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背后藏着什么?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背后藏着什么?

饮水机、便便箱等都是宠物友好商场的标配。

上海市徐汇滨江的“萌宠乐园”。

“宠物经济”如火如荼,带着“毛孩子”逛街玩乐,日渐成为养宠家庭的生活需求。

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宠物友好”商场、绿地、公园、社区等应运而生。顾名思义,这些公共空间是允许宠物(主要是犬类)进入的。

公共场所对宠物敞开大门,引发了不同声音。这些场所真的是“宠物友好”空间吗?“宠物友好”意味着接纳、不排斥,并欢迎宠物进入空间,但又如何让空间内的其他人不受影响?

记者深入一些“宠物友好”商场、绿地、公园和社区采访,调查这些空间开放的做法,梳理其背后的逻辑和最优解。

敞开大门之后有公约

商业中心是最早探索“宠物友好”的公共场所。“宠物友好”商场是什么样的?

记者来到徐汇滨江附近的“AI PLAZA西岸凤巢”商场,只见大门口张贴了一张硕大的“宠物友好”标识。商场内不时有人推着宠物手推车行走,手推车在一楼免费租借。商场还有贴有专门标识的宠物电梯,将携犬人士和对宠物过敏、怕犬人士等进行分区,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商场的细节打造考虑得很周全。比如宠物饮水装置是不同高度的,可供大、中、小型犬各取所需;每张长椅下都配置了可以拴犬的圈圈;提供了给萌宠上厕所的独立空间等。商场三楼的室外空间布置了约300平方米的宠物乐园,提供宠物饮水机、便便箱等生活用品,还添置了秋千、圆柱等宠物游乐设施。

商家的这些标配设施,透露出对“宠物友好”的诚意。然而,不少携犬人士对于“落地”问题仍有所期待。

“既然是‘宠物友好’商场,为什么不能让狗狗落地呢?”陆女士告诉记者,商场区域内,宠物是不能落地的,只能待在宠物推车里,或被主人抱在手中。

商场的管理人员解释,不落地是商场制定的一条底线规则。此前有顾客进入商场内的“宠物友好”餐厅用餐,没有将宠物放在推车内,而是放在餐椅上。餐厅接到了部分顾客的投诉:“狗狗怎么能坐在餐椅上?这样不卫生。”

也有少数携犬人士牵着犬绳让萌宠落地溜达,遭到保安的制止,有些人会迅速改正,也有少部分人会和保安发生冲突。

目前,上海“宠物友好”商场已达30多家,但养犬人士对商场友好程度的感受各不相同。比如,苏河湾万象天地、BFC外滩金融中心等商场获得的好评较多。还有一些商场被养犬人士评为“伪宠物友好”商场,理由是“除了商场向宠物开放,其他设施和举措都不到位,和普通商场没有区别”。

更多的养犬人士对此表示包容:“首先能敞开大门就是一种态度,毕竟进步是一点点发生的。”

在探索中开了一道“口”

与商业中心不同,绿地和公园更多的是开放的空间。沪上部分绿地和公园转变态度,探索如何让人、犬在开放的空间内各得其所。

徐汇滨江被不少养宠人士称作遛狗天堂。“咖啡店内是不允许携犬进入的,但我们可在户外停留和活动。”一名携宠人士告诉记者,这里的几家咖啡店都会提供宠物饮水、食品等。

有了这样的划分,久而久之,大家形成了一种默契:携犬人士留在户外就餐区,而非携犬人士在室内喝咖啡小憩,因为有所区隔,他们并不觉得萌宠是种打扰。

有意思的是,徐汇滨江经过萌宠的“探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片区域——中小型犬习惯在manner coffee店外的大草坪处玩耍,而大型犬则更多地在不远处的萌宠乐园奔跑和活动。与商业中心相似,徐汇滨江的“宠物友好”空间的基本原则都体现在“宠物友好公约”里。

比如,“萌宠乐园”张贴的公约上写道:“将狗狗引至沙坑区便便,并及时清理干净”“不要搭设帐篷,铺设餐垫及用餐”……园内还提供免费的拾便袋和专用垃圾桶。记者发现,总体上,萌宠主人都能遵守公约,维持徐汇滨江良好的遛狗秩序。

与绿地相比,公园则更像一个“禁区”。上海绝大多数公园禁止宠物进入。市中心的公园中,和平公园在闭园改造后率先为萌宠开了一道“口”。

和平公园在2号门和5号门附近,新增了两块区域作为宠狗乐园。同时,公园管理方制定了一些约束条件。

比如,萌狗乐园所处的位置虽然在公园内,但大门是独立的,开在公园外,与公园空间有一定的分割。携犬人士仍然不能将宠物带入公园内。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共有三个时间段开放,每次3小时。同时对萌宠“限流”,每个时段的大型犬不超过15只,中小型犬不超过30只。

