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庙镇位于曹县城西北17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社区),71个自然村,人口4.1万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5.3万亩。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盛产苹果、油桃、黄金梨等优质水果,是有名的“林果之乡”,为全国千亿斤粮食生产基地。
今年以来,砖庙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13352”发展战略,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为重点,一手抓干部作风转变,一手抓重点工作推进,明确工作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促进了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一、发展质量不断向好。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发展质量新优势。一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1-11月份,新增“四上”企业1家、纳税过百万元企业2家、淘宝村1个,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8.5亿元,高新技术产值3.8亿元,财政收入1408万元,增长27%,农民现金收入11926元,增长9.8%,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圆满或超额完成。二是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投资3亿元的菏泽韩升元电声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6亿元,于5月份投产达效,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新引进过亿元项目宠物食品二期,手续在完善中。三是农业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抓好“五个振兴”。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流转土地5000亩,推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的日光温室大棚300个,配备完善的下水道、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依托村级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邬李杨、砖南等5个行政村的“一村一品”,形成千亩芦笋、千亩花椒、千亩林果多年生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和5000亩露天蔬菜种植区。大力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有5人成为产业发展带头人。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砖庙镇党委、政府以合村并点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镇已建成社区4个,在建社区3个,共合并自然村44个,涉及群众5692户、1879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5%,复垦土地8500亩,为全县贡献土地指标2226亩,剩下的村明后两年时间全部建成,可再腾出土地指标2720亩。其中,今年启动建设的顺宜新村社区,是由后王阁、西王阁、前王阁、吕庄、赵李行5个自然村整合而成,涉及群众706户、1905人,旧村占地508亩,规划建设678户、占地246亩,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62亩。目前,已完成拆迁660户、建成570户。姚堂社区和张菜园社区完成丈量、评估、征地等准备工作。
砖庙镇社区建设之所以合村多、数量大、推进快,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试点村效果好,十三村发挥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高标准科学规划,将全镇行政村规划合并为10个社区,绘制好了蓝图;三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由群众代表制定丈量、拆迁、安置办法,并以群众为主体组织实施,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推进过程中,主要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公平公正作为首要原则。采取逐村逐户征求意见、村民代表集中讨论、共同商议的方法,制定拆迁安置办法,拆迁补偿、房屋安置等全部张榜公布,村干部先拆迁、后抓阄,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赢得了群众信任。二是坚持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工作标准。坚持做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房屋工程同施工、同建设,社区均在次年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户户门前一棵树、两户门前一个垃圾桶、每个胡同口一盏路灯等等,完善了各类基础设施配套,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三是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最终目的。按照“建一处社区、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群众”原则,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种植花椒、蔬菜林果3000亩、设施农业1000亩,通过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可带动群众人均增收600元。同时,每年复垦土地收益用于缴纳村民医疗、养老等保险,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三、美丽乡村全面铺开。按照县整体安排,砖庙镇对全镇19个村划分为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重点村6个、推进村10个三个档次有序推进,大力实施净化、亮化、硬化、美化、绿化、文化“六化工程”。一是投资40万元,出动人力4000人次、机械2000小时,对全镇无死角无缝隙治理一遍,深入推进村庄、路域、水域、庭院和田野整治,建立保洁长效机制,打造群众干净生活环境。二是投资40万元,安装更新2028盏路灯,照亮大街小巷,让群众夜间安全出行,赢得群众满意。三是投资1000万元,实现李庙、荣庄硬化道路户户通,修建其他村道6.5公里,硬化地面1万平方米,方便群众出行,不再走泥泞路。四是投资130万元,对张楼、李庙、荣庄、十三村、砖庙集墙体进行粉刷,共计26万平方米,优化生活环境。五是投资260万元,栽植女贞、石楠等50万株,对3个示范村和6个重点村及路域进行绿化,尤其是示范村做到了户户门前一棵果树、街街有特色,实现了村在林中、路在树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六是投资100万元,建设300多平方米的镇图书馆、文化馆,绘制墙体画450副,制作公益宣传标牌等300个,文化长廊、雕塑8个,完善文化广场和文化书屋建设。深入开展十大孝星和敬老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并统一挂牌广泛宣传,倡树移风易俗,丧事一碗菜、新事新办,促进乡风文明。
