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颊燕鸥别名小燕鸥、小海燕,为鸥形目、鸥科、燕鸥属鸟类,原产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印度次大陆及中国。野生于海边沙滩、湖泊、河流、沼泽等内陆水域附近的草丛、苇丛及灌木丛中,以及沿海海岸、近海无人岛礁等处。1764年命名,共6个亚种。我国多见夏季繁殖群体,新疆西部喀什,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海南岛。
每年春夏之交,成群结队、越过重洋。夏天,在海滨湿地周边繁衍生息、生儿育女。秋风吹起,拖家带口,远赴万里之外。几百上千年以来,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来来回回。
科目分类:鸥形
生存环境:海岸
颜色分类:白色_黑色
性情分类:游禽
最大体型:27cm
迁徙类型:候鸟
寿命年限:30年
适宜温度:20℃±8℃
食物饲料:肉食
体长22-27cm,重55-60g。夏羽自上嘴基沿眼先上方达眼和头顶前部的额为白色,头顶至枕及后颈均黑色。背、肩、腰淡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眼先及穿眼纹黑色,在眼后与头及枕部的黑色相联。眼以下头侧、颈侧白色。颏、喉及整个下体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全为白色。冬羽与夏羽相似,头顶白色向后方扩大,黑色变淡变窄向后退缩。虹膜褐色,夏季嘴黄色,尖端黑色。冬季嘴黑色,基部黄,夏季脚橙黄色,冬季黄褐色或暗红色。
常成群结队,或与其他燕鸥混群,频繁地振翼快速,常作徘徊飞行,潜水方式独特,入水快,飞升也快。
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
幼鸟头顶部褐白斑驳,后枕黑褐色,上体灰色,因各羽具有褐色羽缘或大片褐色而使上体缀有褐色横斑和皮黄色或白色羽缘,尾较短,白色,端部褐色。
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近水处的草丛或沙地浅坑中,每窝产卵2-4枚,孵化期19-22天。
6215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知识
湿地水鸟:鸥:白额燕鸥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8黑腹燕鸥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河燕鸥育雏画面温馨唯美
“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再现南通
白颊吊饲养攻略(白颊吊饲养技巧)
中国鸟类名称大全【动物吧】
重庆大学城白颊噪鹛警戒行为模式及警戒距离
白颊噪鹛吃什么?
观鸟十余载,拍下上万张中华凤头燕鸥照片——一位生物老师和“神鸟”的不解之缘
网址: 白颊燕鸥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4984.html
上一篇: #1239#白腰文鸟 |
下一篇: 白文鸟正确养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