cumanensis):是鸟纲、鹦鹉科的攀禽。体长33厘米,是所有的金刚鹦鹉中体型最小的。体羽大多为草绿色,前额带蓝色,双翅肩角和下覆羽有较大的红色区域,底面有金黄色与橄榄色羽毛球,雌雄同色。
栖息于各种开阔的林地,主要是天然热带稀树草原(包括塞拉多岛)和毛里塔尼亚沼泽地区。在棕榈树上或白蚁穴挖洞筑巢。食谱主要是植物种子,也吃各种果实和花朵,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钝舌吸出果肉。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和秘鲁。
注:2014年之前是红肩金刚鹦鹉(Diopsittaca nobilis)的亚种。后划为独立物种。 [1]
(概述图参考来源: [2])
南方红肩金刚鹦鹉体长33厘米,体羽大多为草绿色,前额带蓝色,双翅肩角和下覆羽有较大的红色区域,底面有金黄色与橄榄色羽毛球,雌雄同色。
曾经归属于金刚鹦鹉属(Ara)中。 与北方红肩金刚鹦鹉是同属物种,但不同处在其上颌骨全白与黑色或角染黑色;鸟喙具有更大的尺寸,长度2.44厘米,在顶部越宽; 裸露的脸,是由完全裸露的鼻孔和鼻孔与眼睛之间的区域与部分覆盖有黑色刚毛和前眉毛的鼻孔而形成的,该前刷毛环绕在鸟喙底部至鼻孔以下,填充了鼻孔和眼睛之间的区域; 后冠的绿色向前延伸至中冠,因此将前额的蓝色塑造成狭窄的眼眉。 [3]
栖息于各种开阔的林地,主要是天然热带稀树草原(包括塞拉多岛)和毛里塔尼亚沼泽地区。也会至谷物田与果园中觅食而造成农民损失,在有些地方被视为农业害鸟。
留鸟,但在有些地区会有季节性的迁徙行为,在当地是常见的鹦鹉,尤其在巴西的中部及东北部。群居性,繁殖期外时常大群聚集活动或成对活动,食物包括了坚果、种子、水果、花朵等。
声音包括高音调的“ kreeek-kreeek”或更多音调的“ ahk-ahk-ahk-ahk-ahk-ahk”,通常以突发形式鸣叫。 [3]
分布于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巴西和秘鲁。 [1]
指名亚种分布于:亚马逊河下游的巴西东部埃帕拉、马拉尼昂、伯南布哥州、巴伊亚州和戈亚斯。
长翅亚种分布于: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东北部到巴西南部(马托格罗索州到米纳斯吉拉斯州和圣保罗)。 [3]
南方红肩金刚鹦鹉分布图
在巴西西南部10月份进入繁殖期。通常在活棕榈树干上挖巢,或在白蚁堆挖洞筑巢。孵化期25天,55天后羽毛长成。这种鹦鹉是美洲国家传统的笼养鸟。刚引进饲养时相当害羞,易紧张与不安,但不需很长的时间即可适应饲主与环境,适应环境后大多十分健康强壮,喜爱啃咬东西,巢箱与笼舍需够坚固,最好能提供玩具与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喜爱沐浴。红肩金刚鹦鹉的繁殖不多,但购买人工繁殖鸟来繁殖不会困难,而且一但繁殖稳定后有可能很多产,已有普遍繁殖的成果,但是国际间鹦鹉养殖业中指名亚种与长翅亚种的数量很少,繁殖成果也很少见, 这两种幼鸟的喙部出生时即为蜡色,下喙部会随时间慢慢变成黑色。提供坚固的巢箱,室内较户外鸟舍易繁殖成功,建议使用巢箱20×20×60厘米,入口8厘米,一窝约有4-6枚卵,孵化期22-25天,羽毛长成约2个月。 [3-4]
南方红肩金刚鹦鹉(2亚种)中文名称
学 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南方红肩金刚鹦鹉指名亚种
Diopsittaca cumanensis cumanensis
M. H. C. Lichtenstein, 1823
2
南方红肩金刚鹦鹉长翅亚种
Diopsittaca cumanensis longipennis
Neumann, 1931
[3]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1]
全球种群数量尚未确定,但该物种被描述为“相当普遍”。趋势判断:如果没有任何下降或严重威胁的证据,则怀疑物种数量稳定。 [1]
相关知识
红肩金刚鹦鹉
红肩金刚鹦鹉品种介绍
红颊金刚鹦鹉
迷你金刚鹦鹉
金刚l鹦鹉和迷你金刚鹦鹉有什么区别
迷你金刚鹦鹉:因为迷你,所以迷人
红腹金刚鹦鹉
原创 金刚鹦鹉很容易活到65岁以上,作为宠物金刚鹦鹉可以陪你一辈子
【图片】金刚鹦鹉的品种分类!!!【金刚鹦鹉交流吧】
红额金刚鹦鹉
网址: 南方红肩金刚鹦鹉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4851.html
上一篇: 为何金刚鹦鹉能百毒不侵?还非常喜 |
下一篇: 【金刚鹦鹉】干活慢就算了,还费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