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博物(ID:bowuzazhi)。
最近又看到那么个视频,让我连连感叹“乌鸦喝水”的故事诚不欺我,它们岂止会叼石头喝水啊,都会搬砖头砸核桃吃了!
人类进步就是会使用工具,鸟类没准也是
图源:新华社快看
它们真就是非常聪明的鸟,以至于会记仇、记住你的脸,遇见它们你可真别招惹。
天下乌鸦不一般黑?
视频里的乌鸦头部呈“缓坡”状而不高昂隆起,嘴后端有较多鼻须,嘴部也比较大且有点像大夹子而不是锥状,这说明它很有可能是乌鸦当中的大个子——渡鸦(Corvus corax)。
展开剩余93%
不是想象中的小鸟,体长六七十公分呢
图源:fotocommunity.de
英文名common raven,对,就是《哈利波特》里拉文克劳(Ravenclaw)那个raven,电影里鹰院标志就是渡鸦,后来环球的电影周边才用了鹰。
格兰芬多(Gryffindor),也源自Griffin(狮鹫,神话中有鹰翅膀的狮子),但标志还是Lion(狮子)
它是分布于中国东三省和河北北部、内蒙古以及青藏高原、欧洲大陆、中亚和非洲北部、西伯利亚以及北美洲一些地方的广布种鸟类。不过在中国城市里面倒是比较少见,中国的城市里面是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和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或者是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相对多,总说故宫里乌鸦特别多大概就是它们仨。
大嘴乌鸦,脑门像寿星
图源:deryabino.ru
小嘴乌鸦,和渡鸦区别是嘴没那么下勾,锥形
图源:fotocommunity.de
秃鼻乌鸦,没有黑“鼻毛”
图源:naturfotografen-forum.de
渡鸦和其他三种乌鸦叫声也不太一样,不拉长音,比较嘶哑低沉的“咯咯”“啊啊”声,另外几种乌鸦的叫声则有些拉长音且刺耳。
看上去是“黑鸟合订本”,但鸦属(Corvus)下面的很多成员不是全黑的。例如中国和越南可以见到的白颈鸦(Corvus torquatus)和欧洲常见的冠小嘴乌鸦(Corvus cornix),身上就有不是黑色的其他颜色,所以也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左:白颈鸦
右:冠小嘴乌鸦
也有很多不是黑色的其他属于鸦科的亲族,比如我们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喜鹊(Pica serica)明明和乌鸦是同科亲戚,但人家却被寓意吉祥。还有谢尔顿的宠物黑喉鹊鸦(Calocitta collei)也是。有百余个物种的鸦科出来的非黑色鸟类,属实很多。
东方喜鹊:因为我叫得好听
图源:zoochat.com
谢耳朵的黑喉鹊鸦
图源:剧集《生活大爆炸》
乌鸦喝水真是因为聪明
鸦科鸟类之间的形态差距或许不算小,但它们有共同点,那就是聪明。毕竟脑容量和自己体重的比例很大(能达到1-2%左右)、大脑里面的纹状体发达,还有极高神经元密度,智商肯定不会低。纹状体内的新纹状体则和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类似,也可以接收来自丘脑的视觉等信息,这样的设备让它们被称为“有羽毛类人猿”。
鸟类的纹状体有点类似于灵长类等哺乳动物的前额叶,都是和认知、学习、记忆相关的重要区域。图源:pngsucai.com
类人猿里面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现象不算少:黑猩猩能用石头砸果子、用棍子引诱白蚁。而乌鸦家庭中的新喀里多尼亚鸦(Corvus moneduloides)也是工具制作的高手。它们会拿木棍和自己用树枝树叶加工成的钩子,做成抓虫子的工具。幼年的新喀里多尼亚鸦还会从小学这本事。日本有小嘴乌鸦在砸核桃这事上选择用汽车作来压碎,还偏爱有信号灯的路口。
会用筷子了,离会吃火锅也不远了
图源:YouTube
我们熟悉的“乌鸦喝水”现象在秃鼻乌鸦中被首次发现,而新喀里多尼亚鸦则在喝水同时,还完成了升级版挑战任务——它们成功识别出来了一些使水位上升的材料的差别,明白了宁放铁块石头不放软木,还懂把大块的先塞进去。鸦科松鸦属的松鸦也曾在实验中认出了材质差别对水面上升影响。
