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w690/001lCa4Zzy6PJNhAGjle7&690
盘点自然界鸟类中二十大“白雪公主”
http://s4/mw690/001lCa4Zzy6PIbXFB2Xd3&690
凤头鹦鹉家族并不是真正的鹦鹉,与鹦鹉科一样都有对趾足和弯曲的喙,但头冠能伸缩,羽毛中缺乏鹦鹉科的虹彩结构。凤头鹦鹉科是攀禽中的白色鸟类大家族,也是唯一盛产鸟类“白雪公主”的家族,白凤头鹦鹉属多达12种,体羽基本为白色甚至完全的白色,如著名种大葵花鹦鹉、小葵花鹦鹉、长嘴凤头鹦鹉等,羽冠呈波峰状不少种类羽冠非常漂亮,如著名的米切尔凤头鹦鹉(具体见五十大最美的鸟类羽冠之一),该属体型较大、外形漂亮,常遭人类大量猎捕用于鸟类贸易,加上栖息地被破坏,不少野生物种濒临灭绝,如蓝眼凤头鹦鹉(见下图)、鲑色凤头鹦鹉、白凤头鹦鹉尤其脆弱被视为濒危物种,菲律宾凤头鹦鹉和小葵花凤头鹦鹉被认为极度濒危物种。
http://s3/mw690/001lCa4Zgy6PCigJWT092&690
http://s15/mw690/001lCa4Zgy6PCf8JaF04e&690
与涉禽游禽出产不少白色鸟种不同,白色虽也是雀鸟的常见羽色,如鹡鸰科的白鹡鸰、霸鹟科的黑白蒙霸鹟、画眉科鸫鹛属的斑鸫鹛和钩嘴鵙科的钩嘴鵙、弯嘴鵙(具体见:二十大奇特弯嘴鸟类大盘点之二)、鸦科的灰丛鸦等鸣禽中羽色白色很醒目,但雀鸟中体羽基本为白色的物种却非常罕见,霸鹟科蒙霸鹟属的白蒙霸鹟、椋鸟科的巴厘岛八哥除翅膀翼尖几近白色算鸣禽的罕见种类,南美鸣禽最独特的种群伞鸟科出产的钟雀属的裸喉钟雀和白钟雀可能是鸣禽中真正的“白雪公主”。白蒙霸鹟(见上图),蒙霸鹟属的小型鸣禽,成鸟眼黑色,腿黑色,喙短而尖,除外侧翅膀有宽而深的黑色外,其余体羽雪白,尾巴短呈鱼尾型,分布于南美阿根廷的中部和东北地区和巴西的潘塔纳尔地区、巴拉圭,玻利维亚、乌拉圭,自然栖息于亚热带或热带干燥的灌木丛和严重退化的林地。
http://s9/mw690/001lCa4Zzy6PJN0ie9y98&690
16、白凤头鹦鹉:羽冠如伞
http://s10/mw690/001lCa4Zzy6PJMZKzbP89&690
类 别:攀禽 科 属: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
原产地区:亚洲 濒危指数:濒危
美丽指数:★★★★★ 白色指数:★★★★★
http://s5/mw690/001lCa4Zzy6PJMvBgHi44&690
http://s13/mw690/001lCa4Zzy6PJMDNpw0cc&690
鹦形目的凤头鹦鹉科盛产各种极品的羽冠,白色是该家族常见的主流色彩,如全身洁白的小凤头鹦鹉、大葵花鹦鹉(见上图)。著名种小葵花鹦鹉(见上图),小葵花凤头鹦鹉,体长35厘米,两性相似,喙黑色,体羽主要为白色,眼周有裸露的蓝色或白皮肤,耳羽喉部的羽毛脸颊浸润浅黄色,头顶具形长的耸立型黄色凤头冠羽,愤怒时会竖起头冠呈扇状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脚灰色,野外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境内,主要在弗洛瑞斯海的东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国王岛、艾鲁岛等许多岛屿上,亚种4个,喜栖息于各种森林、开阔的林地、农地、森林边缘地区、半干燥的林地等,成对活动及以小群集聚,主要以种子、坚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虫等为食,一次产卵2-3枚,孵化期约28天,10周后幼鸟羽毛长成。该种野外仅剩指名亚种的数量较多,橘冠凤头鹦鹉从1986至1989年间数量骤减80%,艾波氏小葵花凤头鹦鹉的2008年野生数量则只剩9只,捕捉售至宠物鸟市场与严重的栖息地破坏使得大部分的族群岌岌可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
http://s4/mw690/001lCa4Zzy6PJMYrLhh93&690
http://s5/mw690/001lCa4Zzy6PJMYxvsod4&690
