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读懂孩子|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读懂孩子|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关注星晨教育,掌握最新幼教动态

△ 另一个星球的孩子

有人说,孩子是另一个星球来的“生物”,他们时刻处在自己的频道,成人难以进入。确实,理解孩子就像揭示奥秘一般,那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像收集线索。我们必须能够辨识重要的线索,培养这门观察和记录孩子行为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孩子的需求、兴趣、个体独特性以及心理特征等。

孩子通过什么方式揭示自我

儿童的行为有多种理由,是的,从不缺乏理由。在多种可能的理由之中,有时很难抉择到底哪一种是最有可能的—对相同的行为来说。我们必须得承认,每一个特定行为的原因通常也是一个秘密。这就是为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搜集可以让我们理解儿童的有用线索。

只有学会如实地观察儿童,特别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观察,我们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线索。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

儿童尚未形成坚实的身体和情感基础。他们的肢体动作、身体功能与情感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他们用“手”来思考(通过触摸来发现世界),用“脚”来社交(闹哄哄地跺脚和踢打是同伴间友谊的体现) 或者用“脚”来思考(用脚触摸虫子:“虫子怎么啦?”),用“手”来社交(如果我用手摸他的眼睛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计划记录儿童的成长与学习,我们必须记录他们用身体做过什么,就像倾听他们用嘴说些什么一样。我们必须在倾听时摆脱偏见,不能带着祖辈的训导来观察。

因此,即使儿童的话语在当时来看非常的流利和清楚,但从长远来看,远非完整的资料。因为儿童的话语并不是成熟的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尽管它能够很快在某些方面变得非常娴熟,如表达需求(甚至这一点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

当一个孩子非常伤心的时候,他是说“我感到伤心”,还是低下头、哭泣,或者凝视着前方(所有的肢体表达)?如果我们希望儿童能够准确地解释他们的情感并与我们进行探讨,那么我们真的要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辨识可以作为儿童思想和情感线索的其他行为。

儿童通过他们的眼神、声音、身体姿势、手势、言谈举止、面部表情、跳上跳下等与我们进行交流。他们通过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所做的事情来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能够切实地理解儿童行为的真实含义,我们将会理解儿童。

用什么样的语言记录孩子的行为

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记录也非易事,特别是对于那些不习惯书写的人来说,会觉得太有挑战性而将其视为苦差事,进而放弃。既然不使用描述性术语就不能详尽地记录行为的重要细微差别,那么记录技巧的这一方面就值得我们去探索。

▽ 动 词 ▽

我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在几秒钟之内想出“走”这个词的许多个近义词,如漫步、缓行、散步、溜达、踱步、齐步走等。另外一些人在这种挑战面前则反应迟缓。然而,儿童行为或者大动作之间的区别有可能依赖于“走”这个词的正确的近义词。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只火鸡在走路和一只猫在走路,它们一样吗?一个1岁儿童在走路和一位八旬老人在走路,他们的动作也显然不同。约翰尼走路和苏西走路时,我们也必须记录各自的特征。为了找到确切的描绘特征的词语,我们可能会说火鸡大摇大摆地走,猫偷偷地溜走;婴儿蹒跚学步,老人步履蹒跚;约翰尼跑来跑去,苏西则碎步慢行。

“走”这个词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做什么,而非他怎样做。没有哪两个儿童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穿过一间游戏室或者走向同一个儿童或者教师。作为教师,在观察儿童的时候,要对儿童的行为特征做出回应。我们对走路跌跌撞撞的儿童会有响应,因为我们感觉到了问题;对一名满心愉悦的儿童,我们则会感受他快乐的跳动。

对于新手教师,这里有一些记录中常用的动词的近义词,还有更多的动词尚待熟悉。

跑:猛冲、飞奔、疾驰、快速前行、一蹦一跳等。 说:耳语、咆哮、大喊、尖叫、哭嚷、命令、告诉、小声说等。 哭:哭泣、抽泣、号啕大哭、啜泣、恸哭等。

▽ 副 词 ▽

副词可以描述一个动作,但绝不是形容某个儿童固执或者愚蠢。比如,我们可以说,“他坚定地拉了拉。” “他茫然地望着老师。”

