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精神依赖的方法主要有自身给药实验、药物辨别实验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经常被用于研究药物奖赏效应及潜在成瘾性。
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及其特点:
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CPP)是指,将两种不同的非条件刺激(药物注射)与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性线索)配对,环境线索的空间配置、颜色、地板,甚至嗅觉线索尽量保持不同。然后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别给动物注射药物或对照溶剂,进行条件性匹配。其本质上依赖于巴甫洛夫关联,因此单纯的CPP不能解释药物寻求和用药行为,这可能是自身给药模型更具优势的原因。相比较于自身给药等操作式强化动物模型,CPP自身也具有独特的优点,比如受试对象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的行为反射,是一种低级的反射活动,无须太多的学习和训练,实验周期短,简单易行且廉价。
其中,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的形成与学习和记忆行为密切相关,且与其它两种方法比较具有设备简单,实验周期短,动物不受操作方式、运动方式的影响等优势,也不会因受试后是否防碍运动机能而影响实验结果。无药状态的测验能排除药物对测验成绩的干扰等。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测出药物的奖赏效应,而且还能测出药物的厌恶效应。在CPP实验中,实验动物对药物喜爱分值的高低代表了药物精神依赖性潜力的大小,也反映了实验动物对该药物成瘾可能性的大小。因此,CPP模型也能满足预测效度、表观效度和结构效度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成瘾研究。
自身给药模型及其特点:
自身给药模型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药物成瘾疾病模型,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1)表面可信度:自身给药模型的给药及觅药行为与人类表现相似。成瘾者在使用阿片类及中枢兴奋类药物时,为了使药物迅速穿过血脑屏障,主要通过静脉或粘膜吸收形式给药。动物对上述药物进行自身给药时,主要通过自主鼻触或压杆触发电动推注器,将药物注入静脉。又如,动物的复吸行为极好地模拟了成瘾者即使在长期戒断后,被条件性线索或熟悉的环境诱导后再次发生的用药行为。(2)结构可信度:导致动物成瘾的原因与病程进展与人类相似。药物的正性及负性强化作用可导致动物和人类自主用药。随着药物的反复使用,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同时药物渴求逐渐强化,用药次数、剂量逐渐增加,最终演变成难以控制的强迫觅药或用药行为。(3)预测可信度:能够造成动物显著自身给药行为的精神活性物质对于人类来讲往往具有成瘾性,同时,通过自身给药实验能够预测导致成瘾的剂量、特征(如渴求的程度、戒断症状的有无)。
自身给药模型最显著的特征是实验动物通过特定的自主行为操作(压杆或鼻触)获取药物。根据获取药物途径的不同可将自身给药模型分为静脉、口服、脑区自身给药模型,以静脉自身给药模型最为常用。自身给药模型涵盖了药物成瘾全过程:①形成:偶然用药、规律用药和强迫用药;②戒断和消退;③复吸。除了致幻剂(LSD),其他成瘾性药物均可以诱导动物建立自身给药行为。因此,该模型较好地满足预测效度、表观效度和结构效度。
药物辨别实验:
药物辨别实验方法为一种训练人或实验动物准确可靠的定量的识别这些药物效应的实验方法。药物或者非药物(生理盐水)引起动物行为反应(压杆,最终得到奖赏效应,这一过程称为辨别剌激效应。辨别刺激实验包括两杆操作程序、被试者、可被辨别的药物和不同的奖赏程序。药物辨别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操作行为阶段;第二阶段为药物辨别阶段;第三个阶段为测试和维持辨别阶段。一旦实验动物能准确的辨别出某特定剂量的药物,实验动物将被用来测试多种药物,包括药物替代实验和药物辨别剌激效应的拮抗实验。
药物辨别实验的优点在于可单独测试多种神经递质系统的激动剂或者拮抗剂,这些激动剂或者拮抗剂也可与训练药物一起进行组合测试,从而探讨训练药物的辨别刺激效应机制。药物辨别实验可以训练受试者(人或者实验动物)辨别某种特定剂量的药物和生理盐水(通常被用来溶解药物),也可训练受试者辨别两种不同剂量的同种药物;混合药物和生理盐水;—种特定剂量的药物和另外一种特定剂量的药物;(两种混合药物和其中一种药物;(—种药物、另外一种药物和生理盐水。药物辨别实验方法能定性定量、高度敏感和高度特异的探测出具有辨别刺激效应的药物。此方法被用来解决具有辨别刺激效应药物的多种药理学问题:不同给药途径的效应、剂量效应、药效持续时间、药物相似度、药物的立体结构、结构活性关系、代谢物的活性,测试多种激动剂和拮抗剂从而推断产生辨别刺激效应的机制。
但药物辨别只是一种间接研究具有滥用潜力药物的实验方法,因为药物辨别也应用于其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精神安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这些药物的滥用潜力较小或无滥用潜力,实验动物也能准确的辨别出这些药物。因此可以用药物辨别实验初步筛选滥用药物,同时结合其它实验方法,如自身给药和条件性位置偏爱,确定一种药物是否具有滥用潜力。所有滥用药物都能产生辨别剌激效应,但并不是所有滥用药物都能实现自我给药(如致幻剂),因此药物辨别实验可以应用于新药幵发,以评估新药的滥用潜力。药物辨别实验中,药物替代测试可确定测试药物与训练药物是否具有相似的药理学机制。因此药物辨别可用来筛选与训练药物具有相似的药理学机制的药物,同时也可排除具有滥用潜力的药物。