白凤头鹦鹉(见上图),别名大白鹦鹉、雨伞巴丹、雨伞凤头鹦鹉,身长约46厘米,雌性体重约400克,雄性重达800克。两性相似,喙弯曲呈钩状,雄性头部较雌性个头大,头较宽且喙更大,眼睛褐色或黑色,喙呈暗灰色;雌鸟的虹膜有点带淡红色。该鸟种的头部羽冠白色是所有凤头鹦鹉中最大的,因张开时宛如一把雨伞状而得名雨伞凤头鹦鹉,羽毛基本上是白色,但翅膀和尾部的内侧为浅黄色或柠檬色,腿上部覆盖有密集的白色短羽。白凤头鹦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栖息于低地热带雨林,也出现于海拔低于900米的次生林、椰子种植园、红树林、沼泽区等地。通常成群或一小群约3-10只左右活动,有时在栖息处会聚集较大群约50只的族群。
http://s13/mw690/001lCa4Zzy6PJMWYCSg3c&690
http://s2/mw690/001lCa4Zzy6PJMZ1Rlf81&690
野生白凤头鹦鹉主要以坚果、种子、浆果、水果、根茎为食,繁殖季节也吃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人工饲养种类常吃各种种子、坚果、干果制品和蔬菜。筑巢于中空树洞中,通常一窝产2 颗卵,卵呈白色,公鸟与母鸟轮流孵卵,孵化期约28天,新出生的雏鸟被后出生的雏鸟得到亲鸟的更多喂食。雏鸟孵化后约84天离巢,3-4年性成熟。野生白凤头鹦鹉最长寿命不清楚,一般认为不超过10年,但一些动物园的记录人工圈养种类的寿命达40-60岁,甚至有报道称它们可活得更长。白凤头鹦鹉是最多产的凤头鹦鹉之一,也是国际的鹦鹉养殖中算是常见的种类,冠羽大方漂亮,羽毛洁白,喜于人类亲近,深受人类的喜爱,常作为宠物饲养。因笼鸟贸易和栖息地的丧失,白凤头鹦鹉野生种群数量大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在CITES名单被列为限制出口和进口的野生鸟。
http://s4/mw690/001lCa4Zzy6PJNiF8Hh13&690
17、裸喉钟雀:狮吼功
http://s8/mw690/001lCa4Zzy6PJNjeI0T47&690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伞鸟科钟雀属
原产地区:南美 濒危指数:易危
美丽指数:★★★★ 白色指数:★★★★★
http://s1/mw690/001lCa4Zgy6PDN3Z2mY00&690
http://s15/mw690/001lCa4Zgy6PDO1U4hg8e&690
雀鸟中可能只有产于南美的伞鸟科钟雀家族中的白钟雀和裸喉钟雀才称得上鸟类的“白雪公主”。钟雀属也称钟伞鸟,包括肉垂种雀等4种,分布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外形奇特,因声音洪亮如钟而得名,除裸喉钟雀外其余三种都有肉垂装饰物,如须钟雀(见上图)。白钟雀(见上图),大小如松鸦,两性异形,雄鸟全体白色,眼睛黑色,额部有羽毛稀疏,尖端带有渐细的黑色穗状装饰物;雌鸟大体呈橄榄色,腹部带有黄色条纹,分布于南美洲的巴西、法属圭亚那、苏里南、特立尼达、多巴哥、委内瑞拉,亚种2个,栖息于南美东北部的热带或亚热带湿润森林地区,与肉垂钟雀关系最为密切。白钟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http://s6/mw690/001lCa4Zzy6PJNh6Owt25&690
http://s1/mw690/001lCa4Zzy6PJNhcUw0f0&690
该属著名种裸喉钟雀(见上图),别名裸喉钟伞鸟,体长26-28厘米,雄鸟羽毛白色,羽毛呈雪白色,有光泽,裸眼,喉咙和下颈部没有羽毛,呈亮蓝色。雌鸟及幼鸟都是呈浅绿或橄榄绿色,头部黑色,头两侧,有一道白色的条纹至喉咙,腹部淡黄色。裸喉钟雀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是巴拉圭的国鸟,自然栖息地是南美洲的亚热带或热带潮湿低地森林和亚热带或热带潮湿的山地森林,且只见于大西洋热带雨林、植被多样化和混合林区,在南美洲相对狭长的东部海岸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分布区域,是栖息于大西洋森林北部和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的物种,无亚种。裸喉钟伞鸟是迁徙物种,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迁徙行为。在阿根廷和巴西东南部是旅鸟,但它们可能全年居住在巴拉圭东北部。
http://s11/mw690/001lCa4Zzy6PJNg6c1sfa&690
http://s8/mw690/001lCa4Zzy6PJNfHbh587&690