描述性词语是对单个动词的一次性描述,可以表明该儿童在某一特定时刻做了什么。因此,再回到动词“走”上来,我们可以说高兴地、愉快地、神气活现地、沉重地走;或者当我们添加上兴奋地、愉快地、没好气地、气愤地、快乐地或者笑着等副词时,普通动词“说”的语义就会被表述得更为精确。

▽ 形 容 词 ▽

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形容词。比如,每一个微笑都是快乐的吗?微笑可以是伤心的/发自内心的/不露齿的/漂亮的/勉强的/幸福的/无可奈何的吗?一个无奈地微笑着的儿童和一个两眼泪汪汪地微笑着的儿童或者胆怯的儿童的感受会是一样的吗?

以下是关于“高兴的”近义词,彼此间有细微的差别:

悲伤的、忧思的、灰心丧气的、沮丧的、悲哀的、忧郁的、闷闷不乐的、失望的。

要理智地使用副词和形容词。尽管缺少这些词语会令记录很单调,缺乏儿童的个性,但是副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常常会带有主观色彩。切记:所记录的行为要与你选择的修饰词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 各 种 短 语 ▽

包含显著动作的短语是另外一种描述性工具。尽管这些短语有各自的作用,但教师必须谨慎,避免过分依赖此类短语。当过多的短语令句子变得冗长时,句子就会显得拖沓烦琐。

拖着双腿 头转向天空 拖着双脚 哪儿也不看 摇晃着胳膊 他一脸的茫然 目不转睛地观察 双手插在口袋里 发出可怕的咔嗒咔嗒声

除记录之外,我们对儿童的研究必须包括对儿童被观察时所处情境的描述。儿童并不生活在真空里。我们必须尽可能全面地将儿童放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观察。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记录儿童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主要方面。

儿童在某一环境中的行为相对于另一环境中的行为有可能会非常不同,这不足为奇。设想一下,某个儿童某一天舒舒服服地待在教室里;另一天,和他的父/母亲一起在购物中心排在一条长长的队伍里。他看起来可能会是一个你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样子!

或者,想想这样的一名儿童的例子。在班里,他一直都被戏称为“小丑”;但在新的一学年,当他搬到另一个社区时,他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成为了一名领导者。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描述中,包含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将会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儿童提供丰富的多维描述:

学校、教育中心或者(如果是家庭保育所)房屋/公寓建筑本身。 教室里的硬件设施布置、作息安排、学习环境的构建方式、项目的目标。

在高质量的场所,教师敏感且乐观;而在低质量的场所,教师倾向于较少参与儿童的活动,对儿童的活动约束较多。这反过来也会影响儿童的行为。

本文整理自~ 学前教育的经典著作

2019年7月13-14日,欢迎大家相约南京,与银河幼儿园核心团队共话“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观察”。

读懂儿童

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观察2019暑期特训营

(2019年7月13-14日 南京)

前言

观察儿童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儿童需要的了解与理解。即了解儿童的情绪与感受;理解孩子情绪、行为背后的意图以及产生的真正原因;观察可以加深我们对儿童发展阶段的理解,进而进行因材施教式的有效支持。

本次培训将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让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能真正了解观察的目标;在倾听案例解读的过程中,了解基本的观察方法,具备观察的技术。进而真正地带来思想上和心灵上的触动。

课程亮点

领衔专家

吴亚英 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银河幼儿教育集团总园长、正高级教师

辅学团队

银河幼儿园课程核心组:在以吴亚英园长为首的课程核心组的指导下,通过经验分享、操作指导、现场实操、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大家提升观察能力。

日程安排

7月12日

13:00-21:00

外地学员提前一天在住宿酒店报到

7月13日 星期六

07:30-08:20

本地学员在会场报到

熟悉本次特训营的<规则与任务>

1. 哲思:

(1)什么是观察、为什么观察、需要什么能力?

