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长着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前额、眼线、眼周至嘴基的裸皮为黑色,形成一张鲜明的“黑脸”。这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这两天,它们又从北方飞到了上海。在南汇东滩的滩涂湿地上,一群黑脸琵鹭正在栖息觅食。
在横沙岛东部滩涂也已经发现黑脸琵鹭的身影。市林业总站日前派员赴横沙东滩开展2022年第5次水鸟监测调查,发现每年候鸟迁徙的先头部队——鸻鹬类候鸟已经陆续抵达,这次调查共记录到野生鸟类69种。除了黑脸琵鹭,还发现了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以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翻石鹬、黑翅鸢、白腹鹞、红隼和震旦鸦雀等。
崇明东滩最近也非常“热闹”,长趾滨鹬、黑腹滨鹬等鸟儿陆续来到这里补充能量,觅食休整,以便继续前往澳大利亚等南方的长途旅行。在鸟类保护区,工作人员还会为部分鸟儿颁发一张“身份证”:金属环和东滩保护区特有的上黑下白旗标,以后无论飞到哪儿,有人目击后就知道这只鸟曾经来过崇明东滩。
每当台风来临,就有可能吹来一些此前没有在上海被记录到过的新鸟种。比如,去年9月的台风“灿都”中,白顶玄燕鸥就可能被台风吹得偏离了其正常飞行路线,来到了内陆。鸟友蒲川在闵行浦江镇的黄浦江江面上发现了它们,去年9月14日早晨,白顶玄燕鸥的数量一度增加到23只。它的到来也使得上海地区记录到野生鸟类种数增加到513种。
据统计,2011年至去年9月,上海地区新记录的75种野生鸟类中,共有9种远洋海鸟和台风气候有关。除了当时的白顶玄燕鸥外,还有乌燕鸥、褐翅燕鸥、白腰燕鸥、中贼鸥、白额圆尾鹱、楔尾鹱、灰鹱和大军舰鸟。
这些被台风风圈裹挟而进入内陆的海鸟会选择江河或海湾作为其飞回海洋的地标,发现地通常在黄浦江、长江和杭州湾沿岸。因为观鸟爱好者群体近年来不断壮大,很多鸟类新面孔被观测记录到的几率也随之提高。
这两天,鸟友已经发现了一些疑似新面孔,但最后经过圈内资深人士讨论辨识,还是鉴定为出现过的白眉鸭。不过,鸟友们没有放弃,这两天继续蹲守现场,关注着江海边鸟儿的动静。
今年候鸟迁徙的打头部队其实七八月间就已经抵达上海,最近则是进入了高峰。有不少网友不禁疑问:七八月正是上海最热的时候,难道鸟不怕热,从北方飞来上海蹭热度吗?
市林业总站野生动物保护科工作人员郑运祥表示,鸟肯定也是怕热的,而且作为没有汗腺的动物,它们无法通过汗腺来散热,野生鸟类只能通过洗澡、喝水、长大嘴巴呼吸等方式来散热。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表示,气候变化对鸟类迁徙肯定是有影响的,比如在北方的鸟类繁殖地,冰雪提前消融,植物开始生长的话,鸟的繁殖期就会提前,幼鸟就可能更早跟随爸妈飞来南方。不过,鸟的体温要比人高,超过40度,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可能比人强一点。
只能说,像今年上海的极端高温,可能鸟从北方飞来的时候也没有预料到吧。
相关知识
一年一度!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等已迁徙来到上海,“轩岚诺”有没有吹来新鸟种还在张望中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连续三年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
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又露脸了
明星鸟黑脸琵鹭“先头部队”抵深!
“鸟中爱神”黑脸琵鹭
今年首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造访福建厦门
“黑面天使”黑脸琵鹭现身上海崇明东滩,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连特有的“鸟中熊猫”――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的特征及生态习性。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现身南通如东
网址: 一年一度!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等已迁徙来到上海,“轩岚诺”有没有吹来新鸟种还在张望中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5058.html
上一篇: 水鸟图片大全大图鸟名称 |
下一篇: 红树林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