裸喉钟雀以水果为食,会随着不同果实的成熟期而迁移,是大西洋雨林内协助散播植物种子的鸟类。雄鸟的叫声像锤子敲钟,尖锐刺耳,可在一英里外听到,如果人离的距离近会致人的听力损害,是世界上叫声最嘈杂的鸟类之一。繁殖期雄鸟在野外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用尖锐的像撞击砧座或钟的声音来以吸引配偶。在树杈间或树洞内编巢,产卵2-4枚。雏鸟晚成性。裸喉钟雀因羽色漂亮特别是雄鸟白羽蓝喉极为醒目而遭受大量偷猎用于笼鸟交易,过度的捕捉和自然栖息地被破坏和丧失,该物种在巴拉圭和巴西的种群数量快速大幅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http://s9/mw690/001lCa4Zzy6PJNAXOBOf8&690
18、长冠八哥:忧郁王子
http://s13/mw690/001lCa4Zzy6PJNDGQ5mdc&690
类 别:鸣禽 科 属:雀形目椋鸟科长冠八哥属
原产地区:亚洲 濒危指数:极危
美丽指数:★★★★★ 白色指数:★★★★
http://s5/mw690/001lCa4Zzy6PJNyMOW014&690
http://s5/mw690/001lCa4Zzy6PJNAXWF6e4&690
椋鸟科种类繁多,但羽毛主要以白色为主的种类却不常见,椋鸟属的黑翅椋鸟和极危物种长冠八哥是该科中极为罕见的白色鸟种。长冠八哥(见上图),别名巴厘岛八哥、罗斯柴尔德八哥,为雀形目椋鸟科长冠八哥属的单一物种。长冠八哥体长25厘米,重85-90克,两性相似,雌鸟体型略小,全身羽色除翅膀和尾部的边缘呈黑色外,其余部位的羽色为纯白色,头部的羽冠白色呈蓬松的丝状,喙黄色,眼圈周围皮肤裸露呈靓丽的蓝色,脚灰色。长冠八哥外形与黑翅椋鸟相似,但后者眼圈黄色、腿黄色,且羽冠较短且翅膀上的羽毛的黑羽部位更大。长冠八哥仅分布于巴厘印度尼西亚岛,是该岛上自巴厘虎1937年灭绝后唯一的特有物种,野生数量不足30只,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稀有雀鸟。
http://s12/mw690/001lCa4Zzy6PJNDyN9p0b&690
http://s8/mw690/001lCa4Zzy6PJNE59X167&690
长冠八哥与其他椋鸟经常下到地面上活动不同,除喝水、寻找筑巢的材料外,基本上在树丛中活动,常结群觅食,以防御掠食者的捕食。长冠八哥以水果、种子、蠕虫和昆虫为食。繁殖季节为巴厘岛的雨季,雄鸟会通过边高声鸣叫边上下舞动来吸引雌鸟。长冠八哥繁殖的季节有很强的地域性,会变得非常凶猛来保护自己的地盘,在树洞中营巢,雌鸟产卵2-3枚,孵化期约为15天
,雄鸟和雌鸟在卵孵化后共同喂养幼鸟。长冠八哥外形俊朗,羽色洁白,蓝眼黄喙,特别是其神情看起来很犹豫的模样,被选为巴厘岛的吉祥物,也是印尼巴厘岛至今唯一仍然生存的独有鸟类。因分布范围极为狭窄,种群数量因笼鸟交易过度捕捉和栖息地被破坏、丧失,该物种已沦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
http://s1/mw690/001lCa4Zgy6PI4wn1wk20&690
19、白琵鹭:琵琶公主
http://s4/mw690/001lCa4Zgy6PI4CqG8r43&690
类 别:涉禽 科 属:鹳形目鹮科琵鹭属
原产地区:亚洲 濒危指数:濒危
美丽指数:★★★★★ 白色指数:★★★★★
http://s12/mw690/001lCa4Zgy6PI49H1aPdb&690
http://s8/mw690/001lCa4Zgy6PI4iLX3F77&690
鹳形目鹮科琵鹭属共6种,除分布于美洲的粉红琵鹭外,皇家琵鹭(见上图)、黄嘴琵鹭、非洲琵鹭等其余5种琵鹭体羽基本为白色。非洲琵鹭外观像白琵鹭,但面部呈粉红色,喙的颜色较浅,分布于非洲及马达加斯加。黑脸琵鹭(见上图),外形似冬季的白琵鹭而略小,体长约76厘米,嘴黑色长约20厘米,腿长约12厘米,先端扁平呈琵琶状,其特征是黑嘴和黑色腿、脚,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雌雄羽色相似,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羽簇构成的羽冠。冬羽与夏羽有别,冬羽纯白,羽冠较短;夏羽的羽冠及胸羽染黄色,仅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韩国及日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沿海及其岛屿和海边潮间带。喜欢群居。黑脸琵鹭曾在中国东南沿海较为常见,但数量已非常稀少。因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已成为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已被列入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国亦于1989年列入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http://s11/mw690/001lCa4Zgy6PI4BIOxQea&690
