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从生物进化学角度来看,哺乳动物具有相似的生理组织结构,所以很多人有疑问:“动物是不是也会患有心理疾病?”一些科学家通过在宠物和圈养的动物进行实验,发现在一定的压力下,一些动物的行为上会表现异常。
狗狗易患的五大心理疾病
一、抑郁症(Depression)
对于心理疾病的判断,大多从主观标准进行判断,某种程度上是比较难判断宠物是不是患上抑郁症或者其它精神疾病。动物不会说话,即便生理和精神状态产生了与人抑郁症相似的变化,往往也很难观察得出来,大多只会认为是小家伙长大了,性格变得沉稳了而已。
二、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这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一种动物心理异常,很容易被主人察觉和认识。虽然每只动物表现出的症状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即漫无目的不断重复一个动作或一种行为。
展开剩余62%
1、追自己的尾巴:
2、过度的自我梳理:
3、笼养动物的刻板行为(踱步、摇头等):
4、鹦鹉的拔毛行为:
或许这些动作乍一看还挺有趣的,但这些动物会整日重复这一种动作,甚至不吃不喝不睡,极端情况下还会对自己造成严重的自我损伤,实际上是一种急需救治的心理疾病状态。
三、焦虑症(Anxiety)与恐惧症(Phobia)
焦虑和恐惧本身是非常有利于生存的情绪。当动物遇到危险时,这些情绪能让他们保持警觉和机敏,尽快规避危险。而问题是,有些动物在没有任何威胁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焦虑和恐惧,这就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猫咪狗狗的分离焦虑。
当动物感到极度焦虑而又没办法平息时,往往会做出某些极端的行为,比如拆家、狂吠不止、甚至四处冲撞、从高处跳下等等,很容易伤到自己。
四、“假想”症
也是焦虑的表现之一,典型症状包括捕捉空气中并不存在的飞虫,或是冲着什么都没有的巷子吼叫。
还有一些动物会过分害怕特定的东西,诸如汽车、鞭炮、戴帽子的人,甚至是小球、毛绒玩具等看起来完全人畜无害的物品。这倒不一定是因为TA们受过什么刺激,就像怕蛇的人不一定真的被蛇咬过一样,产生恐惧的具体原因很难追溯。即便是在同一个家庭成长起来的两只狗,也有可能会害怕不同的东西。偶尔的小惊小吓到是无伤大雅,但有些动物的害怕程度非常严重,甚至不敢出门,时刻精神紧绷,四处躲藏,每天生活在惊恐之中。
五、创伤后精神压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虽然这种心理异常在动物还尚未得到公认,但很多行为专家都相信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相当常见。
狗迷会提醒:一旦发现自己的宠物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行为举止,主人们记得及时带自己的宠物宝宝去医院进行治疗,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更多宠物医疗常识资讯请关注微信:gougouyiyuan。正好狗迷会狗狗专科医院有个免费体检活动,不妨去看看,这样有助于您的狗狗健康成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