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潜水游世界第7621次分享
文/kinder 出处/水下摄影杂谈
为什么要在水下使用人工光源
继续接着上一篇,这一篇我们来聊聊水下微距的用光跟背景处理。首先我们来聊聊水下为什么要用人工光源。在AOW的深潜课程中,教练会带着一块色板跟我们一起下水,然后在不同的深度让我们观察色板,你会发现越往深处颜色丢失得越严重,到最后眼前只剩一片蓝色,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太阳光其实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而每种光的波长不一样,在阳光照射进水里的时候,每种光被水吸收的深度也不一样:
不同波长的光被水吸收的深度(图片来自网络)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5米左右太阳光中的红色光就已经被吸收了,随着深度的增加,被吸收的颜色光就越多,到了30米左右就只剩蓝色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水下在没有人工光源的情况下,用相机拍出来的照片都是一片蓝色的原因,例如下面这一组照片:
自然光拍摄的Manta Ray
闪光灯拍摄的Manta Ray
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出,用自然光拍摄的话,整张照片呈现的都是一片蓝色,而使用闪光灯拍摄就能把Manta的肚皮的白色给还原出来, 水下使用人工光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还原色彩。
光源的选择
一般来说,我们在水下摄影中使用的人工光源有常亮光源跟闪光灯,常量光源又分为束光(例如束光电筒)和散光(例如视频灯):
束光电筒 / 视频灯 / 闪光灯
束光手电多用于微距摄影,优点在于出光角度小,易于控制,与卡片机搭配最为合适。它的缺点也是由于出光角度太小,所以仅适用于微距摄影,对于布光的灵活性也有一定局限,而且也不太适用于拍摄移动速度较快的目标(有灯童的可以无视这一条)。束光电筒中间的光束为最强,但周围会有一圈光晕,在某些情况下这圈光晕也会影响最终成像。
束光电筒的出光角度
视频灯的出光角度较大,且出光均匀,适用范围也比较广,但是由于光线分散,所以穿透力没有束光手电强,照射范围大但距离近。
视频灯的出光角度
闪光灯的出光角度与视频灯基本类似,但是由于闪光灯是瞬时光源,无法实时观察到出光角度,上手难度较大,需要经过一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但是闪光灯的光质量最好,瞬时功率最高,成片的质量也最好。闪光灯也能加上束光筒套件,使闪光灯也能呈现束光手电的效果。
RetraLSD闪光灯束光筒套件
综合来说,闪光灯是水下摄影的最佳光源选择,配置两个闪光灯能满足水下绝大部分场景的应用。
用光及背景处理
01
如何减少照片中的杂点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很多朋友在刚开始带灯下水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拍出来的照片都是白色杂点,那白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在水中布满着悬浮颗粒,在水下我们用电筒一照就能清晰地看到,照片中的白色杂店就是因为强光照射到水中的悬浮颗粒反射进我们相机镜头的成像,所以我们在水下使用人工光源的时候,要控制光源的出光角度,尽可能少地打亮海水的范围,从而来减少照片中的杂点。在这里我先抛出一个概念: 水下用光用的都是边缘光,大家带着这个概念来继续往下看,我在后面会展开描述。
02
如何拍摄黑背景
我会用实际演示的方式来给大家聊聊接下来的内容,先让大家了解一下我的模拟演示环境:
首先我先给大家看一张我在房间正常灯光环境下,用相机(D850+60mm)自动档拍摄的一张照片:
这个光线环境跟我们在海底的自然光线环境类似,这张照片通过相机的自动档计算出来正常曝光的参数是F3.3、1/60、ISO1000。
在水下微距中,一般我们为了有更大的景深来更多呈现生物的细节,会使用偏小的光圈;为了避免残影,会使用比较快的快门;为了提高成像质量,会使用尽量小的ISO,接下来我用我在水下微距中常用的一组参数F22、1/200、ISO100,在同样的环境下拍摄一张照片,效果是这样的:
不用怀疑,你看到的就是一张全黑的照片。这说明了在这个光线条件下,使用这样一组参数相机处于严重欠曝状态,拍不到任何东西,那这个时候就是人工光源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其实我更愿意这样理解,不是我们要把背景拍黑,而是我们要让哪一部分在我们的照片中呈现,那我们就用灯光打亮哪里。