http://s13/mw690/001lCa4Zgy6PI4BmlgU0c&690
白琵鹭(见上图),别名琵琶嘴鹭、琵琶鹭,鹮科琵鹭属大型涉禽,全长74-87.5厘米,重1940-2175克,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扩大呈匙状,黑色,端部黄色,眼先、眼周、颏、上喉裸皮黄色,夏羽全身白色,头后枕部具长的发丝状冠羽、橙黄色,前额下部具橙黄色颈环,颏和上喉裸露无羽、橙黄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白色,头后枕部无羽冠,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环。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琵鹭,繁殖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印度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亚越冬,包括红海、西非和指名3个亚种。
http://s6/mw690/001lCa4Zgy6PI4uphl375&690
http://s16/mw690/001lCa4Zgy6PI4sBdDx5f&690
白琵鹭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岸边及其浅水处,也见于水淹平原、芦苇沼泽湿地、沿海沼泽、海岸、河谷冲积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类生境,很少出现在河底多石头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湿地。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在有厚密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丛或树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每窝产卵3-4枚,白色、具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24-25天,雏鸟晚成性,留巢期约40天。白琵鹭种群数量约31000-31450只,但各地的种群数量普遍不高,多数国家只有很少几百对繁殖种群,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罗马尼亚等一些国家则已经完全消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中国亦于1989年列入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http://s15/mw690/001lCa4Zzy6PIc1eISW9e&690
20、白鹤:仙踪难觅
http://s9/mw690/001lCa4Zzy6PIbZ86U058&690
类 别:涉禽 科 属:鹤形目鹤科鹤属
原产地区:亚洲 濒危指数:极危
美丽指数:★★★★★ 白色指数:★★★★
http://s6/mw690/001lCa4Zzy6PIbwzJ2J65&690
http://s12/mw690/001lCa4Zzy6PIbDnvMT2b&690