对和平公园的这一举措,不少养犬人士拍手称赞。“公园的探索实属不易,给狗狗增加了透气和社交的地方。”王先生说,只有萌宠主人都遵守公约,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园向萌宠开放。他还表示,狗狗就像小孩,需要主人“做规矩”,“不能被惯坏了,在公共场所尽量不打扰他人”。

合理精确的规则下

展现恰如其分的人情味

打造“宠物友好”空间,是一座城市发达和文明的体现。在城市研究者、商业咔主理人唐健看来,首先要厘清“宠物友好”的概念。宠物友好,是双向的友好,这是一个双向命题。

他认为,“宠物友好”空间不是排他性的,既给萌宠提供一方舒适的天地,又不能影响到空间内的其他人,尤其是不养犬者。

从这一标准来看,苏河湾万象天地是“宠物友好”空间的标杆。与传统商业体不同,商场大部分都处于公园的开放式地下空间,整个商场与苏河湾绿地公园共生。“开放性”让它具备了“宠物友好”的优势。

“宠物业态”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比如,东里“宠物天地”所处的位置,是以宠物业态为特色的楼层区域,分布了柯基、布偶等细分的宠物店。这里还有狗狗幼儿园,提供托管寄养服务。就连海马体摄影门店同样定位“宠物友好”,一家人可以带着宠物拍摄主题照片。

商业中心还会营销策划一些宠物主题活动,如萌宠试镜拍摄、宠物比赛、宠物展览明信片定制等,扩大“毛孩子”和养犬人的社交圈。

唐健说,“宠物友好”空间明明是为爱宠人士而设,却因为细则不明晰反而容易好心办坏事。因此,精准传达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宠物友好并非无所约束,而是在合理、精确的规则下,展现更为恰如其分的人情味。”

真正的“宠物友好”,并不是光有硬件设施就够了,对养宠人士来说也不代表不受拘束。“宠物友好是善举,需要多方协同完成。”他说,这才是“宠物友好”空间真正体现社会人文进步的基础。不论是受益者还是受影响者,人与人之间拥有更多善意,整个空间才能散发更多暖意。

尊重差异才能真正融合

“宠物友好”是一种相互的尊重与理解。“宠物友好”的空间融合,正在上海更多的场域发生。

去年8月,闵行区城开·莘社区在上海率先进行了“宠物友好”社区的探索。小区内6号楼是宠物楼,年轻人可以携宠入住。目前,宠物楼已满员。

记者看见,宠物楼的房间内设计了耐磨抗抓的墙板,添置了饮水、清洁等宠物生活设施。宠物楼的地下一层还有宠物日托班,外出上班的白领可将“毛孩子”寄养在此,由保育员帮忙遛狗,并对狗狗进行社会化训练。入住宠物楼,需要签订独立的管理公约、签署文明养犬协议。

在“宠物友好”社区,所有的公共区域内宠物都可落地,包括餐厅。社区引入了专业的“宠物友好”第三方机构,为社区养宠人提供宠物主题活动、养宠人培训、社群运营等服务。

不少养犬人士认为,要填补养犬者与怕犬者之间的鸿沟,一方面需要养犬者遵守相关规范,做文明的养犬人;另一方面要依靠广泛的科普来了解狗狗的行为习性,从而减轻或消除怕犬人士对它们的恐惧感。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到592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8114亿元。在巨大的宠物市场需求面前,“宠物友好”空间未来会越来越多。随着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宠物友好”空间的管理细则需要更趋完善。

当我们讨论“宠物友好”问题时,并不是将它当作一道是非题来解答。养犬人与不养犬人之间,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尊重差异、相互理解、遵守规则,这是建立“宠物友好”社会的基石。

(来源:上观新闻)

相关知识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背后藏着什么?
从“禁止入内”到“欢迎光临” 兰州商超掀起“宠物友好热”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宠物友好”成为新兴经济的增长点
怎样写禁止宠物入内,禁止宠物入园
“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宠物友好”成为新兴经济的增长点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南京多地打造宠物社交空间
禁止宠物入内标识牌图标矢量元素
禁止宠物入内提示牌禁止携带宠物入内标识牌贴纸亚克力宠物免进告
禁止带宠物入内图片
禁止携带宠物提示牌进请勿谢绝进入入内温馨标志牌

网址: 从“禁止入内”到“宠物友好”,背后藏着什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295613.html

所属分类:萌宠日常
上一篇: 写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下一篇: 宠物情人:宠物向主人表明心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