乌鸦:物理我打小时候就会
顺便放个很漂亮的松鸦
图源:brilliant-creation.org
除了行动力,还有记忆力——北美星鸦(Nucifraga columbiana)能凭着记住每个冬天自己储存坚果的地点,去参加最强大脑。日本某大学研究中的大嘴乌鸦,则有强力的辨识和记忆人脸能力。欧亚喜鹊和其他一些鸦科鸟类则可以“确认过眼神”,你是攻击过我巢穴的人。渡鸦是能认出那些欺骗自己的人——这是在关于渡鸦“面包贸易”的实验中发现的,这些鸟儿会明显认出拿走它们面包之后私吞面包的人,把这些人“删除好友”,同时对实验中那些拿走面包后送回奶酪的人表示亲近。
被记仇的韩国研究员
图源:livescience
所以平时看到乌鸦喜鹊,可别乱招惹,否则你可能被人家记住以后报复。另外常见的喜鹊和秃鼻乌鸦可都是三有保护动物,白颈鸦和渡鸦也是。没列入三有保护动物的大嘴乌鸦和小嘴乌鸦在一些省份也是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不能在禁猎区域狩猎它们。
恐鸟症噩梦
图源:电影《群鸟》
作为《权力的游戏》代表动物的渡鸦,在守护伦敦塔的同时,也展示着自己的权谋智慧。在群体里面,身为长辈的渡鸦可能在和后辈传授一些学习知识和需要提防的人的内容之后,展现出自己的自控能力。有实验证明,渡鸦在较少眼前能吃到的食物和较多但需想办法耐心获取的食物面前,它们会选择延迟满足,选择后者。
文能测字武也能防身
很多鸦科鸟类不仅有智慧,在“文能工具比学习”的同时也是“武能上天定乾坤”,身边常见的喜鹊和大嘴乌鸦,在面对小型哺乳动物和蛙类等食物时绝不手软。偷袭其他鸟类的鸟蛋和雏鸟更是家常便饭。而如果领地里面出现了红隼、雀鹰等猛禽,往往会被体型适当和力量适当的中大型鸦科鸟类驱逐。即便大个子的金雕等猛禽,碍于自身速度不是很灵敏,也会被鸦科鸟类空中戏弄。
渡鸦食谱
图源:a-z-animals.com
其中最厉害就是开头用砖头的那家伙,它们由于体型可以在雀形目排行翘楚,也超过一堆猛禽,能惹它的鸟类属实不多了。即使是速度和力量都很牛的苍鹰,猎杀渡鸦成功率也不高。有时,较大的猛禽还会被鸦科鸟类搭便车,骑在猛禽身上或在它们吃的尸体边上分一杯羹。
鸦科还会展现一个特有的“恶趣味”,就是戏弄一些食肉目兽类和一些猛禽的尾部,甚至只为了娱乐。对此,被戏弄者也很难绷。寓言故事里乌鸦被狐狸骗走了肉,可是现实却是狐狸有可能会和乌鸦分肉。
渡鸦:玩会儿玩会儿
白头海雕和猫:你小子……
鸦科家族内部也有一些尔虞我诈,比如渡鸦会“棒打鸳鸯”——已经是稳定配偶关系的渡鸦不让准备结成伉俪的渡鸦成功结合,主要怕后者影响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渡鸦社会中有对象会占据更好的资源)。但尔虞我诈之外,也有尊老爱幼,长大的乌鸦会帮助父母照顾新生的弟弟妹妹,很多鸦科也对自己终身一个配偶长情相守,这个可比实际上是渣男的鸳鸯好多了。
脾气也还算可以啦
图源:thewolfintelligencer.com
乌鸦等鸦科的行为,是它们适应自然和人类城市的一个缩影,它们对于我们而言,或许有些吵闹,但绝对不是盲目的迷信能概括的。我们能做的,是尊重和远离它们,不要随意接触它们的身体和粪便等遗落物体。
参考文献
(英)Mark Brazil著.东亚鸟类野外手册.朱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2]
《中国鸟类分布与名录》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中国鸟类生态大图鉴》
维基百科相关内容
《乌鸦简史》,坎达丝著,贺霞译
https://birdfact.com/articles/what-do-ravens-eat#:~:text=Ravens%20eat%20a%20variety%20of%20insects%20and%20other,4%20Scorpions%205%20Snails%20and%20slugs%206%20Shellfis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eds. (2020). "Family Index".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0.1.