鹳形目鹤科是美丽优雅的大型涉禽,共4属15种,我国有2属9种,占世界鹤种的60%,是鹤类最多的国家,但均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如鹤属的著名物种丹顶鹤(见上图)。鹤类不少物种羽色为白色,如白鹤、美洲鹤。美洲鹤(见上图),别名咳鹤、美洲白鹤,因其叫声而又名高鸣鹤,站立时高达1.6米,是北美洲最高的飞行鸟类,翼展2-2.3米,体重4.5-8.5千克,两性相似,面颊和头顶裸露,为鲜红色,飞羽和颈项是黑色的,其余部分的羽毛都为纯白色,喙淡黄色,腿脚黑色,是北美洲的特有种,每年秋季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靠近墨西哥湾海岸的阿兰萨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盐泽地及淡水湖里越冬,春季回到加拿大北部的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繁殖,每年迁徒路线的单程为4000公里左右,栖息在针叶林的沼泽,主要以甲壳动物、蛙类等小型水生动物为食,一般3岁即配对繁殖,通常产卵2枚。野外的平均寿命为22-24年。因过度猎捕、拾卵及破坏栖息地,1941年越冬的美洲鹤群体只剩下了16只,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鹤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http://s16/mw690/001lCa4Zzy6PIbTKiWXaf&690
http://s14/mw690/001lCa4Zzy6PIbZ6XdX0d&690
鹤属的白鹤(见上图),别名西伯利亚白鹤、黑袖鹤,别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修女鹤、雪鹤,体长130-140厘米,体重4.9-7.4千克,成鸟头顶和脸裸露无羽、鲜红色,胸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全身仅初级飞羽为黑色,被延长成镰刀状的三级飞羽覆盖于尾上,故仅仅飞翔时可见黑色翼尖,其余羽毛白色,站立时通体白色,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白鹤在世界范围内分离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种群,但是单型种无亚种分化。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中国主要为冬候鸟和旅鸟。
http://s16/mw690/001lCa4Zzy6PIbWyZ7p6f&690
http://s16/mw690/001lCa4Zzy6PIbUJhEz4f&690
白鹤是对栖息地要求最特化的鹤类,对浅水湿地的依恋性很强,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白鹤是单配制,产卵期常与冰雪融化期一致,从5月下旬到6月中旬,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为27天,孵化率仅为1/3,因白鹤的幼鹤攻击性太强导致只有1只幼鹤能活到可以飞翔,70-75日龄长出飞羽,90日龄能够飞翔。白鹤仅发现繁殖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数量稀少。繁殖地主要受到石油开采和森林砍伐的威胁,在集结地、迁飞停歇地和越冬地因栖息地的丧失、人类干扰等导致该物种濒临灭绝,在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可能灭绝。白鹤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也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http://s7/mw690/001lCa4Zgy6PCiqBrKKf6&690
http://s10/mw690/001lCa4Zgy6PCiv0DQlf9&690
欣赏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的蓝眼凤头鹦鹉
http://s3/mw690/001lCa4Zzy6PJMpofDA62&690
欣赏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的裸眼凤头鹦鹉
http://s13/mw690/001lCa4Zzy6PJMvjghC9c&690
http://s5/mw690/001lCa4Zzy6PJMwCQWE94&690
欣赏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的大葵花凤头鹦鹉
http://s10/mw690/001lCa4Zzy6PJMLGUyt99&690