(2)一线教师的观察具有哪些特质?

2.行动:

(1)户外活动中的观察—解读—跟进(面的了解,点的关注);

(2)室内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解读—跟进(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的观察案例及经验);

(3)生活环节的观察案例谈。

3.归纳总结:

(1)银河幼儿园的观察经验;

(2)观察背后的幼儿观、价值观、教育观

(吴亚英 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银河幼儿园总园长)

【实践篇】上:《科学观察,有效支持——案例:户外活动中的高空蜘蛛侠》

日程安排

7月14日 星期日

08:30-12:00

【实践篇】中(一):《观察VS幼儿生活》

互动话题1:一日生活中,你们经常进行观察的环节有哪些?观察的内容呢?

互动话题2:一日生活中的观察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有意义吗?

案例互动二:1.幼儿洗手的观察记录;

案例互动三:新生入园适应,了解一日生活中观察的技术

1.观察前,制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寻找一日生活中,幼儿出现情绪反应的环节;

2.观察中,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与反应;

3.观察后的有效支持与跟进;

4.再观察与再跟进。

案例互动四:不同环节、不同场景中,对幼儿一日生活的观察。

1.混龄户外活动中,对“每一个、每天”的观察与了解。

2.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餐、午睡等方面的观察与了解。

分组讨论:“每一天、每一个的观察记录有意义吗?意义是什么?”。

案例互动五:“一周、每天、每个”的晨间来园观察。

缘起——发现问题(理解认同)——借助观察素材分析原因(寻找幼儿行为背后的真需求)——达成共识——持续观察跟进(20天)——幼儿之“变”与家长之“变”。

(常州银河幼儿园骨干团队)

12:00-13:30

用餐、午休

13:30-16:30

话题互动1:幼儿行为观察在区角游戏中的重要性

话题互动2:如何观察和收集观察信息?

【现场讨论1】:观察计划需要吗?如何制定观察计划?

【总结分享1】:制定观察计划需关注四种需求。

【现场讨论2】:如何制定观察量表?

【总结分享2】:观察量表结合幼儿发展所需、研究所需、教师发展所需,灵活设计、便于使用。

话题互动3:现场如何实施观察?关注观察的“两全原则”

话题互动4:如何分析和解读观察信息?

【现场讨论1】:观察信息是否需要解读?为什么?

【现场讨论2】:如何进行分析与解读?

话题互动5:如何分享和运用观察信息?

【现场讨论1】:观察信息有用吗?为什么?

【现场讨论2】:观察信息如何使用?

(1)观察信息依作用的不同与四类人分享:搭班教师、当事幼儿、全班(或部分)幼儿、家长。

(2)运用观察信息中幼儿新经验、存在困惑、下一步需求等差异资源分享,以促一或全天经验共享、贡献计策等。

(3)多次多天观察信息结合运用。

(常州银河幼儿园骨干团队)

活动地点

收费标准

1.培训费:1280元/人(含培训费、资料费,不含食宿。资料含《基于幼儿行为观察的支持性课程》,1本/2人);5人以上(含5人)报名可享受团购价1100元/人。

报名事宜

1.报名对象:业务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一线教师

2.报名热线:021-62470775高老师

15102190245周老师;17621520755杨老师

扫码报名

住宿

主办方可帮忙代订经济型酒店(280-320元/间,含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读懂孩子|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3篇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集锦4篇
《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学习心得体会(汇总5篇)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通用19篇)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精选17篇)
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精选20篇)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精选合集【五篇】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幼儿进餐观察记录

网址: 读懂孩子| 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92695.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幼儿园教师撰写个案观察记录的现状
下一篇: 写作指导 | 如何区分观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