例如现在我们只想要在我们的照片中呈现绵羊海兔,那我们就控制我们的灯光只照亮绵羊海兔,例如下面这个灯位:
可以看到,我控制了两个灯的角度,使得两个灯的外侧边缘光刚刚好扫过了绵羊海兔的身体,灯光照射的范围只有我镜头前面的空间(镜头到海兔大概10cm)和海兔本身,所以我用同样的参数拍摄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这里面有两个细节:
1. 我的灯光避开了打亮海兔后面的墙,所以背后的墙没有呈现在照片中,形成一个黑背景;
2. 灯光照射的范围只有镜头到海兔中间这一段的空间,在水下我们实际拍摄的物体很多比这个海兔要小很多,所以镜头跟海兔也靠得更近,打亮的这部分海水中包含的悬浮颗粒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控制了我们照片中的杂点。
在实际拍摄中的效果如下:
海绵蟹(F20 1/200 ISO100)
那如果说,我们在拍摄一些比较大的目标的时候,或者拍摄鱼类的时候,我们没办法靠得太近,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较远,如果还是使用双灯对打的灯位会打亮范围非常大的海水,最后结果就是照片中满是杂点。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寻求一个空旷的背景,然后用另一侧的边缘光来扫过我们的目标,例如这个灯位:
由于背景是空旷的,我们控制两个灯的内侧边缘光刚好扫过海兔的身体,避开了相机镜头与海兔之间的空间,我们还是使用上面那一组参数,拍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在实际拍摄中,由于光在海水中的衰减很厉害,即使你用闪灯最大功率的输出,其有效范围也在2米以内,所以当背景是空旷的情况下,背景的海水的反射不足以影响到成像,所以背景依然是黑色的。而且由于光线的衰减,背景海水中的悬浮颗粒也不容易被打亮出来从而呈现在我们的照片中。
在实际拍摄中的效果如下:
狮子鱼(F22 1/200 ISO100)
当然,拍摄黑色背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束光手电或者束光筒,出光角度很小刚好覆盖主体,可以使用一个顶光或者斜顶光直接打亮主体:
虾虎共生(F25 1/200 ISO100)
拍摄黑色背景的几个要点:
1. 调整相机参数使自然光环境下处于严重欠曝状态;
2. 控制灯光只打亮被摄主体;
3. 尽可能少地打亮海水的范围。
4. 使用边缘光
03
如何拍摄彩色背景
有些人喜欢照片的色彩比较丰富,会觉得黑色背景太过于单调,还有就是在实际拍摄中确实有些地形就没办法拍摄黑背景,那下面我就来讲讲彩色背景怎么拍。
拍摄彩色背景的难度在于如何选择背景,既要背景好看,又要与主体不冲突,不能让背景抢过主体的关注度,而是要让背景给主体起衬托作用,这个其实跟技术无关,跟个人的审美有关。
在彩色背景的拍摄中,与技术有关的就是对于景深的应用,我还是继续用实际演示的方式来讲述,这次的模拟环境是这样的:
由于家里墙面的颜色不够鲜艳,我把我家的财神爷请来充当一个临时背景。由于这次我们需要把背景打亮,使得背景颜色还原出来,所以我们使用一个平推的灯位:
还是一样,边缘光扫过海兔,避开打亮海兔与镜头之间的空间,减少杂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是继续使用上面那组参数(F22、1/200、ISO100),拍摄的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财源广进”的源和广清晰可见,非常抢眼。背景是有颜色了,但是这个背景对于这张照片来说是一个减分。这个时候我们把拍摄参数调整一下:F4、1/200、ISO100,拍出来的效果如下:
同样的灯位,同样的角度,两个拍摄参数的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同,这就是景深的应用,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大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也就越高,虚化后的背景的细节没了只剩颜色,而且一些亮点的反光在虚化的效果下反而呈现一种梦幻的效果,这样的背景才能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
