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黑脸琵鹭,百科知识,中国鹮科之一

黑脸琵鹭,百科知识,中国鹮科之一

黑脸琵鹭(学名:Platalea minor)中型涉禽,体长60-78厘米。嘴长而直,黑色,上下扁平,先端扩大成匙状。脚较长,黑色,胫下部裸出。额、喉、脸、眼周和眼先全为黑色,且与嘴之黑色融为一体。其余全身白色,繁殖期间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黄色冠羽,前颈下部有黄色颈圈。通体白色,嘴基、额、脸、眼先、眼周,往下一直到喉全裸露无羽,黑色。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先端扩大成匙状,黑色,且和头前部黑色连为一体。繁殖期间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金黄色冠羽,前颈下面和上胸有一条宽的黄色颈环;非繁殖期冠羽较短,不为黄色,前颈下部亦无黄色颈环。虹膜深红色或血红色,嘴和脚黑色。幼鸟似成鸟冬羽,但嘴为暗红褐色,初级飞羽外缘端部黑色。长像与白琵鹭极为相似,在野外常常会把它们弄混。它的体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时,后枕部有很长的发丝状桔黄色羽冠,项下和前胸还有一个桔黄色的颈圈。虹膜为深红色或血红色。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鹭嘴的前端为黄色,形状也是长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状。黑色的腿很长,胫的下部裸露,适于涉水行走。与黑色部分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显不同,它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故名“黑脸琵鹭”

繁殖于中国东北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冬季迁徙至中国南部。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在辽东半岛东侧的小岛上有繁殖记录。春季在内蒙古东部曾有记录。冬季南迁至江西、贵州、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及台湾。迁徙:春季3-4月到达繁殖地,10-11月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在福建部分终年留居,不迁徙。

习性:常单独或呈小群在海边潮间地带及红树林和内陆水域岸边浅水处活动。性沉着机警,人难于接近。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环境。它们喜欢群居,每群为三、四只到十几只不等,更多的时候是与大白鹭、小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杂在一起。它们的性情比较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带、红树林以及咸淡水交汇的基围(即虾塘)及滩涂上觅食,中午前后栖息在虾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红树林中。飞行时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并且它们的性情温顺,不太好斗,从不主动攻击其他鸟类。

繁殖期5-7月,但常常3-4月就来到繁殖地区。营巢于水边悬岩上或水中小岛上。常2-3对在一起营巢。黑脸琵鹭在繁殖的时候通常是“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极为稳定,当鸟儿开始筑巢的时候,说明他们的配偶关系已经确立。接着是产卵,黑脸琵鹭每窝产卵4-6枚,

相关知识

黑脸琵鹭,百科知识,中国鹮科之一
黑脸琵鹭(学名:Platalea minor)是鹮科琵鹭属的鸟类,大型涉禽
黑脸琵鹭(鹮科琵鹭)
黑脸琵鹭简介 黑脸琵鹭栖息地 黑脸琵鹭几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怎么读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
揭秘“黑面天使”——全球濒危物种黑脸琵鹭
神奇物种——黑脸琵鹭
野生世界|温柔优雅的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中国海岸“黑面天使”

网址: 黑脸琵鹭,百科知识,中国鹮科之一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85731.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江雪说展品——黑脸琵鹭(上)
下一篇: ​每周一鸟课堂(30)——黑脸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