文献引用:
1.Transition from Moderate to Excessive Drug Intake: Change in Hedonic Set Point. S. H. Ahmed;G. F. Ko.Science.1998
2.Neural systems of reinforcement for drug addiction: from actions to habits to compulsion. Barry J Everitt;Trevor W Robbins.Nature Neuroscience.2005
3.The Brain Prize 2013: the optogenetics revolution[J]. Andreas Reiner;;Ehud Y. Isacoff.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13
4.Addiction: failure of control over maladaptive incentive habits[J]. David Belin;;Aude Belin-Rauscent;;Jennifer E Murray;;Barry J Everitt.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2013
5.Hierarchical recruitment of phasic dopamine signaling in the striatum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cocaine use.[J]. Willuhn Ingo;;Burgeno Lauren M;;Everitt Barry J;;Phillips Paul E M.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2
6.Sufficiency of Mesolimbic Dopamine Neuron Stimulation for the Progression to Addiction[J]. Vincent Pascoli;;Jean Terrier;;Agnès Hiver;;Christian Lüscher.Neuron,2015
7.钱玲玲,朱永平.两种复吸动物模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18(01):81-86.
8.Region-specific effects of brain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 type 1 blockade on footshock-stress- or drug-priming-induced reinstatement of morphine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rats[J]. Jishi Wang;;Qin Fang;;Zhonghua Liu;;Lin Lu.Psychopharmacology,2006(1)
9.The effect of a systemically active ORL-1 agonist, Ro 64-6198, on the acquisition, expression, extinction, and reinstatement of morphine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J]. James R. Shoblock;;Jürgen Wichmann;;Nigel T. Maidment.Neuropharmacology,2005(4)
10.Manipulation of dopamine d1-like receptor activation in the rat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lters stress- and cocaine-induced reinstatement of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behavior[J]. C.J Sanchez;;T.M Bailie;;W.-R Wu;;N Li;;B.A Sorg.Neuroscience,2003(2)
找实验方法,上脑声常谈
动物模型构建与行为评估交流群
扫码邀请入群
方法检索教程
往期实验方法,需要的老师可以按照以下操作进行查阅:进入公众号脑声常谈→底部菜单栏脑声助手方法检索→最上方搜索框输入实验名称,您找的实验方法就出来啦!
相关知识
脑声常谈丨三种常用成瘾动物模型比较简介
脑声问答期丨动物享乐型摄食行为如何测试?
脑声常谈丨居巢行为测试方法、行为评分与注意事项
脑声问答期丨如何测试评价大小鼠的甩头行为?
脑声常谈丨啮齿动物社交情绪相关行为范式总结
脑声问答期丨浅析小鼠味觉改变的行为学评估方法
脑声常谈发布动物行为在线分析网站 为学术研究提供全新工具
脑声问答期丨社交偏好行为测试及行为分析
动物模型与评估丨碎片化睡眠小鼠模型
脑声问答(96)期丨大小鼠操作性行为训练范式
网址: 脑声常谈丨三种常用成瘾动物模型比较简介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92767.html
上一篇: 成瘾医学:理论与实践 |
下一篇: 数据挖掘算法中,预测类模型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