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移动问诊白皮书(2017)》在第三方机构发布了。这份白皮书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医疗产业链的优化提供了优质的技术土壤,在国家医改背景下,移动医疗迅速发展。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移动医疗可以弥补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缺憾,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但是,医疗本身就是带有高风险和不可试错性的行业,其与远程技术的融合,是否会出现新的问题?就此,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经过几年来的发展,人们会习惯在生病之后用手机来寻求帮助,移动医疗已经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在此之下,移动医疗的概念渐渐明晰化。
所谓“移动医疗”,业内常用的定义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在移动医疗的普及下,它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方式。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人们都能够随时听取医生的建议,或者获得各种与健康相关的资讯。移动医疗正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尽管移动医疗取得长足发展看上去已是大势所趋,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风险。接下来我从我身边的例子说一下,移动医疗还存在的问题。
1.网上通常只能看普遍的小病
我的合租室友谢女士,在北京北漂也有两年了,她在今年一月使用了移动医疗。
室友在早晨起床后发现面部颈部起了一些红色的小疙瘩,于是她使用了搜索引擎上的“问医生”功能,先注册了账号,然后按照要求填写了主要病症、发病时间,有无病史,并且分别上传了照片。
大概过了半小时,室友就收到了回复。有3名医生回复了她的问题,但是对她的诊断各不相同。其中1名医生判断是急性荨麻疹,1名医生回复说是过敏,还有1名医生说是蚊虫叮咬引发的皮肤应激反应,这三种回复截然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三位医生都没有宰相室友询问接下来的情况。室友感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她自己也不敢随意用药,便放任其自生自灭。到了晚上,小疙瘩就自行消退了。
当时室友曾咬牙切齿的和我说,“网络上免费的问诊医生,只能问比较普遍的小病,比如感冒发烧、扭伤、伤口护理等,向其他那些疾病,过敏什么的,还是去医院面对面问诊吧。”
2.医生为了利益乱卖药
曾在知乎看到一个真实案例,说是一位男士因为身体不适,就在网上进行“问医生”功能。跟医生聊了好久,觉得自己的症状与医生说的符合,于是问医生怎么治疗,医生顺势推荐了很多药,这位男士也都买了。后来在服药后,身体不适感加重,最终去了医院进行挂号。
3.网络医生回复“夸大其词”
有时候明明只是小毛病,却在网上问医生后,开始心慌,因为医生说的和自己认为的完全不同。这种情况真的不少见。去年我由于老口渴,吃不下饭,在网上问医生,医生说我可能有糖尿病。吓得我开始怀疑人生。在去大医院全面体检后,终于安心。
其实出现这些误差,有时候并不能避免,毕竟不是面对面,患者提供的信息又有限,面对那么多模棱两可的表述,医生有时候也会犯难,只能选择最贴近的患者的表述来进行回复。被“夸大”也是难免的。
关于网络问诊的舆论,在各大引擎搜索一搜一大把,有贬低的,也有称赞的。不能因为一有不好的声音出现,就忘记了这项服务也曾给我们带来过好处,给我们带来过便利。
前些天我自己也又一次使用了移动医疗。(之前使用都是医院预约,挂号,这一次选择了问诊服务。)
由于这段时间常常熬夜,睡眠不足,压力较大,头发出油极快,也有了头皮屑。原来头皮屑都是和我无缘的。在被头皮屑折磨的受不了的时候,又没有时间去医院,我选择了在app上进行问诊。医生回复我很及时,告诉我是脂溢性皮炎,我需要注意饮食作息,平时可服用维生素B。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确有缓解。
总的来说,网络问诊并没有许多人说的那么不好,具体怎么选择还是要根据个人的需要来决定。新事物在发展的路上总会面临许多质疑。任何行业都是,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令每个人满意,有些东西要自己使用过才知道,不能因为网络上的舆论而一边倒。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宠物绝育:利与弊的权衡
宠物墓地的利与弊
狗狗绝育的利与弊
宠物饲养的利与弊
宠物医院在线问诊免费
宠物绝育的利与弊,宠物绝育有什么风险?
在宠物店与动物收容所,领养狗狗的利与弊
宠物在线问诊,在家就可以给宝贝看病啦
宠物依赖症的利与弊
在线宠物医生咨询免费问诊
网址: 观点│网络问诊的利与弊?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79387.html
上一篇: 刚在宠物店买的狗回家两天就有病了 |
下一篇: 宠物小秘密 第1季第41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