四、创森工作高标准推进。根据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按照县委安排,砖庙镇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扎实做好森林村居创建文章。选择张楼、十三村、李庙、荣庄四个村为示范村,栽植女贞、石楠等40万株,实现能绿则绿、见缝插针,构建了魅力村居。同时对镇机关、镇中、范庄小学、中心小学有序绿化,栽植冬青等3万株,打造美丽单位。二是全力做好镇驻地透绿文章。规划建设53个花坛,购置156个景观花箱,栽植黄杨等3万株,让镇驻地四季常青、四季有花,扮靓“眼睛”。三是协力做好路域造林文章。栽植龙柏等6万株,对120公里省道、镇村道路进行路肩绿化。同时重点打造庄青路,并对两侧100米内1217亩土地进行流转,政府每亩奖补500元,承包给大户进行种植,栽植花椒果树750亩,绿化树467亩,打造一道靓丽风景线。
五、环境卫生显著改善。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长效机制,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镇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实行科级领导包村,建立235人的保洁队伍、8人的卫生督查队伍、90人的镇村执法队伍,人均经费20元,确保有人、有钱干事。二是狠抓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村庄、路域、水域、田野、庭院五大专项整治活动,出动人力4000人次、机械2000小时,对全镇无死角无缝隙治理一遍,120公里路肩全部修复,取缔马路市场3个、拆除道路违建25处,更换垃圾桶600个,完成1212户改厕,比例达到91%。三是严治镇驻地“脏乱差”。采取划片逐街道、逐胡同、逐坑塘进行排查清理三堆、卫生死角。取缔乱搭乱建、店外经营58家,划定斜向停车位300个,规范车辆停放。粉刷墙壁4万平方米,修缮残墙断壁500平方米,安装中华灯等120盏,门前硬化近1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绿化质量,悬挂“十大孝星”等文化标牌,全面提升镇驻地形象。四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向学生和群众发放倡议书15000份;开展“卫生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录制播音稿,修订村规民约,严格处罚,正反两方面教育群众自觉讲究卫生、爱护环境。
六、民生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作为奋斗目标,瞄准民生痛点堵点,全面推进各项民生事业。一是全力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完善镇中学、中心小学、范庄小学3处学校配套,建成范庄幼儿园;为5186名群众免费查体,投资20余万元对卫生院进行翻修,改善就医环境。二是全力推进养老事业。投资80万元改造提升敬老院能力,新建幸福院2处,满足孤寡老人需求;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完成骨灰堂和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全力推进“碧水蓝天畅路”工程。整治省、县、乡道路路肩、河流260公里。加大关停小散乱污企业回头看督查和整改提升检查力度,坚决防止反弹;全面落实“河长制”,清淤河道8公里,境断面水质明显好转。四是全力推进多彩生活工程。完成镇图书馆、文化站建设,组织文化活动4次,强化文化书屋管理。五是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完善天网360个监控摄像头维护基础上,新安装245个监控摄像头、10个卡口和20个镇村级平台建设。同时,深入开展四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2起信访积案全部化解,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安全生产零事故。
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深入开展。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快速行动、严密摸排、形成声势。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坚持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研究部署和推进落实工作,党委书记约谈支部书记、镇直部门负责人,组织3次学习培训会,同各支部签订责任书,全体机关干部签订承诺书,层层压实责任,提高广大干部政治站位,统一思想。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建设大型宣传牌3个,刷墙体标语245条,悬挂条幅100副,张贴公告130份,展板2个,滚动字幕4个,专题宣传栏5个;发放调查问卷10000份,宣传单10000份,宣传手册1500册;通过新媒体宣传3条;录制播音稿通过宣传车、村村响循环播放,发动群众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三是线索摸排核查到位。实施有奖举报,公布举报电话、邮箱等,全面开展摸排打击工作,对辖区内的重点人群进行突击检查,对村、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双重梳理和摸排,共摸排各类线索11条,核查不属实9条,2条月底核查完。
八、脱贫攻坚成效更加巩固。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凝聚社会扶贫合力、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拧住“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取得了新成效。扎实开展“四认领”活动,动员7家规模企业认领贫困村7个,168名两代表一委员认领贫困户,12名爱心人士认领留守儿童、贫困学生,5名志愿者认领孤寡老人。对利用不规范的25处扶贫车间重新招商,并完成62万元车间配套资金项目。扎实抓好贫困户动态调整,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脱贫,2018年脱贫143户、267人,清退650户、1711人,无新纳入贫困户、无返贫户。发放富民农户贷8户27万元,富民生产贷企业2家、75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资金13.5万元,惠及45名贫困大学生。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大病医疗保险三类保险,并及时帮助理赔到位。开展“十大孝星”“敬老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倡树孝心养老扶贫。完成13户贫困户危房改造。
来源:砖庙镇
相关知识
砖庙镇:乡村振兴工作见成效
【乡村振兴】做大做强鸽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展翅飞
大足区科协赴成都市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学习考察活动
发挥党的基层堡垒作用,以党建促康养产业发展,以支部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翁源县开展乡村振兴社交电商人才培育——短视频制作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班
乡村振兴示范样板,11个优秀案例带你来看
记录乡村新面貌,全国乡村振兴摄影大赛启动征集!
【乡村振兴】地州镇坡豆街:豚鼠养殖前景好 村集体经济再增收
多措并举发展壮大乡镇经济,鼓励扶持村级集体产业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三大基地”建设—— 桓仁县全面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乡村振兴视域下宠物友好旅游研究——以岱山龙头村为例
网址: 砖庙镇:乡村振兴工作见成效 https://m.mcbbbk.com/newsview301616.html
上一篇: 让职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
下一篇: 老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