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出国旅游成了很多人度假的首选。以为语言不通的缘故在出国之前我们都会先做好功课。例如买本书学习一下日常口语或是直接跟团找翻译,实在不行就连说带比划多少也能明白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狗狗出国会不会遇到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呢?会不会无法和外国狗交流?
不同于人类有上百种语言,虽然狗来自全球各地,但它们只有一种语言!其实狗与狗之间的交流不只限于“汪汪”,事实上,“汪汪”只是它们用来交流的语言中非常小的一部分,狗的交流最先始于气味,然后是肢体语言,最后才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因为只有声音是最明显的,所以我们才会忽略另外的两项。
我们先来说说气味。每天遛狗的时候,狗狗都会像工兵扫雷一样的闻地面的气味。到了有粪便和尿液的地方就闻的更认真。其实啊这些味道就是狗狗发的朋友圈。它们可以通过这些味道了解对方的性别,年龄,健康状态,是否发情,昨天吃了什么,才去过哪儿,等等一系列的信息。所以狗狗到了国外只要鼻子没坏就能和外国狗交流。
其次狗是通过肢体语言来交流彼此的社会地位。对各种细节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几乎每一只汪都具备,人类相亲时,要坐下来谈号一会儿才能弄清楚对方的底细,而狗见了面鼻子闻一下眼睛一看就了如指掌了。
狗在汪啥?
一般情况下,低沉的声音代表警告,高调的声音代表友善,不论狗的体型有多大,它们都知道通过减低吼叫的音调可以达到让另外一只狗认为自己体型比较大的效果,同样,大型的狗,也会同通过撒娇式的哼唧表示自己的友好。
因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之间存在语言交流障碍,我们自然而然的也会好奇狗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障碍,事实上,在我们的耳中的“汪汪”,在英语使用者耳中是:woof-woof,在阿拉伯使用者耳中是how-how所以,我们会觉得不同国家的狗叫的汪是不一样的,是因为我们依赖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来理解听到的声音,因为发音习惯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不同的拟声方法。
综上所述,看来,我们大可不用担心狗狗出国后能不能和其他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