在实际的拍摄中也是如此,当我们找到一片颜色漂亮的珊瑚,想用它来充当照片背景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使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使背景不抢过主体本身,让观看照片的人的注意力还是在主体身上,背景起到一个点缀作用,照片的内容更加的丰富。
海兔(F8 1/160 ISO100)
大光圈的拍摄有几个注意点:
1. 光圈大景深浅,但也不能大到主体的细节丢失太严重,要掌握好背景虚化程度跟主体细节丢失之间的平衡;
2. 光圈大瞬时进光量大,也要适当地调低灯的输出,避免过曝;
3. 还是一样 利用边缘光,尽可能少地打亮海水的范围
其实对于背景的处理,在于你对照片的表达,还有根据拍摄环境的条件限制来选择,并没有一个固定规则。在上一篇我说过,个人建议新手刚开始拍摄时从拍摄黑背景开始,因为黑背景在拍摄的时候只需要你把注意力都放在主体本身,而不用分散精力去考虑如何做背景的处理,先做减法。另一方面由于黑背景通常使用小光圈,景深比较大,在刚开始拍摄时候对焦还不熟练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容错空间,大光圈的拍摄就需要你的对焦十分的精准了。等到基本功扎实了,我们再来做加法,这样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建议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训练计划:
1. 用一个行程专门练习对焦和,熟练地掌握自己相机的对焦距离以及焦平面的控制;
2. 用一个行程专门练习黑背景的拍摄,熟悉自己的灯的出光角度,功率输出和相机各参数之间的平衡;
3. 用一个行程专门练习大光圈的拍摄,掌握景深的控制,背景虚化和主体细节之间的平衡。
在这样有针对性地训练3-4个行程之后,我相信你能拍出来不错的照片了,再后面的提高就是靠自己经验的积累以及吸收其他优秀摄影师的优点了。
好了,水下微距篇到此结束,下一篇开始讲水下广角,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的公众号更新。
我将会不定期更新一些关于水下摄影的一些文章,包括摄影技巧和生物介绍等,各位想看什么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在后台给我留言。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把你拍的一些照片发给我,我会根据我的个人理解给你一些拍摄上的建议。
照片可以发到我的邮箱:kinderuw@hotmail.com
作者介绍
蔡衡(Kinder),水下摄影师,现居深圳。2015年开始潜水,2016年开始水下摄影。
获奖经历:
· 2020 Big Picture |海洋生物组最终入围
· 2020 DEEP Indonesia|生物行为组荣誉奖
· 2020 DPG/Wetpixel Masters Underwater Imaging Competition|微距无限制组荣誉奖
· 2020 Beneath The Sea|微距组亚军|微距组季军|微距组荣誉奖
· 2020 Deep Visions|生物行为组荣誉奖|黑水组荣誉奖
· 2019 亚洲最佳自然摄影大赛|海洋组最佳作品
· 2019 UWPC亚太水下挑战赛|黑水组季军
· 2019 日本地球之海 |PADI专项组冠军|自然组优秀奖|环境组优秀奖
· 2018 菲律宾阿尼洛水下现场赛|微距组亚军|生物行为组季军
· 2017 潜龙杯水下摄影现场赛|海兔组季军
延伸阅读: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微信立场。对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谨遵专业人士叮嘱。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联系。
▼
▼
点个赞或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和用光.docx
摄影“十八般武艺”)讲解
《摄影“十八般武艺”
白色背景
【摄影“十八般武艺”总结】
宠物拍摄技巧与动物宠物摄影技巧用什么镜头及背景攻略
摄影“十八般武艺”总结!【数码技巧】
摄影【数码技巧】总结
宠物心理健康背景调查表
【摄影“十八般武艺”总结】—各种拍摄技术!教你速成高手!!
网址: 水下摄影“从0到1”——微距用光及背景处理,黑背景or彩色背景?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1004.html
上一篇: 【摄影技巧】影视布光教程 |
下一篇: 好莱坞9大布光法/布光方式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