http://s9/mw690/001lCa4Zzy6PJMF1eYM38&690
欣赏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白凤头鹦鹉属的小葵花凤头鹦鹉
http://s2/bmiddle/001lCa4Zgy6PCfvWG7Dc1&690
http://s15/bmiddle/001lCa4Zgy6PCfu28zAae&690
欣赏雀形目霸鹟科蒙霸鹟属的黑白蒙霸鹟
http://s3/mw690/001lCa4Zgy6PCf8r5Qu92&690
http://s6/mw690/001lCa4Zgy6PCf5OkW945&690
欣赏雀形目霸鹟科蒙霸鹟属的白蒙霸鹟
http://s16/mw690/001lCa4Zgy6PCg1Qjf15f&690
http://s5/mw690/001lCa4Zgy6PCg0Y3IM04&690
欣赏雀形目鸦科灰丛鸦属的灰丛鸦
http://s16/mw690/001lCa4Zgy6PCfA50Enff&690
http://s4/mw690/001lCa4Zgy6PCfzbhET23&690
欣赏雀形目画眉科鸫鹛属的斑鸫鹛
http://s7/mw690/001lCa4Zgy6PDO4JW1o16&690
http://s11/mw690/001lCa4Zgy6PDO58rZE6a&690
欣赏雀形目伞鸟科钟雀属的白钟雀
http://s8/mw690/001lCa4Zgy6PDOfZ1rha7&690
http://s16/mw690/001lCa4Zgy6PDN5hOpxdf&690
欣赏雀形目伞鸟科钟雀属的须钟雀
http://s5/mw690/001lCa4Zzy6PJNDhP2ke4&690
http://s11/mw690/001lCa4Zzy6PJNB4CWm8a&690
欣赏雀形目椋鸟科长冠八哥属的长冠八哥
http://s14/mw690/001lCa4Zgy6PCfWktJ37d&690
http://s8/mw690/001lCa4Zgy6PCfW0cPJ77&690
欣赏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的黑翅椋鸟
http://s6/bmiddle/001lCa4Zgy6PI4f96F7b5&690
http://s5/bmiddle/001lCa4Zgy6PI4gcai024&690
欣赏鹳形目鹮科琵鹭属的皇家琵鹭
http://s2/bmiddle/001lCa4Zgy6PI4qBMEp01&690
http://s1/mw690/001lCa4Zgy6PI4q58gUb0&690
欣赏鹳形目鹮科琵鹭属的非洲琵鹭
http://s14/mw690/001lCa4Zgy6PI4nvkJvcd&690
http://s12/mw690/001lCa4Zgy6PI4kcrR92b&690
欣赏鹳形目鹮科琵鹭属的黑脸琵鹭
http://s9/bmiddle/001lCa4Zzy6PIbxY9Xqd8&690
http://s7/bmiddle/001lCa4Zzy6PIbvXNBQ26&690
欣赏鹤形目鹤科鹤属的丹顶鹤
http://s14/mw690/001lCa4Zzy6PIbBfCjP5d&690
http://s15/mw690/001lCa4Zzy6PIbzPZYa3e&690
欣赏鹤形目鹤科鹤属的美洲鹤
http://s3/bmiddle/001lCa4Zzy6PIbR8Tvka2&690
http://s10/bmiddle/001lCa4Zzy6PIc3exNn39&690
欣赏鹤形目鹤科鹤属的白鹤
相关知识
[转载]盘点人工培育的二十大纯白色鸟类之三
【飞行动物排行榜】鸟类十大排行 鸟类大全 宠物鸟 蝴蝶
盘点自然界中10种最粘人鸟类
盘点自然界中10种最粘人鸟类!
鸟类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盘点:世界十大长寿鸟类,鹦鹉家族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
盘点全球十大最漂亮的宠物蛇,第三个小的过分啊
【狗狗排行榜】宠物狗排行 狗的品种大全 犬类榜单盘点
中国十大最美的鸟类 中国最漂亮的鸟排名 十大观赏珍稀鸟类盘点
我国境内的鸟类,十大好看的观赏鸟排名榜
网址: 盘点自然界鸟类中二十大“白雪公主”之四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4963.html
上一篇: 【黑脸琵鹭受伤 爱心... |
下一篇: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