Ericson, et al. (2003) Evolution, biogeography, and patterns of diversification in passerine birds
Ravens parallel great apes in flexible planning for tool-use and barteringScience, 2017, 357, 202-204, DOI: 10.1126/science.aam8138
Rutz, Christian, et al. "Discovery of species-wide tool use in the Hawaiian crow." Nature 537.7620 (2016): 403-407.
Selvatti, et al. (2015) "A Paleogene origin for crown passerines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Oscines in the New World".
Barker, F. Keith; (2002). "A phylogenetic hypothesis for passerine birds: Taxonomic and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of an analysis of nuclear DNA sequence data"
https://www.hbw.com/species/northern-goshawk-accipiter-gentilis
Rutz C, Sugasawa S, van der Wal J E M, et al. Tool bending in New Caledonian crows[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2016, 3(8): 160439.
Jelbert, S.A., Hosking, R.J., Taylor, A.H. et al. Mental template matching is a potential cultur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New Caledonian crow tool manufacturing traditions. Sci Rep 8, 8956 (2018).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8-27405-1
Jarvis, E.D., et al., Avian brains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vertebrate brain evolu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05. 6(2): p. 151-159.
Müller, J. J. A., Massen, J. J. M., Bugnyar, T., & Osvath, M. (2017). Ravens remember the nature of a single reciprocal interaction sequence over 2 days and even after a month. Animal Behaviour, 128, 69-78. https://doi.org/10.1016/j.anbehav.2017.04.004
Ei-Ichi Izawa, Taichi Kusayama, Shigeru Watanabe, Foot-use laterality in the Japanese jungle crow (Corvus macrorhynchos), Behavioural Processes, Volume 69, Issue 3, 2005, Pages 357-362,
Bezawork Afework Bogale, Masato Aoyama, Shoei Sugita, Spontaneous discrimination of food quantities in the jungle crow, Corvus macrorhynchos, Animal Behaviour, Volume 94, 2014, Pages 73-78, ISSN 0003-3472
Mourer-Chauviré, C. C. (2004). "Cenozoic Birds of the World, Part 1: Europe". The Auk 121 (2): 623. doi:10.1642/0004-8038(2004)121[0623:CBOTWP2.0.CO;2].
Proximal right coracoid of a jay-sized bird, perhaps an Holarctic magpie distinct from Pica: Wetmore, Alexander (1937). "The Eared Grebe and other Birds from the Pliocene of Kansas". Condor 39 (1): 36–44. doi:10.2307/1363487.
The Pleistocene Zhoukoudian ‘Peking Man’ site records the first Beijing (China) evidence of the Northern Raven (Corvus corax)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27 August 2023(2023)
撰文 | 大清神龙
部分图片 | 图虫创意
微信编辑 | 赵之遇
转载内容仅代表原作观点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采编:新媒体推广部
审核:王妍
温州市图书馆视频号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